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苗喬恩
正常分割槽後引導分割槽是不會產生碟符的,你的分割槽方法有誤。
用diskgenius或傲梅分割槽助手進行磁碟分割槽。
新買的膝上型電腦固態盤分盤,請問怎樣分最好256g的
2樓:拉著烏龜去跑步
個人認為如果還有機械盤的話,固態盤分兩個盤比較合適:c盤60-100g,用來裝系統,d盤用版來裝程式。。。如果就權乙個固態盤那就分三到四個分割槽:
c盤有50g就夠了,d盤50-100g,e盤100g或者是ef各50g
3樓:鄧氏五郎
分三個盤大小隨意切記4k對齊
4樓:博望的天空
系統盤50g,剩下的分2個區。
固態硬碟上安裝了系統無法從固態上啟動是怎麼回事
5樓:午夜純牛奶
第乙個,來ssd本身的問題,建議你
源使用pe進入計算機使用diskgenius軟體對ssd進行硬碟掃瞄,看看是否是硬碟本身的質量問題,最好是重新分割槽或者直接格式化。
第二,如果ssd沒有問題的話,那就是啟動項的問題,你的第一啟動項是hdd,而hdd中的系統早已格式化,所以會一直迴圈重啟。更改方法如下:
1 在開機按del或f2或f12或esc進入bios設定,具體看啟動時候的提示,進入之後選擇advancedbios features。
2 將first boot device 改為你的ssd即可。
第三,一般的ssd是自帶100m的隱藏分割槽的,如果沒有講ssd的的隱藏分割槽標為活動分割槽的話,也有可能會導致無法啟動,只要在磁碟管理中講ssd中的100m隱藏分割槽設為活動分割槽即可。
6樓:匿名使用者
用分割槽助手之類的工具,將固態硬碟改為主分割槽,其他的機械硬碟分割槽一律改為邏輯分割槽。
7樓:從前的小螞蟻
固態硬碟必須裝在順序為0的第一介面上才能引導啟動進系統(ide口或sata口)關鍵是介面順序,快試試吧。
8樓:匿名使用者
固態硬碟安裝系統無法從固態上啟動。可以換個系統再裝。
說實話。玉公尺系統 比較好用,不但穩定,也很流暢。。
9樓:常春藤
你的電腦是uefi啟動模式吧?
efi分割槽你建立了嗎?這個是引導分割槽
10樓:匿名使用者
只接固態,重新安裝系統!
11樓:匿名使用者
設定了以固態硬
盤啟動但卻預設以機械硬碟啟動的原因不是設定的問題,而是固態回硬碟與答機械硬碟的資料線插在主機板上的先後順序搞反了。
解決方法為:將固態硬碟的資料線接在主機板的sata0上,機械硬碟的資料線接在sata1上。
w10 256固態怎麼分盤合理,分幾個
12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最多分2個,c盤純系統,分60g就可,其它的全分d盤,裝常用軟體遊戲。注意4k對齊
13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c盤100g,裝系統和軟體。e盤100g,存放重要檔案。其餘給d盤,娛樂性的、不重要的全放在d盤,很多軟體會預設在d盤或可用空間最大的盤存放檔案,所以d盤要大,這樣分割槽便於管理。
我想了解一下下面碟符的作用,efi系統分割槽幹嘛的,就是下面300m,600m這兩個區幹嘛用的,還有固體硬碟的
14樓:華碩服務
您好 尊敬的華碩使用者
efi分割槽是您的系統啟動引導的分割槽,存放引導啟動的檔案的。
下面的600m和20g的分割槽都是您的開機f9恢復系統的功能使用的分割槽,存放恢復檔案和引導使用該功能的檔案程式。
請問一下256g的固態硬碟怎麼分割槽??
15樓:撒代倫山靈
你肯定是用固態硬碟做繫
統盤了,建議將固態硬碟分割槽兩個,乙個70-90之間,這樣做內系統盤,另乙個就是剩餘容
的空間做遊戲等常用軟體的儲存空間,機械硬碟就不需要分割槽了,主要儲存電影等大型檔案就可以了,這樣最好
16樓:匿名使用者
還有就是, 善用搜尋~論壇上很多很多更換或者新增ssd, 轉移系統, 或者重新裝系統, 各種教程 .......網上 也很多~
17樓:匿名使用者
c盤-50g
剩下分兩個邏輯盤或者乙個隨便
18樓:百元新
建議劃分兩bai個區,這樣比du較合理。
1、c盤(zhi系統盤)dao50g用來安裝作業系統,專目前win10為最新的操屬作系統,在安裝系統後只用了20g左右,最多不大於22g,剩下的空間足夠可以安裝一些必須在c下的軟體了。而且會富餘足夠的空間,不會因為c盤過滿導致系統緩慢。
2、剩下的空間分配個d盤,200g可以安裝一些遊戲以及軟體了。
這種分割槽方法同時兼顧了系統的執行速度,並且沒有浪費太多的硬碟空間。
我想一下efi分割槽有什麼用,能刪除嗎?能的話如何刪除(是固態硬碟)??
19樓:依然特雷西
efi分割槽作用就是引導作業系統正常啟動。,所以除了efi,其它的分割槽都可以刪除。解決方法如下:
1、進入到電腦的桌面,右擊此電腦圖示,然後在彈出的右鍵選單中選擇管理選項。
2、接著進入到計算機管理的介面,選擇左側列表下方的磁碟管理選項。
3、接著進入到磁碟管理的介面,在右側下方的區域可以看到u盤中的efi分割槽。
4、接著在efi分割槽上右擊,在彈出的右鍵選單中選擇刪除卷選項。
5、接著efi分割槽就會被刪除了,剩下的空間是未分配的狀態。
20樓:湖人總冠軍
efi系統分割槽可以刪除。
步驟如下:
1、如圖所示,一台計算機上有兩個硬碟,作業系統中的磁碟不移動,但只清除其他硬碟的efi分割槽,開始→執行→輸入:diskpart單擊「確定」開啟命令。
2、然後,輸入:列出磁碟按回車鍵→選擇要修改的磁碟。
3、這是磁碟0,輸入:select disk 0enter選擇磁碟0。
4、重新輸入:清除按回車鍵清除磁碟上的所有訊息。
5、然後重新分割槽(右鍵單擊未分割槽的磁碟)並使用嚮導操作(格式化)磁碟空間,然後就可以使用磁碟了。
21樓:墨汁諾
efi系統分割槽可以刪除。
盤只有三個分割槽,兩個黑色的是未分配空間,使用minitool分割槽嚮導工具,把100m的分割槽移動到最前面,兩個未分配空間就合併到一起,此時就可以在未分配空間裡面建立新的分割槽,或者是擴充套件原來的分割槽了。
efi裡的是啟動檔案,efi資料夾的內容在efi分割槽裡也會有乙份的,efi環境下不提供中斷的訪問機制,也就是說每個efi驅動程式必須用輪詢的方式來檢查硬體狀態,並且需要以解釋的方式執行,較作業系統下的驅動效率更低。
efi系統不提供複雜的儲存器保護功能,它只具備簡單的儲存器管理機制,具體來說就是指執行在x86處理器的段保護模式下,以最大定址能力為限把儲存器分為乙個平坦的段,所有的程式都有許可權訪問任何一段位置,並不提供真實的保護服務。
22樓:拔劍煮酒論英雄
efi不是分割槽,是一種啟動方式,它的作用就是引導作業系統正常啟動。
所以除了efi,其它的分割槽都可以刪除。
23樓:阿超
看似好浪費空間的樣子
這些備份分割槽裡面應該是存系統備份,驅動之類的
如果你買電腦的時候有驅動光碟,那就重新安裝下系統,在安裝系統的時候,把這些分割槽都全刪了,重新建立幾個分割槽,就不會有空間浪費了
24樓:熱心不坑的網友
可以在efi上右鍵——刪除卷。其實您的系統盤20g合適。別的盤隨意。
重灌吧。99g的系統盤不合適!裝系統時一定把20g的空間分出來,系統裝在上面。
其他的可以進入磁碟管理介面,就是您**的介面分。裝好後不可能對系統盤再分的。
固態硬碟可以自定義4個盤的容量嗎?比如說乙個256g的固態硬碟,c,e,f盤各20g,d盤196g,這樣可以嗎?
25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的。這叫分割槽。
小硬碟一般預設mbr,如果是主分割槽,最多4個。如果是邏輯分割槽,可以有很多。
不過,沒必要。
256最多分兩個就可以。
分割槽太碎了不好管理。
電腦就256g固態硬碟怎麼分割槽
26樓:匿名使用者
推薦分2個,c盤乙個,其他乙個。放置因為系統bug造成的系統盤無法讀取問題(我遇到了1次)。
現在軟體都比較大,c盤分100g,其他的資料放d盤。
27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分割槽比較容易,256g固態硬碟分三個區,c為系統,d為軟體,e為遊戲,256g實際容量250g差不多,50g為c系統盤,d放100g,e也放100g,這樣分割槽後容量比較合理,
28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不分割槽最好,用資料夾一樣能全分開。非要分,c盤80~100g,其餘給d盤。
29樓:充瑋茆偉茂
固態硬碟1個區,注意4k對齊。1t機械硬碟平均分2個區。系統和安裝軟體都裝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放檔案**等。系統和軟體安裝好後備份乙個,免得以後系統重灌麻煩。
30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要分:50g系統盤,裝系統和一些常用軟體;170g主力盤,裝大型遊戲和辦公軟體
31樓:一二好仨
256g建議不要分割槽,分割槽的話系統盤至少150g,否則時間長了系統會卡
固態硬碟做系統盤,原來的C盤劃分到其他盤會對其他盤的軟體有影響嗎
你好!如果你所說的cdef盤是另外乙個硬碟上的分割槽,而你將系統盤安裝在新的固態硬碟上的話,不論你並不並c盤,cdef盤上軟體都會受到影響 綠色軟體例外 因為它丟失了在系統盤的註冊資訊和檔案,軟體是要重新安裝的。你可以用無損分割槽助手專業版對它們進行分割槽方面的操作,如合併 調整分割槽大小,建立分割...
如何讓C盤增加10G空間
在會分割槽的情況下,可以這樣做,先把c盤做個gho檔案備份,然後把c盤和d盤重新分割槽成你想要的,再用這個gho檔案恢復到分好的c盤中,但你描中說要安裝win7系統,你難道要安裝在乙個分割槽嗎?你完全可以在安裝win7以全新安裝方式安裝,如果感覺不好用,可以把之前的gho備份恢復回來。要麼就分開安裝...
win10怎麼把c盤檔案轉移到其他盤
tutu天然呆 具體步驟如下 滑鼠點選win7系統電腦桌面左下角的 開始 選單 在搜尋框中輸入 計算機管理 後按回車鍵 滑鼠點選 administrator 選擇屬性選項,在隨後的對話方塊中取消勾選 帳戶已禁用 選項 操作完之後關閉 計算機管理器 登出當前使用者,以administrator身份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