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不同時段的叫法

2021-03-06 20:48:24 字數 1555 閱讀 7512

1樓:匿名使用者

1、夜半(子時)23:00-1:00:夜半為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夜半,是今明兩天的臨界點,又名子時、子夜、中夜,意為孕育。

2、雞鳴(丑時)1:00-3:00:從字面上來看,「雞鳴」確有「雞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

3、平旦(寅時)3:00-5:00: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濛濛亮的一段時間稱「平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黎明之時。

4、日出(卯時)5:00-7:00:

在古代,這會兒,**們要上早朝、清點人數,稱為「點卯」,也就是上班報到了。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此時,旭日東昇,光耀大地,給人以勃勃生機之感。

5、食時(辰時)7:00-9:00:食時就是古人「朝食」之時,秦漢時期,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早上這一頓是主餐。辰時,也是神話中的群龍行雨時。

6、隅中(巳時)9:00-11:00:臨近中午,豔陽當空,蛇正潛伏在草叢中,是為巳時。這也是我們一天中精神飽滿的時候。

7、日中(午時)11:00-13:00:

太陽已經執行到中天,光線最強烈,就是正午的時辰。「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上古時期,人們把太陽行至正中天空時作為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誌。

8、日仄(未時)13:00-15:00: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昳,《說文》釋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時,側也。」就是太陽開始偏西了。

9、晡時(申時)15:00-17:00:古人進餐習慣,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因此,「晡時」之意即「第二次進餐之時」。

10、日入(酉時)17:00-19:00:日入」即為太陽落山,這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古時,人們將「日出」和「日入」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

11、黃昏(戌時) 19:00-21:00:指太陽落下,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時,天地一片朦朧,眼中所見,彷彿都鍍上了溫柔的濾鏡。

12、入定(亥時)21:00-23:00:人定,也是人靜。這是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乙個時辰,意思是夜已很深,人們停止活動、安歇睡眠的時候。

2樓:【那天

凌晨:0時到6時的一段時間。

黎明:天剛亮時。

拂曉:天快亮時。

清晨:日出前後的一段時間。

早晨:從天剛亮到**點鐘的一段時間。

上午:清晨到正午12點的一段時間。

中午:白天12點前後的一段時間。

下午:從正午12點到日落的一段時間。

晚上:日落到深夜的一段時間。

子夜:半夜;午夜:指夜裡十二點鐘前後

正午:[high noon] 中午十二點

黃昏:[evenfall;dusk] 日落以後至天還沒有完全黑的這段時間

傍晚:靠近晚上的時候。亦稱「黃昏」

傍午:[near noon] 意同「傍晌」。接近中午時會晌午:正午或午時前後

半夜∶[midnight]夜的中間;特指夜裡12點鐘深夜:[late at night] 指半夜以後午時:指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為舊式計時法午前:上午

午後:下午

通宵達旦:從入夜直到天亮

3樓:匿名使用者

23-1子時/1-3丑時/3-5寅時/5-7某時

同一天不同時間擠的奶可以放一起嗎

12345a幫助 不同時段的奶最好不要放在一起使用,最好是不同時段的分開放進冰箱儲存,吃不完的可以放如冷凍室冷凍!另外,熱過的奶最好也不要再放入冰箱冷藏給寶寶吃,直接倒掉或者家人喝掉。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不能,按時間來存放,並且在熱奶時溫度不要超過40度,吃過的奶如果沒有吃完最好在1小時內吃掉,...

為什麼一天不同時候照鏡子看到的自己長的不一樣

之前看過一部短片,是關於即是職場女性又得照顧家庭的媽媽,從早上起床照顧孩子後去工作到晚上入睡,晚上的容顏要比早上蒼老十歲,所以早上的時候是一天最帥的,還有就是證明睡眠能夠美容啊。我原來上高中的時候也非常喜歡照鏡子,一天不照心裡面就覺得不舒服,因為我太在意自己的相貌了,最後導致了我一天都待在家裡照,門...

人一天要喝多少水才算正常,分什麼時段喝

人體每天至少應從飲食中補充2200毫公升的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喝水雖然人人會,但如何喝水才算 科學 喝水在 保健飲食 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學地 根據人體的生理要求來安排每天喝水的數量 時間和方法。這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關係。人們喝水,一般常根據是不是口渴了而定,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口渴表示人體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