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憑藉細微之處可以知道深遠的東西,看到一片葉子落下,便知道一年將要到尾聲,看到瓶子中的冰,便知道氣候已經轉冷了
2樓:鏡音雙籽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來臨,這是以此來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就能推知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譬如有一種理論說,掌紋會因為手所使用工具的不同而改變,常拿毛筆的人,智慧型線自然比較長;總持鋤頭、錘子的人,感情線又會比較直,看手相的人只是從那紋的情況來推想罷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任何一樣東西,都是經過千年萬載演化至今的,所以從每樣東西上都能見到天地間的「理」。
即使在溪谷裡隨便撿起一顆小石頭,也能推想「它」過去的遭遇。上面這許多「見微如著」、「由小見大」,其實都是「格物致知」,也就是從每樣「物」上去思考、去觀察,得到其中的知識與道理。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看見樹的葉子落了,就知道這一年快過完了(秋天到了),看見瓶中水結冰了,就知道天氣冷了。
這是字面意思,具體作者感嘆什麼,需要結合語境分析。
類似的有,一葉落,而天下知秋
4樓:李趙猛
看到自然現象的變化就能知道季節的更替
一葉秋知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看見一片落bai葉,就知道秋天來du臨。zhi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就能推知dao事物專發展變化的趨勢屬。更加正確的寫法應該是:一葉知秋
源出:《淮南子·說山訓》:「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例句:宋 唐庚 《文錄》、 陳元靚 《歲時廣記》卷三引 唐 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梧葉報秋》:「一葉知秋,雖古有此說,然安能應聲飛落?」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要說梧桐一葉落而知秋的話, 徐壽軒 這一走也就表明了三廳的秋天的到來。」亦省作「 一葉秋 」。
唐 元稹 《賦得九月盡》:「霜降三旬後,萱餘一葉秋。」
宋 蘇軾 《過海得子由書》詩:「門外三竿日,江關一葉秋。」
《花月痕》第四一回:「黯絕 並門 一葉秋,桐陰小語便勾留。」
6樓:天縱一族
一葉秋知,即「一葉知秋」,解釋如下:
中文解釋,
【解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版到來。比喻通過個別權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出自】:《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近義詞】:見微知著、落葉知秋
【語法】:緊縮式;作定語;指從區域性推知未來
英文翻譯,
1.the falling of one leaf heralds the autumn.
2.it is a straw in the wind.
3.a **all sign can indicate a great trend.
7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原是 一葉知秋
【一葉知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同 【一葉落知天下秋】
如何立意:「一葉落便知天下秋?」 20
8樓:清風的涼
一葉知秋,謂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將臨。比喻發現一點預兆就知道事物將來的發展趨向。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宋·唐庚《文錄》,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引唐人詩:
「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人是會走的樹,樹是站立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樹與人一起經歷風雨,一起感悟炎涼,一起體驗生命,面對一顆歷經千年的古樹,讓人懂得靜觀,學會沉思,從而進入生命智慧型的徹悟境界。真可謂;「一葉知秋意,一樹識菩提。」
9樓:英厷隹
就是看到乙個事物,就能根據他現在的狀況,推測別的相似事物的現狀或即將發生的事。
我再給你多舉幾個 例子,你就會清楚點了。
比如看到了晚霞,我們就知道明天基本上是好天氣。
外國人看到瓷器,想到的就是中國。因為china有瓷器的意思。
看到別人哭了,說明他遇到了什麼傷心事或出了什麼讓他接受不了的事。
。。。。。
這樣的例子很多,不知道你明白了點沒有。
10樓:匿名使用者
以小見大?或者個別現象推出一般規律吧~~~
「見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前一句是什麼
11樓:手機使用者
〖出處〗《淮南子·說山訓》 「嘗一臠肉,知一鐫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濕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採納哦
以小明大 的下半句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淮南子·說山訓》:「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13樓:匿名使用者
以小明大,見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出自哪?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一葉落知天下秋」出處:【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二、「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這句含義:
深山裡的僧人不知道怎樣計算日曆,他們通過樹葉的凋落就能知道秋天到了。山中歲月如此靜寂,這與唐代太上隱者的「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相近。詩意中透著禪機。
「一葉落知天下秋」又用來比喻以小見大。
15樓:夢裡心落
出處:《太平御覽》卷二十四。
引自:《淮南子·說山訓》「以小見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意思:從小處見大方向,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
寓意: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近義詞:
1、以小見大 [ yǐ xiǎo jiàn dà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出 處:老舍《趙子曰》:「這樣的事實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設,可是以小見大,這幾件小事不是沒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義的人們所能辦到的。」
2、一葉報秋 [ yī yè bào qiū ] 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同「一葉知秋」。
出 處:唐·鮑溶《始見二毛》詩:「百川赴海返潮易,一葉報秋歸樹難(翻譯:河流流到大海容易,樹葉落地告訴人們秋天的來到容易,回到樹上難)。」
16樓:藍家女人丶晛
一葉知秋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來臨。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就能推知 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語本《淮南子·說山訓》:
「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宋唐庚《文錄》、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太平御覽》卷二十四引作"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唐代李乾卿<聽秋蟲賦>:」時不與兮歲不留,一葉落兮天下秋.」可以通用.
一葉說飄零,而知天下秋的上兩句
17樓:地球和諧與人類
一葉知秋yī yè zhī qiū
[釋義]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已經來臨。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可以預料出事物的發展趨向。
[語出] 《淮南子·說山川》:「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近義] 見微知著 落葉知秋
[用法] 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結構] 主謂式。
[英譯] one falling leaf is indicative of the ***ing of autumn。
了不起的一小葉子全文
18樓:慝
一葉知秋yī yè zhī qiū
[釋義]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已經來臨。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可以預料出事物的發展趨向。
[語出] 《淮南子·說山川》:「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近義] 見微知著 落葉知秋
[用法] 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結構] 主謂式。
[英譯] one falling leaf is indicative of the ***ing of autumn。
小明的爸爸比小明大30歲,再過一年小明爸爸的歲數是小明的6倍,請問,兩人各是多少歲
設今年小明x歲,小明爸爸為x 30歲 一年後,小明x 1歲,小明爸爸x 31歲 則有 x 1 6 x 31 x 5所以今年小明5歲,小明爸爸35歲 設小明今年x歲 x 30 1 6 x 1 得x 5 所以小明5歲,爸爸35歲 小明今年x歲,爸爸30 x 30 x 1 6 x 1 31 x 6x 6 ...
小明的媽媽比小明大24歲可是他們過的生日一樣多媽媽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小明媽媽的生日是2月29日。分析 根據年月日的知識可知 平年365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閏年366天,閏年的二月有29天,4年一閏,百年不閏,400年再閏,一般每年都要過一次生日,只有閏年的2月29日這一天出生的人,每四年才過一次生日,據此解答。解答 因正常情況下每個人的生日是一年一次,小明的媽媽...
小明今年5歲,媽媽比小明大32歲,幾年後媽媽的年齡是小明的3倍
差倍問題 差 年齡差 32歲 不變 今年是32歲,幾年後仍是32歲。倍數 3 小數 小明 差 倍數 1 32 3 1 16歲 16歲 5 11 年 11年後,媽媽的年齡是小明的3倍。小明今年5歲,媽媽就是5 32 37歲,設a年後媽媽的年齡是小明的3倍,則 37 a 5 a 3,解得a 11,所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