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原來是知恩
2023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那年,余光中隨家人來到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2023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1、作者簡介:
余光中(2023年10月21日-2023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2023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2023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藝術碩士。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
其間兩度應美國***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2023年任台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2023年至2023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並兼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主任二年。
2023年,任台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2023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於台灣逝世,享年89歲。
2、賞析:
第一小節,此時的作者是「少小離家」為讀書,未經世事滄桑,略帶「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覺,更多的是對母親的依戀;
第二小節,妻子是相約一生共白頭的親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賞的亮麗風景。朗讀時應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絲絲溫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節,恰當運用顫音,表達一種如泣如訴的深深的哀傷;
第四小節,文章最後,詩人由個人的悲歡離合昇華到家國之思:此時猶如樂曲達到高潮!所以要讀得蕩氣迴腸,一波三折。
特別是最後一句要一字一頓,語調上揚,「在——那——頭」要氣流不斷,讀出激昂慷慨之感。
余光中從親歷的生活中選取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意象來寄寓情感,這種取象看似平常,卻蘊涵飽滿的詩情:
郵票——母子深情(濃烈) 船票——夫妻恩愛(熱烈)
墳墓——生離死別(悲痛) 海峽——思鄉念國(深沉)
郵票雖小,牽繫綿長母子情,船票雖窄,負載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墳墓載不下巨大的悲痛,淺淺的海峽阻礙了無盡的鄉思,落筆雖小,卻詩情飽滿。把鄉愁濃縮於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物件之上,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情感。
全詩以時間的變化組詩,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詩情層層推進昇華,最後將鄉愁上公升到民族和國家的角度。
2樓:匿名使用者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閱讀此詩,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一小節:
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
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乙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使人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余光中作為乙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昇華到了乙個新的高度: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
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
禮讚「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3樓:匿名使用者
從21歲負笈漂泊台島,到小樓孤燈下懷鄉的呢喃,直到往來於兩岸間的探親、觀光、交流,縈繞在我心頭的仍舊是揮之不去的鄉愁。」談到作品中永恆的懷鄉情結和心路歷程時他說,「不過我慢慢意識到,我的鄉愁現應該是對包括地理、歷史和文化在內的整個中國的眷戀。」
60年代起余光中創作了不少懷鄉詩,其中便有人們爭誦一時的「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白髮蓋著黑土,在最美最母親的國土。」回憶起70年代初創作《鄉愁》時的情景,余光中時而低首沉思,時而抬頭遠眺,似乎又在感念著當時的憂傷氛圍。他說:
「隨著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懷鄉之情便日重,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的時候,我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鄉愁》。」
4樓:匿名使用者
他是在台灣寫的,他很想念新中國,他很想回去
余光中的《鄉愁》寫作背景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余光中的《鄉愁》寫作背景是余光中於2023年離開大陸去台灣。當時由於政治原因,台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
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於2023年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詩中通過「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串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全詩語言淺白真率,情感深切。
6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7樓:月似當時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長大後
8樓:匿名使用者
記者 鄧卓明)「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
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前天,余光中先生應邀前往香港主持講座,在當天下午的「獅子山詩歌朗誦會」上,78歲的餘老同鄭愁予、岑崑南、蔡炎培等三位著名詩人及香港文學獎冠軍詩人,與大眾一起分享新詩的朗誦與欣賞心得。
「情人」香港風韻依舊
話閘子從他對「情人」香港的印象開始。餘先生笑稱,說香港是「情人」,源於其在《從母親到外遇》的文章裡有此一提。「香港是情人,因為我和她曾有12年的緣分,最後雖然分了手,卻不是為了爭端。
」「那10多年,是我收穫最大的時期。當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的時候,我出了好多的作品。香港緊靠內地,又與西方文化聯絡緊密,中西交匯,古今銜接,無論是自然景色,還是人文景觀,都值得欣賞。
」30多年過去了,香港,在余光中的眼裡,仍像昔日的「情人」一樣,「混血美人」,驚豔無減、風韻依舊。
鄉愁也有很多層次
余光中的鄉愁詩歌,被認為是台灣文人中最深沉、最悲戚,也是最細膩的,尤其是關於兩岸的離愁。到底是什麼引發了詩人如此深厚的鄉愁情結?「鄉愁、鄉情,以中國文化、歷史、地理等為背景的這類詩,我至少寫過100首以上;《鄉愁四韻》後來還被譜曲。
」余光中回憶說,「我的大學時代,一半在內地,一半在台灣完成。離開內地時,我已經20多歲了,那時我的中國意識已經很深了。如果只有十二三歲的話,對文化的認同,歷史的感覺不夠,當然寫不出像《鄉愁》這類作品。
但作為一位青年,當時對中國文化藝術等,都已經有了清楚的認識。」
在餘先生看來,「鄉愁」有著不同的層次,像同鄉會之類的鄉愁,是地理上的鄉愁;而更高層次的,則包括文化、歷史、習俗的鄉愁,對文化傳承、對歷史背景的認同。「鄉愁可大可小,可以平面,可以立體。不過,文化人的鄉愁,更包括文化的和歷史的。
」兩岸文脈不容割斷
不過,余光中也不諱言其擔憂:「在台灣,除老一輩的民眾外,在台灣長大的青少年,如果沒去過大陸,只能從父母或祖父母口裡聽到以前的種種,他的鄉愁情結就要少些。台灣是個小島,外來文化的衝擊較大,如果他們不讀文言文,又被西化了,自然會與祖國文化漸行漸遠。
」「兩岸同文同種,一脈相承。文化作為連線的紐帶,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根深蒂固,深入人心,這是任何人無法割斷的。在台灣,我們同樣過春節、一起拜媽祖,方言是閩南話,中國文化哪會那麼容易被去掉?!
」餘先生斷然表達了自己的見解。
(急於要積分,請設問最佳答案。謝謝)
余光中的<鄉愁>寫作背景是什麼~
9樓:金果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2023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
2023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那年,余光中隨家人來到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是外文,余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
因此,他被譽為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了對故鄉戀戀不捨的乙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
2023年**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雷佳演唱了由詩歌改編的歌曲《鄉愁》。
10樓:匿名使用者
該詩寫於2023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於2023年離開大陸去台灣。 [1] 當時由於政治原因,台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
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余光中的《鄉愁》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急死人啦!!快點啊!!!
11樓:匿名使用者
余光中的鄉愁是按時間順序寫的.說明從小時候—長大後—到與新娘分開—到母親逝去......
《鄉愁》余光中余光中《鄉愁》的原文是什麼?
鄉愁 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回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乙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原文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鄉愁 余光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
余光中鄉愁,余光中鄉愁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祖國大陸,台灣,思念家鄉 余光中鄉愁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余光中所作的 鄉愁 的主要內容是 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 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 現在,四個人生階段。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 小時候的母子分離 長大後的夫妻分離 後來的母子死別 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
大家讀完余光中的鄉愁的感想是什麼
鄉愁 有感 餘先生回憶起當年寫這首詩時的心境,時光流轉,彷彿近在眼前。他說 寫 鄉愁 我用的是孩子的視角,一種近乎童話的天真。我想,做乙個詩人應該懷著廣泛的同情。不設防 不世故,好的詩人應該一輩子天真,在這種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為可能。我對他的話感受很深,在剛剛考上大學要來廣州就讀的那年,我在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