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逍遙
這個社會只有靠自己才是真的,其他都是虛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不可以那樣想 你的想法太偏激了 有人對你好 也有真好的啊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全對,只是真正心的朋友非常少
4樓:熬濄哖尐輕誑莪們結緍ぬ嗎
也不能全部這麼說,你真誠別人對你才會真誠!
5樓:古道邊
你怎樣對待他人,他人就如何待你
現在這社會人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著,有好朋友是假的,有人真正對你好也是假的,除非那人是傻子或者
6樓:胡勇
沒有永遠的朋友
沒有永遠的敵人
只有永遠的利益
不過要相信人間還是有真情的
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共同來努力經營
7樓:匿名使用者
正常啊,只要不傷害他人。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個賽跑的時代,你會相信有人會自願拉著你跑嗎?
世界上所有人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自己,我說的對不對。
9樓:橋洞小乞丐
對的。你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自己。比如你幫乙個乞丐,其實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同情心,做了以後感覺很舒服。
你幫親朋好友,那也是你覺得那是自己的親情,看著親人難受你會難受,所以你會幫,最終也是為了讓自己快樂。這是好的方面。
壞的方面也都是,滿足各種慾望,食慾,貪欲,求知慾,求生欲,自我實現欲,等。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說明了人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自己。
包括為國捐軀,那也是一種自我實現。所謂寧死不屈,那也因為自己覺得自己希望的事情比活著更重要。
只是在為自己做事的過程中,有些事情對別人來說是好的,是不好的。如果對多數人不好,那你的事就成了社會價值認同的壞事了。
10樓: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
作為乙個自然人,人人為己是對的,作為社會人,人會為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付出,作為全人類的利益出發人會捨棄個人利益為了人類的持續存在付出,比如環保
11樓:兮尛tt微涼
只能說人都是自私的,在誘人的利益之類的面前,總會先想到自己,人都是有劣根性的
12樓:逢考必過
對,做應該做的是因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13樓:匿名使用者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但是並不是所有人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自己。
14樓:638su奈爺
如果對自己沒有益處,人類是會從根本上拒絕的
15樓:蘭花緣
不對!在我們身邊,有時有的人我們會無條件的很想幫他,這絕對沒有為自己!
16樓:做個光棍靚仔
說對一半 證明你還不夠成熟。
17樓:戟上紅英
如果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說就不對
18樓:離殤_黎裳
不對,父母會為自己孩子
19樓:186天使
對,不對,對,不對。投個幣吧,字就是不對,人頭就是對
20樓:小夢鈺
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21樓:疲璣
對,非常贊成你!!!!
22樓:鈴花之夏
也不全對,也為了你愛的人,不過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己哦
23樓:迷茫的世界
不對,有的為家人,有的為情人,並不是絕對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解說
24樓:潛川
這個說來話長了。
這個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當年剛入佛門修行時,他的**出題讓他們寫一首偈語來闡述自己對佛法的領悟,於是大師兄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則對大師兄的觀點提出了不同的感悟,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從佛法的修為及境界上來看,慧能的顯然要高得多,所以最終慧能得到了**的衣缽傳授,稱為禪宗第六代法脈傳承(你可以理解為「掌門人」)。
大師兄神秀的詩是這樣理解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意思是:
**就如同是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出於此)。
而慧能則這樣來解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
菩提樹不是菩提樹,而是原本比喻智慧型的,明亮的鏡子本來就不是鏡子,而是比喻清靜的心的。我們的心本來就是清靜的,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呢?
二者的差異在於,神秀要借助具體的物體意象來表達自己感悟,而慧能則超越了神秀的境界,不需要比喻,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質了。
25樓:韶關東華禪寺
六祖24歲到黃梅去見弘忍大師,在五祖處說了一首悟道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那是因為他看了神秀大師的悟道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在此基礎上而作。
也就是說神秀大師的偈子是六祖偈子的基礎。當時神秀大師當然也已經悟道了。
這兩首悟道偈,乙個是講修行的方法和過程,另乙個是講修行的結果。
就像乙個人講蘋果的味道,另乙個人講如何栽培蘋果樹一樣。如果沒有前面的種樹、培樹,怎麼會有後面又香又甜的蘋果呢?
所以弘忍大師給他們兩個印證:神秀大師是正確的,好好修下去不會墮落。六祖是錯的。
現在的年輕人看了《六祖壇經》,都讚嘆六祖的偈子,忽略了神秀的偈子。
實際上兩首偈子結合起來才是乙個完整的方法,按此去修,一定會成就。
六祖可以說是「東方如來」,但對中國佛教的後學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六祖拿到衣缽後,躲在獵人隊伍裡隱修了15年。為什麼他徹悟了本來面目還要隱修呢?
大家只知道是弘法的因緣未成熟,在等待因緣。
實際上他當時雖然已經悟道了,但還沒有實踐,還不算圓滿。
比如你走進這個山洞算是入道了,只有走出這個山洞才算圓滿,走不出去就不算圓滿。就像你們從四面八方來到東華寺,到了目的地後,還要回到原地才叫圓滿。
這也就是佛門裡講一定要「親履本地風光」,不能道聽途說的原因。
研究佛學的人能不能開悟?從理論上講可以,但從事上看則不能證果。
公元502年,從印度來的智藥禪師把我們這裡稱為靈鷲山。因為他看到這裡的山與印度的靈鷲山極其相似,於是就在此建立了靈鷲寺。
六祖39歲離開這裡時(公元677年),將靈鷲山改為東華山,將靈鷲寺改為東華寺。六祖當然知道自己的因緣,因此才改名。他原本想在這裡弘法,廣度眾生,乙個偶然的機緣被請到了曲江縣,從此便在曲江一帶弘化。
翁源縣的歷史已有1000多年(南朝梁554年設縣),當時六祖為什麼把靈鷲山、靈鷲寺改為東華山、東華寺呢?為什麼我說六祖是東方如來?你們用心慢慢參究就會明白。
中國古時候稱為「東土」「華夏」。
六祖39歲開始出來弘法,十幾年後形成了曠世傑作《六祖壇經》。
《壇經》在中國佛教史上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也就是說六祖24歲開悟,57歲才形成他自己完整的佛學思想體系。
《六祖壇經》是六祖的大**法海禪師根據六祖的思想、見地、弘化過程寫成的。法海禪師是當時的文學泰斗,文字般若達到了頂峰。而六祖的實相般若達到了頂峰。
兩個人合作所寫的《壇經》必然空前絕後。
六祖從24歲悟道至57歲這33年中,15年出世間法的修煉,十幾年世間法的磨練,身心兩方面都達到了頂峰,才徹底地轉變。
一切都經歷了,怎麼可能不成熟、不圓融?
我們現在出世間法沒有專修(隱修),世間法也沒有修,怎麼可能成就呢?
我自己雖然學佛十多年,但世間法一竅不通,幾乎是一片空白。
所以說世間法、出世間法這兩堂課,哪一堂都不能缺。
猶如兩隻腳走路,你邁出左腳,緊跟著還要邁出右腳,否則無法走路。
修行也是如此,只懂一方面是不平衡的,一定會偏激。
為什麼古人得到「根本智」(出世間學問)以後,還要去尋找「後得智」(世間學問)呢?這不是捨本逐末嗎?
古人講:「但得本,何愁末。」實際上這句話並不全對,把後人害苦了。
看問題要從各個角度,方方面面反覆地看。乙個人成道以後是什麼樣子?做凡夫時又是什麼樣子?悟前悟後要結合起來看。
有的人看問題總愛偏激,抓住一點以偏概全。
我常拿女人生孩子作比喻,人們都說生孩子是在閻羅殿門口,與閻羅王很親近,生死攸關。
但是對未生過孩子的女人,尤其是對男人來說,只能理解,絕不可能體會。
就像一本書上所講,未生過孩子的女人不是乙個完整的女人,未做過母親的女人也不是乙個完整的女人。
現在我對這兩句話有了新的理解。乙個人只有當了家才知道節約錢財,所謂「不當家不知柴公尺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現在的人看《六祖壇經》,只看到六祖所證的「果」,沒有看到他修證的過程。
《壇經》是六祖57歲時的境界。我們只拿六祖的「果」往自己身上套,是不可能有體驗的,這叫做「倒果為因」,最後只能誤己又誤人!
當乙個人獲得「根本智」以後,再去學「後得智」,的確要容易得多。
因為已經有了擇法眼(慧眼)。你想把自己的根本智「推銷」出去,必須用「後得智」來配合才行。
比如廠家將餅乾裝盒不僅是為了銷售的方便,也是為了更好地推銷。又如同乙個人走路,必須左右兩隻腳都邁步才能往前走。有好餅乾,沒有好的包裝不圓滿;有好的包裝,沒有好的餅乾,更不圓滿。
你的世間法做得再好,沒有出世間的智慧型作靈魂、作脊梁,也是空虛的。
當乙個人在物質上沒有保障時,絕對不會去尋求精神上的滿足。
其實人對物質的需求很容易滿足,真正難滿足的是精神與靈魂的需求。是精神和靈魂哭喊著要修行,是它們的需要。
——摘自《萬行開示:修身與論六祖》
萬行大和尚簡介: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23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23年倡行每月1次公升國旗;2023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23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26樓:東海隱者
此偈出自《六祖壇經》。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因為其師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感覺禪悟不徹底,於是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從字面上講:菩提樹是空的,明鏡臺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麼可能惹塵埃呢?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型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而最終的說的是一種超脫
卻不是刻意的尋求
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以上的解釋摘自網頁,我再談談我的看法,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後天培養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塵即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當然身的相和前世有關了,塵是妄念,自性是圓滿的清淨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發,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稱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清淨,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
就常人來講,如悟到,對於世間的事情,萬物,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就足夠了。對於修證佛法的人來說,這是乙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佛法是讓人悟得本性的,從而對萬事萬物沒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執著於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遠找不到本性。禪宗,修證需要極高的慧根。
現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議,禪宗明理即可,不適合修證,修證要從神秀的漸悟入手,最後到慧能的頓悟,兩者缺一不可,離開漸悟談頓悟,那是口頭禪。
我說的對不對啊,你們認為我說的對不對啊?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這件事情涉及到感情,而感情是因人而異的,具有很大的主觀性,你說的,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是按照你的看法去看待他們感情事情的主要因為我們都不是當事人,很難以我們的標準去評判別人,因為在當時的情景下,他們是那麼想,在他們當時的角色下,他們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你們認為我說的對不對啊你們覺得我說的對不對啊?
雖然你這麼大談偉人會可能會引起政治糾紛,但是客觀公正的評價呢,愛情嘛,就是一種不理智的東西,如果知道他跟別的女人結婚了,她也沒有什麼別的出路,想想那個年代,結一次婚是一件容易的事嗎?再說如果真的結婚了,那就只能祝福他了 你簡直就是抬槓啊有什麼對的,愛情嘛,就是一種不理智的東西,如果知道他跟別的女人結...
大家覺得我說得對不對,大家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沒有任何毛病。遠離渣 男,珍愛生命。祝小姐妹離開他之後更加幸福!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能理解你此時此刻的我的感受。也罷,你也別難過了,失去的不是最好的,我不屬於自己。調整下心情,去尋找屬於你的幸福吧。記得採納喔謝謝!說得很對啊!他不懂得欣賞你的人,何必在乎過去啊!懂你愛你的人,適當的時,一定會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