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東方有日晷來計時,那西歐人民靠什麼來計時的

2021-03-23 08:46:11 字數 5476 閱讀 8431

1樓:釘宮患者

首先,日晷並不是中國所特有的,西方國家也使用日晷計時,當然,除此以外,古代西方還有很多其他的計時方式。

日晷目前最早的記載是由6000前的古巴比倫人發明的,然後再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以後才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我國直到三千年前才有了使用日晷的歷史記載。日晷是通過太陽照射圓盤上的豎桿產生的影子來顯示時間的,又稱為「日規」,這種方式確定時間雖然並不會很精確,但是在對時間要求不那麼精確的古代,這種計時方式已經可以了。

但是日晷計時有一些缺點就是夜晚和陰雨天氣不能用,所以西方還發明了沙漏,沙漏由兩個玻璃容器和一條狹窄的縫隙組成,通過水或者沙子的流動來計時,所以沙漏又被稱為沙鐘。沙漏計時,西方沙漏大約於一千年前出現,據說是亞歷山卓發明的,為了行軍記錄時間,後來傳入民間被廣泛使用。中國也有類似的裝置「銅壺滴漏」

日晷和沙漏雖然很好,但是畢竟用起來比較麻煩,大部分時間,西方人採用的是不等時法,即將每天分為24個時辰,太陽出來是早上6點,太陽落山是晚上6點,中間等距離的分隔開,之所以稱這種方法為不等時法,是因為隨著季節的變化,太陽公升降的時間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季節,白天和夜晚的時間不相同。

至於鐘錶的出現,大約在西元前100年,古希臘人就製造了第乙個使用齒輪的計時器,這種計時器的發明是為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計時。第乙個正規的擺鐘則是由惠更斯於2023年才發明出來的。

2樓:青青若痕

在古代,我們中國的勞動人民發明了「日晷」,從而開始了對時間的衡量。而西方,相比於中方的經驗主義,他們更相信科學。他們是使用機械計時器。

3樓:匿名使用者

東方的日晷是根據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公轉來看時間的,西方應該也有他們的獨特計時方式,但應該都是根據太陽的公升降。

4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代的時候,由於西歐的人們已經知道出玻璃這種容器了,所以他們可以用極細的沙子來計算今天這一天的時間。

5樓:給你宇宙

我覺得在以前的西歐,人民應該也是通過看太陽的位置來計時的吧。因為那時候古代又沒有手錶。

6樓:匿名使用者

西歐人民也會夜觀天象的,西歐在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雖然不如中國,但是這點常識還是有的。

7樓:tomo的女朋友

估計是靠漏斗吧,肯定會有他們自己的計時方式的,不然怎麼看時間,而且他們那時的智慧型也不低於中國。

8樓:固話

應該也是依靠太陽來計時,畢竟在鐘錶沒有發明的時候,唯一能用來看時間的就是太陽了。

9樓:四顧無人燈下黑

應該是差不多的方法,在沒有什麼發明之前,及時肯定是通過太陽的公升降,或者是水滴落的速度。

10樓:寇九分兒

古人的智慧型是超乎現代人所想象的。在當時的西歐,估計也是靠著太陽來辨別時間,和中國大同小異。

11樓:阿阿阿阿阿火丶

我覺得西歐的人應該就是靠太陽的大致位置來判斷時間的,而且這種方法其實和我們中國人的方法也沒有差太多,其實實質上都是一樣的。

在古代有一種來計時裝置叫日晷它是根據什麼的原理製成的

12樓:時間灬不留

你好,準確來說是根據不同時刻太陽位置不同的原理計時(物理來說是光沿直線傳播)。

13樓:匿名使用者

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著:

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從原理上來說,根據影子的長度或方向都可以計時,但根據影子的方向來計時更方便一些。

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計時。[1] 隨著時間的推移,晷針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早晨,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當太陽達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時,針影位於正北(下)方,指示著當地的午時正時刻。午後,太陽西移,日影東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個時辰。

日晷是我國古代用來計時的工具.它是根據什麼來計時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老師告訴你

拿今天的標準詞彙說是依據太陽直射高度角。

古代的人們曾經利用什麼來計時,如日晷

15樓:11122啊

聽過,2

一炷香時辰沒?

還有古人通過觀察太陽位置,算出時辰

日晷的工作原理是用()來計時的

16樓:趙鑫鑫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並劃分時刻。日晷通常由銅製的

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晷面兩面都有刻度,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時正」,這正是一日24小時。

注意事項

使用日晷,無論是何種形式都有一根指時針,這根指時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必須與當地的地理緯度相同,並且正確的指向北極星,也就是都有一根與地球自轉軸平行的指標。

觀察這根指標在指定區域內的投影,就能確定時間。

由於日晷必須依賴日照,不能用於陰天和黑夜。因此,單用日晷來計時是不夠的,還需要其他種類的計時器,如水鐘,來與之相配。

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

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春分以後看晷盤的上面,秋分以後看晷盤的下面。

17樓:d尺巨凡從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並劃分時刻。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18樓:單褲在

(2) 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

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製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

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勻的。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早晨,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

接著,日影在逐漸變短的同時,向北(下)方移動。當太陽達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時,針影位於正北(下)方,指示著當地的午時正時刻。午後,太陽西移,日影東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個時辰。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 銅製的指標叫「晷針」

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之大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發明的短影平儀 即地平日晷 。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赤道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晷針又叫「表」,石製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

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乙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2023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鐘,而中國則在2023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鐘,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製的鐘錶,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鐘錶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日晷的計時方法。 5

19樓:好鬱悶起個名字

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現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

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著:

銅製的指標叫「晷針」

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從原理上來說,根據影子的長度或方向都可以計時,但根據影子的方向來計時更方便一些。

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計時。[1] 隨著時間的推移,晷針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早晨,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當太陽達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時,針影位於正北(下)方,指示著當地的午時正時刻。午後,太陽西移,日影東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個時辰。

還有什麼古代的計時工具,除了日晷和沙漏。

20樓:百度使用者

圭表\刻漏\沙漏\渾天儀\水運儀象臺\大明燈漏

21樓:血刃阿琪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

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

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 石製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

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乙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漏壺計時的方法持續了幾千年。

查理大帝在位時還從訶倫哈里發那裡得到過乙隻裝有時針和鳴擊器的漏壺鐘,它用純金製成,做工精巧,富有藝術性。直到十二世紀,一名僧侶發明了沙時鐘,漏壺才逐漸被沙時鐘取代。最後,彼得·亨蘭發明了平衡輪,克里斯蒂安·海根斯發明了擺錘,在此基礎上,才製成了類似於今天的鐘錶。

遠古時候真的有龍嗎

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蛇身 蜥腿 鷹爪 蛇尾 鹿角 魚鱗 口角有須 額下有珠的形象。不過以前看書說是蛇圖騰部落兼併了別的部落後以蛇為主體,加入別的部落圖騰形象的部分,結合而成的。對於神話動物的龍來說,個人認為不存在。有些地方好像有龍出現的記錄。具體你可以看看下面的網頁 這個東西肯...

現在停電的時候很難受,古時候沒有電,那古人們是如何度過的?

有的古人晚上要挑燈夜讀。有的古人要早休息,第二天還要早起,要去耕地。每天白天都有很多勞動任務,而天黑以後則會盡早休息。古人們的娛樂方式也有很多。比如結伴出遊,比如打水仗,比武等等,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們去做。古時候並沒有電,那古人晚上是如何度過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說的就是古人的起居完全是按照太陽的節...

巾幗的稱號是怎麼來的,古時候哪些詞是用來稱呼女性的?

冠軍之凶諛 巾幗 源自 晉書 是古代婦女頭上的裝飾物,藉以代表女性。當時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馬懿挑戰,對方不應戰,諸葛亮便把婦女的頭飾遺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個女人。後來,人們常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之為 巾幗英雄 古時候哪些詞是用來稱呼女性的? 興 1 女流 儒林外史 第41回記載 看她是個女流,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