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野有蔓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所以是中秋節,當時是公元2023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任太守。中秋佳節,本該團圓,卻與好兄弟蘇轍(即子由)分隔異地,這時感慨萬千,寫了這首詞給他。
詞中先說「何事長向別時圓」,似乎對月亮有所怨恨,你為什麼偏偏在人們分別的時候圓呢?
然而蘇軾一向曠達,想得開,於是勸慰自己和弟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也就是凡在一片藍天下,總是能共賞一輪明月,何須長嘆。
水調哥頭這首詩從那句話看出來是中秋節
2樓:彥子愛畫畫
丙辰中秋 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自由。(詞的小序)
3樓:彤彤豬寶寶
詞的前序有寫: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水調個頭是什麼季節什麼時間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
4樓:凌雨碎江南夜
《水調歌頭》蘇軾
抄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是蘇軾四十一歲中秋節時懷念弟弟蘇轍而做的詩,當時蘇軾與其**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蘇軾當時正任密州知府,官場失意.全篇充滿蘇軾貫有的浪漫主義色彩,一首被廣為流傳的中秋節詩歌.
簡而言之,水調歌頭的時間背景為秋季八月十五,夜半十分左右。
水調哥頭這首詞表達能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5樓:小我也認啦
所以是中秋節,當時是公元2023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任太守。中秋佳節內,本該團圓,卻與好
容兄弟蘇轍(即子由)分隔異地,這時感慨萬千,寫了這首詞給他。
詞中先說「何事長向別時圓」,似乎對月亮有所怨恨,你為什麼偏偏在人們分別的時候圓呢?
然而蘇軾一向曠達,想得開,於是勸慰自己和弟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也就是凡在一片藍天下,總是能共賞一輪明月,何須長嘆。
水調山頭之中秋詩詞
6樓:匿名使用者
水bai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du,歡飲達旦,大zhi醉,作此篇dao,兼懷子由。
明內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容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樓:匿名使用者
是下片開始bai
的三句「du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zhi
」因為詞的上片dao通過描寫版月亮敘述了權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發對兄弟的懷念之。下片開頭「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轉朱閣」,謂月光移照華美的樓閣。「低綺戶」,謂月光照著有離愁別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
「朱閣」「綺戶」,與上片「瓊樓玉宇」對照。既寫月光,也寫月下的人。這樣就由描寫月亮自然過渡到個人思弟之情的另乙個主題上去了。
白居易寫的憶江南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8樓:軒月名雪
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是李白、杜甫以外事名最大的唐代詩人,他寫詩敢為百姓訴苦,敢批評皇帝官僚,內容豐富多彩,語言通俗易懂,在當時,婦女和獐都能欣賞。他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廣泛流傳,而且很快傳到朝鮮、日本等國。白居易是最早寫詞的詩人之一,《憶江南》就是一首詞。
①憶江南――既是標題,也是詞牌名。
②舊曾諳――從前很熟悉。
③江花――江邊的花。
④藍――藍草,葉子青綠,可製染料。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蘇州做官,很受當地群眾的愛戴。這首詞是他回憶江南景物的作品,藝術上很有特色。先說選材。
這首詞就是寫春天日出時的江南風光。江南風光之美,在於她的秀麗明豔,而最美麗的是那碧綠的江水,最明豔的是那鮮紅的江花。可以說,寫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來江水」,正是寫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時刻,最美的景色。
再說修辭。形容花紅和水綠的兩句詩,都是比喻:春風吹拂的滿江綠水,就像青青的藍草一樣綠;晨光映照的岸邊紅花,比熊熊的火焰還要紅。
這樣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麼絢麗多彩,多麼生機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當年在蘇杭是曾經金屬錳覽過的,而今卻沒有那樣的機會了。詩不禁嘆息地說:
叫人怎能不懷念江南呢?結尾這個反問句,訴說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的熱愛,也激發著讀者對那美麗風光的深深的嚮往。
9樓:月越餘離
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詞賞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①。日出江花紅勝火②,春來江水綠如藍③。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古語云,言而無文,行而不遠。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還將一直流芳百世,那麼這寥寥數語,文在何處?如何能「行」如此之遠呢?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豔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裡常常可見,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
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裡也可見端倪,「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既是「能不憶江南」,那麼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麼給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載:「杭州靈隱寺多桂。
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
」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麼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靈隱寺尋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在八月桂花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於桂花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一副畫面。
乙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也許,月中桂子只是傳說,那麼錢塘潮奇觀確實是存在的。尋桂子不一定能尋到,潮頭卻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極深的景觀。錢塘江自杭州東南流向東北,至海門入海。
錢塘潮每晝夜從海門湧入,異常壯觀。錢塘潮在每年中秋後三日潮勢最大,潮頭可高達數丈,正因為如此,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裡,就能看見那卷雲擁雪的潮頭了,趣意盎然。上句寫跑去寺裡尋找那美麗的傳說,下句寫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錢塘潮,一動一靜,從中我們可以一窺作者內心蘊涵的種種心理活動,也許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難忘。
第三首,寫的是蘇州。吳酒一杯春竹葉,也許有人會說,竹葉青並非是吳酒啊,這是怎麼回事呢?一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對偶,二來,「春」在這裡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並非一定是指竹葉青酒,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
白居易在另一詩裡就有「甕頭竹葉經春熟」的說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類。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稱為「娃」,吳王夫差為她建的房子就叫「館娃宮」。
也許白居易這樣寫,就是出於對西施這位絕代佳人的聯想吧。十多年後,他在洛陽,回憶起當年飲酒觀舞,不禁嘆道:「早晚復相逢?
」。早晚,是當時的口語,意思就是何時。
三首詞,從今時,憶起往日,最後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蘇杭,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陽,神馳江南,撫今追昔,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滿足。而我們今日讀此詞,則因為白居易的出色描寫,也能得到某種精神滿足,不知當時白居易是寫給自己回憶的,還是留待後人欣賞的.
10樓:聰慧欣欣
白居易寫的憶江南這首詩描寫了江南春回大地時的艷麗的江花,碧綠的江水。抒發了詩人感嘆江南,讚美江南,留戀江南的感情。
蘇軾《水調歌頭_中秋》詩句全文
11樓:半罐
蘇軾《水調歌頭·中秋》詩句全文如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
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裡,現在是什麼年代了?
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彷彿乘雲御風,置身天上,**象在人間!
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裡,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麼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
只願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2.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著有《蘇東坡全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春曉》這首詩的詩詞,春曉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孟浩然 春曉 詩全文為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曉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春曉 春天的清晨,全詩的意思是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 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1 春曉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覺 曉,處 處 ...
古詩中秋月的詩意是什麼《中秋月》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蘇軾的 中秋月 簡介 原文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翻譯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寫的詩詞這首詞用什麼手法勾畫了一家五口人的怎樣的生活
清平樂 村居 是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描繪了農村乙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全詞以白描手法描述了農村的鄉土風俗,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