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囊螢映雪 1)出處: ,「囊螢」出自《晉書·車胤(yìn)傳》:
「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映雪」則出自《孫氏世錄》:「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南朝·梁·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既筆耕為養,亦擁書成學,至乃集螢映雪,編蒲輯柳。」2)典故: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乙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乙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紮住袋口,把它吊起來。
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
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
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乙個大官。
3):主人公:孫康、車胤4):比喻義: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2.懸梁刺股
1)典故: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
「懸樑」的故事見於《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
西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乙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一頭繫在頭髮上。
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刺股」的故事見於《戰國策·卷三秦一》。
戰國時期,有乙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
於是他想出了乙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或「刺股懸樑」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2)主人公:孫敬、蘇秦3)比喻義: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
3.鑿壁偷光1)出處:這個故事的成語是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好學)。
這個成語表面上的意思是在鄰居相隔的牆上鑿開乙個洞,偷偷的借鄰舍的燭光讀書。而現在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勤學苦讀。 2)內容: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乙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捲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
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
於是,匡衡想了乙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乙個很有學問的人。 3)主人公:匡衡 4)比喻義:
形容勤學苦讀。 4.程門立雪 1)出處:
《宋史·楊時傳》:「至是,楊時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音zuò)侍立不去。
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2)內容: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
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乙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布。他們行至半途,塑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
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入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乙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程門立雪」就由此而來,成為千古佳句,流傳至今。
3)主人公:程頤4)比喻義: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
2樓:匿名使用者
具體我記不清楚了乙個個講:囊瑩映雪,是講兩個人, 古時候比較窮吧,沒錢買油點燈,捉螢火蟲放在乙個透明的罐子裡然後晚上靠螢火蟲發的光來看書。然後另外乙個也是這樣,不過他是在雪地裡看,雪地裡比較白,反光,所以晚上在雪地裡看書。
懸崖刺骨,不是吧?是懸梁刺股,講有個看書老愛打瞌睡,他就把自己頭髮(古時候男子的頭髮也很長)掉在屋樑上,然後等他睡著的時候頭一掉下去,頭髮就會痛,就醒了!還有就是用針刺自己大腿(不知道是大腿,還是屁股,)我記得是大腿,別讓自己睡著!
鑿壁偷光講有個窮娃兒,給財主家放牛還是什麼的哦,然後他住的連到財主家的客廳吧,然後他就挖乙個洞洞,那時候是土房子,然後他就晚上靠那個洞裡的光看書(財主家點燈)程門立雪,是講有個人去拜師,那個師傅假裝睡著了,不理他,後來醒來看到這個都還在,也受到了感化,就接見他了!都是講人刻苦的嘛,小時候就聽到這些故事的咯,具體人名我記不清楚了,你自己查!
鑿壁偷光,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這三個成語中的故事的主人翁分別是誰
3樓:s向隅姑娘
分別是匡衡、孫敬、車胤和孫康。詳情如下:
鑿壁偷光: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
縣里有個大戶人家不怎麼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報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懸梁刺股:東漢時,有乙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
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乙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梁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囊螢映雪:晉代車胤小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學習刻苦勤奮。
擴充套件資料
形容學習刻苦的成語故事
韋編三絕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便於閱讀。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
其中為熟牛皮繩最為結實。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卷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
通常認為,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即使讀書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說:
「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與質了。」
4樓:匿名使用者
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好學.這個成語表面上的意思是借鄰舍的燭光讀書.而現在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勤學苦讀.
參考
懸梁刺股——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懸樑——主人公漢朝人孫敬;刺股——戰國時期人物蘇秦.意思是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穫.
也就是說,只要下工夫,就會有收穫.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
參考
囊螢映雪——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囊螢是晉代車胤;映雪是晉代孫康.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