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和詞中的中平中仄仄平平是什麼意思

2021-03-06 06:20:21 字數 6171 閱讀 9194

1樓:安小姐的夏天

古代漢語的

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公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

「中」指的是該處字可平可仄,也就是你不必考慮讀音問題填任何字都可以.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表為: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例如:媽 麻 馬 罵

(陰平)(陽平) (上聲) (去聲)

簡單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2樓:百花落知春殘

一,二聲調為平,三四聲調為仄

3樓:算來若不隔銀河

是四聲,平上去入,平就是平聲,仄聲就是上去入這三聲。

詩詞中「平」和「仄」是什麼意思?它們的區別什麼?

4樓:虎牙玉兒

平:即漢語拼音聲調中的陰平與陽平(第一聲與第二聲)。

仄:即漢語拼音聲音中的去聲與降調(第三聲與第四聲)。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例如「大雨落幽燕」中「雨」字為第三聲,故為仄聲,「幽」字為第一聲,故為平聲。

古詩中(古風除外)五言與七言以平仄相間為準,即「一三**論,二四六分明」。

如「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一句中,只需顧及「顧」「繁」「下 」「朝」「濟」「臣」幾字的平仄,其餘不論。所謂平仄相間,即平聲與仄聲相隔開來,

例如「顧」「下」為兩仄聲,中間用平聲字「繁」隔開,「朝」「臣」為平聲字,中間用仄聲字「濟」隔開。

詩詞格律"中仄仄平平"裡的"中"是什麼意思

5樓:舞血若凰

「中」意即可平可仄。舊詩中的格律為應聲律而坐,也因聲律而有可變通之處,通常由「應仄可平」、「應平可仄」這樣的情況,在標註中簡單地標作「中」。也有些字如「醒」、「望」、「吹」等本身舊是可平可仄的。

格律中的可平可仄很普遍,以如夢令為例:

秦觀詞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門外鴉啼楊柳,春色著人如酒。

李清照詞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兩首詞中「門」與「昨」、「鴉」與「雨」都是可平可仄之處用了不同的平仄。

6樓:匿名使用者

中的意思就是通常情況下此處可平可仄

7樓:印小彤兒

中表示,既可以用仄聲,也可以用平聲,

詩詞中的「中」「平」「仄」指什麼?

8樓:千島雲

中....應做如此的理解...就是說它本來是平聲字,但可以用仄聲...本來是仄聲字,可以用平聲.

平是指平聲,因其聲調較長而沒有公升降…仄是指上去入三聲,因這三聲調較短而有公升降,它的字面意義就是不平.

9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的四種聲調,又分為平聲和仄聲兩大類。其中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通稱平聲。平聲是沒有公升降的,較長的。

而第三聲(上聲)和第四聲(去聲)通稱仄聲。舊讀入聲的字也歸入仄聲。仄是傾側的意思,即不平。

字的平仄在詩句的安排中非常重要,凡是格律詩詞都講平仄。古體詩對平仄的要求雖然不那麼嚴格,但也要大體安排適當,才能使詩句的聲調出現高低起伏,富有**性,使之琅琅上口。平仄在格律詩中是怎樣交錯的呢?

例如***的七律《長征》的第

五、第六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其平仄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每兩個字乙個節奏。

平起句,平平後面跟仄仄,仄仄後面跟平平,最後乙個仄字。而仄起句是仄仄後面跟平平,平平後面跟仄仄,最後乙個平聲字。這就是平仄交替。

平仄簡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五絕平起首句押韻

五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五絕仄起首句押韻

五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七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絕仄起首句押韻

七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五律平起首句押韻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五律仄起首句押韻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七律平起首句押韻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律仄起首句押韻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10樓:銀河號起飛

文字定四聲,分平仄,是南朝沈約開始幹的。他把文字讀音的清、濁、公升、降、短五韻中以清韻為上平聲,濁韻為下平聲,公升韻為上聲,降韻為去聲,短韻為入聲。其中上平下平為平聲,上去入三聲為仄聲。

從那時以來,凡寫作韻文者,莫不以它為準繩,其後雖經過一些變化,但自宋劉淵編定的詩韻(世稱平水韻)問世以來,一直沿用至今,所有寫作舊體詩詞和對聯用的平仄聲律都依照它。它分上下平各十五韻,上聲二十九韻,去聲三十韻,入聲十七韻,共一百零六韻。我們手上拿了它,想知什麼字是平,什麼字是仄,翻開一看,凡入東、冬、江、支、微、魚、虞、齊、佳、灰,真、文、元、寒、刪、先、蕭、餚、豪、歌、麻、陽、庚、青、蒸、龍、侵、覃、鹽、鹹等三十個平聲韻的字都是平聲,其餘七十六韻都是仄聲。

你如果沒有詩韻在手時怎麼辦呢?可用下列三個辦法來分別字的平仄。(1)根強《康熙字典》分四聲的歌訣辨聲劃分。

歌訣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即平聲字聲音舒長而響亮,如東、風等,上聲字聲音上揚而重濁,如董、總等,去聲字聲音輕輕送出,分明而尾長,如仲、用等,入聲字音節極短,甫發即收,如欲、六等。這雖不很科學,但能這樣分清字的讀音,可掌握多數字的平仄了。(2)用分韻撮要辦法,以四聲為序,順口押下去,如東、董、凍、篤,江、講、絳、覺,支、紙、置、節,魚、雨、御、月、佳、解、介,蕭、小、笑,先、銑、線、屑,英、影、應、益,兼、檢、劍、劫......

等,凡第一字平聲的都能押下去,順序為平上去入聲,三音的為平上去聲,第一音是平,其餘都是仄了。凡以仄聲字為第一音是押不下去的。如以巧、馬、敬、送等起押都不行。

(3)查《辭源》,它給每個字都註明某聲、某韻,一查就字字分明。同時要注意多音多義、異音異義的惡、興、勝、應、徵、......和異音不異義的看、望、患、忘、聽......

等字的區別。這些在詩韻詞書都註明,留意就行了。我們能掌握上面說的幾種區分文字平仄的方法,任何字的平仄都難不倒了,都不會錯用了。

再要注意的,你所用的韻書,以上面說的一百零六韻為準,新編的仄韻以現代漢語為標準,相差很遠,不合此用。

其次,說說平仄的排列。它的一般規律是平仄相間和相同一聯中不能全平或全仄,像死水一潭,必須按格律排列清楚,讀起來有起伏,有聲勢,音韻才和諧。口訣中又說「一三**論,二四六分明」,因為一三五是奇位字不影響整句音節的流暢,二四六偶位字是決定音節的關鍵字眼,我想平仄歌訣可改為:

「平對仄,仄對平,相間

二、三換仄平,可平可仄一三五,偶位句末定要明」,是比較準確些。兩句以上的長聯,合於某言句式就以某言句式聲律為準則。其中要注意兩點:

(1)凡兩句以上的聯語,上聯首句宜平收末句末宜仄收,多句的上聯除末句仄收外,上文各句都可平收,或間句平仄收,亦可單以句末字計平仄,句末平仄顛倒交替,即前人稱為仄頂仄,平頂平,這樣才有利於呼起下文,使語氣雄壯有力,古今名聯大都如此。(2)對聯上聯末字宜仄,下聯末字宜平,是格律所定,但在思想內容與形式不能統一時,亦可倒換平仄。還有的不講平仄,例如孫中山的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上聯是因,下聯是果,只能這樣語氣才順。長沙嶽麓書院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此是順序和連貫關係,倒轉則連貫斷,不成為文。以上都是聲律的變格,都是以內容決定形式的。

此外,對聯中一些特殊的字、詞對偶,可以不拘平仄。主要有(1)同字相對。(2)專有名詞相對。

(3)文言虛詞相對。(4)成語、熟句相對。(5)用字技巧奇險的字相對。

例如五·四運動商店罷市門聯:「學生一日不釋;商店一日不開」。中三字相同。

另舉一人名諧聯:「魏無忌,長孫無忌,爾無忌,我亦無忌;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因為專有名詞是固定的,不能削足適履。

最後談一談孤平和拗句的補救問題。五言七言對聯原出於律詩,為了語氣的抑揚起伏,音節和諧,在調平仄上和詩一樣,大忌犯孤平。所謂孤平是指

五、七言的平收句(一般是對尾)中除了末尾一平聲字外,只得乙個平聲字(七言第一字不算),如:「平平仄仄平」變為「仄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變為「仄仄仄平仄仄平」,都叫做犯孤平。但在仄收句中(一般是對首)雖只有乙個平聲字,如:

仄平仄仄仄和仄仄仄平仄仄仄,不算是孤平,只算為拗句。這種孤平和拗句都應補救。補救辦法:

只要犯一、三、**論,改為要論就行。如上面孤平的舉例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一定要用平聲字,不能可平可仄。但遇到詞意關係沒辦法改變時,必須於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改用平聲字來補救,不能疏忽的。

拗句五言的第

一、三字,七言的第

三、五字,任意調乙個平聲字都可算合於格律;這種辦法叫拗救。補救了就不算毛病了。

古詩詞平平仄仄是怎麼樣的意思詩詞中平和仄是什麼意思?它們的區別什麼?

syc 很高興能和你一塊解讀我們博大精深的漢語文化!一樓的回答很是充分!建議 夏火柴 詳細讀,如果有必要的話!syc 覺得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我們遠遠欣賞也別有番滋味的!單就 夏火柴 提出的問題我認為這樣給你解釋不知你滿意否?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乙個術語 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

詞中之李商隱是誰,李商隱詩人的古詩詞有?

李商隱 八一二 八五八 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 今河南沁陽縣 人。開成二年 八三七 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補巨集農尉。年輕時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賞識,可是李商隱卻與涇源節度使王茂元之女結婚。當時牛李黨爭正在尖銳時期,令狐楚是牛黨,王茂元則是與李黨有關。宣宗即位以後,牛黨當權,令狐楚兒子當了宰相,打...

古詩詞三首中哪一首是詞,為什麼,古詩詞三首中的詞是什麼意思

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於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專過長期不斷的屬發展,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詞最初稱為 曲詞 或者 曲子詞 別稱有 近體樂府 長短句 曲子 曲詞 樂章 琴趣 詩餘等,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 句數,每句的字數 平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