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啊★哦
鄭和大事年表
2023年(洪武四年辛亥) 馬和出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
2023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11歲 明軍徵雲南。馬和父親馬哈只去世。馬和被擄入明營,遭閹割。
2023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歲 馬和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
2023年(永樂二年 甲申) 33歲 馬和因戰功顯赫,獲成祖賜姓"鄭"的殊榮,從此改稱鄭和,並擢拔為內官監太監。
2023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歲 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2023年10月2日)回國。
2023年10月13(永樂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歲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
2023年(永樂七年 己丑) 38歲 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2023年(永樂十一年 癸己) 42歲 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2023年(永樂十五年 丁酉) 46歲 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2023年(永樂十九年 辛丑) 50歲 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2023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歲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202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歲 鄭和於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2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劉家港集結,沿海南下,在福建長樂太平港停泊,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風,11—12月,季風來了,便穿過台灣海峽和南海, 第一站到達占城,再到東南亞各國,進入印度洋.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東,最遠到達古里.它是古代東西方海上**的重要港口.
第四次開始到達西亞、東非地區. 有學者對航線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為鄭和重要航線有56條,航線總長15000英里.
如開闢了古里到溜山到東非索馬利亞摩加迪沙(木骨都束)、卜喇瓦、肯亞的麻林地.並向南航行到比剌(莫三比克港)、孫剌(今索法拉港).分船隊進入了德拉戈阿港附近附近的南非風暴區,遠遠超過了季風航行的要求.
鄭和下西洋的航線從航海發展史角度看,比較成熟,具有創新性的突破,為以後的航海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一次從永樂三年六月到永樂五年九月,自蘇州劉家港出發,經歷爪哇、蘇門答臘、錫蘭、印度西海岸的柯欽以至古里 (今科澤科德)。第二次從永樂五年十一月到永樂七年七月,沿同樣的路徑至古里。第三次從永樂七年九月到永樂九年六月,以東印度洋為中心,從爪哇、蘇門答臘往錫蘭,又北上印度東海岸,抵孟加拉灣,然後折回馬六甲海峽,在馬六甲修築城塞後返國。
第四次從永樂十一年十月到永樂十三年七月,又經東印度海岸折往波斯灣,到達荷姆茲。也有認為這次遠航到達東非沿海的。第五次從永樂十五年秋到永樂十七年七月,與前次航線相同,抵波斯灣,又另分一支船隊經由阿拉伯南岸遠航到東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臘瓦、馬林迪等地。
第六次從永樂十九年春到永樂二十年八月,除駛入波斯灣外,另有分隊繞東非沿海諸港口航行。第七次從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進行了經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灣的最後一次航行。這次,鄭和的部下到達了阿拉伯的麥加。
3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
2023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有蘇洲劉家港出發,一直到202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鄭和在公元2023年(永樂十二年)由非洲帶來的長頸鹿。沈度《瑞應麒麟頌》的附圖,由明宮廷畫師所繪。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2023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2023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2023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2023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2023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2023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202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2023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2023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佔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2023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2023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2023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2023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202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202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550人。
發展海外**: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包括朝貢**,官方**和民間**。
航海技術和裝備-寶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44丈4尺,寬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公尺,寬61.
6公尺。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記:
「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肯定派:認為明史基本上正確,因為南京靜海寺鄭和殘碑所記「兩千料海船」,不是「寶船」,而是較小的「戰座船」。
對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考古,發掘出一根約15公尺長的舵,和明史所述寶船大小相符。
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
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77)遊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為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
質疑派:認為木材強度有限,過大的船體無法保證水密性,難以做長時間的航行。
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為「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折合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
至今未有人複製能夠實際航行的44丈「寶船」。目前複製中的寶船多採用質疑派的說法。
即便採用質疑派的說法,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航海技術: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 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
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乙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鄭和檔案被毀之謎:據《殊域周諮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朗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
項忠追問**,庫中檔案,怎麼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毀,怎麼還來追問?
」。《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誌,帳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大批鄭和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鄭和發現美洲論:在2023年出版的暢銷書《2023年: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
2023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2023年繪製的附註有永樂16年(2023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製品)的描術。
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 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稱,他是在2023年以500美元從乙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為讀過上文提到的《2023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歷史重要性及意義。
開放分類:
歷史、歷史事件、航海、明朝
鄭和遠航的評價,鄭和遠航的評價50字
1,鄭和 bai下西洋,推動我國古代du 航海事業達到zhi頂峰,成為十 五 十六世紀世 dao界大航海專時代的先驅。屬 2,鄭和下西洋,促進海外 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交流與發展。3,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4,鄭和下西洋,推行親仁善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
鄭和遠航課文分段鄭和遠航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述的
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兩段。第一段 第1至5自然段 主要寫鄭和率領船隊第一次遠航的情況,是分三層來介紹的。第一層 第1至3自然段 寫1405年7月11日,在蘇州府劉家港碼頭,鄭和受命第一次率船隊準備出使西洋時的壯觀場面。第二層 第四自然段 寫鄭和與所到國家的人民進行有好交往。第三層 第5自然段 寫...
課文鄭和遠航中突出了鄭和什麼貢獻
學習 鄭和遠航 這篇課文,我想到了這些成語 史無前例,開天闢地,勇往直前 乘風破浪 驚濤駭浪 觀風問俗 奇珍異寶,互通有無 五洲四海。鄭和遠航這篇課文重點介紹了什麼情況 鄭和遠航 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文中點明了鄭和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 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