古人學習四書五經時,是否把它背下來

2021-03-03 21:50:21 字數 3160 閱讀 4958

1樓:飛兲

古時教學是先背誦,後講解 所以,學子會把四書五經背下來

為什麼古人只學"四書五經",而沒有把<道德經>列入學習的範圍?

2樓:天都紫陌西

你就不了解歷史了吧?唐宋時期,科舉考試把《道德經》《南華經》《淮南子》也列為學習書籍。唐時的反科舉思潮很強,儒的影響在唐朝是最小的。

盛唐時期對各種開放文化包容的魄力是很強的。而且唐代的人事工作基本程式叫做「三唱三注」,儒只是用來考試和教育,打破了人才培養和人才選拔的合為一體,所以儒沒有更多市場!

3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是道家經典,道家哲學

思想的重要**。漢代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漢武帝時五經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則成為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簡單說,科舉考的是儒家的四書五經,又不考人家道家的東西~~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所以,科學道理。要想知道,快來這裡

5樓:銀輝獨以柳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至於道德經為什麼不被列入五經之中,可能是並不被儒者所推崇,這是因為它的超脫"出世"的思想和儒家積極入世思想格格不入.所以道德經不被儒者列入四書五經.

我要上班了,想學習四書五經。學習它們一定要都背下來嗎?如果那樣沒有那麼多時間啊

6樓:匿名使用者

四書五經,重在參透其中奧妙,在社會中實踐、積累,並非要背下來,如果背下來那就是讀死書。

讀了之後不會應用,那與不讀有何兩樣!

古人讀四書五經究竟能學到什麼?難道僅憑這些東西就能治國安邦嗎?

7樓:鍾愛山水寫人生

封建王朝推崇的知識永遠是忠君愛國孝順,這絕對不是帝王治國之道。

真正的帝王治國之道是不會廣泛流傳民間的。

古人對四書五經要學習到什麼程度

8樓:匿名使用者

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幾個問題:

1、把 四書五經 作為科舉考試唯一的經典是從明朝開始,直至科舉制度被廢除。也就是說,在明朝以前的朝代裡,雖然 四書五經 也有很高的地位,但並不是科舉考試的必讀經典,讀書人自然也就並不需要全背。

2、即使在明清兩朝,也有一些不熱衷於科舉卻很有水平的讀書人,比如說大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的作者)無疑是讀書人,但走他這種路線的讀書人應該是不會死記四書五經的。

3、對於明清兩朝一般讀書人而言,由於 四書五經 是朝廷指定的唯一考試參考書目,為了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把這些書完全背下來的讀書人人確實不在少數(其實認真翻翻就知道,四書五經內容並不是很多,長年累月背下來與不是很難)。

背四書五經要用多少時間?

9樓:韶夢

用不了那麼多年。個人感覺一下,要是有強烈的興趣。不出三年,就可

以背的完,但要是像古人作八股那樣,對每乙個字都很熟的話,沒有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背下來,不難。還有人背字典呢。那個東西沒有條理,至少四書五經是有條理的。

樓上這幾位一定沒有高手。能背下乙個滕王閣序就不錯了。

10樓:物理蠢才

按照古人說法,差不多十年,但現在須分類討論。我想,像愛因斯坦這樣高智商的人,差不多要五年,普通人要十二年。你要想一年背完也行,但晚上不能睡覺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人記性好的話 10多年吧

12樓:匿名使用者

聰明的話,十年寒窗苦也就夠了。如果不夠聰明,或者不是苦讀的話,那就無法預計了。

古人是如何學習四書五經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老師教導加背誦。我國從春秋時就有了私學,孔子就是當時私學中影響最大的之一。自那之後,儒家學習四書五經都有先生教導,在孩童儒學之初如果直接學習四書五經,先生講的再細緻,六七歲的孩子也聽不懂。

所以在啟蒙階段學習的內容是所謂「蒙學」——「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之類的入門書籍。其實這些書籍除了教孩子識字外,其中也包括豐富的自然與人文知識,特別是其中有著濃厚的儒家思想。這就為以後學習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著作打下了基礎。

今天的人們讀四書五經,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思想內容是比較困難的。在古代,如果沒有經過啟蒙教育,直接讀這些經典也很困難。經過啟蒙教育後,任然需要先生的講解。

畢竟,古文的歧義很多,沒有名師,對經典的解讀就會誤入歧途。

當然,古代讀書人學習過程要比今天的學生更枯燥。基本上要讀的書籍都需倒背如流。

14樓:匿名使用者

熟讀成誦,主要是背誦,從小開始背。其實背書是一種啟蒙教育很好的方法,理解不理解的不重要,尤其是四書五經,誰能讀一遍就能理解呢,主要是從小背下來,以後慢慢理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5樓:頑童

十的如一日,十個時辰雷打不動,兩耳不聞窗外室,一心唯讀聖賢書

16樓:匿名使用者

死記硬背 他們不認識的字 就亂讀 第一人個亂讀 第二個人就問第乙個人,第乙個人就教 從而導致第二個人也讀錯 周而復始 讀錯的人佔了大多數 裡面還有大名人 所以大家想了個點子 「通假字」就誕生了!

古代學子學完四書五經要多長時間

17樓:匿名使用者

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幾個問題:

1、把 四書五經 作為科舉考試唯一的經典是從明朝開始,直至科舉制度被廢除。也就是說,在明朝以前的朝代裡,雖然 四書五經 也有很高的地位,但並不是科舉考試的必讀經典,讀書人自然也就並不需要全背。

2、即使在明清兩朝,也有一些不熱衷於科舉卻很有水平的讀書人,比如說大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的作者)無疑是讀書人,但走他這種路線的讀書人應該是不會死記四書五經的。

3、對於明清兩朝一般讀書人而言,由於 四書五經 是朝廷指定的唯一考試參考書目,為了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把這些書完全背下來的讀書人人確實不在少數(其實認真翻翻就知道,四書五經內容並不是很多,長年累月背下來與不是很難)。

古人幾歲開始學習四書五經?

18樓:匿名使用者

會講話的時候就開始教學習四書五經,五六歲就叫你讀書寫文章

四書五經的學習順序四書五經的正確閱讀順序

先學四書。順序是 大學 論語 孟子 中庸 這個相當於基礎課。朱熹所編定的 四書 次序是 大學 論語 孟子 中庸 是按照由淺入深進修的順序排列的。後人因為 大學 中庸 的篇幅較短,為了刻寫出版的方便,而把 中庸 提到 論語 之前,成了現在通行的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順序。五經是專業課,先學哪個都可...

四書五經名字請列出四書五經的名字

1 四書 1.1 大學 1.2 中庸 1.3 論語 1.4 孟子 2 五經 2.1 詩經 2.2 尚書 2.3 禮記 2.4 周易 2.5 春秋 四書五經 四書 五來經自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指的是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五經指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春秋 禮記 通常包括三禮,即 儀禮 ...

四書五經指哪些,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

四書指的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這四種著作 五經指的是 易 書 詩 禮 春秋 這五部典籍。四書指的是 論語 孟子 大學 和 中庸 而五經指的是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和 春秋 簡稱為 詩 書 禮 易 春秋 在之前,還有一本 樂經 合稱 詩 書 禮 樂 易 春秋 這六本書也被稱做 六經 其中的 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