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夜月》的全文詩《夜月》的全詩意思是什麼?

2021-03-06 06:35:39 字數 5742 閱讀 5479

1樓:武林通鑑

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劉方平是盛唐時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詩人,存詩不多。但他的幾首小詩卻寫得清麗、細膩、新穎、雋永,在當時獨具一格。

據皇甫冉說,劉方平善畫,「墨妙無前,性生筆先」(《劉方平壁畫山水》),這首詩的前兩句就頗有畫意。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則寵罩在夜的暗影中。這明暗的對比越發襯出了月夜的靜謐,空庭的闃寂。

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橫斜。這不僅進一步從視覺上點出了「更深」,而且把讀者的視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讓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籠罩著一片夜的靜寂,只有一輪斜月和橫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無言地暗示著時間的流逝。

這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如果詩人的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詩的意境、手法便不見得有多少新鮮感。詩的高妙之處,就在於作者另闢蹊徑,在

三、四句展示出了乙個獨特的、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夜半更深,正是一天當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然而,就在這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際,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資訊。

在靜謐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誌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甦,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想。

三、四兩句寫的自然還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實際上所蘊含的卻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這構思非常新穎別緻,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徵,它總是充滿了繽紛的色彩、喧鬧的聲響、生命的活力。

如果以「春來了」為題,人們總是選擇在豔陽之下呈現出活力的事物來加以表現,而詩人卻撇開花開鳥鳴、冰消雪融等一切習見的春的標誌,獨獨選取靜謐而散發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的回春曲。這不僅表現出詩人藝術上的獨創精神,而且顯示了敏銳、細膩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氣暖」,是誰「偏知」呢?看來應該是正在試鳴新聲的蟲兒。儘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蟲兒卻首先感到在夜氣中散發著的春的資訊,從而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

而詩人則又在「新透綠窗紗」的「蟲聲」中感覺到春天的來臨。前者實寫,後者則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語加以綰結,使讀者簡直分不清什麼是生命的歡樂,什麼是發現生命的歡樂之歡樂。「蟲聲新透綠窗紗」,「新」字不僅蘊含著久盼寒去春來的人聽到第乙個報春資訊時那種新鮮感、歡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緊相呼應。

「綠」字則進一步襯出「春氣暖」,讓人從這與生命聯結在一起的「綠」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氣息。這些地方,都可見詩人用筆的細膩。

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享有盛譽的名句。實際上,他的這點詩意體驗,劉方平幾百年前就在《月夜》詩中成功地表現過了。劉詩不及蘇詩流傳,可能和劉詩無句可摘、沒有有意識地表現某種「理趣」有關。

但宋人習慣於將自己的發現、認識明白告訴讀者,而唐人則往往只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詩意感受,不習慣於言理,這之間是本無軒輊之分的。

2樓:愛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3樓:王巨集偉_大港

唐代錢起

瀟湘何事等閒回,水碧沙明兩岸苔。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詩《夜月》的全詩意思是什麼?

4樓:心之王者

全詩意思是:夜色深沉,

月光斜照半邊庭院,北斗星橫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斜。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覺到了初春暖意,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窗紗。

原文: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出自:唐代·劉方平《夜月》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人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

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人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

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乙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

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

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徵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

5樓:河蟹蛇薈

詩《夜月》,應該指的是《春山夜月》,全詩意思為:

春山夜月

唐代: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台深翠微。

譯文春回大地,永珍更新,滿懷遊春逸興來到山中,山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備感賞心悅目,欣慰無比,以至夜幕降臨後仍留戀不已,竟而忘返。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見月影,好像那一輪明月在自己的手裡一般;擺弄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遊興正濃真是不忍離去,哪管它規程迢迢;幾番下定決心離開,卻又依戀山中一草一木。

懷著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這時一陣幽遠的鐘聲傳來,抬頭望那鐘鳴之處,原來是隱於翠綠叢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樓台。

注釋⑴春山:一作「春來」。

⑵掬(jū):雙手捧起。《禮記·曲禮上》雲:「受珠玉者以掬。」

⑶鳴鐘:一作「鍾鳴」。

⑷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處,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內史春日遊山》詩云:「遊客值春暉,金鞍上翠微。」

賞析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二百七十五。詩的開頭二句點出:春天的山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自己遊春只顧迷戀玩賞,天黑了,竟然忘了歸去。

這兩句,提綱挈領,統率全篇。以下六句,具體對「勝事」與「賞玩忘歸」的描述。

一、二句之間,有因果關係,「多勝事」是「賞玩忘歸」的原因。而「勝事」又是全詩發脈的地方。從通篇著眼,如果不能在接著的

三、四句中將「勝事」寫得使人心嚮往之,那麼,其餘寫「賞玩忘歸」的筆墨,勢將成為架空之論。

在這吃緊處,詩人舉重若輕,毫不費力地寫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此處描寫堪稱恰到好處:

第一,從結構上來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筆筆緊扣,自然圓到。

一、二句波紋初起,至這兩句形成高潮,以下寫賞玩忘歸的

五、六兩句便是從這裡蕩開去的波紋。第二,這兩句寫山中勝事,物我交融,神完氣足,人情物態,兩面俱到。既見出水清夜靜與月白花香,又從「掬水」「弄花」的動作中顯出詩人的童心不滅與逸興悠長。

所寫「勝事」雖然只有兩件,卻足以以少勝多,以一當十。第三,「掬水」句寫泉水清澄明澈照見月影,將明月與泉水合而為一;「弄花」句寫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將花香衣香渾為一體。藝術形象虛實結合,字句安排上下對舉,使人倍覺意境鮮明,妙趣橫生。

第四,精於煉字。「掬」字,「弄」字,既寫景又寫人,既寫照又傳神,確是神來之筆。

詩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興所適,根本不去計算路程的遠近。而當要離開時,對眼前的一花一草不能不懷依依惜別的深情。

這就是詩人在寫出「勝事」的基礎上,接著鋪寫的「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詩意。這兩句寫賞玩忘歸,「欲去」二字又為折入末兩句南望樓臺埋下伏筆。

正當詩人在欲去未去之際,夜風送來了鐘聲。他翹首南望,只見遠方的樓台隱現在一處青翠山色的深處。末兩句從近處轉向遠方,以聲音引出畫面。

展示的雖是遠景,但仍然將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愛憐的筆觸輪廓分明地勾勒了出來,並與

一、二、三句點題的「春山」、「夜」、「月」正好遙相呼應。

綜上所述,可見

三、四兩句是全詩精神所在的地方。這兩句在篇中,如石韞玉,似水懷珠,照亮四圍。全詩既精雕細琢,又出語天成,自具藝術特色。

6樓:秋日單曲

1、夜深了,月光照亮了鄉村人家院子一半。

2、天上的北斗星和南斗星縱橫傾斜。

3、就在今天才知道春天即將來臨的訊息。

4、蟲子們的頭一遭叫聲透過綠色紗窗傳進了房子裡。

《月夜》 古詩全文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出處:《全唐詩》

釋義:今夜裡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

遠在他鄉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

染香的霧氣打濕你的鬢髮,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時能並肩坐在薄帷帳下,月光照你我盡把淚痕擦乾。

此詩借助想象,抒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首聯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說透詩人在長安的思親心情;頷聯說兒女隨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親人之情,表現詩人懸念兒女、體貼妻子之情;頸聯寫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長思,充滿悲傷的情緒;尾聯寄託希望,以將來相聚共同望月,反襯今日相思之苦。全詩構思新奇,章法緊密,明白如話,情真意切,深婉動人。

古詩劉方平的《月夜》帶拼音板

8樓:筱鳶

yuè yè

gēng shēn yuè sè bàn rén jiā , běi dǒu lán gān nán dǒu xié 。

jīn yè piān zhī chūn qì nuǎn , chóng shēng xīn tòu lǜ chuāng shā 。

原詩:月夜

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賞析: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

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藉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矇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斗斜」,是「更深」於夜空的徵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人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

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人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

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乙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

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

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徵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一顆純淨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

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

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乙個物候。

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緻,決定於感受的獨特。唐代田園詩成為乙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

然而。能彷彿陶詩一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

就更為寥寥。至於說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託,於字面無證,不好去穿鑿。

春夜喜雨 詩詞大意 急 急急,春夜喜雨全詩詩意

這首詩的意思是 好的雨是知道節氣的,正是生機勃勃的時候。隨著風輕輕悄悄地下起雨來,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天邊的烏雲遮蔽住了面前的小路,眼前是一片漆黑,只有江中漁船上的燈火還特別明亮。早晨起來看被雨水滋潤的艷麗花朵時,你會發現,整個官城已經變成了花的海洋。老師口述,絕對正確!你要相信我啊!春夜喜雨全詩...

古朗月行全詩,《古朗月行》全詩及意思。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這是一首李白寫的,就是說他小時候不認識月亮,叫做她白玉盤,又懷疑她是瑤池中仙女用的,鏡子飛在了青雲端上 小時候不認得月亮 以為是盆子或者是鏡子飛在空中 在?在家!這麼好聽了?你的人生是乙個人的生活方式的乙個人的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確 小時候我...

春夜喜雨這首詩是什麼意思春夜喜雨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好雨似乎領會人意知道季 節變化,正當春天萬物生長時即降臨。細雨隨著春風悄悄地在夜裡來到,它默默地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雲彩都是那樣漆黑,只有江船上燈火獨獨明亮。等到明天拂曉看看被淋濕的花朵,整個成都都顯得沉甸甸的,那紅花一定更加迷人。春夜喜雨 是杜甫在公元761年 唐肅宗上元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