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知乎
曹操的小名叫「阿瞞」,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據說在毫州一帶,自古有乙個奇怪的習俗,就是人貴名賤。很多人家的小孩,一直都長到十二歲才取名字,怕閻王從生死簿上看到小孩的名字,把小孩帶去另乙個世界;也有的人給孩子取個賤名,想以此不引起閻王的注意。
所以有的小孩小名叫「阿狗」、有的叫「阿貓」,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的長大。曹操的父親曹嵩原本是夏侯家的人,因為曹家一直沒有後代,夏侯家又與曹家感情很好,所以夏侯家就將乙個幼子給了曹家,就是日後的曹嵩。曹嵩後來長大又生下了曹操,曹家真是欣喜若狂,把曹操當成至寶一樣對待;同樣的,因為擔心閻王把曹操帶走,因此曹家便一直不替曹操取名字。
不巧的是,這次換到夏侯家生不出男孩了,曹家很擔心夏侯家會把曹操給要回去,因此更是把曹操給藏了起來。只是再怎樣躲藏、欺瞞,還是應該給曹操乙個稱呼吧!連隔壁老黃家母狗生的小狗都有「小黑」的名字了,難不成要叫曹操「小白」嗎?
但只要提到曹操,曹家總是瞞呀瞞呀含糊的說,日子一久,就索性叫曹操「阿瞞」,這也就是曹操「阿瞞」小名的由來羅!
2樓:羨慕寶貝
阿瞞:三國時曹操的小名。
曹操小字應是「阿滿」,表示可愛的意思,後來因為《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於是可愛的「阿滿」就變成了貶義的「阿瞞」。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記載曹操「小字阿瞞」,用「瞞」字,是欺瞞的意思,而曹操性格多疑,好用計謀,故改「滿」為「瞞」非常符合曹操的性格。《三國演義》第72回「曹阿瞞兵退斜谷」,直接稱呼曹操是曹阿瞞,這是明顯的不敬的稱呼。
《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貶稱還有「老瞞」一說。如第61回「孫權遺書退老瞞」中,孫權寫書給曹操說:「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蘇東坡《志林》記載鄉中小兒「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說明在唐宋時期,曹操已經是不受歡迎的奸雄形象了。
所以民間說書藝人以及《三國演義》記錄的文人們將曹操的小字「阿滿」醜化為「阿瞞」,其實是歷史正統觀念的表現。民間一直認為劉備是漢室正統,而曹操是漢賊,就要對其醜化,於是「阿瞞」就這樣產生了。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為什麼要喊曹操曹賊,為什麼後人要罵曹操為曹賊呢?他到底做錯了什麼?篡漢的是曹丕啊,又不是他
豐臣秀波 那是周瑜先叫出來的,就是打赤壁之戰前。見 三國志 吳書 周瑜傳 瑜曰 不然。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請為將軍籌之 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埸,又...
「曹阿瞞筵群臣,一瓜殺三妾」講的是什麼故事?
講的是曹操在一次宴會上,用同乙個問題問了三個侍妾,她們都不一樣。最後都被曹操殺了的故事。曹操一瓜殺三妾的故事 曹操宴請官于水閣。時盛夏,喚侍妾用玉盤進瓜。妾捧盤低頭以進。操問 瓜熟否?對曰 極熟。操怒斬之。坐客莫敢問故。操更呼別妾進瓜。群妾皆驚,內一妾聰敏,逐整容而前者。操問如初,對曰 不生。操怒,...
曹操為什麼稱「魏」?而不是「曹」
曹操為什麼稱 魏 而不是 曹 當時曹操封地的位置位於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再加上漢獻帝加封曹操為魏王,他的魏姓就是那麼來的 在古天文學說之中,把天空劃分為四大區域,其中就乙個分割槽為魏,而在當時天象表示歷史走向有利於魏區,魏者,高大,佔據了古代五行學說的優勢。因為曹操當時占領的地盤中魏地居多,為了方便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