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鄉年鑑讀後感

2021-03-07 13:39:21 字數 4373 閱讀 3112

1樓:詩韻

part 1 從地球公民說起

在讀《沙鄉年鑑》之前,我恰好看了乙個叫做《地球公民》()的**,它描述了人類是如何為利用動物而制定出工業化的標準,去飼養、**這些於我們同為「地球公民」的生物們,以及用它們去做科學實驗。**裡面充斥了血腥和悲慘的場景,動物們狹小的生存環境、瀕死的哀號、被燒焦的**……這部**讓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其殘忍,因為殘忍在影像世界裡並不少見,而是我自己對於這些事情的無知:我對於餐桌上肉的**,只能夠追溯到它在超市裡的形態。

還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第一次在鄉下見到豬的驚奇和興奮;至於殺豬,就只有大學時在安徽的村落裡寫生的時候,遠遠聽到過它的哀號——死亡對於我來說,只是一種**上的符號。我們和自己的食物是如此之遙遠,乃至於我幾乎認為肉和會動的生物是兩種意義上的東西,之間只被某種「傳說中」的聯絡牽在一起。

《沙鄉年鑑》中寫道:「人們在不擁有乙個農場的情況下,會有兩種精神上的危險,乙個是因為早飯來自雜貨鋪,另乙個則認為熱量來自火爐。」

我毫無疑問已經深陷於危險之中,如今的危險甚至已經不是來自雜貨鋪和火爐,因為這兩件事物也不多見了。食物來自餐桌和食堂,熱量則源於空調和暖氣。「我們迷戀工業供給我們的需求,卻忘記了是什麼在供給工業。

」可是工業給我們帶來的舒適,是否讓人的生活更加愉快?這種只知盤中餐的生活,這種和自然充分隔絕的生活,是不是比另一種森林裡與野獸作伴的生活更為幸福?

我很難給出肯定的答案。《沙鄉年鑑》所描繪的世界,和《地球公民》中的那乙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書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裡,作者以自己的視角和優美的筆觸,來描寫了他對自然的觀察;在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著寧靜與快樂。

這些快樂又是如此輕而易舉地沁人心脾,讓我產生共鳴。這種快樂的本質是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我們並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麼,只是在一旁靜靜觀察,而正是因為這種無知,快樂才會更為特別和巨大。而當觀察帶來知識和規律的時候,當知識從無到有、由內而外從天而降的時候,它又遠比那些不得不記住的知識美好。

然而乙個奇怪的事實是:我們並沒有在這條更為幸福的路上行進。人的心中似乎同時住著天使和魔鬼,在愛自然的同時,更樂於去征服它。

隨著征服和滿足到來的是更大的空虛,人在實現自己所有夢想的時候,恰恰是最痛苦的時候,因為沒有什麼值得憧憬了。——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儘管我們並不知道這條總在「向上」的世界會走向何方,依然堅定不移地超越著自己。

part 2工業化的自然,工業化的人

在讀《沙鄉年鑑》的時候,常常有一種無力的感覺。作者的智慧型之處在於,他並沒有像我們所熟知的那種極端的動物保護主義者那樣,以乙個徹底的保護者視角去看世界的發展,做出尖刻和極端的評價;而是很冷靜地對未來作出了判斷與分析。「如果我們把戶外狩獵看做是乙個戰場,即乙個在巨大的、生氣勃勃的機械化過程與乙個整個來說是出於靜態的傳統觀之間進行格鬥的戰場,那麼,從文化價值的角度來看,前景確實是黯淡的。

」正是這種冷靜加強了我心中的悲傷。作者已經看到了這條道路的必然失敗,他在某乙個邊緣掙扎著,他一遍又一遍地探尋著該如何給這些美好的東西一線生機,試圖以一種更為合理的方式來引導人們的行為模式。但是,「合理」以及「真理」往往不被大眾所接受,或者被濫用,成為與其本意相悖的東西。

最為可悲的是,作者甚至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的聲音是微弱的,他曾經對工業化的思路深信不疑,但是當他發現這件事情的錯誤,卻不知道該怎樣讓別人也明白這件事情。「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兩種變化正在逼近。

乙個是在地球上,更多的適於居住的地區的荒野正在消失。另乙個是由現代交通和工業化而產生的世界性的文化上的混雜。這兩種變化中的任何一種都不可能被防止,而且大概也是不應當被防止的。

但是,出現了乙個問題,即通過某種輕微的對所瀕臨的變化的改善,是否可以使將要喪失的一定的價值觀保留下來。」

但是從今天的結果開看,這種抗爭是徒勞的。工業化正比以往任何乙個時候都更加徹底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而自然則徹徹底底淪為一種遙遠的、可消費的、新奇的事物,是需要人們排著隊去「圍觀」的。作者早已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休閒的價值並不是乙個阿拉伯數字問題。休閒在價值上,是與其經驗的程度及其不同於和與工作生活相反的程度成正比的。」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消費著自然,把自然的一切歸結到「現代」生活的體系之中——即便這種生活並不一定讓我們更加幸福。

在《地球公民》的世界裡,奶牛終其一生被關在和它們身體大小幾乎相同的籠子裡,每天從早到晚被機器擠奶,一頭母牛的生命可以達到二十年,但是奶牛通常在四年內死去。奶牛的命運聽起來似乎很遙遠,但這不也是工業化時代人類生存的寫照麼?我們生活的生活被拘禁在乙個小格仔裡,從早到晚面對電腦絞盡腦汁,只不過我們還有醫療來確保壽命罷了。

科學總源於懷疑,但其結果卻是絕對化的。建立在科學之上的現代工業與商業,是一種絕對化的單一思維,即便它的多樣性也會在更微小的層面上保持其絕對性質。這種「現代主義」帶有強烈的擴張能力,會以壓倒一切的態勢把其他東西吞噬,動物也好,植物也罷,即便是人自己,也逃不過這種絕對的吞噬。

作為一名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我深知「現代主義」對於建築以及城市的吞噬能力,它從一開始便是大張旗鼓地打著真理的名號,張開血盆大口,毫不客氣地把一切不論美醜的歷史吞掉,在消化的過程中,又慢慢消亡著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直到把所有的物質和思維都統一成某一種標準化、可量產並且經濟的模式之中。「土地,就如同俄底修斯的女奴一樣,只是一種財富。任何土地之間的關係仍然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人們只需要特權,而無需盡任何義務。

」在工業化的模式之下,成為女奴的不只是自然的土地,城市的土地也是一樣的;甚至它可以包含這種模式之中的一切弱者,最終的結果是:上位者只需要特權,而無需盡任何義務。

part 3少數派的真理

真理總是在少數人手中。

書的結論部分,作者做出這樣的總結:「簡言之,土地倫理是要把人類在共同體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的角色,變成這個共同體中的平等的一員和公民。它暗含著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

」我深信很多人在讀到真理之後,都會對其表示同意,點點頭,心滿意足地把書合上,之後就該幹嘛幹嘛去了。當工業化的程序已經到了這一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很難逃脫其桎梏。有多少人能夠有利奧波德那樣的經歷?

又有多少人能夠放棄城市裡的舒適,住到鄉間的木屋裡去?有多少人能夠放棄超市裡的肉,去狩獵自然裡平等的食物?

至少我做不到。

我沒辦法放棄科學和現代化帶給我的舒適,即便我知道作者說的是對的:「科學絕不,或不應該,只是為獲取更舒適生活的槓桿。科學的發現是對我們好奇心的滿足,是一種比更肥的牛排或更大的澡盆重要得多的事務。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肥的牛排和更大的澡盆似乎更多地關係到自己的利益,是更為直接的**。在面對這種**的時候,我把自然拋諸腦後。反過來講,我生於城市,我只知道如何在城市中生存,把我放到荒野之中,就好像把動物園裡的老虎放回野外一樣——是需要從頭訓練的。

而且我只會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我會一面說小汽車給城市交通帶來巨大的麻煩,一面琢磨該買哪款車。

在這個巨大的洪流之中,弱者只有被吞噬,強者只有繼續吞噬。

大概相比於利奧波德,我是個更加悲觀的人吧。

2樓:匿名使用者

在讀《沙鄉年鑑》之前,我恰好看了乙個叫做《地球公民》(

)的**,它描述了人類是如何為利用動物而制定出工業化的標準,去飼養、**這些於我們同為「地球公民」的生物們,以及用它們去做科學實驗。**裡面充斥了血腥和悲慘的場景,動物們狹小的生存環境、瀕死的哀號、被燒焦的**……這部**讓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其殘忍,因為殘忍在影像世界裡並不少見,而是我自己對於這些事情的無知:我對於餐桌上肉的**,只能夠追溯到它在超市裡的形態。

還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第一次在鄉下見到豬的驚奇和興奮;至於殺豬,就只有大學時在安徽的村落裡寫生的時候,遠遠聽到過它的哀號——死亡對於我來說,只是一種**上的符號。我們和自己的食物是如此之遙遠,乃至於我幾乎認為肉和會動的生物是兩種意義上的東西,之間只被某種「傳說中」的聯絡牽在一起。

《沙鄉年鑑》中寫道:「人們在不擁有乙個農場的情況下,會有兩種精神上的危險,乙個是因為早飯來自雜貨鋪,另乙個則認為熱量來自火爐。」

我毫無疑問已經深陷於危險之中,如今的危險甚至已經不是來自雜貨鋪和火爐,因為這兩件事物也不多見了。食物來自餐桌和食堂,熱量則源於空調和暖氣。「我們迷戀工業供給我們的需求,卻忘記了是什麼在供給工業。

」可是工業給我們帶來的舒適,是否讓人的生活更加愉快?這種只知盤中餐的生活,這種和自然充分隔絕的生活,是不是比另一種森林裡與野獸作伴的生活更為幸福?

我很難給出肯定的答案。《沙鄉年鑑》所描繪的世界,和《地球公民》中的那乙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書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裡,作者以自己的視角和優美的筆觸,來描寫了他對自然的觀察;在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著寧靜與快樂。

這些快樂又是如此輕而易舉地沁人心脾,讓我產生共鳴。這種快樂的本質是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我們並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麼,只是在一旁靜靜觀察,而正是因為這種無知,快樂才會更為特別和巨大。而當觀察帶來知識和規律的時候,當知識從無到有、由內而外從天而降的時候,它又遠比那些不得不記住的知識美好。

然而乙個奇怪的事實是:我們並沒有在這條更為幸福的路上行進。人的心中似乎同時住著天使和魔鬼,在愛自然的同時,更樂於去征服它。

隨著征服和滿足到來的是更大的空虛,人在實現自己所有夢想的時候,恰恰是最痛苦的時候,因為沒有什麼值得憧憬了。——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儘管我們並不知道這條總在「向上」的世界會走向何方,依然堅定不移地超越著自己。

沙鄉年鑑句子賞析(3句以上,沙鄉年鑑句子賞析(3句以上)(200字)

追逐融雪中動物的足跡 閱讀橡木年輪的歷史 傾聽大雁遷徙的長鳴 版 在這部作品中權,奧爾多 利奧波德描述了自己在遠離現代生活的簡陋鄉舍中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在美國大陸各地的遊歷經歷。在此過程中,他也持續思索著人類與他們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間的關係,試圖重新喚起人們對自然應保有的愛與尊重。沙鄉年鑑好句好詞?我...

戈壁聽沙讀後感,戈壁聽沙200字讀後感

我突然想起,十六年前我鬼使神差地要遠赴西域,一定是在睡夢中聽到了這哭泣,有一種孩子對母胎下意識的眷戀和嚮往。我離開新疆時沒有坐飛機,目的之一是想更多地看沙和聽沙。火車昏昏沉沉地搖晃著,因為路基多沙,不宜高速。坐在對面的是一位維族青年,他告訴我,正在考慮運用日本專家在中東治理大沙漠的經驗,來綠化戈壁。...

《白樺》讀後感,白樺讀後感

樹的喜愛之情。我無意間在女兒的書本上讀到,竟然一連幾日都不能忘懷。我每天在心裡吟誦著這小小的短詩,心裡充滿了一種一見傾心的感覺。歌謠般朗朗上口的句子,簡短而優美的詩行,常常響在我的耳際,讓我一遍遍吟誦,一遍遍懷想。我彷彿看到在皚皚白雪的原野上,玉立著一株美麗的白樺,身披潔白的銀裝,以洋洋灑灑的姿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