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詩經中的章法有什麼特點桃夭這首詩在章法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2021-03-05 11:57:11 字數 2849 閱讀 9651

1樓:e拍

《詩經》作品在章法上的乙個重要特徵是重章復唱。

重章復唱是口語文學中常見的樣式,這一樣式的最初形成是為了便於歌唱、記憶和傳誦。因為這樣,在復唱中不斷地使用乙個調子甚或是相同的句式,有時只要換一兩個詞語,這也形成了《詩經》篇章結構和語言上的一大特色。

這種重章復唱的形式成了《詩經》語言中的一些套語。套語不但是為了方便記憶,同時也是語言運用的一種技巧和表達主題的一種手段。

重章復唱也影響了《詩經》的遣詞造句。作者只能在那種重章復唱的章法中抓住中心詞語進行錘煉,靠中心詞語的變換來敘事狀物,寫景抒情,從而取得突出鮮明的藝術效果。

擴充套件資料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語言風格

《詩經》時代,漢語已有豐富的詞彙和修辭手段,為詩人創作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詩經》中數量豐富的名詞,顯示出詩人對客觀事物有充分的認識。《詩經》對動作描繪的具體準確,表明詩人具體細緻的觀察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

《詩經》的語言形式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往往能「以少總多」、「情貌無遺」。但雅、頌與國風在語言風格上有所不同,雅、頌多數篇章運用嚴整的四言句,極少雜言,國風中雜言比較多。小雅和國風中,重章疊句運用得比較多,在大雅和頌中則比較少見。

國風中用了很多語氣詞如「兮」、「之」、「止」、「乎」、「而」、「矣」、「也」等,這些語氣詞在雅、頌中也出現過,但不如國風中數量眾多,富於變化。國風中對語氣詞的驅遣妙用,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達到了傳神的境地。

雅、頌與國風在語言上這種不同的特點,反映了時代社會的變化,也反映出創作主體身份的差異。雅、頌多為西周時期的作品,出自貴族之手,體現了「雅樂」的威儀典重,國風多為春秋時期的作品,有許多採自民間,更多地體現了新聲的自由奔放,比較接近當時的口語。

2樓:煙火殘落阡陌

《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但雜言句式所佔比例很低。只有個別詩是以雜言為主的,如《伐檀》。

以四言句為主幹,可以由此推想當時演唱《詩經》的**旋律,是比較平穩和比較簡單的。至漢代以後,四言詩雖斷斷續續一直有人寫,但已不再是一種重要的詩型了。反而在辭賦、頌、贊、誄、箴、銘等特殊的韻文文體中,運用得很普遍。

《詩經》常常採用疊章的形式,即重複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歎的效果。這是歌謠的一種特點,可以藉此強化感情的抒發,所以在《國風》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頌》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詩中幾乎沒有。

3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章法的主要特點是重章疊句,即重複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歎,回環復沓的**美。

桃夭這首詩在章法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4樓:人到深處自然呆

重章疊句(復沓)或重章疊唱

重章疊句:每個章節內容大致相同,只替換幾個詞語^o^*^_^*

5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周南·桃夭》這首詩是一首祝賀年青姑娘出嫁的詩。據《周禮》雲:「仲春,令會男女。

」朱熹《詩集傳》雲:「然則桃之有華(花),正婚姻之時也。」可見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開的時候姑娘出嫁,故詩人以桃花起興,為新娘唱了一首讚歌。

舊說如《毛序》等以為與后妃君王有關,為今人所不取。  全詩分為三章。第一章以鮮豔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嬌媚。

人們常說:第乙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個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所以說這裡是第乙個用花來比美人,並不為過。

自此以後用花、特別是用桃花來比美人的層出不窮,如魏阮籍《詠懷詩》之十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輝光。」唐崔護《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宋陳師道《菩薩蠻》詞:「玉腕枕香腮,桃花臉上開。

」他們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貶之為庸才、蠢才,但他們無不受到《詩經》這首詩的影響,只不過影響有大小,運用有巧妙而已。這裡所寫的是鮮嫩的桃花,紛紛綻蕊,而經過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興奮又羞澀,兩頰飛紅,真有人面桃花,兩相輝映的韻味。詩中既寫景又寫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歡樂熱烈的氣氛。

這種場面,即使在今天我們還能在農村的婚禮上看到。第二章則是表示對婚後的祝願。桃花開後,自然結果。

詩人說它的果子結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徵著新娘早生貴子,養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葉的茂盛祝願新娘家庭的興旺發達。以桃樹枝頭的累累碩果和桃樹枝葉的茂密成蔭,來象徵新嫁娘婚後生活的美滿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頌辭!

朱熹《詩集傳》認為每一章都是用的「興」,固然有理,然細玩詩意,確是興中有比,比興兼用。 全詩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喻,極有層次:由花開到結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漸次變化,與桃花的生長相適應,自然渾成,融為一體。

  詩人在歌詠桃花之後,更以當時的口語,道出賀辭。第一章雲:「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也就是說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個家。第

二、三章因為押韻關係,改為「家室」和「家人」,其實含義很少區別。古禮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男女結合才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組成家庭的開始。

朱熹《詩集傳》釋雲:「宜者,和順之意。室謂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

」實際上是說新婚夫婦的小家為室,而與父母等共處為家。今以現代語釋為家庭,更易為一般讀者所了解。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有誰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有什麼作用?

你問的這個問題,有誰知道這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從你發的 上來看看,好像是以前用來扎頭髮的,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應該是古時候的髮簪,古時候婦女要把長髮盤起,起固定作用。這應該是乙個髮簪,古代當官人的髮簪。這是簪子,插在頭髮上面的髮髻上的 這個bai 是乙個古代銅物件。從顏色上 du看,應該是銅zhi質的...

有誰知道大秧歌中的央歌詞,誰知道秧歌的歌詞很急

歌名 看秧歌 東北民歌 歌手 合唱 所屬 中國純美民間小調集4 太陽出來喜洋專洋歌詞 正月裡來是屬嘛新年啊 村里村外鑼鼓喧天啊 小佳人房中巧打扮啊 時興頭戴金簪 瓜子臉賽粉團 通紅的胭脂點唇邊 身上穿小花衫 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呀 嘴說是看秧歌 哼其實是會情郎 王呀嘛王海山啊哎嗨呀 打扮起來多麼苗條 ...

請問有誰知道這是什麼植物請問有誰知道這是什麼植物嗎?

白花虎刺梅 驗證 植物別名 鐵海棠 麒麟刺 麒麟花 拉 丁 名 euphorbia milii var.splendens 科 名 大戟科 屬 名 大戟屬 亦稱 刺 christ thorn 虎刺 麒麟花 老虎簕。大戟科 euphorbiaceae 藤蔓狀多刺植物,學名euphorbia sp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