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

2021-03-06 20:23:55 字數 4846 閱讀 6185

1樓:匿名使用者

行政違法行為

如下:1、實質性行政違法。又稱實體上的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的行為在內容上違反了行政法律規範的實質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違法。又稱程式上的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的行為在形式上違反了行政法律規範的形式性要件。

3、內部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在對其內部機構、人員及內部事務的管理中所發生的行政違法行為,包括內部實體違法和內部程式違法、行政編制和機構設定違法,

4、外部行政違法。是指 行政主體行使 行政職權,對外部事務進行管理時發生的違法行為,如 稅務機關違法徵稅,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違法吊銷 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等。

5、作為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行政法律規範規定的不作為義務,如濫用職權。 作為行政違法和不作為行政違法。

6、不作為行政違法。不作為行政行為是指以消極不作為的方式表現出來的行政行為,如行政許可或行政確認的不准許。

2樓:芥末小黃魚

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規的違法行為。包括兩種情況:

(1)職務過錯,即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這類失職行為使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遭受損害,但還沒達到瀆職罪的程度。

(2)行政過錯,即公民和法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如司機違反交通管理法規的行為。有的學者認為行政違法在許多情況下,專指行政過錯,主張把職務過錯稱為紀律違法。

擴充套件材料:

構成所謂行政違法構成是指構成行政違法必須具備的一切主觀和客觀條件的總和,它是確認行政違法行為從而追究其行政責任的根據。

行政違法的構成除了主體要件外,還包括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

主觀要件

行政違法的主觀要件是指行政違法主體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而希望或放任其發生的主觀心理狀態。凡故意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都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

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

由於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雖然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主觀心理狀態。過失違反行政法律規範,並且造成危害後果的,也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故意和過失是行政違法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主觀要件。

所以,如果行為在客觀上違反了行政法律規範,但不是出於故意和過失,而是不可抗拒或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不能認為是行政違法而追究行政責任。

客觀要件

行政違法的客觀要件是指構成行政違法的客觀事實情況。包括行為及其後果等。行為是行政違法客觀要件最重要的內容。

行為包括積極的作為和消極的不作為。作為行政違法客觀要件的行為必須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

所以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如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不構成行政違法。當然,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並不意味著必須產生一定的危害結果,危害結果只是某些行政違法(過失違法)必須具備的要件。在某些情況下,行政違法的確定並不取決於其是否具有直接的危害結果,而只要有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過錯行為就足夠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違法程度

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實質性行政違法和形式行政違法、前者不具備行政行為、實質要件的行政違法例如主體不適格、內容不合法、超越職權、濫用權力、後者不具備行政行為形式要件、例如作出行政行為不合法、行為的表現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區分實質行政違法與實質行政違法,從效力上看實質違法一般屬於無效行為、從該行為發生之時就沒有法律效力、形式行政違法一般可撤銷行為、他經過有效的補救可以轉化為有效行為、從法律後果來看、實質違法引起的主要是承擔承擔懲罰性行政責任而形式違法所承擔的是補救性行政責任。根據違法的範圍可以分為內部行政違法和外部行政違法。

根據違法的形式行政違法行為分為作為行政違法和不作為行政違法。作為違法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物件、不作為行政違法也可以作為行政訴訟的物件。

4樓:周繼柱

就是行政主體的違法。

我記得帶魚跟我講過,比如說闖紅燈後警察來罰款啦,之類的,闖紅燈就是行政違法。破壞市容啊,闖紅燈啊,亂貼東西啊之類,不構成犯罪的,應該就是行政違法了。概括地說,就是違章建築啊,破壞市容啊,破壞環境之類的,不構成犯罪的行為。

如果還不是很明白,可以拿瀋陽的行政違法行為做參考。

「……1.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進行建設

2.在城市規劃區內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的規定進行建設

3.臨時建設工程逾期不拆除,或在使用期限內因城市建設需要拆除而拒不執行

4.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違法建築物、構築物或其他設

5.在臨街建築物陽台、窗外、屋頂、平台、外走廊堆放和吊掛有礙市容物品的

6.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不符合城市容貌標準

7.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和有關部門批准,擅自改變地形、地貌活動的

8.堆放物料、擺攤設點、搭建棚廈或者台階及其他設施和懸掛物品,吊掛商品和擺放雜物的(學校門口經常有看到那些沒有營業執照就直接在那賣東西的小商販應該就是屬於行政違法的!)

9.交通標誌和訊號燈、地名牌、車站牌、候車亭、公用**亭、郵政信箱、變電箱、消火栓、路燈、電桿、欄杆、隔離帶、果皮箱、井蓋、井箅等公用設施,未保持其完好、整潔、美觀的

10. 在建築物、構築物、樹木、公共場所、公用設施、住宅樓塗寫、刻畫和擅自張貼小招貼等宣傳品的(未經允許肆意張貼廣告等。在電影院用馬克筆在前面那哥們兒的座位上塗鴉,雖然幾乎沒有危害,但也屬於行政違法行為。

切記,勿以惡小而為之。)

……」如果仍有疑惑,請參考以下資料。

————————————————————————————————————

資料:名詞解釋

一、行政違法的概念    我們採用狹義說。據此,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範但尚未構成犯罪而依法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這一概念反映了行政違法的三大特徵:

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與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不同,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當他們以行政法主體身份或以行政法主體名義出現時,他們的違法才能構成行政違法。

違反行政法律規範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

2.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範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係,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

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範並依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編輯本段行政違法的構成

所謂行政違法構成是指構成行政違法必須具備的一切主觀和客觀條件的總和,它是確認行政違法行為從而追究其行政責任的根據。   行政違法的構成除了主體要件外,還包括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

(一)主觀要件

行政違法的主觀要件是指行政違法主體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而希望或放任其發生的主觀心理狀態。凡故意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都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

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由於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雖然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主觀心理狀態。過失違反行政法律規範,並且造成危害後果的,也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故意和過失是行政違法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主觀要件。

所以,如果行為在客觀上違反了行政法律規範,但不是出於故意和過失,而是不可抗拒或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不能認為是行政違法而追究行政責任。

(二)客觀要件

行政違法的客觀要件是指構成行政違法的客觀事實情況。包括行為及其後果等。行為是行政違法客觀要件最重要的內容。

行為包括積極的作為和消極的不作為。作為行政違法客觀要件的行為必須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所以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如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不構成行政違法。

當然,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並不意味著必須產生一定的危害結果,危害結果只是某些行政違法(過失違法)必須具備的要件。在某些情況下,行政違法的確定並不取決於其是否具有直接的危害結果,而只要有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過錯行為就足夠了。

編輯本段

三、行政違法的分類

對於行政違法,可以從不同角度作不同的分類。因為不同的分類有不同的意義,不同型別的行政違法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則。   (一)根據違法的程度,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實質性行政違法和形式性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不具備行政行為實質要件的行政違法,如主體不合格、內容不合法、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等;後者則是不具備行政行為形式要件的行政違法,如行為的作出不符合法定程式、行為的表現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等。   區分實質行政違法與形式行政違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首先,從法律效力看,實質違法一般屬無效行為,從該行為發生之時即沒有法律效力,而形式違法一般屬可撤銷行為,它經有效補救可轉化為有效行為;其次,從法律後果看,實質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懲罰性行政責任(如行政處罰、行政處分),而形式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補救性行政責任(如撤銷違法)。

  (二)根據違法的範圍,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內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越級指揮;後者則指外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公安機關非法拘留公民。   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在救濟手段上是有區別的:

內部違法僅限於行政救濟,不受司法審查;而外部違法不僅可借助於行政救濟,還可借助於司法救濟。   (三)根據違法的形式,行政違法可以分為作為行政違法與不作為行政違法。   前者表現為積極地作出行政法律規範所禁止的行為,如稅務機關違法徵收稅款;後者則表現為拒不作出行政法規範所要求的行為,如工商機關對企業申請營業執照不予答覆。

  作為違法與不作為違法均是行政法律的規範物件。就行政訴訟而言,作為違法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物件,不作為違法同樣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物件。

編輯本段

四、行政違法的概念與特徵

1、概念:行政違法,是指行政法律關係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範,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係,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尚未構成犯罪,依法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2、特徵:

(1)行政違法的主體必須是行政法律關係主體,不是行政法律關係主體,不可能構成行政違法;   (2)行政違法違反的是行政法律規範,侵害的是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係;   (3)行政違法對社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但尚未構成犯罪;   (4)行政違法依法應當承擔行政責任。

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的差別是什麼?請幫助

1 違背法律不同。民事違法違背的法 律為民法規定 刑事違法違背的法律為刑法 行政違法違背的是行政法規。2 違法性質不同。民事違法的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是嚴重違法且是一切違法行為中最為嚴重的一種 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範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屬於一般違法行為。3 包含範圍不同。民事違法包含...

交通違法行為,拘留了,屬於行政拘留嗎

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包括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才追究刑事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八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包括 警告 罰款 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拘留。大部分都是行政拘留。但是如果是醉駕,那就要刑事拘留了 交通違法要行政拘留是當場拘留嗎 交通違法要行政拘留,不去會有以下的後果 1 根...

碰瓷屬於什麼違法行為

碰瓷屬於詐騙罪 敲詐勒索罪 等違法行為,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重的,被判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如果造成嚴重後果,涉案金額巨大,或者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將以觸犯刑律為由被 拘留,最後由法院審判。碰瓷的意思是,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