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讀了很多書,卻感覺沒什麼收穫

2021-03-10 07:31:05 字數 5129 閱讀 4798

1樓:g先生

如果你發現自己讀了很多書卻沒有多少收穫,你應該認真思考一下這6個問題: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736

1、平時是如何選書的,是根據興趣挑、需求挑、還是隨手挑?(選了不合適的書是讀書沒有收穫、收穫不多的第乙個因素)

2、讀的書有多少是課內/專業內的書,又有多少是課外或專業外的讀物?(檢查自己都讀了些什麼書)

3、讀書時期待從書中收穫什麼?(思考自己有沒有閱讀、學習的目標)

4、哪本或者哪幾本書對我影響較大或者收穫較多?(總結有收穫的原因,是書的問題還是閱讀方法的問題,思考自己要怎麼讀)

5、讀完一本書之後,我有沒有做整理、寫心得或筆記?我有沒有讀完之後就把書或筆記扔了?(這是很多人讀書沒有收穫的乙個關鍵原因)

下面依據這六個問題,給你一些經驗和建議:

一、關於選書

①根據生活工作中需要解決的某個痛點去選書。所謂痛點,就是現在面臨的挑戰或困難,例如:閱讀效率低、不會管理時間、溝通能力差等。

然後根據這個痛點去搜尋書籍、挑選書籍(也可以找靠譜的人推薦)。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對某乙個痛點進行「主題式閱讀」,也就是以這個痛點為目標,搜選相關的五六本、甚至十餘本書書來閱讀。

③根據興趣去選書。興趣可以讓我們多讀書,但不能只跟隨興趣去選書讀,要學著超越興趣,或者說擴充套件興趣。這樣你的興趣才能持續下去,同時也才不至於禁錮了自己的視野。

二、關於讀書

說到讀書,我前後分享過很多方法。結合前面提出的幾個問題,這裡簡單說一下我的「四步快速閱讀法」(針對致用類書籍)。

第一步:先自問自答。選擇並拿到一本書之後,先看看前後序言、目錄等基本資訊,然後根據這些基本資訊、以及自己看這本書的目的,提出幾個問題(明確閱讀的目標),然後用自己現有的一些知識來回答我提出的問題。

第二步:然後快速閱讀。以每分鐘兩三千字的速度對整本書籍、或某些章節進行快速閱讀(快速閱讀的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快速閱讀」),由此建立該本書的脈絡、知識架構。

期間我會找到這本書中我感興趣的地方、對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後對這些內容進行簡單快速標記。如果有必要,就對這些內容進行二次閱讀、以及精讀。(如果你不會快速閱讀,也建議不要乙個字乙個字地去慢慢地讀,這樣不僅速度慢,你最後的理解也不會高,盡量把自己的速度放快一點。

)第三步:根據書本再次回答問題。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根據書本內容對我閱讀前提出的問題進行再一次解答。

第四步:對答案,重點關注差距。最後,把閱讀前的答案和閱讀後的答案進行比對,看看自己的回答有多少和作者講的一樣,還有哪些遺漏和差距,然後重點關注這些遺漏、差距、不一樣的地方。

2樓:匿名使用者

看書就是一種享受,你可以在書中獲得知識、道理,你可以去試試感受作者寫這本書的情景或情感,就能收穫更多!

為什麼你讀了那麼多書,收穫卻不大?

3樓:默先生

1年終總結的時候,很多人會列出今年一年讀了多少本書,比如我總結的《書單2017我讀過的85本書》,但實際上,讀書的數量往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過讀書思考了什麼,收穫了多少。

有人也許一年讀了不到十本書,但本本經典,提公升心智,收穫頗豐。有人讀了很多甚至上百本,回頭你問他每本書都講了什麼,他很可能一頭霧水,除了消遣時間什麼也沒有得到。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書小時候好像都讀過,什麼《圍城》啊,《活著》啊,聽名字都特熟悉都是必讀書目,但是具體內容全忘了。

因為當時大部分都是淺嘗輒止,根本沒走心,或者壓根當時也沒讀明白,沒給自己留下什麼深刻印象。同樣一本書,不同的人讀,收穫差別是巨大的。有的人只當做消遣,讀完瞬間感覺很好或者不好,稱讚或者批判幾句就完事兒了。

第乙個層次是基礎閱讀,第二個層次是檢視閱讀,第三個層次是分析閱讀,第四個層次是主題閱讀。

很多人說,看完這本書才發現之前的書都白看了。我這裡重點聊一下書裡面提到第二三層次的內容,也是大家總覺得讀完書卻沒什麼收穫的原因所在。

你可以自我檢驗一下,看看自己讀書是在哪個層次,也許在檢查的過程中,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自己讀書效果不好,而別人讀一本書收穫卻特別大了。

所謂的基礎閱讀,說白了就是識字兒就行,只要小學畢業,能看明白書中的文字都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我們平時讀書中文書籍,這點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不多說了。

2第二層次的檢視閱讀,其實是很重要的,卻時常被我們忽略的步驟。

所謂的檢視閱讀指的是系統化的略讀,比如認真看書名序言目錄索引,比如毫無停頓的從頭到尾,略讀了解大概內容等。

很多人拿來一本書,把前面東西都省略,連目錄都不會看一眼,覺得什麼前言或者序言都是廢話。直接從正文第乙個字開始認認真真的看,孜孜不倦一字不落的看完了。

結果合上書,你問他「能不能一句話概括一下這本書說了什麼」,他卻完全答不出來。看似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在讀書,腦子裡裝進了一堆東西,但全都是雜亂無章的沒辦法講給被人聽,甚至連整本書的結構都把握不好。很多人不重視檢視閱讀,還會帶來乙個麻煩就是,把很多本應該速讀略讀的書,花費了大量時間一字一句的看完,完全是本末倒置。

目錄啊,各種序言結論啊,這些書的組成部分絕非毫無意義的。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節省時間,其實最後會讓你花更多的時間來理解這本書。培根曾經說過,「有些書可以淺嘗輒止,有些書需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

」你看有些大咖發「今年看完了200本書」,你說怎麼可能,難道他平時什麼也不幹只看書麼,平時看一本書怎麼也要幾個小時的時間啊。

你以為大咖的200本書,每一本都是一字不漏的讀完的麼?當然不是啊。你看他的書單裡,並不是所有書都是《人類簡史》《絲綢之路》這種需要用心讀花時間鑽研的書,很多是實用類工具性的書,還有一些是有點價值的消遣性質的書,還有一些是雞湯文。

對於這些書,翻看目錄,序言就可以得到很多精華,把主旨了解個大概,然後找出對你最有用的篇章,認真讀一下就完活兒了。讀書的目的在於給自己收穫,更可況市面上的書籍參差不齊,並不是所有都值得你字斟句酌的欣賞。去粗取精的過程,本身也是篩選思考和鍛鍊自己的判斷能力的過程。

多多重視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會大大提高的你閱讀效能。

3好了,再來說說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讀了很多書,花了很多功夫,最後收穫卻不大,甚至都忘了,這可能是你的閱讀方法有問題。

首先,想要真正讀懂一本書,必須做筆記。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過遺忘曲線的概念。他在研究中發現,人們在學習之後遺忘就立刻開始了,大概20分鐘以後,人們只能記得不到60%的內容,一天以後就只能記住30%,五天以後也許只能記住25%的內容。

如果不複習,人會很快把看到過的知識,學習到的東西忘掉。也就是說,看完書會很快忘記,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我們都不是過目不忘的神童,想要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複習。而複習的最佳時間,就是趕在遺忘前,立刻進行。對於讀書來說,複習的方法簡單說就是做筆記做總結。

當你買到一本書,只是乙個開始,這本書並非真正屬於你。如果讓一本書真正屬於自己,最好的方法是寫下來。有句話說得好,「乙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什麼,卻說不出來,通常表明他並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我知道很多人有讀書潔癖,不捨得摺頁不捨得在上面劃線備註,特珍惜每本書,要保持的乾乾淨淨才行。這點我以前也這樣,後來發現是給自己找麻煩。除非你想再拿出去賣,否則那樣做毫無意義,並且浪費了讀書最好的方法。

你可以在讀書的過程中,把覺得有用的地方劃線或者高光重點標出來,然後隨時在有感觸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想法。全書讀完,合上書自己總結一下,到底這本書講了什麼,結構怎麼樣,更好的是,如果能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這些都列出來,你會瞬間覺得自己把一本書吃透了,自己的頭腦裡也會變得清楚很多。

永遠記得,想要真的讓一本書屬於你,消化和吸收所需要的時間,會遠遠大於閱讀的時間。一些經典的語句,我強烈建議你重新打字或者手寫整理出來,整合到自己的素材庫裡,以後想要用的時候可以隨時抽取。這也是很多寫作人的小秘密。

你總是羨慕別人怎麼可以那麼輕鬆的引用名言或者小故事,怎麼自己什麼都記不住,其實是人家每次看書都把書大卸八塊,然後把有用的東西揣兜裡而你卻直接給丟掉了啊。

4其次,好書需要重複閱讀。很多人讀完一本書就束之高閣,再也沒拿出來過。本來記性就不好,還不反覆加深印象,也那怪讀書變成熊瞎子掰苞公尺全都弄掉了。

如果這本書是更高層次的書,你再重讀時,會發現這本書好像與你一起成長了。你最初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這本書的層次就遠超過你,現在你重讀時仍然超過你,未來可能也一直超過你。因為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可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

如果你找到了一本好書,或者說你覺得一本書你讀得不是很透徹,把它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時不時再翻看一下,那些以前不理解的東西也許就理解了。那些以前沒走心的地方,可能會有新的發現。最後,只有輸入沒有輸出等於沒讀。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想要檢驗自己到底學沒學會乙個知識,就像老師一樣把這個知識講給別人聽,能講了就說明真的會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學校特別流行「翻轉課堂」的原因。

「用你自己的話來說」,是測驗你懂不懂乙個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理想上,你應該能用完全不同的用語說出同樣的意義。舉個例子,以前我們上學時候背書,可能會把一些很晦澀繁瑣的內容背誦的很好,但是一到考試或者需要應用這個原理的時候,就完全矇圈了。

為什麼呢?

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當時在閱讀的時候只是達到了第一層次,只是知道字面意思而已,但根本沒懂人家在說什麼。比如「除了實際存在的事物,沒有任何東西能發生作用「。這句話,很多人背的挺熟,卻很少有人能說出「如果某個東西不存在,就不能有任何作用」之類的話,這其實是乙個意思。

我之前個各大平台寫說書稿的時候,對這點深有體會。很多需要解讀的書是非常晦澀學術類且無聊的內容,這對解讀人的能力是很大的考驗。

把一些很學術類的話能用口語化表達出來,用小學生都能聽懂的人話表達出來,這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能力,很多人是不具備的。

剛開始我自己也做的很不好,經常覺得怎麼翻來覆去都像是一種抄襲或者轉述,怎麼也達不到自然流暢的感覺,實際原因只有乙個,不是語言表達能力差,是自己壓根沒把人家表達的意思吃透。等到反覆回看琢磨,明白到底什麼意思的時候,自然也就下筆如有神了。

5沒有思考的閱讀毫無意義。簡單來說,閱讀有時候需要一些功利性,需要你帶著一點目的和規則去讀。

真正的功利性讀書,並不是每年數著自己到底讀了多少本,因為海量而沾沾喜喜,也不是必須通過讀書換取金錢,非要把知識變現之類的。

而是有目的的帶著問題去讀,其中最最基本的目的應該是提公升自己的心智,成熟自己的思想。如果你不知道閱讀的規則,也不懂得運用心智的力量來做這件事。那麼不論讀得多快,讀的多海量,也得不到太多收穫。

因為在讀書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需要什麼,所以就算找到了,也不清楚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就順理成章的錯過了忽略了或者遺忘了。

《水滸傳》中,宋江感覺沒什麼能力,為什麼很多能力比宋江強的人都甘心受他調遣

看過 水滸傳 的人都知道宋江,及時雨宋江為何能成為水泊梁山上的第一把交椅,說明他是有兩把刷子的人,但是,也有人認為宋江文不如吳用,武不如武松,感覺宋江感覺沒什麼能力,為什麼很多能力比宋江強的人都甘心受他調遣?首先這傢伙知道營銷,將自己打扮成乙個行俠仗義之人。對江湖上落難的 急需要錢的人,他仗義疏財。...

讀了書憤你有什麼感想,讀了巜人生》這首詩後你有什麼感受

歲月不盡bai,壯歲已逝,誌未du酬而鬢先斑,這在zhi赤心為國的詩人dao是日夜 內為之痛心疾首的。陸游容不僅是詩人,他還是以戰略家自負的。可惜畢生未能一展長材。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 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 是他念念不忘的心願。自許為 塞上長城 是他畢生的抱負。塞上長城 典出 南史 南朝宋文帝殺...

為什麼身邊有很多人,卻還是感覺好孤單

想開點,那是你沒有用你的熱情去生活,積極的和朋友參加活動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明明很熱鬧,為什麼感覺好孤單 那是表面上的熱鬧,而你是心理上的孤獨。但是你也感到了外邊的熱鬧。因為你沒有融入他們呀 為什麼人多的時候感覺好吵,乙個人的時候又感覺好孤單 90後典型的問題,明bai明身邊很多du人,乙個人就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