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與地勢的區別地形地勢地貌的區別

2021-03-06 02:54:01 字數 6009 閱讀 8183

1樓:116貝貝愛

地形與地勢的區別:意思不

同、出處不同、側重點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地形:

(1)也叫地貌。地球 表面各種起伏形態的總稱。由內力(地殼運動、火山活動、**等)、外力(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和人類的作用而形成。

按形態分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測繪學上地表起伏形態和分布 在地面的固定物體的總稱。

2、地勢:

(1)泛指地面高低起伏的狀態。如山地地勢較高,平原地勢往往低平開闊。

(2)指地方上的情形。

二、出處不同

1、地形:*** 《論持久戰》七十:「射擊原則的『蔭庇身體,發揚火力』是什麼意思呢?

前者為了儲存自己,後者為了消滅敵人。因為前者,於是利用地形地物,採取躍進運動,疏開隊形,種種方法都發生了。」

2、地勢: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兩天後由乙個行地理的風水先生用羅盤在後山頂上勘定了地勢。」

三、側重點不同

1、地形:指的是該區域的地表形態的特徵。它的描述一般從海拔、地勢變化、地表起伏(大或小)、典型地貌型別。

2、地勢:指的是該區域地表的變化趨勢,它是地形特徵的一部分。

2樓:阿布才才

地形特徵指的是該區域的地表形態的特徵,它的描述一般從海拔、地勢變化(x高x低)、地表起伏(大或小)、典型地貌型別(黃土地貌、岩溶地貌、流水沉積地貌)及組成結構、主要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幾個方面表達。其解題依據為圖中資訊如等高線、河流流向等,設問要求一般為描述地形、地勢的基本特徵。

地勢特徵指的是該區域地表的變化趨勢,它是地形特徵的一部分,一般只需要描述x高x低就可以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拓跋語燕法悅

地形指形狀,如山地,平原,丘陵等.

地勢地勢是指高低;海拔高度,如青藏高原地勢高,但其地形屬於高原.

4樓:匿名使用者

地形有五種,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地勢是答哪高哪低。

地形 地勢 地貌 的區別

5樓:次次次蛋黃公尺亞

1、概念不同

地形: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形。

地勢:就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

地貌:又稱地形。但是實際比地形的範圍更廣泛一些。是地表外貌各種形態的總稱。

2、形成原因不同

地形:按其形態可分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地形型別。除此之外還有山谷、山脊、鞍部、山頂、窪地、陡崖、三角洲、沖積扇等。

地勢:不同地勢往往由不同條件下內、外動力組合作用形成。

地貌:按其形態可分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單元。按其成因可分為構造地貌、侵蝕地貌、堆積地貌、氣候地貌等型別。

按動力作用的性質可分為河流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海成地貌、風成地貌、重力地貌等型別。

3、實際應用不同

地形:平原一般好種植,所以農業社會重視平原。中國農業種植重視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功能及小型的山間平原。油氣在盆地,能源時代的地質學重視盆地研究。

地勢:人類對地勢的利用表現在工程水利、建築和軍事等許多方面。

地貌:海拔高度影響到農業的生產方式,不同海拔高度對工程建設的影響不同,地貌對城市的布局和景觀有直接的影響,地貌構成了景觀的骨架,形成風格各異的自然景觀。

6樓:胡能聰

地形、地勢、地貌的區別:

地貌則指某地區地表的特徵,包括地質特徵、地理特徵、生物結構特徵、水系構造特徵等。但一定是形態、整體特徵。地貌側重於從成因上來劃分,因種每種營力為主形成的地貌,都有其特定的地表特徵、演變規律,這樣便於研究。

它主要分為:流水地貌、岩溶地貌、風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大類。每種裡面又可以分出若干亞種。

比如流水地貌就還可以分為侵蝕地地貌,沉積地貌等等,不一一枚舉。

地形與地貌的分別可以從地圖的分別上來體會。地形圖一般指比例尺大於1:100萬著重反映地表形態的普通地圖,而地貌圖則是一種主要反映地貌形態——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專題地圖。

在測繪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總稱。地形起伏的大勢一般稱為地勢。地勢圖則強調表現地面的高低起伏、傾斜程度及其區域對比關係。

7樓:匿名使用者

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形。按其形態可分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種型別。地形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它時刻在變化著。

此外,還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

七大洲的地形各具特色,歐洲、非洲、南極洲地形較為單一。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較低平,平均海拔300公尺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乙個洲;非洲大陸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南極洲地面多被冰雪覆蓋,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公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亞大陸的地形,大體上可以分為西部、中部、東部三大地形區,所不同的是南北美洲地形組合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澳大利亞大陸的地形組合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亞洲地形最為複雜,其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海底地形大體分為大陸架、大陸坡和洋盆三部分。海底地貌型別複雜,有很深的海溝

面積廣大的洋盆,以及綿延的海嶺等。世界最深海溝是位於太平洋的馬里亞那海溝,最高的山是喜瑪拉雅山。

地勢: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

不同地勢往往由不同條件下內、外動力組合作用形成。人類對地勢的利用表現在工程水利、建築和軍事等許多方面。

中國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的特徵是西部高,東部低。

從中國地勢階級示意圖看,從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漸降低,可以分為**階梯。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雄踞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公尺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第二級階梯:在青藏高原的北邊和東邊,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公尺左右,區域性地區低於500公尺。第**階梯:

第二級階梯以東的地形,海拔多在500公尺以下。在這裡眾多東流入海的江河,將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形成依山傍海,縱貫南北的沖積平原。廣闊的近海大陸區,這裡水深一般不足200公尺,島嶼星羅棋布。

地貌:地表起伏的形態,如陸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陸架、大陸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脈等。根據地表形態規模的大小,有全球地貌,有巨地貌,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

大陸與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單元,較小的地貌形態如有在流水和風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壟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對地理環境的其他要素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響。地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地貌發展變化的物質過程稱地貌過程,包括內力過程和外力過程。

內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兩種營力,地貌是內力過程與外力過程對立統一的產物。根據形態及其成因,可將地貌劃分出各種各樣的形態型別、成因型別或形態—成因型別。地貌也叫地形,不過這兩個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區別,如地形圖一般指比例尺大於1:

100萬著重反映地表形態的普通地圖,而地貌圖則是一種主要反映地貌形態——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專題地圖。在測繪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總稱。地形起伏的大勢一般稱為地勢。

8樓:有嗨咩

地形與地勢的區別:意思不同、出處不同、側重點不同一、意思不同

1、地形:

(1)也叫地貌。地球 表面各種起伏形態的總稱。由內力(地殼運動、火山活動、**等)、外力(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和人類的作用而形成。

按形態分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測繪學上地表起伏形態和分布 在地面的固定物體的總稱。

2、地勢:

(1)泛指地面高低起伏的狀態。如山地地勢較高,平原地勢往往低平開闊。

(2)指地方上的情形。

9樓:匿名使用者

網上和書上有許多回答。可查閱。不過可能會暈頭。似乎也沒有專門講它們的區別的。

三個概念都講地表的起伏的,含義很近似,經常混用。

我理解如下:

地勢的內涵最簡單,注重的是地表起伏的相對高差及其分布,不太管這個地表屬於什麼形態型別,也不太注重這個地表處於海拔1000公尺上的地區還是在海平面1000公尺下的海底。所以地勢圖非常簡單,常用色帶來表示。

地形的內涵具有比較嚴謹的地理科學含義,注重的是地表起伏的形態:其高度的變化及其在某地理座標下的三度空間值,閱讀一幅地形圖,我們會看到這幅圖用的是西安座標系還是北京座標系或者其它國外的座標系,在這一座標係下每個地點每個水域的海拔高程是多少。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資料換算成**的美國的座標。

感覺是不是很嚴謹,但是在這張圖上是不標註地表起伏是山地、丘陵或者平原等型別的,當然我們可以根據地形很簡單地判斷出是山地還是平原。

地貌的內涵注重在地表起伏的型別,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對自然現象分類,通常採用「形態+成因或物質」的分類法則。所以我理解地貌在表示各種地表起伏型別的時候,注重其由什麼物質構成?其形態與成因是什麼?

要是編一張地貌圖,那麼要分山地(是侵蝕山地還是溶蝕山地……?要分出來,它們由什麼岩石構成在大比例尺地貌圖上也很重要,如是玄武岩台地還是紅砂岩台地?)、平原(是沖積平原還是洪積、海積平原?

)、湖泊(是構造湖還是火山湖?)……。我以為地貌圖通常會以簡化的地形圖為底圖,表示這些地貌型別的高度、坡度等屬性,但是地形的嚴格性已不太重要。

顯然在地形圖上,我們雖然能根據地形數值判斷它們是山地還是平原?但是我們通常不能判斷它們是構造山地還是侵蝕山地,是沖積平原還是喀斯特平原。

也許我們可以說:地勢是地形的簡化版通俗版,而地形與地貌都是從嚴格科學含義的角度去描述地表起伏,乙個是從地理空間的形狀角度,另乙個是從物質組成、形態、成因等綜合面貌的角度。

說到最後,地形就是地表的起伏形狀,地貌就是地表的面貌。呵呵,地表的面貌會因物質組成、形態而千差萬別,而地形只能是寬窄高低嘍。

以上只是我的理解,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10樓:匿名使用者

1。地形:

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形。按其形態可分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種型別。地形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它時刻在變化著。

此外,還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

2。地勢:

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

中國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的特徵是西部高,東部低。

從中國地勢階級示意圖看,從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漸降低,可以分為**階梯。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雄踞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公尺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第二級階梯:在青藏高原的北邊和東邊,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公尺左右,區域性地區低於500公尺。第**階梯:

第二級階梯以東的地形,海拔多在500公尺以下。在這裡眾多東流入海的江河,將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形成依山傍海,縱貫南北的沖積平原。廣闊的近海大陸區,這裡水深一般不足200公尺,島嶼星羅棋布。

3。地貌:

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狀態。按其自然形態可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地表起伏的形態,如陸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陸架、大陸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脈等。根據地表形態規模的大小,有全球地貌,有巨地貌,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陸與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單元,較小的地貌形態如有在流水和風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壟和沙波等。

地貌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對地理環境的其他要素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響。地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地貌發展變化的物質過程稱地貌過程,包括內力過程和外力過程。內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兩種營力,地貌是內力過程與外力過程對立統一的產物。

根據形態及其成因,可將地貌劃分出各種各樣的形態型別、成因型別或形態—成因型別。地貌也叫地形,不過這兩個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區別,如地形圖一般指比例尺大於1:100萬著重反映地表形態的普通地圖,而地貌圖則是一種主要反映地貌形態——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專題地圖。

在測繪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總稱。地形起伏的大勢一般稱為地勢。

地形地勢地貌的區別

1 概念不同 地形 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形。地勢 就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地貌 又稱地形。但是實際比地形的範圍更廣泛一些。是地表外貌各種形態的總稱。2 形成原因不同 地形 按其形態可分為山地 高原 平原 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地形型別。除此之外還有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頂 窪地 陡崖 三角洲 ...

地形地貌地勢的區別區別地形和地貌?

1 概念不同 地形 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形。地勢 就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地貌 又稱地形。但是實際比地形的範圍更廣泛一些。是地表外貌各種形態的總稱。2 形成原因不同 地形 按其形態可分為山地 高原 平原 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地形型別。除此之外還有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頂 窪地 陡崖 三角洲 ...

中國的地勢和地形,中國的地形和地勢

地勢對交通的影響 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絡,有利於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 中國的地形和地勢 中國的地形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的特徵是西部高,東部低。中國地形地勢特點有哪些 地勢的bai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