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場是哪個,有誰建造的,中國第乙個廣場是哪個,有誰建造的

2021-03-03 22:33:00 字數 2628 閱讀 5088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第一座廣場--天安門廣場

追溯天安門的歷史,不能不提到古都北京的歷史與演變。天安門和北京的每一處古

城垣一樣,無不在歷史的長河中烙下深深的印記。

北京,唐為幽州,遼為燕京,金代為中都城,元代改為大都,明、清稱北京。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上,先後有燕、前燕、大燕、遼、金、元、明、清八個朝代以北京為都城。各個朝代在北京大興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築。

最早對天安門建築有間接影響的是元代的元大都。

元中統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於開平府(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部)。公元2023年元世祖詔令以燕京作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為大都。元大都從2023年開始興建,到2023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年之久。

元大都放棄了金代以前的都城舊址(今北京城西南部的蓮花池以東一帶),使北京城搬了一次家。這是乙個很規整的城市,略呈長方形的大都城,南牆位置在今長安街南側,北牆在今德勝門和安定門以北的北三環路附近。現在那裡還存有斷斷續續的土丘,被稱為土城子,就是元大都最早的北城牆。

大都城從裡至外分別是宮城、皇城和大城。大城周長60華里,有11個門。南面三門:

正中為麗正門(今正陽門),東為文明門,西為順承門;東面自南而北是齊化門、崇仁門、光熙門;西邊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則門、和義門、肅清門;北面只有兩座城門,東為安貞門、西為德勝門。皇城的南門叫靈星門,在今午門一帶。靈星門與麗正門之間有一"t"形宮廷廣場,後來明清兩代的宮廷廣場基本沿用其舊址,並在中間建造了

天安門。元大都城牆四隅均有角樓,城外設有墩台,城內宮殿在前,坊市在後,50個街坊星羅棋布。當時,有一位名叫馬可·波羅的義大利著名旅行家來到中國,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麗堂皇的宮殿和景色優美的花圃後,大為讚嘆道:

"城是如此美麗,布置如此巧妙,我們竟是不能描寫她了。"他後來寫的《馬可·波羅遊記》,因有大都城的記述,而使這座古城得以傳播,名揚世界。元朝雖未建造天安門,但它另擇新址的建築格局以及元故宮、宮廷廣場的定位,卻使明代始建天安門具有了可行性。

公元2023年(明洪武元年),元朝統治被推翻,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同時,明大將徐達統率軍隊攻克元大都,更名為北平。此時,明朝統治者對元大都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尤其是將元大都的精華--元故宮盡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氣",致使當年金鋪朱戶、丹楹藻繪、輝煌至極的元宮城蕩然無存。

公元2023年,朱元璋駕崩,其孫建文帝繼位。這時,在明朝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一場爭奪皇位的戰爭。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奪得皇位,登上皇帝的寶座,從燕王變成了明成祖,並於永樂元年(公元2023年)正月將北平改稱北京,暫稱"行在"(皇帝在外時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就位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決定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他的"龍興之地"北京。他之所以要遷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於北京"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枕居庸","關口不下百十","會通漕運便利,天津通海運"的優越地理位置。此外還在於為了控制北方和東北地區,以維護全國的安定。

於是,在永樂四年(2023年),朱棣便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採木,燒造磚瓦,並徵發各地工匠、軍士、民工,開始了營造北京的籌備工程。永樂十五年(2023年),大規模營建北京的工程正式開始,至永樂十八年(2023年)方告完工,永樂十九年(2023年),朱棣頒詔正式遷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礎上,吸取歷代都城規劃的優點,又參照南京規制營建而成。"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實際上,北京新建的宮殿比南京的更加壯麗。

它外城包著內城南面,內城裹著皇城,皇城又包著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內城基本亡取元大都舊址,明初北牆向南移五里,至今德勝門、安定門一線,後又將南城牆向前推移到今正陽門一線。內城有九門,正南為正陽門(即元代麗正門);皇城在內城**,共有六門:

東有東安,西為西安,北為北安,廣場南側為大明門,承天門左為長安左門,右為長安右門。宮城又稱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門:南為午門,北為玄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由於南城牆向南拓展,皇城與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今天所見的位置即長安街北側。皇城的中門,根據明南京城的名稱改稱承天門(今天安門),承天門內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門。宮城南移到現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門由元代的靈星門改稱午門。

在營建紫禁城的同時,又利用午門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兩側,按"左祖右社"規制建造了太廟和社稷壇兩組嚴格對稱的建築群。此外,在承天門(清代改稱天安門)前開闢乙個"t"字形的宮廷廣場,廣場東、西、南三面都修築了宮牆,使廣場封閉起來,並在東、西兩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開一門即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和正南方的大明門(清代改稱大清門)。

承天門屬皇城中的重要建築。承天門在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時,只不過是一座黃瓦飛簷的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懸"承天之門"匾額。承天之門寓有"承天啟運"和"受命於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於天"的,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為尊。

明天順元年(2023年),承天門遭雷擊**被毀,當時沒能立即恢復,直到成化元年(2023年),才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門的形制。此後,明代180年間雖有修建,但都未作較大變動。

崇禎十七年(2023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占京城,承天門又毀於戰火。清/頃治八年(2023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大規模重建並更名承天門為"天安門"。後來康熙二十七年(2023年)、2023年的兩次大規模修繕,2023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順治時改建的形制。

2023年重修後的天安門比原來的天安門高了83厘公尺,通高為34.7公尺(原高為33.87公尺)。

從天安門這座古老建築500多年的歷史軌跡中可知,天安門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象徵,是目睹封建王朝興衰更迭的歷史見證人。

中國國旗是中國哪個國人設計的

剛過去的國慶清晨,中國國旗在全國各地公升起,這面代表十三億中國人的五星紅旗,乃由一名平凡的國人所設計。嘔心瀝血乙個月 那是1949年7月的一天,上海人民沉浸在剛剛解放的勝利的喜悅之中。曾聯松在上海 現代經濟通訊社 任文書,32歲,得知要設計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他想自己雖然不是專業畫家,但有美術愛好的基...

中國最早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是誰中國誰是第乙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

中國最早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是王富洲。王富洲是世界首位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 同時也是中國首位登上珠峰的登山運動員。1958年參加登山運動,登上蘇聯境內海拔7134公尺的列寧峰。1959年登上新疆境內海拔7546公尺的慕士塔格山,同年獲運動健將稱號。1960年5月25日從北坡成功登上地球最高的山峰 珠穆...

中國的醫療水平最好的是哪個城市,中國哪個城市醫療水平最高

肯定是大北京了。中國的正治中心,經濟也很發達 許多重要人物全在那。醫療衛生水平準錯不了。有錢就去大北京。個人觀點是經濟發達地區的醫療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如北京 上海等。北上廣深還算不錯,看你需要的 哪一科,比如五官科,你可以查查全國醫院排行榜,找擅長的科 領導人集中所在的城市就是醫療水平最高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