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劉欣悅胖胖
表達了作者對朋友依依不捨留戀的思想感情。
2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作者的依依惜別之情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七絕)原詩如下:
荊吳相接水為鄉,
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
天涯一望斷人腸
二、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情感表達如下: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從寫景入筆,通過淼茫春江與孤舟一葉的強烈對照,發出深情一問,對朋友的關切和依戀在這一問中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遙望漸行漸遠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情如春江,洶湧澎湃。
「斷人腸」將別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結束全詩,離愁別恨,悠然不盡。此詩用散行句式,如行雲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自然流暢地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念,也體現出詩人與友人之間的真摯友誼。
4樓:蝶夢飛花舞隨風
你好!《送杜十四之江南 》此詩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痛,耐人尋味。
作者:孟浩然
原詩: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譯文:荊州和吳郡是接壤的水鄉,你離去的時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陽將要落山,遠行的小船將要停泊在何處?抬眼向天的盡頭望去,真讓人肝腸寸斷憂傷至極。
詩題一作「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唐時所謂「進士」,實後世所謂舉子(舉進士)。得第者則稱「前進士」。看來,杜晃此去江南,是落魄的。
此詩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彌長」,已經具有詩人風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畫出「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王維《齊州送祖三詩》)的送者情態,十分生動。讀者在這裡看到的,與其「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確」(聞一多《唐詩雜論》)。
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雲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而已。
希望對你有幫助。
送杜十四之江南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5樓:簫灑舞劍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注釋⑴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之,往。
⑵征帆:指遠行的船。帆:帆船。
譯文荊州和吳郡是接壤的水鄉,你離去的時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陽將要落山,遠行的小船將要停泊在何處?抬眼向天的盡頭望去,真讓人肝腸寸斷憂傷至極。
賞析題一作「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唐時所謂「進士」,實後世所謂舉子(舉進士)。得第者則稱「前進士」。看來,杜晃此去江南,是落魄的。
詩開篇就是「荊吳相接水為鄉」(「荊」指荊襄一帶,「吳「指東吳),既未點題意,也不言別情,全是送者對行人一種寬解安慰的語氣。「荊吳相接」,恰似說「天涯若比鄰」,「誰道滄江吳楚分」。說兩地,實際已暗關送別之事。
但先作寬慰,超乎送別詩常法,卻別具生活情味:落魄遠遊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援與鼓勵的。這裡就有勸杜晃放開眼量的意思。
長江中下游地區,素稱水鄉。不說「水鄉」而說「水為鄉」,意味雋永:以水為鄉的荊吳人對飄泊生活習以為常,不以暫離為憾事。
這樣說來雖含「扁舟暫來去」意,卻又不著一字,造語洗鍊、含蓄。此句初讀似信口而出的常語,細咀其味無窮。若作「荊吳相接為水鄉」,則詩味頓時「死於句下」。
「君去春江正渺茫」。此承「水為鄉「說到正題上來,話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渺茫」是眼前景,寫來幾乎不用費心思。
但這尋常之事與尋常之景聯絡在一起,又產生一種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讓讀者自去體味。
這就是「素處以默,妙機其微」(司空圖《詩品·沖淡》)了。
到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剛才出發,便想到「日暮征帆何處泊」,聯絡上句,這一問來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乙個強烈對比。
闊大者愈見闊大,渺小者愈見渺小。「念去去千里煙波」,真有點擔心那征帆晚來找不到停泊的處所。句中表現出對朋友一片殷切的關心。
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這一問實在是情至之文。
前三句飽含感情,但又無跡可尋,直是含蓄。末句則卒章顯意:朋友別了,「孤帆遠影碧空盡」,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心潮洶湧,第四句將惜別之情上公升到頂點,所謂「不勝歧路之泣」(蔣仲舒評)。
「斷人腸」點明別情,卻並不傷於盡露。原因在於前三句已將此情孕育充分,結句點破,恰如水庫開閘,感情的洪流一湧而出,源源不斷。若無前三句的蓄勢,就達不到這樣持久動人的效果。
此詩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彌長」,已經具有詩人風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畫出「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王維《齊州送祖三詩》)的送者情態,十分生動。讀者在這裡看到的,與其「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確」(聞一多《唐詩雜論》)。
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雲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而已。(周嘯天)
此詩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痛,耐人尋味。
江南春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樓:116貝貝愛
全詩以輕快的文字,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呈現出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出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原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白話譯文: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濛濛的煙雨之中。
此文出自唐代·杜牧《江南春》
寫作背景: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絕。詩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濛濛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唐王朝以做大廈將傾之勢,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牛李黨爭.....
一點點的侵蝕著這個巨人的身體。
而另一方面,憲宗當政後,醉心於自己平淮西等一點點成就,飄飄然的做起了長生不老的春秋大夢,一心事佛,韓愈上《諫佛骨表》、險些丟了性命。憲宗被太監殺死後,後繼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數繼續上公升,寺院經濟持續發展,大大削弱了**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7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江南多麼迷人,多麼令人嚮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只是巨集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領我們參觀了幾個景點,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濛濛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首先詩人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你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麼令人心馳神往!「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乙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裡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詩人在這裡不說「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別有意蘊。南朝統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
「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巨集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據此,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為歷史的遺物,成為江南美妙風景的組成部分了。
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豐富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一句一景,各具特色。這裡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
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搖盪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侷限於乙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
但是,明代楊慎在《公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
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
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千里範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
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巨集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讚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
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
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台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麼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 ,也無明顯的惡.
僅僅是在單純的寫景、詠春.
明代的楊慎對《江南春》的評價在歷史上也相當有名,其評價如下:
明楊慎《公升庵詩話》雲: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駁曰: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
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一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七絕 原詩如下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二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情感表達如下 送杜十四之江南 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從寫景入筆,通過淼茫春江與孤舟一葉的強烈對照,發出深情一問,對朋友的關切和依戀在這一問中表達得淋漓...
《小池》這首詩中表達了作者什麼的感情
這首詩bai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 du樹蔭 小荷zhi 蜻蜓的描寫,描繪 dao出一種生命內 力的樸素 自然 容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感情。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表達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源 這首詩描寫乙個泉眼 一...
古詩春江夕望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走這這首古詩表達了詩人當時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 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整首詩是因描述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之畫中意象而來,詩人用他的想象,表現出江南初春特有的氣氛,二四句是作者的想象,作者通過想象,化靜為動,寫出了生機勃勃的感覺還有濃濃的春意。作者表達讚美熱愛春天的思想感情。惠崇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