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鬼子陸軍因何不採用大沿帽,而戴醜陋的軍帽

2021-03-10 03:27:02 字數 4183 閱讀 2920

1樓:手搬葫蘆

經過多年對二戰日本鬼子的研究,鬼子所戴的帽子主要兩種:一種是大沿帽,屬於專非戰鬥狀態下戴屬的正式帽子;一種是我們在影視劇裡、老**上常見的帶屁簾的鬼子帽,日語稱為「略帽」。在軍事收藏愛好者圈子裡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

略帽和目前現代軍隊的戰鬥帽一樣,是在戰鬥狀態下戴的,因為可以方便戴鋼盔。包括日本海軍也是這樣,平時戴蓋帽,戰鬥狀態下都戴略帽,在日本電影《男人的大和》、《啊、海軍》裡可以看到。

2樓:3井獸兒

日本鬼子的帽子取決與日本戰國時期,(大概形狀)所以他們就這麼用了下來。

3樓:匿名使用者

前期是大簷帽

後來大舉擴軍、加上物資匱乏,造價高昂、產量低的大簷帽就不適應了

4樓:

關東軍就不用那個。。。。

日本一百多萬的關東軍就不用那個

5樓:馬克4型坦克

這和日本國的傳統有關,當時的日本國名素質還是很低的,封建傳統有很大的影響。

6樓:匿名使用者

別帶有色眼鏡看copy世界,日本政治學習的是德國,軍事學習的是法國,但法式的軍裝穿到他們身上確實就有點變味了。

哦對了,要是你提的是那個帶耳朵的頭盔的話,那是因為東北比較冷,保暖用;據說還有一種效果是炮擊的時候保護耳朵,避免耳鳴。

7樓:匿名使用者

有阿,只是最後取消了

為什麼日本鬼子不戴鋼盔,而更喜歡像兩片尿布的帽子

8樓:裴兮譚

一、防震功能

覆在作戰時,制帶著這種軍帽,能夠bai防止耳朵被強烈的du炮火聲震傷。zhi此種說法很牽dao強,畢竟這兩塊垂布又不是塞到耳朵裡,只是垂下來的,保護耳朵的作用太小。

二、日本的傳統

在冷兵器時代,日本的士兵在作戰的時候經常帶著斗笠,有的兩邊還加上兩塊布。於是乎,近代的日軍就繼承了這種奇怪的風俗習慣。

三、被認為是天皇賜予的護身符

在2023年,日本的天皇就向日軍發配了這種帶垂布的帽子,也就算是對他們的關心。當時的日軍高興壞了,認為帶上這種帽子就能受到天皇的庇佑,在戰場上就不會***。就這樣,不論到哪作戰,都會戴著這種帽子。

9樓:我要交**

因為他們更喜歡透氣的

二戰中日本士兵們的頭盔帽上為何都會有一層網?幹什麼用的

10樓:南京長江醫院

學名叫「軍帽垂布」。近代日本佩戴帽垂一說是受法國影響,日本陸軍軍裝受法國風格影響。日本帽垂可以拆卸,平時不帶。

在野戰的時候和戰鬥帽(日本正式名稱是略帽)配套使用。實際作用是在戰鬥中保護頸部。對乙個身穿軍服、頭戴鋼盔的士兵,**露在外邊的部位,除了手和臉之外,還有的乙個部位就是頸部。

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除了和其他部位同等概率的中彈機率,頸部還容易受到其他形式的傷害,也就是被彈片、或者炸飛起的碎石等劃傷。原因簡單分析下很簡單,作戰時士兵主要的姿勢是彎著腰或者趴著等,大部分的作戰姿勢姿中頸部要向前探出,又無法被鋼盔和軍裝覆蓋住,於是頸部裸露的**,就很容易被彈片、碎石等劃傷。而人的頸部又比較關鍵,最關鍵的是左右兩側有著血管大動脈,一旦被彈片崩到頸動脈上,那麼人肯定就完蛋了。

雖然只是一層布,但因為是強度較高的帆布,而且是軟垂下來的,擋不住打到脖子上的子彈,但是對彈片、或者炸飛起的碎石,還是有著相當有效的防護作用的。另外在近身戰中,這種軍帽垂布也有防護作用。比如被刺刀側面刺刀了脖子上,有這層軟垂著的布阻擋,有一定概率能讓刺刀刺不入脖頸裡。

再入如果被大刀砍到脖子上,如果刀不是很快的話,則看不透這層軍帽垂布,能夠阻擋住對脖子的致命傷害。此外在一些精銳部隊,除了這種軍帽垂布,還有這一種蒙面巾,能夠從眼睛下蒙住下半張臉,可以防止**、燃燒的有毒氣體,以及被炸彈炸起的沙塵等,同時對臉也有一定防護作用。另外大家如果仔細,可能留意過二戰時有的美國兵,配發有一種很短的圍脖。

如在電影《集結號》裡,八連戰士從美式裝備的**身上搶下來的軍裝,就有這種短圍脖。這種圍脖不光是防寒的,另外一種作用,就是想這種日本兵的軍帽垂布一樣,保護頸部盡量不被彈片碰傷。更形象了解鬼子軍帽垂布的作用,大家可聯想下**《亮劍》裡的乙個情節。

李雲龍新婚之夜去查崗,結果突遭遭到日本突擊隊襲擊,戰鬥中李雲龍躲到了磨盤後,被子彈打到磨盤上崩起的石頭茬,在脖子上劃出了傷口淌出了鮮血。如果當時李雲龍也有這種軍帽垂布,或者美國兵那種短圍脖,那麼就能避免受這種傷了。這是用來進行偽裝的偽裝網。

由於鋼盔在光線的照射下容易反光,從而被敵方發現。鋼盔上套偽裝網後可以插上如樹葉、雜草等,既可以防止反光、也便於和環境融為一體,更好的隱蔽自己。另外還可以防止鋼盔之間互相碰撞發出聲響。

當時主要國家如美、英、德、日等**隊鋼盔上都裝有類似的偽裝網。太專業了,感激!大神,請問這是什麼東東?

子彈當然是可以打穿鋼盔的。鋼盔是保護頭部的,但並不是子彈打不透,真要是子彈打不透的鋼盔,人的脖子就該吃不消了。鋼盔主要是防禦彈片,對於子彈,如果對方的子彈不是擊中鋼盔正中,由於鋼盔是乙個弧面,也可能會滑飛。

這就是鋼盔的防護作用。諾門坎之戰,日軍頭部中彈的士兵,多半是頭盔正中被蘇軍一槍命中。日軍當時使用的鋼盔,前面正中有乙個很大的紅色星星,這是日軍的標誌。

而紅色在所有光線中是最醒目的,於是,蘇軍老遠就能發現日軍的士兵,並且瞄著紅星星**,造成帶著鋼盔的日軍士兵死傷反而比不帶鋼盔的日軍士兵多。在中國戰場,日軍也常有被一槍爆頭的情況,這算是這鐵帽給日軍帶來的悲劇吧。不過這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直到太平洋戰爭逐島爭奪,日軍才用在鋼盔上塗抹煤焦油的方式多少改進了其反光性能。

昭和十三年(2023年,日本皇紀2023年)5月31日第392號敕令,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陸軍進一步修改現有軍服並定名為「九八式」軍服。略帽:九八式軍帽為略帽又稱戰帽,戰鬥帽等等,是一種簡便的作戰製帽,可以戴在鋼盔的裡面,夏季還可以在後面加掛三片用來遮陽防曬得垂布,略帽也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一種軍帽,這裡就不作詳細描述了。

上頭是尖的,第一,可以直接在上面帶上鋼盔。第二,比軍帽更加容易防水防雨。

日本軍隊的軍帽,一顆五角星,到底·什麼來歷

1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日本明治天皇下

達了第364號勅令,勅令的內容是:陸軍服制從大將到兵卒,版所有日本陸軍的軍帽都繡五芒星。權關於五芒星有兩個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五芒星代表櫻花花瓣,而櫻花是日本的國花。

第二種說法認為五芒星是陽光的意思,代表日軍十分強大。無論哪種說法是事實,日本陸軍從2023年開始戴上了五角星。在日俄戰爭、干涉**革命、太平洋戰爭等一系列軍事行動中均有發現。

不過請注意另乙個情況,軍帽上戴五角星僅限於陸軍,日本海軍是不和陸軍玩的。日本海軍和陸軍之間矛盾很深,日本海軍軍帽上是標準的櫻花圖案,而不是陸軍的五角星。大部分海軍軍官只戴大簷帽,從來不穿長筒軍靴,以視自己比陸軍見多識廣。

二戰日本軍軍帽上是否有星

12樓:匿名使用者

軍官有的。

據bai90年代日本二du戰軍史專家研究

zhi發現,兩片dao布有兩個作用,一是防塵回,二是遮陽.是遮太陽用答的,這種軍帽最先是法國北非軍團使用的,在沙漠地區對防止陽光灼傷後頸效果不錯

還有一種說法是防蚊蠅叮咬的

比較希奇的說法是凡是有防蠅簾的都是野戰部隊,沒有的是憲兵日本創立近代陸海軍,分別以西方法、英等國為藍本的,在制度和服飾方面有明顯的繼承性。其中陸軍的服裝與法國19世紀60年代相似,圓錐形的野戰帽,侵華戰爭時廣東老百姓稱之為蘿蔔仔。法軍非洲殖民地駐軍帽子後面有一圈布。

不過日本在引進同時有創新,改為兩塊布,視為天皇賜予每個士兵的護身符,大意:一塊是八巨集一宇,一塊是四海一體。

13樓:馬麗木杉

大兵有,小兵沒有,這是基本啊。

14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 好像是軍曹才有吧

15樓:匿名使用者

都有,應該是黃色的小五角星

16樓:j大元帥

日本陸來軍的戰鬥帽(無論是大簷帽源還是後來的bai小兵的屁股簾、軍官du的神冠帽)都是有的,

zhi不dao過日本的鋼盔據說一開始使用的是很大的太陽,後來在諾門坎被蘇聯狙擊手打怕了就變成小星星了。日本海軍戴的帽徽再錨上方的好像是櫻花,並非是星星。

17樓:快樂地傷心

有 乙個 比如關東軍軍帽 有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陸軍師從法國,故而有。海軍師從英國,沒有……

二戰日本軍軍帽上是否有星,二戰的日本陸軍,帽子上也有一顆五角星,有何作用

軍官有的。據bai90年代日本二du戰軍史專家研究 zhi發現,兩片dao布有兩個作用,一是防塵回,二是遮陽.是遮太陽用答的,這種軍帽最先是法國北非軍團使用的,在沙漠地區對防止陽光灼傷後頸效果不錯 還有一種說法是防蚊蠅叮咬的 比較希奇的說法是凡是有防蠅簾的都是野戰部隊,沒有的是憲兵日本創立近代陸海軍...

二戰日本陸軍戰鬥力與德軍對比,二戰時期的德軍和日軍戰鬥力誰強

因為日本與德國沒有直接交戰,無法比較,只能通過與第三方作戰的效果,來進行比較.對蘇作戰中,德國完勝,整個二戰德國被蘇聯殺死的軍隊大概只有500萬,即使算上英美轟炸以及蘇聯軍隊造成的平民損失,也只有800萬。但是造成了蘇聯2700萬人的死亡,而日本蘇聯二戰時期唯一的交戰只有諾門坎,雙方的 比例差不多,...

日本陸海軍向來不和,那日本二戰時期陸軍造潛艇,航母,海軍造坦克的事情求科普,實在不行給個名字我去自

二戰日本陸軍由字型大小潛艇 鐵血上有一篇介紹陸軍航母的 海軍的坦克就是著名的特二式內火艇 戰列艦 金剛級 金剛 kongo 比睿 hiei 榛名 haruna 霧島 kirishima 扶桑級 扶桑 fuso 山城 yamashiro 伊勢級 伊勢 ise 日向 hyuga 長門級 長門 nag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