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交換機的幾個模式是什麼意思起到什麼作用

2021-03-04 00:32:49 字數 5784 閱讀 3386

1樓:匿名使用者

你問的應該是使用者模式、特權模式、全域性模式、埠模式吧。

首先它們之間呈現出遞進關係:使用者模式->特權模式->全域性模式->埠模式

我用自己的理解和你說一下這幾個模式都有什麼用吧。

1.使用者模式

交換機啟動完成後按下enter鍵,首先進入的就是使用者模式,在些使用者模式下使用者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只能用來檢視一些統計資訊。

switch>

2.特權模式

在使用者模式下輸入enable(可簡寫為en)命令就可以進入特權模式,使用者在該模式下可以檢視並修改cisco裝置的配置。

switch>en

switch#

3.全域性配置模式

在特權模式下輸入config terminal(可簡寫conf t)命令即可,使用者在該模式下可修改交換機的全域性配置。如修改主機名。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

4.介面模式

在全域性配置模式下輸入inte***ce fastether*** 0/1(可簡寫int f0/1)就可以進入到介面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所做的配置都是針對f0/1這個介面所設定的。如設定ip等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

2樓:匿名使用者

交換機在交換資料幀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模式來滿足網路和使用者的需要,思科的交換機提供三種交換模式:

儲存**模式

儲存**(store-and-forward)模式是指交換機收完整個資料幀,並在crc校驗通過之後,才能進行**操作。如果crc校驗失敗,即資料幀有錯,交換機則丟棄此幀。這種模式保證了資料幀的無差錯傳輸,當然其代價是增加了傳輸延遲,而且傳輸延遲隨資料幀的長度增加而增加。

快速**模式

快速**(fast-forward)模式是指交換機在接收資料幀時,一旦檢測到目的位址就立即進行**操作。但是,由於資料幀在進行**處理時並不是乙個完整的幀,因此資料幀將不經過校驗、糾錯而直接**,造成錯誤的資料幀仍然被**到網路上,從而浪費了網路的頻寬。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資料傳輸的低延遲,但其代價是無法對資料幀進行校驗和糾錯。

自由分段模式

自由分段(fragment-free)模式是交換機接收資料幀時,一旦檢測到該資料幀不是衝突碎片(collision fragment)就進行**操作。衝突碎片是因為網路衝突而受損的資料幀碎片,其特徵是長度小於64位元組。衝突碎片並不是有效的資料幀,應該被丟棄。

因此,交換機的自由分段模式實際上就是一旦資料幀已接收的部分超過64位元組,就開始進行**處理。這種模式的效能介於儲存**模式和快速**模式之間。

3樓:愛情已被

zhangzhao825 的正解

4樓:匿名使用者

。。。。霸氣。 建議你還是先看書吧。 先把na的書看個2遍。 最好是cisco學院的教材。 這樣的問題就都ok了。

5樓:春素小皙化妝品

交換機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交換:

1、直通式:

直通方式的乙太網交換機可以理解為在各埠間是縱橫交叉的線路矩陣**交換機。它在輸入埠檢測到乙個資料報時,檢查該包的包頭,獲取包的目的位址,啟動內部的動態查詢表轉換成相應的輸出埠,在輸入與輸出交叉處接通,把資料報直通到相應的埠,實現交換功能。

由於不需要儲存,延遲非常小、交換非常快,這是它的優點。它的缺點是,因為資料報內容並沒有被乙太網交換機儲存下來,所以無法檢查所傳送的資料報是否有誤,不能提供錯誤檢測能力。由於沒有快取,不能將具有不同速率的輸入/輸出埠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丟包。

2、儲存**:

儲存**方式是計算機網路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它把輸入埠的資料報先儲存起來,然後進行crc(迴圈冗餘碼校驗)檢查,在對錯誤包處理後才取出資料報的目的位址,通過查詢表轉換成輸出埠送出包。

正因如此,儲存**方式在資料處理時延時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資料報進行錯誤檢測,有效地改善網路效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援不同速度的埠間的轉換,保持高速埠與低速埠間的協同工作。

3、碎片隔離:

這是介於前兩者之間的一種解決方案。它檢查資料報的長度是否夠64個位元組,如果小於64位元組,說明是假包,則丟棄該包;如果大於64位元組,則傳送該包。這種方式也不提供資料校驗。

它的資料處理速度比儲存**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

擴充套件資料

cisco交換機有以下幾個系列:

1900系列:1924;2900系列:2924、2924m;2950系列:2950-24、2950g-24/48、2950c-24、2950t-24、2950sx-24/48。

2960系列:2960-24/48tt-l、296024/48tc-l;3500系列:3508g、3524、3548;3550系列:

3550-24-**i/emi、3550-48-**i/emi、3550-12g/t。

3560系列:3560-24/48也有帶g的;3750系列:3750-24/48-ts-s、3750-24/48-ts-e 3750g-24/48-ts-s、3750g-24/48-ts-e 、3750g-12s。

4000系列:4003、4006;4500系列:4503、4506、4507r;6000系列:6006、6009;6500系列:6506、6509、6513。

cisco交換機配置,這兩個命令有什麼作用?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埠最多訪問裝置數量為四個

這個是交換機埠安全命令 後面還可以跟著一條命令 然後匹配確定mac位址

7樓:匿名使用者

第乙個是進入交換機埠安全設定

第二個是 允許連線的最大mac數量是4個~~

8樓:匿名使用者

第乙個開啟埠安全特性,第二個允許這個開啟埠安全特性的埠學到最多4個mac位址

9樓:somnus丶仙兒

上面那個是啟動交換機埠設定

下面那個是允許最大四個主機

10樓:嚴樹的樹

恩。不過我覺得下面應該還乙個命令,就是當埠下面通過的mac位址大於4個的時候 乙個動作

1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行是要做埠安全,第二行是做最多連線4個不同的mac位址

cisco的交換機配置模式有哪些?

12樓:匿名使用者

r> 使用者模式。

r# 特權模式。

r(config)# 全域性模式。

rommon> 沒有載入ios的模式。

交換機的特權模式 使用者模式 全域性模式 還有埠模式有什麼區別思科交換機

13樓:無雙龍橫掃千軍

思科交換機的特權模式、使用者模式、全域性模式和埠模式的區別:

1、模式的許可權功能不同。其中,使用者模式只能檢視配置,且只能檢視部分配置,不能配置交換機;特權模式只能檢視配置,且只能檢視部分配置,不能配置交換機;全域性模式可以修改配置,且對全域性生效,但是預設不能檢視;而埠模式所做的配置都是針對介面所設定的。

2、模式的進入方式不同。除了使用者模式可以在交換機啟動完成後直接進入,其他模式都要在進入前乙個模式的基礎下進入。

3、模式的交換機命令不同。不同的工作模式有著不同的交換機命令。

14樓:d塵封de青春

有以下區別:

1、進入方式不同。這些模式必須逐層遞進,不能直接跳級進入,只能順著特權模式、使用者模式、全域性模式還有埠模式進入

2、模式的按鍵符號不同。使用者模式的按鍵符號為大於號,而全域性模式和埠模式的按鍵符號都是#號位。

3、許可權不同。既然區分出這麼多的模式結構,那麼各種模式也代表這不同的許可權和功能,比如使用者模式只能查詢一些基礎資訊,在特權模式下,有檢查、配置、除錯等所有許可權,全域性模式可以配置全域性結構,而介面模式則是作用於具體某一子介面,需要配置具體的內容就需要進入相應的子配置模式

擴充套件資料

交換機的三種模式:

1、使用者模式:跟思科交換機一樣,首次進入的模式變為使用者模式,其標誌符號位為》,其擁有許可權也是相應的有限的許可權,如查詢、統計等許可權。

2、系統檢視模式:相當於思科交換機的全域性模式,在使用者模式下輸入system-view即可進入系統檢視模式

3、介面模式:在系統檢視下,輸入inte***ce g0/1,即可進入介面模式,對其相應的介面做配置,只針對某一介面有許可權。

15樓:零號數

區別:1、進入方式不同。此模式由低到高,依次進入呈遞進關係,只能由使用者模式,輸入enable進入特權模式,再輸入config terminal(可簡寫conf t)進入全域性模式,最後在全域性模式下輸入inte***ce fastether*** 0/1(可簡寫int f0/1)就可以進入到介面模式。

2、標誌符號位不同。使用者模式下的標誌符號位為》,其特權模式,全域性模式和埠模式的標誌符號位都是#。

3、許可權不同。

(1)使用者模式:預設情況下,第一次訪問交換機使用者進入的就是使用者模式,在此模式下只能進行很有限的操作,如只能用來檢視一些統計資訊。

(2)特權模式:在特權模式下,有檢查、配置、除錯等所有許可權,除了具體到埠的配置,其他的基本都可以在此模式下完成。

(3)全域性配置模式:該配置模式下配置的內容都將作用於全域性。

(4)介面模式:作用於具體某一子介面,需要配置具體的內容就需要進入相應的子配置模式。如需要配置g0/1的埠,則輸入在全域性配置模式下輸入inte***ce g0/1,進入(config-if)#。

16樓:匿名使用者

我用個人理解的給你說下吧

首先它們之間呈現出遞進關係:使用者模式->特權模式->全域性模式->埠模式

使用者模式:基本沒有什麼作用,幹不到什麼

特權模式:在這裡面能實現一些功能,可以參看下配置,修改部分配置全域性模式:在這裡做配置後,是對整個交換機起作用的,不是區域性的。

埠模式:這裡配置就是區域性的,應用到埠上面的,你配置哪個埠就生效到哪個埠的。

在附上樓上的標示

switch>

switch#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if)#

17樓:匿名使用者

1.使用者模式

交換機啟動完成後按下enter鍵,首先進入的就是使用者模式,在些使用者模式下使用者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只能用來檢視一些統計資訊。

switch>

2.特權模式

在使用者模式下輸入enable(可簡寫為en)命令就可以進入特權模式,使用者在該模式下可以檢視並修改cisco裝置的配置。

switch>en

switch#

3.全域性配置模式

在特權模式下輸入config terminal(可簡寫conf t)命令即可,使用者在該模式下可修改交換機的全域性配置。如修改主機名。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

4.介面模式

在全域性配置模式下輸入inte***ce fastether*** 0/1(可簡寫int f0/1)就可以進入到介面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所做的配置都是針對f0/1這個介面所設定的。如設定ip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

cisco交換機幾種配置模式之間如何切換

1 使用者模式特權模式 enable 2 特權模式全域性配置模式 conf t 3 全域性配置模式介面配置模式 int 使用者模式 交換機啟動完成後按下enter鍵,首先進入的就是使用者模式,在些使用者模式下使用者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只能用來檢視一些統計資訊。2.特權模式 在使用者模式下輸入enabl...

思科cisco交換機有哪些型號cisco常見路由交換機的型號有那些

思科精睿 就是原先linksys系列 思科精睿 srw208 交換機思科精睿 srw224g4 交換機 思科精睿 srw248g4 交換機 思科精睿 srw2024 交換機 思科精睿 srw2048 交換機 思科精睿 slm224g2 交換機 思科精睿 sd208 交換機 思科精睿 sd2008 交...

CISCO交換機PING命令引數

1 使用ciscoping命令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使用ip位址ping。2 高階ping的另一種方法是按照下面的步驟,輸入ping,輸入並選擇相應的選項。protocol ip 此處為協議選擇預設即可 targetipaddress 此處為ip位址。repeat count 5 此處為重得次數 d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