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gloria小白
一)《浮士德》的基本內容及寓意(浮士德一生追求探索經歷了那幾個階段,探索過程的意義何在)
1 、兩場賭賽的寓意
第一場賭賽指天帝與梅非斯特訂約,其本質是關於人性善惡的哲學論辯和試煉;第二場賭賽指梅非斯特與浮士德訂約,表現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渴望變革現實的願望。
2 、五個悲劇的寓意
( 1 )知識悲劇:體現了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直到「狂飆突進」運動資產階級思想覺醒、否定宗教神學、批判黑暗現實的反封建精神。隱喻了任何乙個精神探索者求「知行合一」理想境界的願望。
( 2 )生活悲劇:表現資產階級(或所有精神探索者)的兩面性:理性與情感、精神性與世俗性之間的矛盾衝突。
一方面耽於感官享受,另一方面又努力自拔,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同時,批判了資產階級自私自利的放縱行為。
( 3 )政治悲劇: a 表現啟蒙主義者企圖依靠君主改良現實的迷夢的破產;表現資產階級的妥協性、軟弱性以及在政治上的無權地位。 b 說明在強大的國家機器中,個人力量微不足道。
( 4 )美的悲劇: a 表現歌德「藝術改良」理想的幻滅,歐福良是其理想的化身,即古典美與現代精神的完美結合。但因這種理想遠遠超越德國現實而毀滅。
海倫代表古典美,她的消失意味著現代人的刻板復古,只能借到形式,不能得其精髓。 b 寧靜、和諧的古典美的精神,不能挽救浮躁、動盪的現代人的靈魂。因為現代人只能生活在現代。
( 5 )事業悲劇:表現浮士德「改造自然」造福人民的社會理想的幻滅。說明這種具有空想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會理想,在當時的德國,只能是一種美妙的幻覺。
(二)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義
浮士德是乙個虛構的、同時又是乙個有著鮮明個性的藝術形象。(1)他不斷的追求知識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自強不息、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積極向上的精神,即 「浮士德精神 」。
(2)浮士德又有貪圖享受、安於現狀的一面,這就構成了浮士德的內在矛盾,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慾的驅使,常常沉迷於名利、地位、權勢、女人和美等現實慾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這些所迷惑,不斷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創造事業,一方面又迷戀兒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會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權的支持者。
在這樣「靈與肉」,「善與惡」的辯證發展之中,歌德展示了人類複雜性和真實性,也反映了人類追求真理的艱巨性。(3)這個巨人形象還是乙個時刻變化的形象:最初的時候,人的庸俗性還更多地留存在浮士德的身上,然而,隨著浮士德在靡非斯特的引誘下的一次次失敗與悔悟,浮士德終於擺脫了舊的自我,在為征服自然和為人類造福中得到了快樂和滿足。
浮士德德一生是乙個矛盾運動的過程。他的積極向上的精神是他前進的動力,靡菲斯陀利用他身上的弱點,誘使他墮落,然而浮士德的自強不息的精神使他能夠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繼續前進。 (4)浮士德這個形象是當時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精神思想的化身,因而具有很大的象徵性。
就小而言之,浮士德身上濃縮了歌德本人一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體驗。大而言之,浮士德又是一種精神的象徵,這一形象揭示出人類自身存在的追求和發展必須通過現實的社會生活才能進行,並得以實現的真理。
浮士德的形象還有更高的哲學涵義。這主要表現在著名的「浮士德難題」以及面對這種困境所表現出來的「浮士德精神」上。
浮士德精神
首先是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浮士德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獲得人間最大的快樂」,他是乙個不斷前進,永不停止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
另乙個重要方面在於他重視實踐的積極入世精神。走出書齋是他實踐意識的朦朧覺醒,追求、實踐、不滿足、再追求,自強不息,浮士德肯定人的作用,肯定人生的目的在於實踐,通過實踐不斷追求真理,終於達到「智慧型的最後結論」。
總之,「浮士德精神」是指在追求真理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實質和內容主要有三點:重視實踐和現實;永不滿足於現實;不斷追求真理。
浮士德難題
「浮士德難題」其實是人類共同的難題,它是每個人在追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時都將無法逃避的「靈」與「肉」,自然欲求和道德靈境,個人幸福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兩難選擇。怎樣使個人慾望的自由發展同社會和個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約束協調一致起來——怎樣謀取個人幸福而不出賣個人的靈魂。歌德的浮士德面臨的正是這種兩難心態,即「緊貼凡塵愛慾」與「先人的靈境」之矛盾,他的追求就是把兩者結合起來的「新的彩色的生活」。
(三)浮士德與梅非斯特的辨證統一關係
1) 在詩劇中,浮士德與梅非斯特,一善一惡,一正一反,相剋相生,相反相成,構成辨證的統一體。
2) 首先,浮士德與梅非斯特的性格是對立的。浮士德精神是進取、追求、探索、創造的大肯定精神,肯定人生有價值,有意義,是人性善的化身;梅非斯特則是虛無、怠惰、懷疑、破壞的大否定精神,否認人的追求和努力,嘲笑人的理想和作為,是人性惡的代表。二者在本質上水火不容,不可調和。
3) 其次,浮士德與梅非斯特又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統一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梅非斯特的「作惡」在客觀上有「造善」的功能,他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的「惡動力」。
另一方面,浮士德的「內宇宙」也是乙個善惡統一體,他貪戀美色,沉湎於物質、感官享受,愛慕權勢、虛榮、權勢,自私自利,唯利是圖……這些內在的惡劣品質,與外在的梅非斯特遙相呼應,才使得梅非斯特一次次得逞。即在浮士德的深層性格中,就潛伏著乙個梅非斯特。
4) 第三,浮士德的善與梅非斯特的惡,共同構成了完整人性的兩面(資產階級的二重性),即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從現象上看是兩個,從本質上講是一體。我們每個人身上,浮士德精神與梅非斯特性格同時並存。
(四)浮士德主題(思想意義)
1 、哲學層次:
( 1 ) 對人性善惡的哲學思考。首先, 人性的善(天帝、浮士德)與惡( 梅非斯特)互相依存,構成辨證統一體。其次,具體的人性,善中有惡(浮士德),惡中有善(梅非斯特),是善惡一元的合金:
浮士德是乙個矛盾體,充滿了靈與肉、進取與沉淪、崇高與卑俗……的對立衝突;梅非斯特之「作惡造善」也構成完整人性的兩面,是善與惡的辨證統一體。浮士德靈魂得救的結局,體現了人性正面力量的勝利。
( 2 )對人生價值的執著追尋。五個悲劇代表人生的五大願欲:求知慾、情慾、權力欲、審美欲和自我實現欲。
追求的幻滅(悲劇意義),其一表明理想的高不可及;其二表明求索者的有限能力與追求目標的不可窮盡之間的矛盾。
2 、社會層次:
浮士德一生五個階段的精神探索,濃縮了資產階級 300 年來的精神發展史。形象地再現了上公升中的資產階級,如何走出書齋這一精神牢籠,如何超越個人情慾,如何從古典美的迷夢中醒來,如何從政治改良的幻覺中覺悟,如何去追求更高遠更自由的社會理想而幻滅的過程。實際上隱喻了所有知識分子探索精神出路的悲劇命運。
3 、道德層次:
浮士德本身是乙個矛盾體,其思想性格是靈與肉、善與惡、高尚與卑俗、進取與沉淪的混合物,印證了「人具有的我都具有」這一名言,是完整人性的代表。而其道德意義在於:他為人類提供了一條道德淨化的道路,即乙個人應該不斷克服生命本能情慾,努力超越名利、地位、權勢、虛榮、安逸和美的**,追求最高理想,創造美好生活,唯其如此,才能走向更高遠更遼闊的境界,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生價值。
4 、人格層次:
浮士德精神即永不滿足、永遠追求和探索的實踐精神。浮士德人格的魅力在於其生生不息的創造精神。弗羅姆《尋找自我》認為,浮士德在人生追求中,或許犯下了種種罪過,但從未犯過一種罪——不創造的罪。
在浮士德看來,「泰初有為」,即創造是人的天職,人類的實踐活動創造了世界。他勇敢地與梅非斯特定約,即為自己規定了命運的航道:不創造毋寧死!
浮士德這種大無畏的創造精神,體現了人的價值與尊嚴。浮士德的人格因創造而高貴,而閃光,而具備無上的價值和意義。
(五)《浮士德》的辯證法思想
首先,浮士德自身存在著矛盾的兩面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慾的驅使,常常沉迷於名利、地位、權勢、女人和美等現實慾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這些所迷惑,不斷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創造事業,一方面又迷戀兒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會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權的支持者。
在這樣「靈與肉」,「善與惡」的辯證發展之中,歌德展示了人類複雜性和真實性,也反映了人類追求真理的艱巨性。把浮士德的一生抽象出來,就是一種生命的辯證法:生命在慾望和痛苦的重壓下,在不懈的追尋和行動中超越自我、本我,昇華至乙個個新的境界。
他那流動的、不斷公升級的生命形式都映證了乙個普遍真理:人類是個不斷清明的過程,歷史在艱難中永遠向前。
其次,浮士德與梅非斯特,一善一惡,一正一反,相剋相生,相反相成,構成辨證的統一體。首先,浮士德與梅非斯特的性格是對立的。浮士德精神是進取、追求、探索、創造的大肯定精神,肯定人生有價值,有意義,是人性善的化身;梅非斯特則是虛無、怠惰、懷疑、破壞的大否定精神,否認人的追求和努力,嘲笑人的理想和作為,是人性惡的代表。
二者在本質上水火不容,不可調和。其次,浮士德與梅非斯特又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統一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梅非斯特的「作惡」在客觀上有「造善」的功能,他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的「惡動力」。另一方面,浮士德的「內宇宙」也是乙個善惡統一體,他貪戀美色,沉湎於物質、感官享受,愛慕權勢、虛榮、權勢,自私自利,唯利是圖……這些內在的惡劣品質,與外在的梅非斯特遙相呼應,才使得梅非斯特一次次得逞。即在浮士德的深層性格中,就潛伏著乙個梅非斯特。
第三,浮士德的善與梅非斯特的惡,共同構成了完整人性的兩面(資產階級的二重性),即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從現象上看是兩個,從本質上講是一體。我們每個人身上,浮士德精神與梅非斯特性格同時並存。
第三,《浮士德》中還存在多對的矛盾對比,相輔相成的因素:天帝與梅非斯特是正義之神與**之魔的對比,代表對人類的兩種態度:肯定和否定兩種世界觀:
積極與消極;天帝與浮士德是至善與具體的善的對比,乙個代表真理、永恆的法則,另乙個代表理性與情感;理想與現實;浮士德與華格納的覺悟者實踐者與愚昧者保守者的對比,代表兩種世界觀和方**:變革現實和規避現實。
《浮士德》揭示了歷史與人的矛盾運動並建構了天帝與魔鬼、浮士德與魔鬼及浮士德自身的向善性和向惡性的三重衝突。《浮士德》如同《拉摩的侄子》,也堪稱「辯證法的傑作」。
(六)藝術成就
1) 創作方法: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 a.
詩劇基於乙個神奇浪漫的傳說; b. 浮士德悲劇源於魔鬼的兩場賭賽; c. 浮士德的五個悲劇充滿了虛荒誕幻的色彩:
梅非斯特這一超現實的人物,在詩劇中貫穿始終。在他的魔法作用下,浮士德頃刻間從乙個白髮人變成少年郎;忽而與市民少女葛里卿談情說愛;忽而到羅馬帝國表演魔術;忽而又幻遊古希臘神話世界,與古希臘美人海倫結婚生子;忽而又回到德國現實建設人間樂園。死後,靈魂被接到天國。
以上內容,具有瑰麗神奇的浪漫主義色彩。與此同時,詩劇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風土人情,時代風貌,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知識悲劇表現了啟蒙思想家渴望變革現實的願望;葛里卿的悲劇為人們描繪了一幅德國社會的風俗畫卷;羅馬皇宮窮奢極欲的生活是德國現實的再現;焚燒海邊小屋是原始積累時期資本家的寫照。
2) 人物塑造:成功運用矛盾對比手法,使人物性格在對比中凸現各自特徵。天帝與梅非斯特是正義之神與**之魔的對比,代表對人類的兩種態度:
肯定和否定兩種世界觀:積極與消極;天帝與浮士德是至善與具體的善的對比,乙個代表真理、永恆的法則,另乙個代表理性與情感;理想與現實;浮士德與梅非斯特的人性善與人性惡的對比,體現資產階級乃至整個人類的雙重人格進取與沉淪、崇高與卑俗;浮士德與華格納的覺悟者實踐者與愚昧者保守者的對比,代表兩種世界觀和方**:變革現實和規避現實。
在人物塑造上,《浮士德》如同《拉摩的侄子》,也堪稱「辯證法的傑作」。
3) 哲理意味:是通過象徵實現的。劇中場景、情節、人物均有寓意:
浮士德的書齋象徵中世紀經院生活——與世隔絕、固步自封的精神牢籠;羅馬宮廷象徵混亂腐朽的德國現實。兩場賭賽象徵人性善惡的辨證統一。五個悲劇各有象徵:
知識悲劇象徵知識分子的覺醒;生活悲劇象徵資產階級追求現世幸福,要求個性解放的願望;政治悲劇象徵資產階級軟弱無權的地位;美的悲劇象徵古典美與現代精神的距離;事業悲劇象徵人類最高理想的遙不可及。浮士德象徵人的反叛精神、實踐精神、進取精神、探索精神、創造精神……;梅非斯特象徵仇視、否定人類的異己力量;等等。《浮士德》達到了象徵的高境界——形象與哲理的合二為一,詩劇因此獲得一種普遍意義、永久魅力。
4) 表現技巧: a. 「審醜」技巧:
賦予梅非斯特這一醜惡形象以美學意義。 b. 超時空技巧:
打破時間、空間的侷限,人物自由穿梭於古今世界。 c. 變形技巧:
浮士德是天帝的變形(至善的具體化世俗化);天帝也是浮士德的變形(人性善的抽象化神聖化);惡魔——獅子狗——流浪大學生;老年浮士德——青年學者。 d. 文體技巧:
雜糅多種詩體:哲理詩、抒情詩、散文詩、敘事詩、民歌等。兼具所有劇種:
古希臘悲劇、中世紀神秘劇、巴洛克寓言劇、文藝復興時期的假面劇……現代活報劇等。 e. 語言技巧:
個性化語言;散韻結合;熔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為一爐。
5)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浮士德》是一部無可指摘的完美之作。從思想上看,它有將政治革命消極為精神探索,將社會改造轉化為自我完善的傾向,這體現了資產階級固有的軟弱和妥協的本性,以及它作為剝削階級的掠奪性。從藝術上看,內容龐雜,用典極多,象徵紛繁,使作品艱深隱晦,令人索解為難。
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傾向,給一般讀者的閱讀和理解造成了較大的困難。
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1)敘寫人情風俗史,客觀、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本來面目,具有強烈的批判性和深刻的暴露性。
(2)描寫普通人,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注意細節的真實性。
(3)堅持人道主義,以此作為揭露社會罪惡的思想基礎和進行文學創作的出發點。
(4)以**為主要體裁,創造了廣泛概括生活的現實主義**,擴大了**的容量。從文體學的角度看,**在19世紀達到近代的發展高峰。
一道關於外國文學的問題,外國文學論述題 從《悲慘世界》認識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有兩種可能 1 抄襲 2 他們說不定就是同一本書 同一位作者,譯法不同吧 應該沒別的了 復活 可以從結局著手,我一開始也沒讀懂。可以問是什麼復活了,人性還是他們的愛情?羊脂球 通過人們對待伊莉莎白的小姐前後不同的態度體現了什麼社會背景?巴黎聖母院 其他人的道貌岸然反襯了阿西莫多什麼品質?簡愛 這個最...
怎樣學好外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怎麼學習呢,有什麼方法
歷史學習就是記憶和事例分析,其實分析題呢也是建立在記憶之上。所以關鍵在於記憶。所以提高歷史成績,就是要記住課本的主要內容,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徵 經濟特徵 民族關係 對外交往 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於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
關於中國近代文學史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的學習問題
其實也不難,1,用時間來劃分,每個朝代列出來 2,每個朝代的某一時期,盛行 什麼,列出來。外國的可以以國家分類,以文學型別分類。一順下來,你就會得心應手。這裡把書讀薄的方法。有了這個框架就可以讀厚他了。就如你的身上的每乙個器官,管理的是什麼功能,你還會亂嗎?方法也很實在,不知道你會不會思維導圖,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