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wla魔戒
首先,德國方面依舊受到馬漢海權論的影響,依舊對戰列艦有很高的興趣,在有限的製造能力下依舊努力優先建造大型巨炮戰艦;除此之外,納粹海軍擁有航母意味著德國海軍也擁有了相當的空中力量,這是納粹空軍總司令——納粹帝國空軍元帥戈林極其不願意看到的,當時德國也有計畫建造航母——「齊柏林」號,其中的艦載飛機部分原計畫主要由納粹空軍協助完成,而戈林毫無疑問的千方百計地與海軍採取消極合作態度(納粹潛艇總司令鄧尼茨希望他的潛艇部隊得到充足的海空協同,但這需要空軍的幫忙,而他們的總司令戈林對此也是不太感興趣),「齊柏林」號到二戰結束也沒有完成。希特拉想有航母,可空軍方面處於他們自己的利益一直消極合作。
英美方面不僅不是沒用航母,實際上是投入了大量的航母作戰,尤其在大西洋海戰中期納粹潛艇部隊的日益猖獗之時。英軍擊沉納粹「俾斯麥」號戰列艦時就有英軍的航空母艦參戰;美英為了對付納粹的潛艇部隊,將大量的商船改裝成了護航航母(對付納粹潛艇最好的方式就是用飛機了,因此護航航母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在大西洋海戰結束時,美英在大西洋的航空母艦(包括商船改裝的在內)已達上百艘
2樓:專擼
用過航母啊,典型的有偷襲塔蘭托還有圍剿俾斯麥號啊。後來俾斯麥號的姊妹艦提爾皮茨號也被航母攻擊過。另外英國在護航過程中也大量使用護航航母。
德國的航母還停留在圖紙上,叫齊柏林號,但是戈林為了保住空軍的地位,威脅海軍造出航母之後不提供艦載機。及時德國的航母造出來了,也拍不上大用場,海軍的戰略是硬傷
3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所有航母對戰都有日本有關,而日本在太平洋晃悠,所以大西洋沒有航母對戰。
至於希特拉為什麼沒意識到航母的作用,說法很多,但本質還是德國的資源匱乏,這才是根本,例如齊柏林號航母的下場。
英國有航母,而且論效能除了艦載機質量差點、少點外,其質量很不錯,英國航母還是第一種全封閉甲板、鋼製甲板的航母,這些特點就是為了適應大西洋的氣候,反之美國和日本航母在大西洋的適航性遠不如英國,還都是開放性的木質甲板(戰爭後期除外)。
而且英國對航母的使用也算開創了航母稱霸海洋的歷史,塔蘭托襲擊戰是世界上第一次用艦載機擊沉戰列艦的先河,正是這次戰鬥,使得山本五十六有了偷襲珍珠港的參考。
4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歐洲戰場是使用航母的開端。英軍奇襲義大利塔蘭托軍港,就開創了航母作戰的先河。後來的日軍轟炸珍珠港,基本上是這次戰鬥的翻版。
另外,當時對航母的作用還在認識、爭論之中。戰列艦還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台,所以德國造了俾斯麥號戰列艦及其姊妹艦,以圖稱霸大西洋。限於國力,不可能同時發展戰列艦和航母。
英國二戰期間擁有大小航母31艘,數量僅次於美國。但因德國未大規模發展航母,所以在歐洲戰場,未出現航母對攻戰。
5樓:與女神吻別
因為德國沒有形成戰鬥力的航母。
「格拉夫·齊柏林」號graf zeppelin.
2023年,德國決定建造一艘航空母艦,次年正式開工後進展順利,於2023年12月8日下水。德國首次設計航空母艦缺乏經驗,採用了許多別國的設計,該艦火力很強,以抵禦水面艦艇的攻擊。主機功率大,航速快。
飛行甲板有薄裝甲可以防彈片,機庫甲板的裝甲較厚,水線部分裝甲為102公釐。二戰期間,因德國突擊建造潛艇,而中斷了這艘航母的後期工程。2023年曾復工,後又再次下馬,始終未能竣工。
2023年為免於落入蘇聯而自沉。蘇聯打撈後,在拖往蘇聯途中觸雷沉沒。後再度撈起拖航到列寧格勒,經詳細研究後,將其解體。
此外,德國還開工了該艦的姐妹艦,因種種原因,2023年在船體上解體。2023年把正在建造的「扎特里茲」號重巡洋艦改為航空母艦,工程斷斷續續直到2023年也未竣工
標準排水量:24500噸
武備: 雙管158公釐炮8座,雙管105公釐炮6座,雙管37公釐炮11座,單管20公釐炮7座l4
滿載排水量:31367噸]
總長:262.5公尺o9
動力:蒸汽輪機,200000馬力
寬:31.5公尺(水線)
航速:34節
吃水:8.5公尺(滿載)
續航力:8000海浬/19節
飛行甲板:長240公尺,寬27公尺
艦員:1760名
載機:戰鬥機12架,攻擊機30架ywp
6樓:8888坤坤
用了,只是德國潛艇名聲在外
二戰日本為什麼不給幾艘航母開到大西洋去幫德國呀?德國開u潛艇去幫日本呀?
7樓:匿名使用者
一,日本自身難保,雖然在珍珠港重創美國海軍,但美國海軍勢力尚在,切不說珍珠港的航母躲過去了,美國本土的強大艦隊隨時可以增援。你知道造一艘航母需要幾年啊,別說幾艘了
二,即使日本可以派出一艘航母去德國。但你覺得能開到德國嗎,半路還有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呢。雖然在新加坡 英國海軍被殲,但是那是遠離本土,沒有空中支援,當時新加坡也沒航母。
如果日本海軍開到大西洋,英國海軍是不會放過他的。那時候日本就是遠離大本營,孤立無援了。
三,德國潛艇曾與日本會師過,也對日本進行過技術指導。但是太平洋海戰跟大西洋海戰有根本的不同。大西洋海戰是破交戰和護航戰,目的是切斷海上交通,困死英國。
盟軍就是維護這條線。所以這樣潛艇就發揮了重大作用。而太平洋戰爭,本身海域廣闊,另外美國不存在海上補給問題,倒是日本存在。
你日本有潛艇了,也發揮不出破壞交通的作用。潛艇主要是對付商船的,遇到戰艦他都逃,尤其是驅逐艦。雖然有時潛艇也擊沉過戰艦,但從大西洋戰史看,潛艇主要是擊沉商船,也是德軍目的所在。
乙個字個字敲打出來的,希望加分啊
8樓:雲飛風隨
二戰開始時候,英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力量,實力沒有任何勢力能出其右(關鍵也是美國沒有全馬力開動造船),日本海軍也無法於英國相抗衡。況且,日本海軍還要防備美軍太平洋艦隊,監視、制約駐紮在**、菲律賓、夏威夷的美軍,日本沒有多餘力量去管其他的事情。
況且,日本和德國表面看上去都是軸心國國家,其實是各幹各的。甚至他們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競爭對手。
9樓:f佳z佳
二戰的日本沒有那麼強大。所謂的皇軍不可戰勝,是因為中國的實力太差。美國是機械化,德國是基本機械化,蘇聯是一半機械化,日本是小部分摩托化。
二戰日本製造了17艘航母,而美國製造了131艘航母。就此一項,日本就不可能馳援德國。更何況其他的裝備上差距更大。
10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戰略思想的問題 德國不需要航母德國沒有大規模海戰 德國的主戰場是陸地海上主要是封鎖交通線不讓盟國得到補給 況且當時海戰的主力還是戰略艦 德國的俾斯麥戰列艦是非常先進的戰艦 當時的航母沒有優秀的艦載機作戰範圍不大德國沒有必要用航母 其實就是德國當時全部精力都在蘇聯身上 要不能讓英國苟延殘喘嗎 況且以法國為基地的德國空軍完全可以覆蓋英國 所以德國二戰沒用航母
11樓:匿名使用者
幾艘航母 說不定還沒開到就被擊沉了!! 你以為盟軍個個都是傻子a !
1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二戰是個很有意思的時期,二戰初期蘇聯和德國是盟國,蘇聯閱兵史達林和隆美爾站在一起,並且叫他們為「我的盟友」,結果希特拉野心膨脹把蘇聯拉下水,日本從日俄戰爭以後就開始野心膨脹,因為美國禁止對日本的出口所以惱羞成怒把美國拉下水。現在這些已經成為歷史所以沒有什麼「如果」可談,但是我們能知道一點,人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可以去為所欲為,後者往往自食惡果。
13樓:手機使用者
相隔這麼遠 幾艘或者幾架毫無意義
大西洋海戰的制海權為什麼那麼重要
14樓:匿名使用者
任何海戰的制海權都重要。
喪失制海權,在海上就會處在被動地位,任人宰割,難免失敗的命運。
二戰大西洋海戰為什麼沒有太平洋海戰壯觀
15樓:匿名使用者
1、實力不對等。
日美之間,那才是真正的海戰,英德之間,不算是大海戰。德國連航母都沒有!
2、海域狹小
太平洋多大啊,大西洋上英德緊挨著,艦隊一出動,對方就發現了,怎麼安排戰術?
3、二戰大西洋海戰不壯觀,主要是地緣決定的,如果英國和美國打一次,一定很壯觀。
16樓:月下殘鋒
三個軸心國只有日本還有像樣的海軍,從魚雷艇到航母一應俱全;歐洲國家受限於條約和自身國力的問題,沒有足夠的經濟與工業來搞大建(因為家底差不多都在一戰時拼光了),其中只有英國由於底子比較厚,所以還留著一支還算是看得過去的海軍部隊,數量和質量都不夠,但是至少品種基本齊全;而美國有著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交通發達的優勢,所以發展很快,再加上一戰中美國從歐洲吸了不少血,所以有足夠的資本來大力發展海上力量。這一系列原因導致二戰中歐洲的海軍遠不如美日海軍強大。既然沒有像樣的海軍,自然也不可能有像樣的海戰了
大西洋海戰的歷史影響有什麼
17樓:
大西洋主要是潛艇戰,少數有戰列艦對抗。太平洋多是艦載機對抗以及奪島戰役
為什麼太平洋的海平面高於大西洋
文學雅人 連結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在運河上建有船閘。原來,巴拿馬運河的北側 大西洋一側 和南側 太平洋一側 存在著水位差,如果運河上沒有閘門,由於水的流速極快,船隻在運河中航行就容易造成危險,所以要用船閘製造一個落差,讓船隻通過船閘上下通航。那麼,既然地球上的所有海洋...
我們國家為何不造航空母艦,為什麼中國不造航空母艦?
首先,航母對於中國的價值不高,中國短期內的主要對手是越南 日本一類的國家,對付這些國家造航母的意義不大,還不如造艘大型兩棲攻擊艦,既能兩棲作戰又能區域制空。第二,航母的建造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還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資金不說,技術和人才我們雖然有但遠遠不足。我們從來沒有建造並使用航母的經驗,造出來也不一...
艦載機起飛時,航空母艦為什麼要逆風行駛
航母不僅是要在艦載機起飛時要逆風航行,而且在飛機降落時也要逆風全速航行。所謂艦載機的飛行速度並不是指飛機與地面的相對速度,而是指飛機與空氣的相對速度。此外,飛機的起降效能還有乙個非常關鍵的要素就是飛機的失速速度,所謂失速速度通常說就是當飛機速度降到其一數值時,機翼產生的公升力就會小於飛機的重力,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