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與秦孝公的改革對今天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有什麼意義

2021-03-20 05:58:43 字數 1461 閱讀 1153

1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改革是在齊國經濟狀況每況愈下的時候進行的,所以要務是改善經濟。管仲重「稅」,也就是從民間取得大量錢財,尤其是從土地這一方面。雖然改善了經濟狀況,但是沒有觸動上層建築,不徹底。

秦孝公任用商鞅改革是在秦國外憂內患的情況下進行的,商鞅為法家名士,自然重「法」,一切以法律為準繩,包括經濟、軍事等,可以說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嚴刑酷法也帶來的無窮後患,比如秦朝的早亡。

說道兩者改革對今天的意義,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 改革是必要的,一成不變的政策是沒有的,也是不適用的。

2 改革要明確目的,有針對性,不能盲目亂行。

3 改革要把握全域性,循序漸進。

4 改革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盲目照搬,所謂「治世不一道,變革不法古」。

5 要用兩分法看待改革,沒有最完美,只能努力做到最好。

6 改革與法律是密不可分的,法律要與改革同進步,二者相得益彰。

7 一定要注意改革的「度」,所謂「過猶不及」。

8 要充分估計改革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不打無把握之仗。

瞎說,哈哈。我不是學經濟的,路過,順便……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2樓:名人小陽

告訴我們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富強。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建立開放型社會,多多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記住只有改革,才能發展;只有發展,才能強大;只有強大,才不會挨打

3樓:鎮東鋼化

1.任人唯才。人才交流和技術的引進

2.從管子的改革之上考慮上層建築的長期穩定問題,在秦孝公的改革中注重社會承受能力的影響

3.主要階段性策略的應用,以便制定相應的政策,如管子在稅收方面做的主要貢獻,減輕了農業根本的稅賦,從鹽業等取得稅收;商鞅也比較注重工商的發展。

4.注意法律的時間性和空間性,使法律能讓人民所熟知,更加利於穩定。秦國的穩定主要源自人民的自發執法

管仲的政論對今天有何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內容:「相地而衰徵」,就是把田地按土質好壞,產量多少分為若干等級,按等級高低,徵取數量不等的實物稅,從而增加了國家的賦稅收入,客觀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這些實際上都是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作內政而寓軍令」,就是把居民的組織和軍隊的編制統一起來;士農工商分居,職業世代相傳,保證了社會生產,也避免人們因謀職業而使社會動盪不安。

管仲的變法,雖然使齊國迅速發展,國力強盛,外交策略也相當成功,恩威並用,各國諸侯都尊重齊國,使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乙個霸主。但整體而言,這些改革主要是針對經濟基礎方面的,沒有觸及到上層建築(政治制度),舊的的世卿世祿制仍然發揮作用,改革具有不徹底性。 原因是管仲代表的是奴隸主階級

商鞅的變法,由於得到秦孝公的有力支援,在秦國進行了大的改革,從此法家思想就一直成了佔統治地位的思想,但是嚴酷的刑法,特別是商鞅開創的「焚書禁遊說」的高壓政策,對我國古代文化也是一種摧殘,雖然後來商鞅被殺,但變法的結果已經在秦國生根發芽,為秦國統一天下打下了基礎。

秦孝公讓出函谷關的故事是什麼,秦孝公的故事600字,他的事蹟

秦孝公讓出函谷關是秦獻公和魏國年年打仗,最後一仗秦軍把魏軍主將,也就是魏國丞相公叔痤俘虜了,而秦獻公也中了魏軍狼毒箭。那時打仗都是君子之約,秦軍趁兩軍約定為至之時悄然撤軍,不料秦獻公到達國都不久就死了。之後就是秦孝公繼位。新舊國君交替之時,也是政權容易更迭之時。對秦孝公來說新繼位,大仇得報。西元前3...

秦孝公與商鞅之間的共鳴商鞅封地有多少

鞅的封地在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的古城村。丹鳳縣的古城村曾經發現過 商字 版等篆文,以及權陶器等古代文物,為研究戰國時代文化,提供了大量有用的證據。如今,丹鳳縣商鞅古城已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孝公封商鞅於商地,其實是想把商鞅秘密處死麼?這種分析我不知道是誰分析的。如果僅僅因為秦孝公給商鞅的封地...

秦朝從秦孝公到秦始皇中間的皇位繼承人是誰,還有發生了些什麼事

秦惠文王 秦武王 秦昭襄王 秦孝文王 秦莊襄王惠文王,車裂商鞅.兼併巴蜀.秦國最早稱王的國君.秦武王,賭氣舉東周九鼎,被鼎砸傷.即日去世 昭襄王.採用連橫政策,遠交近攻,蠶食三晉大面積土地.長平之戰坑殺趙國40餘萬降卒.稱齊王為東帝,自己為西帝.後來取消帝號.孝文王.與華陽夫人刻玉符定異人為太子.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