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依笙
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
2樓:★諸葛孔明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其意義簡釋如下:
1)知止——明確原則,理清期許
「止」指「歸宿」、「立場」。「知止」即對目標、歸宿和自己的原則立場有明確了解。對佛教而言,「止」為梵文奢摩他的意譯,又譯「止寂」、「禪定」,指通過坐禪入定,掃除妄念,專心一境,達到寂靜的境界。
與「止」相對的範疇為「觀」,為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譯,也被譯為「智慧型」,是在「止」的基礎上發生的,指集中詳細觀察思維預定的事物和義理,獲得某種功德和智慧型。
2)有定——站穩立場,堅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學章句》解「定」字說:「知之,則有定向」。
知止指對歸宿有明確了解,則已經是「誌有定向」的。所以,「定」字應指堅定不移。「知止而後有定」即是說,能對歸宿有明確的了解,然後方能堅守不移。
3)能靜——動機純正,心不妄動
「靜」是靜心。朱子《大學章句》釋「靜」字說:「靜,謂心不妄動」。
對於「靜」,《禮記》雲:「人生而靜,天之性也。」《論語》也說:
「仁者靜」。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認為清靜是修道的基礎,故奉《清靜經》為玄門日誦課之首,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4)能安——身心安詳,從容有度
「安」是隨處而安穩。朱子《大學章句》釋「安」字為「安,謂隨處而安」。《管子。
內業》進一步談到「安」和「靜」、「定」的密切關聯:「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靜。」又曰:
「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再曰:「正心在中,萬物得度。
」最後則是「德成而智出」。
5)能慮——思慮周到,驅除偏見
「慮」是思考精審。朱子《大學章句》釋「慮」字為「慮,謂處事精詳」。
6)能得——合理選擇,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達成的意思。朱子《大學章句》釋「得」字為:「得,謂得其所止」。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乙個思維程式執行的過程。現實當中,特別是網路當中,程式是飽受病毒侵擾的。
軟體是可以由低階公升級至高階的,但人是如何公升級的呢?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本身就是境界,要想進入這個境界首先要知道「止」,有了「知止」下面的程式才得以執行。現如今的人是很難有真正的機會來認真總結自己的,想得到「知止」的難度與得到通過思考之後的「有所得」的難度是基本相同的。
甚至難度更大。難就難在人士很難「知止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大意明確了目標方向,靜下心來理順思路,有了大致的計畫,有秩序逐步實施而取得成果。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啥意思?
4樓:逆羽匟
古義:能夠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然後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後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後才能安于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後才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今義:《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裡所說的「止」,不僅是一種理想目標,也是一種底線要求。
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在認識上更深一籌,行動上更深一步、標準上更嚴一格,樹立底線思維,喜不忘憂、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就能做到從底線出發,不斷逼近頂線。
出處:曾參《禮記·大學》。
大學的本質在於發揚美德,在於革新,在於至善,知道終點才能定位,定位後才能靜下心來,靜下心才能居安,居安才能思考憂慮,思考後才能有所得,物體有本來本質,事情有所始終,明白事物的先後本質,則接近道了。
《禮記·大學》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相傳為孔子**曾參(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韓愈、李翱等把《大學》、看作與《孟子》同等重要的「經書」;宋代「二程」、朱熹祖述這種觀點,竭力推崇其在經書中的地位,旨在弘揚理學。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5樓:匿名使用者
知止絕不是懂得停下來,正確的理解如下
知止而後有定:止,是目標的意思,你有目標,你才能定下來,有定力,最可怕的是整天忙忙碌碌,不知到在忙啥,有目標你的心就會安定,不是無頭蒼蠅。
定而後能靜:你專注於你的目標,做你該做的事,你就有定力了,有了定力你的心就是平靜的。
靜而後能安:你的心能靜得下來,那麼你就會感到一種心安,心安的狀態不是樂也不是喜,而是發自內心的安寧。
安而後能慮:你的心安了,你的智慧型就顯現了,那麼你就能如理思維。
慮而後能得:你的思維是正確的,那就是智慧型的顯現,這樣的思考就是有價值的,是為得。
總結一下,要想有智慧型,要想有能成就,先從確定目標開始,有了目標你就去做實事,這樣就是一種修行,從而提公升自己,修行修行就是修於行止,知道該幹什麼不幹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大學》中: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1.「止」,近乎「戒」,止,減少不應為(非份)之事,減少貪、嗔、痴、慢之欲念,減少妄念,不為財、色、名、食、睡**,安分守己,方能有定力。
2.「定」,有了定力,不為所動,是為靜。
3.「靜」,平息妄心則心安體安,心安體安才會有正念(慮)的體會、**。
4.「慮」,正確的(慮)的體會、**會得到智慧型的答案(方向),謂之得。
——儒家的這段話,和佛家的「戒、定、慧」相似,異曲同工。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出自**
7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禮記·大學》
【原文】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譯文】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8樓:宇宙之衡說
儒釋道三者皆揭示規律,相互滲透。跳出「圍城」,我來別裁:
首先要知道自己人生未來究竟要確定在哪個道上走,哪個業上去奮鬥,也就是首先要明確人生奮鬥方向,而後自然就會有定,這個定,是心定,是堅定不移的信念,是初心不忘的定;有了對人生事業目標堅定的信念,而後方能靜下心來,心不再三心二意,心不再心猿意馬,心不再沒有方向;心靜下來了自然就會有所安排、有所布置,這個「安」,就是立,安立之意;有此之「安」,自然就會有所謀略,此時,智慧型之道和思想之術,都會統統拿出來,為達目標而思想智慧型火花就會頻頻迸出;有此智慧型,有所謀略,自然最終就有所得,得到的是最初的止業之福報,知止的人生目標得以實現。前後因果,絲毫不爽。
9樓:醉後的柔情灬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
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出自:《禮記·大學》
譯文: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禮記·大學》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相傳為孔子**曾參(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韓愈、李翱等把《大學》、看作與《孟子》、同等重要的「經書」;宋代「二程」、朱熹祖述這種觀點,竭力推崇其在經書中的地位,旨在弘揚理學。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於南宋紹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書章句集注》,因《論語》記載孔子言行,《大學》為曾子所作,《中庸》為子思所作,《孟子》記載孟子言行,故又稱「四子書」。
元延祐年間,以《四書章句集注》試士子,懸為令甲,從此,「四書」成為芸芸士子干祿之必讀經典。
10樓:匿名使用者
「止」,近乎「戒」,止
,減少不應為(非份)之事,
減少貪、嗔、痴、慢之欲念,減少妄念,不為財、色、名、食、睡**,安分守己,方能有定力。
2.「定」,有了定力,不為所動,是為靜。
3.「靜」,平息妄心則心安體安,心安體安才會有正念(慮)的體會、**。
4.「慮」,正確的(慮)的體會、**會得到智慧型的答案(方向),謂之得。
——儒家的這段話,和佛家的「戒、定、慧」相似,異曲同工。
11樓:擊敗53的電腦
國學經典:《大學》全文朗誦
12樓:匿名使用者
心安理得???為了文體美也不要解釋過了,容易誤導別人
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什麼意思
13樓:岸裡何以顧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出自儒
家經典著作之一《大學》.含義是:「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1)知止——明確原則,理清期許
「止」指「歸宿」、「立場」.「知止」即對目標、歸宿和自己的原則立場有明確了解.對佛教而言,「止」為梵文奢摩他的意譯,又譯「止寂」、「禪定」,指通過坐禪入定,掃除妄念,專心一境,達到寂靜的境界.
與「止」相對的範疇為「觀」,為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譯,也被譯為「智慧型」,是在「止」的基礎上發生的,指集中詳細觀察思維預定的事物和義理,獲得某種功德和智慧型.
2)有定——站穩立場,堅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學章句》解「定」字說:「知之,則有定向」.
知止指對歸宿有明確了解,則已經是「誌有定向」的.所以,「定」字應指堅定不移.「知止而後有定」即是說,能對歸宿有明確的了解,然後方能堅守不移.
3)能靜——動機純正,心不妄動
「靜」是靜心.朱子《大學章句》釋「靜」字說:「靜,謂心不妄動」.
對於「靜」,《禮記》雲:「人生而靜,天之性也.」《論語》也說:
「仁者靜」.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認為清靜是修道的基礎,故奉《清靜經》為玄門日誦課之首,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4)能安——身心安詳,從容有度
「安」是隨處而安穩.朱子《大學章句》釋「安」字為「安,謂隨處而安」.《管子.
內業》進一步談到「安」和「靜」、「定」的密切關聯:「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靜.」又曰:
「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再曰:「正心在中,萬物得度.
」最後則是「德成而智出」.
5)能慮——思慮周到,驅除偏見
「慮」是思考精審.朱子《大學章句》釋「慮」字為「慮,謂處事精詳」.
6)能得——合理選擇,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達成的意思.朱子《大學章句》釋「得」字為:「得,謂得其所止」.
是以明了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明了自己的價值觀,明了生命中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明了自己的追求,如此即便做同樣的事,你心中亦是非常清澈的而安定的.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怎樣?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翻譯 咚咚地擊鼓進軍,兵器刀鋒已經相交撞擊,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憑藉...
何謂之知 先言而後當。凡人慾舍行為,皆以其知先規而後為之。意思簡潔
發瘋的羊 故仁者所以愛人類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何謂仁?仁者惻怛愛人,謹翕不爭。何謂之知?先言而後當。凡人慾舍行為,皆以其知先規而後為之。其規是者,其所為得,其所事當,其行遂,其名榮,其身故利而無患,福及子孫,德加萬民,湯武是也。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絕世無...
土力學學好了對以後有什麼幫助嗎知乎
好處很多。公路 鐵路 機場 碼頭 建築 橋梁建設,地質災害處理 河流整治等都離不開土力學呢。高中畢業學什麼技術好 有點科技含量的但又不太難學的 知乎 汽車維修,電焊,廚師。美容美髮 最賺錢的話應該是it了吧,畢竟最近幾年it發展的太快了 現在很需要這方便的人才,而且it行業不累,工作環境也好,可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