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何文為
「父母,唯其疾之憂」出自《論語·為政》。「唯其疾之憂」的句式相當於「唯憂其疾」,猶如今天「唯利是圖」相當於「唯圖利」一樣。「唯其疾之憂」中,「唯」是「只」的意思;「其」,指代父母,譯為「他們」。
「父母,唯其疾之憂」的意思是:對父母,只擔心他們的疾病。
孔子說的「孝」就是體諒父母之心,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掛念父母之憂,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或者養活。這對今天做兒女的仍有啟示意義。
2樓:命運與夢
什麼是孝?孔子給出乙個判別的標準
詳解:通常的解釋大同小異,但都把孝變成了一種行為規範而脫離了實際情感的當下基礎。
孟武伯,上章孟懿子的兒子。「父母唯其疾之憂」是「唯其疾之憂父母者」的倒裝與省略,「唯」,縱使;「其」,指代兒女;「之」,結構助詞。孔子這裡說的很平易,也很有操作性。
什麼是孝?孔子給出乙個判別的標準,就是「兒女縱使生病也擔憂父母的那種感情」,為什麼?因為自己生病而使得父母擔心,更使得父母得不到照顧,為此不安,因此產生憂愁。
這種感情是當下產生、發自內心的,不需要什麼道德規範去約束。
本章,如上章,同是站在具體個體的角度,審視「孝」作為乙個具體的個體行為的當下性。孝,不是一種虛無飄渺的道德概念,而是一種真切的當下的感情,縱使你生病,也當下產生擔憂父母的感情,這就是孝。當然,平時沒有生病時,當下產生擔憂父母的感情,同樣也是孝。
但在生病等極端情況下,依然能當下自然地產生擔憂父母的感情,這種孝才算是經歷考驗的。有些所謂的孝子,平時口比蜜甜,真到緊要關頭,只想著自己,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不用說自己生病等情況了,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孝。
注意,這裡的「疾」只指生病,不指那些不當行為等導致的過患。人間最大的不幸莫過於白傳送黑髮,任何不珍惜自己生命的,因為一些惡習而遭遇意外的兒女,都是世間最不孝之人。另外,因為自己的行為遭受傷殘、牢獄等,道理也是一樣的。
為什麼?乙個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而導致傷殘、牢獄、甚至死亡的,絕不可能在當下真正產生對父母的擔憂,這些人心裡如果真的擔憂父母,就不會容忍自己有任何不當行為而把自己陷入險地。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問孝,孔子說:「(孝就是)縱使自己生病也擔憂父母的那種當下產生的感情。」
一句不讓父母操心的名言
3樓:紫色的悠念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關於敬愛父母的古代故事(要古文)
4樓:路上的期盼
木蘭從軍。木蘭從軍講述了木蘭代替父親去征戰的古代故事。木蘭是古時候的一名民間女子。
從小練習騎馬,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親的名字也在名冊上,她的父親因年老多病而不能勝任,木蘭便女扮**,替父親出征。
原文: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長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因其父名在軍書,與同里諸少年皆次當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蘭乃易**,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蒙特內哥羅,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餘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
白話譯文:
木蘭是古時候的一名民間女子。從小練習騎馬,隨著年齡的增長技術不斷精深,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親的名字也在名冊上,和同村的許多年輕人都在此次出征中。
她的父親因年老多病而不能勝任,木蘭便女扮**,買了駿馬和馬鞍,替父親出征。逆黃河而上,翻越蒙特內哥羅,騎馬轉戰共十餘年,多次建立功勳,屢建奇功。
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蘭從軍的事情後就更加相信這個道理了。
5樓:我要喝優樂美啊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係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行》。
關於感恩的古文名句
6樓:匿名使用者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我記得初中還是高中有一篇古文,說的好像是古代怎麼治民,裡面有說子女生病,父母要受到懲罰,叫什麼名字 15
7樓:匿名使用者
勾踐滅吳。女子十四不嫁,其父母有罪。
8樓:匿名使用者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為什麼生病的人想快好起來,沒有生病的時候不珍惜啊
當生病的時候,人也許是最脆弱的,因為要忍受病痛帶來的折磨 生病的時候感覺自己寂寞的靈魂,是需要溫度的摩擦的。人總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想起來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想到的事情特別多。家人對你的關愛卻可一使你分散痛苦,所以我認為家庭對乙個人來講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使你心情愉悅,工作起來精力充沛。我...
家裡有生病的爸,4歲的女兒,媽也身體不好
這一家三口怎麼辦啊?父親是家裡的頂梁柱卻生病。母親身體不好。女兒還小,可以找一下 部門,國家有政策有扶貧款,也可以靠社會的力量。你的他 她 呢?沒有就抓緊找現在離婚率這麼高會找到的,希望你能遇到願意與你共苦的另一半。不幸的三口之家。社會應當伸出援助之手。頂梁柱父親生病了。媽媽身體也不好,只剩下了乙個...
我的鳥生了什麼病,怎麼看鳥有沒有生病
脫髮 用霸王洗髮液 怎麼看鳥有沒有生病 選購時要先觀察,活潑的,合群的,毛質光亮,無任何脫毛掉毛和表皮內增生的就可認為是健容康的鳥。有些不喜歡合群的,經常發呆的,毛質不好的就盡量不要選,抓鳥時因為鳥受到驚嚇,病鳥這時候也會逃跑,表現也很活躍,但是回家後就開始發蔫了,所以買鳥開始的觀察很重要。不要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