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傳序》是如何運用對比關係的詞語突出中心的

2021-03-10 15:26:12 字數 1813 閱讀 6385

1樓:手機使用者

文章運用了正反對copy比論證的方法,說服力極強。晉王臨終授矢莊宗,告以遺恨,要莊宗不亡世仇,完成遺志。莊宗重任在肩,惟恐辜負先人之託,用兵時負矢在前,身先士卒,終於一勝再勝,大獲成功。

可他大功告成後,便改初衷,寵幸伶人,貪圖享樂,以致政事廢弛,衰敗繼之。作者以莊宗成功時「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的情景,與其敗時「士卒離散」、「泣下沾襟」的慘象對比,鮮明而強烈的對比,突出莊宗歷史悲劇的根由所在,使「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的結論,顯示出成敗由人的道理,顯得令人信服,發人深省。其中,作者在論述過程中不斷推出警戒性的斷語,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完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並引用《尚書》上的名言「滿招損,謙得益」對中心論點印證。

兩個問句「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更是用得發人思考。前句以反問否定了得難失易,後句用「自于人」三字,與開頭「豈非人事哉」呼應。

至此作者還不止筆,而是援引古訓,進一步追本求源,明確指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自然之理,使論點進一步得到強化。

2樓:123_樂樂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抄盛衰之理由於人襲

事。這一論點本身就是乙個正反對立有合而為一的命題。全文以盛衰二字貫穿始終,從盛衰兩個方面圍繞人事進行層層深入的對比論述。

本文的對比論證著眼於盛衰與憂勞,逸豫的因果關係,從中心論點到論據從論證過程到結論,不論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實,還是作者的感慨和議論,都是對比性的。

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史怎樣運用對比關係的詞語來突出中心的?

3樓:撫眉使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憂勞-逸豫

興國--亡身

4樓:匿名使用者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五代史伶官傳序》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論證的?

5樓:願為市鞍馬

《五代史伶官傳序》主要是把莊宗昔盛今衰進行對比來進行論證的。 中心論專點: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屬人事哉?

論證方法:例證法、對比論證(莊宗昔盛今衰的對比)、引證法 結論: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五代史伶官傳序闡述了乙個怎樣的道理?是如何闡述的?

6樓:知心姐姐諮詢室

通過對後唐莊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闡述了國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為了告戒當時北宋王朝執政者:要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應滿足表面的虛榮。

原君、諫逐客書及五代史伶官傳序的異同點

7樓:哈妹醉美

伶官傳序

一、通假字

1.及仇讎已滅 「讎」同「仇」,仇敵

2爾其無忘乃父之志!「無」通「毋」

二、詞類活用

名詞作狀語

1.負而前驅 前:向前

2.倉皇東出 東:向東

3.一夫夜呼 夜:在夜裡

動詞作名詞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訊息

使動用法

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興、亡使動形容詞作動詞

1.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亂:作亂

三、古今異義

1.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發

古義:表示不好的結果,相當於「以致」 今義:程度副詞或表另提一事2.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義:官名 今義:動詞,投身到(事業中去)

8樓:戈麥斯

應用寫作還是寫作的作業?

翻譯一下新五代史 伶官傳序,新五代史伶官傳翻譯

譯文 莊宗喜歡滑稽戲,又通曉 能自己譜曲,直到現在汾州 晉州一帶,往往能聽到人們唱他譜寫的歌,所謂 莊宗親自譜寫 的曲子到處都能見到。他小名叫亞子,當時也有人叫他亞次。他還常常用戲子名字自稱,叫自己為李天下。從他繼承父業,到統一天下,常常和戲子在庭院排練遊戲,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權,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

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史怎樣運用對比關係的詞語來突出中心的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憂勞 逸豫 興國 亡身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五代史伶官傳序 是如何運用對比關係的詞語突出中心的?文章運用了正反對copy比論證的方法,說服力極強。晉王臨終授矢莊宗,告以遺恨,要莊宗不亡世仇,完成遺志。莊宗重任在肩,惟恐辜負先人之託...

《五代史伶官傳序》屬於哪個朝代的作品

遺愛紅塵 唐朝末年五代十國的作品 五代是樑唐晉漢周 所寫的是後唐莊宗李存勖時期的事 對方考慮看過 五代史伶官傳序 選自歐陽修所作 新五代史 伶官傳 是一篇史論。此文通過對五代時期的後唐盛衰過程的具體分析,推論出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和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的結論,說明國家興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