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建設生態文明是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共同事業,在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具有特別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破解我國前進中的種種難題有決定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蹟,成就輝煌。
但發展中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突出,城鄉差別、地區差別、收益分配差別擴大,生態退化、環境汙染加重,民生問題凸顯以及道德文化領域裡的消極現象等,嚴重制約了現代化巨集偉目標的順利實現。如何破解難題,走出困境,實現良性迴圈,事關改革、發展大局。須知,這些矛盾和問題都是傳統工業化帶來的,若以工業文明理念和思路應對,不但於事無補,還會使困境日益深化。
惟有以生態文明超越傳統工業文明,堅持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對發展中的矛盾、問題作統籌評估、理性調控、綜合治理,方能化逆為順、舉一反
三、突破瓶頸制約,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必將促進全民族生態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我國環境惡化遲遲不能根本好轉,這與人們的生態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關係。近些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態意識、環保觀念日益增強,參與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但是,生態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於廣大群眾心中。相當多的人生態道德文化水平低下,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有些公務人員的生態道德、環境意識差得驚人。
據《中國青年報》xx年11月13**道:某省環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眾認為環境保護應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然而卻有高達91.
95%的市長、廳局長認為加大環保力度會影響經濟增長。生態道德文化缺失還表現在消費領域追求奢華、過度消費、甚至揮霍浪費等方面。事實說明,在廣大群眾尤其是在公職人員中間,強化生態道德文化教育,「補生態道德文化課」,亟為迫切、重要。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目標任務之一,也是實現「更高要求」的保障。
總的看,我國物質文明建設成就卓著,城鄉人民對經濟發展、生活改善是滿意的,給予好評,但對環境惡化,則反映相當強烈。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與其他目標任務同步。然而,同物質文明相比,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明顯滯後,亟須加大力度,加快步伐。
否則,勢必會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後腿。這是應當防止和避免的。
我國是具有悠久生態道德文化與倫理傳統的國家,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而樸素的生態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華民族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精神境界。「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建設生態文明,不僅需要法律的約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
而通過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生態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會生態道德文化水準的最佳途徑和方式。應當抓住這一良好機遇。在廣大城鄉居民中廣泛深入地開展生態道德文化宣傳教育,普及生態道德文化知識;特別要重視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生態道德文化水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企業建設;加強生態道德立法,規範人們的生態道德行為;轉變消費觀念,倡導適合國情的合理適度消費;還要實行村居民生態自治,充分發揮民間環保組織的作用,並把生態道德文化教育與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結合起來,以收相互促進、事半功倍之效。
最後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按照生態文明理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技術進步,有效降低能耗,推進經濟集約化、生態化、知識化,是多麼迫切、緊要!其潛力又是多麼巨大!如果各級**、各行各業在行動上切切實實這麼做了,那麼,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生態優化、環境保護,豈不可以創造出新的人間奇蹟!
2樓:匿名使用者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發展,在維持自然界再生產的基礎上進行經濟再生產;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從廣義看,是指人類文明發展的乙個新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人類文明形態;從狹義看,生態文明是相對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是文明的乙個方面,即人類在處理與自然的關係時所達到的文明程度。因此,生態文明的建設對社會的現實存在和未來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對於我國現實和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生態文明」寫入十七大報告,是我們黨首次把「生態文明」這一理念寫進黨的行動綱領,必將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程序中產生重大影響。「生態文明」寫入十七大報告,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對日益嚴峻、全球關注的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作出的莊嚴承諾。
「生態文明」寫入十七大報告,使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建設生態文明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生態文明,既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和保障。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就意義重大了吧!
這些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的確是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這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這些路子發達國家早就走過了,現在別人把大的、汙染嚴重的加工廠都設在中國,使我們的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美國人很中國人不同,美國人講求的是征服自然,中國人講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要不進行生態建設,死的會比較慘!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有何重要意義
4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乙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迴圈、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我國率先跨入生態文明社會,不但會使全國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人文、民生面貌為之一新,而且必將大大加快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程序。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中,人類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人類的行為方式應該符合自然規律,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專案建設中都要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5樓:喜陽陽
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這一重要論述,反映了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再深化,標誌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規律、自然資源永續利用規律和生態環境規律的認識進入了乙個新的境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對於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建設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
二、建設生態文明是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需要;
三、建設生態文明是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四、建設生態文明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
建設生態文明,是***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從現階段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乙個新的高度和水平。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十八大報告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論述,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努力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能夠加快實現,乙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必將展現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6樓:寧馨兒講故事
那當然了,帶個非常重要的,這樣說生態文明吶,文明肯定是我們所追求的吧。
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
7樓:匿名使用者
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汙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乙個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經濟規模大,即使採取各種末端治理措施,也難以避免嚴重的環境影響。
要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就必須大規模開發利用清潔可再生能源,實現自然資源的高效迴圈利用。對於尚處於工業化階段的我國來說,挑戰是巨大的。但是,作為乙個後發國家,有積極借鑑和吸收其他國家經驗的優勢。
要抓住歷史機遇,採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生態文明,昭示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意味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變,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也是全黨全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8樓:匿名使用者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目標任務之一,也是實現「更高要求」的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必將促進全民族生態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我國環境惡化遲遲不能根本好轉,這與人們的生態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關係。近些年來,我國城鄉人民的生態意識、環保觀念日益增強,參與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但生態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於人民大眾。相當多的人生態道德文化水平低下,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
我國是具有悠久生態道德文化與倫理的國家,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而樸素的生態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華民族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精神境界。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我國率先跨入生態文明社會,不但會使全國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人文、民生面貌為之一新,而且必將大大加快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程序。
9樓:匿名使用者
一、建設生態文明,觀念要先行。要使生態文明觀深入人心,在全體公民中強化我國人
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形勢嚴峻的國情意識;強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的效益意識;強化經濟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人文指標全面發展的政績意識;強化環
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資本,破壞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環保意
識。在全社會形成了解國情、珍愛環境、保護生態、崇尚自然、節約資源、造福後代的共識,
使生態文明觀念成為13 億中國人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自覺行動。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鍵。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統一到經
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上來,樹立保住綠水青山也是政績的理念,把產業結構調整與節約資
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推進產業結
構優化公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逐步改變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
達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三、堅定不移地抓好節能減排工作是核心。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好」是基礎,「好」
的體現之一是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做到節能減排。要讓節能降耗和汙染減排成為兩根「高壓
線」,加快利用先進技術改造高耗能、高汙染企業,堅決淘汰落後的生產力,堅定不移地走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四、實行嚴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標要出硬招數,不動真格的換不來藍天碧水。要
像控制人口、保護耕地一樣,實行嚴格的環境資源保護制度,嚴肅法律制度、環境標準、執
法紀律、執法手段,建立健全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將能耗降低和汙染減排完成情
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實行政績督察制和行政問責制,對那些我行我素、無視
法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人要堅決懲處,杜絕一切環境違法行為,絕不允許「少數人發財、
人民群眾受害、全社會買單」的情況再出現。
怎樣理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特別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搶占 制高點,掌握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話語權,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國際氛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破解我國發展中所付出的資源 環境代價過大,發展不平衡 不協調的矛盾突出,城鄉差別 地區...
如何理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 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 環境汙染嚴重 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 順應自然 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文化建設 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堅持節約資源...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意義,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意義
精神文明建設,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教育事業。在知識經濟時代,精神文明在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發展提供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定的精神支柱和堅強的智力支援的作用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因此,農村黨支部在日常工作中,為了實現農村的全面進步和發展,為了建設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