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鈐山鎮
自轉——
方式:繞地軸
方向:自西向東
週期:一恆星日(23時56分4秒)
特點:角速度約15°/小時,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極點無)自然現象:晝夜交替,地方時(時差),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地磚偏向力)
公轉——
方式:繞日
方向:自西向東
週期:一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特點,角速度平均約1°/天,線速度約30km/秒 (近日點快,遠日點慢)
自然現象: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四季更替,五帶形成
2樓:lo亞飛
自轉 公轉
旋轉中心 地軸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週期 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或366天)意義 晝夜交替 四季交替老師講的,絕對正確~
打這麼多不容易,給分吧~~~
3樓:o型血男孩
自轉一天一週期,公轉要一年
4樓:郭偉0000郭偉
自轉一圈24小時
公轉一圈365天
o(∩_∩)o...哈哈
5樓:匿名使用者
自轉和公轉的時間不一樣
6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繞地軸轉,乙個繞太陽轉
簡答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各有什麼特點
7樓:陳曄紅
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故被稱為「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
1、晝夜長短的變化;
2、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3、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4、五帶(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的劃分。
地球繞著自轉軸(地軸)的轉動稱為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天球的北極點鳥瞰,地球自轉是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鳥瞰,是順時針旋轉。
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晝夜的更替;
2、地方的時差,不同經度有不同的地方時,經度每隔15度,地方時相差一小時;
3、地球偏轉力,水平運動物體的方向產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4、地球的形狀,地球自轉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地球由兩極向赤道膨脹,成為略扁的橢球體
地球自轉、公轉的旋轉中心是什麼?特點是什麼?
8樓:
地球好比作乙隻陀螺,它繞著自轉軸不停地旋轉,每轉一周就是一天。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朝著太陽的一面是白天,揹著太陽的一面是夜晚。當我們中國這裡是白天的時候,處在地球另一側的美國正好是夜晚;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所以我們看到日月星辰從東方公升起逐漸向西方降落。
地球不但自轉,同時也圍繞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公轉軌道的半長徑為149,597,870千公尺,軌道的偏心率為約0.0167,公轉一周為一年,公轉平均速度為每秒29.79千公尺,公轉軌道面與赤道面的交角約為23°27』,且存在週期性變化。
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結合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四季變化和五帶(熱帶、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的區分。
由於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斜交成約66°33′的傾角,因此,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一年中,有時地球北半球傾向太陽,有時南半球傾向太陽(左圖)。總之太陽的直射點總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於是產生了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交替。
9樓:閉鯨白俊賢
注意,公轉是繞轉不是旋轉,太陽是繞轉的中心;自轉才是旋轉,地軸是旋轉軸。
-----------------
地球公轉就是地球對太陽的繞轉。太陽系的其它行星都有這樣的繞轉,太陽是它們共同的中心天體。所以,地球繞太陽的運動被稱為「公」轉。
嚴格地說,地球公轉所環繞的不是太陽中心,而是太陽和地球的共同質量中心。但由於日地質量非常懸殊(333
400倍),日地共同質心與太陽中心之間的距離,僅值日地距離的l/333
400,即約450km。這對於具有70萬
km半徑的太陽來說,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把地球公轉當作地球單純地繞太陽運動,還是十分接近事實的。
地球軌道是乙個橢圓。每年1月初經過近日點,7月初經過遠日點。它的大小有如下資料:
半長軸(a)——149
600000km;
半短軸(b)——149
580000km;
半焦距(c)——2
500000km;
周長(l)——940
000000km。
地球軌道的偏心率和扁率分別是,十分接近正圓:
偏心率(e=c/a)——0.016或1/60;
扁率(f=(a-b)/a)——1/7
000。
地球的自轉軸與其公轉的軌道麵成66°34′的傾斜。地球的自轉同它公轉之間的這種關係,天文學和地理學上通常用它的餘角(23°26′),即赤道面與軌道面的交角來表示(黃赤交角)。黃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義。
太陽沿黃道連續二次經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為回歸年,其長度為
365.
2422
日,即365日5時
48分46秒。這是地球上季節變化的週期。
-----------
地球自轉就是地球本身的旋轉。它的旋轉軸叫地軸,地軸通過地球的中心。哥白尼首先從理論上論證,「天旋」是由於「地轉」。
他用幾何方法嚴格地證明:「天比地大,其大無比」,如果讓龐大無比的天穹,在24小時內繞小小的地球旋轉一周,那是令人無法思議的。
地軸指向北極星附近,即使地球還有公轉。玩具陀螺是這種運動的乙個生動例項。陀螺旋轉時有保持軸線方向不變的特性。
地球是乙個明顯的扁球體,它的赤道部分就是由於自轉的慣心離心力的作用,形成環形隆起。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以24小時表示太陽日的長度,但由於地球還繞太陽公轉,1個太陽日並不是地球自轉一周,而是360°59′,真正自轉一周用恆星日表示,約23時56分。
---------------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分別是什麼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自轉意義
1.南、北半球發生晝夜交替
2.不同地方的時間差異
3、物體偏向 (北右南左,赤道不偏轉)
4,日月星辰的東昇西落
公轉意義:
1.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2.晝夜長短變化
3.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4.四季和五帶劃分
希望能幫到你。
11樓:葉笛聲飄飄
地球自**晝夜更替,時間差異
地球公**四季更替,晝夜長短變化,劃分五帶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基本特點
12樓:百科全輸
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故被稱為「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
1、晝夜長短的變化;
2、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3、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4、五帶(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的劃分。
地球繞著自轉軸(地軸)的轉動稱為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天球的北極點鳥瞰,地球自轉是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鳥瞰,是順時針旋轉。
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晝夜的更替;
2、地方的時差,不同經度有不同的地方時,經度每隔15度,地方時相差一小時;
3、地球偏轉力,水平運動物體的方向產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4、地球的形狀,地球自轉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地球由兩極向赤道膨脹,成為略扁的橢球體。
地球自轉和公轉分別產生了什麼自然現象?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和週期分別是什麼
13樓:界世的我是這
地球自轉
:產生的自然現象是:晝夜交替
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自轉的週期是:1個太陽日,即24小時。(準確來說是23小時56分4秒)
地球公**
產生的自然現象是:晝長夜短的變化及四季的變遷。
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自轉的週期是:一年
14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週期是一天,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和時間上的差異;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週期是一年,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形成.
故答案為:
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和時間上的差異,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形成;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週期是一天,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週期是一年.
15樓:匿名使用者
自轉方式:繞地軸轉動;
方向:自西向東;
週期:一天;
特點:產生
晝夜交替現象;
依據:晝夜交替;
現象:晝夜交替。
公轉方式:繞太陽轉動;
方向:自西向東;
週期:一年;
特點: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依據:四季更替;
現象:四季更替或晝長夜短
ok啦,望採納,點讚,關注哦~
16樓:綠緣
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公轉產生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劃分。
自轉和公轉都是自西向東。
自轉週期一天公轉週期一年。
17樓:東山肖揚
學習強國答案:產生春夏秋冬四季
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什麼特點
18樓:薩底
地球自**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地軸的空間位置基本上是穩定的.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旋轉.
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晝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溫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適合人類生存.自轉一周為23小時56分.
地球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每小時轉動15度.
地球公**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地球公轉的方向從冬至經春分到夏至為向東→東偏北23°26′→向東的方向運動,從夏至經秋分到冬至為向東→東偏南23°26′→向東的方向運動,迴圈往復.擁有近日點和遠日點,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一年,約365.
25天,在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交替的季節變化.地球公轉的平均角速度約為每日1度.
19樓:匿名使用者
從方向、速度、週期三方面描述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分別產生了什麼現象?
20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有:1、晝夜更替現象;2、南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引起的各種運動旋轉現象;3、東西部地區的時間差現象,生物作息規律現象。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有:1、根據太陽高度的差異,劃分出五帶:北寒、北溫、熱帶、南溫、南寒;2、根據獲得熱量多少的時間差異,劃分出四季:
春、夏、秋、冬;3、晝夜長短的變化現象;4、天象位置的變化,生物生長規律現象。
擴充套件資料
【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
美國國立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的觀察結果表明,長時期以來呈減慢趨勢的地球自轉速度自2023年開始加快。nist的時間測定師們稱,為調準以地球自轉速度為標準的地球時間和原子時鐘的時間,自2023年起到2023年的27年來為地球的標準時鐘追加過共22閏秒的時間,但2023年後卻沒有追加過閏秒,是因為地球的自轉速度加快了。
自轉速度的變化20世紀初以後,天文學的一項重要發現是,確認地球自轉速度是不均勻的。人們已經發現的地球自轉速度有以下3種變化:
①長期減慢。這種變化使日的長度在乙個世紀內大約增長1~2毫秒(約合每35,000年增長1秒),使以地球自轉週期為基準所計量的時間,2023年來累計慢了2個多小時。引起地球自轉長期減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
科學家發現在3.7億年以前的泥盆紀中期地球上大約一年400天左右。這就導致了每天時間不斷增加,而每年的天數不斷減少。
據推算,二億年後,一年僅有三百天,一天會變成三十小時。
②週期性變化。20世紀50年代從天文測時的分析發現,地球自轉速度有季節性的週期變化,春天變慢,秋天變快,此外還有半年週期的變化。周年變化的振幅約為20~25毫秒,主要是由風的季節性變化引起的。
③不規則變化。地球自轉還存在著時快時慢的不規則變化。其原因尚待進一步分析研究。
地球自轉減慢還與人類的活動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其反作用力讓地球自轉直接變慢,根據動量守恆的原理,這種因素應該是目前造成地球自轉變慢的最主要原因了。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方向,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是什麼?
兩個轉動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都是自西向東轉的 沒有什麼區別。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都是 自西向東。自轉是以自轉軸轉動,時間是23小時56秒,就我們通常說的一天。公轉是圍繞太陽轉動,時間是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就我們通常說的一年。都是自西向東。1 地球的自轉是繞軸自轉 在北極上空觀察呈反時針方向,...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分別產生了什麼現象
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有 1 晝夜更替現象 2 南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引起的各種運動旋轉現象 3 東西部地區的時間差現象,生物作息規律現象。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有 1 根據太陽高度的差異,劃分出五帶 北寒 北溫 熱帶 南溫 南寒 2 根據獲得熱量多少的時間差異,劃分出四季 春 夏 秋 冬 3 晝夜長短的變化...
地球為什麼自轉,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地球同太陽系其他八大行星一樣,在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圍繞著一根假想的自轉軸在不停地轉動,這就是地球的自轉。幾百年前,人們就提出了很多證明地球自轉的方法,著名的 傅科擺 使我們真正看到了地球的自轉,但是,地球為什麼會繞軸自轉?為什麼會繞太陽公轉呢?這是乙個多年來一直令科學家十分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