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字的來歷

2021-03-04 06:52:12 字數 5106 閱讀 7473

1樓:匿名使用者

琴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樂器形,上面「珏」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義:撥弦樂器。俗稱古琴

琴琹 qín

〈名〉(1)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樂器形,上面「珏」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義:撥弦樂器。俗稱古琴)

(2) 同本義 [qin,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琴,弦樂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弦,週加二弦,象形。古文從瑟金省聲。——《說文》

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宮、少商。——《廣雅·釋樂》

樂琴書以消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書(琴與書;談論琴藝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幾);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4) 某些樂器的通稱 [a general name for certain musical instruments]。如:提琴;胡琴;鋼琴;口琴

2樓:匿名使用者

長知識啊

謝拉````

古琴的來歷

3樓:

古籍記載琴的創制與中華文明之初的帝王有關,相傳某一天伏羲巡視到西山桐林,只見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紛紛飄落在梧桐樹上,頓時霞光萬道。天空彩屏開處,祥雲托著兩隻美麗的大鳥,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樹上,其餘諸鳥紛紛飛集在各處樹上,朝著兩隻美麗的大鳥齊鳴。

伏羲見到如此奇異現象,忙召來輔佐他的木神句芒問究竟。句芒笑著對伏羲道:「這兩隻最大的鳥,就是鳳凰呀!

」兩人正說時,只聽見那兩隻大鳥「即足即足」地叫起來了,旁邊的百鳥也都一齊叫了起來,彷彿朝拜一般。

伏羲道:「我聽說鳳凰為百鳥之王,所以百鳥都跟著它,這可信嗎?」句芒道:

「這跟我們跟著天帝一般,十分可信。天帝今日親眼所見百鳥朝鳳凰,那是因為鳳凰是**神鳥,所以它稱百鳥之王。」

伏羲道:「我聽說鳳凰能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飲,非梧桐不棲。

而今,不僅五星之精下降,而且雲託鳳凰來朝,此樹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為雅樂。」句芒道:「有其應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極是!

地上樹木林莽千萬種,只有梧桐樹才能招鳳凰。用此種神木作樂器,必歷千年而不衰。」

伏羲聽木神這麼一說,大喜過望,於是,朝那棵桐樹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樂。」禮畢之後,他令人砍伐那棵桐樹而歸。

伏羲仔細端詳著神樹,然後按33天之數,將梧桐截為三段。他用手叩上段,其音太清,叩下段,其音太濁,然後取中段叩之,其音清濁相濟。

伏羲大喜,便將中段桐木浸在長流水中,經歷了**七十二個晝夜後,卜得吉日良辰,請來妙手神工造樂器。神工不知怎樣下手,伏羲便吩咐按周天365度之數將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長,又按四時八節之數,定為後寬四寸,前闊八寸,然後按陰陽兩儀之數定下高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內按宮、商、角、徵、羽五音安上五根弦。

隨後又依百鳥朝鳳凰的情景編創了《駕辯》樂曲,供彈唱。每當人間慶賀豐收和節日的時候,人們便用伏羲提供的熟食,用他幫助編織的魚網,打撈出水裡的魚,烹調出美味佳餚,擺成豐盛的宴席。在宴席當中,大家還要彈奏伏羲發明的樂器,高唱他創造的樂曲,其樂融融,令天神們羨慕不已。

後來,王母娘娘在天宮瑤池宴請天神,為了歡娛,特調來伏羲創造的樂器當場演奏。天神們見這樂曲動聽,樂器奇特,便依來歷將它喚作琴,取當今鳳凰為百鳥之王象形之意。因又是第一次在天宮瑤池見到這新物件,便將伏羲所創的樂器稱為瑤琴。

從此,人間便有了古老的樂器——琴。由於它是東方天帝伏羲創造的,故而中國的琴藝舉世矚目,歷千年而不衰。

擴充套件資料

古琴的發展

(1)先秦:西周時的鍾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在《詩經》等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戰國時期隨著**的發展,琴樂也得到了很大地發展和普及,從而湧現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傳誦。

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師曠、列子、伯牙、雍門周、孔子等。

(2)兩漢:琴的型制於東漢晚期確定。東漢至魏晉時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現存介紹早期琴曲最為豐富而詳盡的專注,原書已佚,經後人輯錄成書,還作有琴曲5首,合稱「蔡氏五弄」;又傳他曾用灶餘焦木製成著名的「焦尾琴」。

(3)魏晉:戰亂和紛爭的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出現大量文人琴人,如「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等,琴風盛行,他們不僅彈奏,而且創作大量琴曲。

(4)南北朝:南北朝時期,君主和士人都愛好**和文學,文人愛琴解音,風氣極盛;由於士族門閥制度對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憤世嫉俗以琴書自娛。期間出現了最早的文字譜,南朝隱士丘明有文字譜《碣石調·幽蘭》。

(5)隋唐:隋唐時期流行燕樂歌舞,而琴風稍落。董庭蘭擅彈《胡笳》等曲,流傳作品有《頤真》.

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發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環佩」為傳世名琴,唐琴在歷代都被視為稀世之寶。

(6)宋元:由於宋朝行使抑武揚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兩宋期間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無不以能琴為榮,達到歷代好琴的頂峰。宋元時期,琴開始出現明確的流派傳承。

第乙個古琴流派浙派出現於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等。

(7)明清:明清時期,流派紛呈,大量刊印琴譜,現存第一部減字譜《神奇秘譜》儲存了眾多古曲。清朝後期,琴藝術相對衰落。

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製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

(8)近代:清末至2023年代,全國能琴者約100餘人。2023年代在蘇州、上海一帶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編印的《今虞》琴刊是當時惟一的盛事。

唐健垣編有《琴府》一書,其中一冊涵蓋了20世紀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狀態。古琴逐漸納入**專業教育體系,琴家們除了恢復古曲之外,也嘗試創作新曲。

**時琴隨文人出洋而流傳到東南亞和歐美澳洲,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後大規模華人在海外的情況下,迄今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荷蘭和瑞典等都有琴師和琴社。

(9)現代:由於古琴及其所象徵傳文化思想的式微,202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2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3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古琴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類,編號ⅱ—34。

4樓:天馬徐徐

古琴是中國古老的拔奏弦鳴樂器,亦稱瑤琴、玉琴,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現代通稱古琴或七弦琴。從漢代或最晚從漢代末年起,古琴的制式就和我們現時所見的古琴大體一樣了。古琴約四尺來長,前面六七寸寬、後面四五寸寬、一寸多厚,有七根弦,琴體是一整面指板,琴面的外側嵌有十三個螺蚌製成的徽,標識每條統的五個高八度、四個五度、四個三度泛音的位置。

彈奏的時候通常是將琴橫置在桌上,或橫置在膝上,左手按弦,用右手彈奏。古人每談到文人的修養和才藝,便會提「琴、棋、書、畫」,將「琴」放在第一位。在漫長的歷史中,不只是戲劇和**裡用許多關於古琴的故事作點綴,就是像《春秋》、《史記》這樣的文獻,也記錄著不少關於古琴的神話,這也從一方面說明了古琴在文化史中的突出地位。

古琴作為中國器樂藝術的集大成者,從琴制(形制和製作)、琴弦、琴譜、琴曲、琴史、琴歌、琴社、琴派等構成了中國古琴藝術,在中國**史、美學史、社會文化史、思想史等多方面產生了廣泛影響,是中國古代精神文化在**方面的主要代表形式之一。古琴藝術的衰微始於明清時期。隨著當時飄搖的國勢,文人士大夫優渥的生活逐漸喪失,宮廷專職琴人也日漸稀少。

特別是清末科舉制度的廢止,文人入仕無望,琴樂的儲存和發展受到影響。20世紀初年的「新文化運動」,加上新式學堂的西式教育,導致舊式文人群體消失,琴樂成為極少數人的業餘愛好。古琴的衰微還有自身的一些原因。

琴譜的主要功用是「記指」,不能直接、完整地反應出音高和旋律,需要老師「口傳心授」的配合,師承一旦中斷,據譜尋聲的工作便十分艱難。再者,古琴追求微妙的韻味,不適合採用電子擴音裝置,所以演奏時要求極其安靜的環境;而自由深沉、寓意深刻的琴曲也要求聽眾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這些因素都限制了古琴的大範圍傳播。

5樓:中州木心石

古琴**因素

1 材質               青桐木、老杉木、梓木、桐木和酸枝木、紫檀木等等

2 製作方式         手工斫制、機器製作

3 漆面工藝         化學噴漆、合成大漆、生漆

4 製作週期         3個月  、半年、一年、一年半、兩年、兩年半

5 配件與包裝      琴弦、琴囊、琴穗等

6 成品年限          新琴、熟琴、5年以上、10年以上、留世各朝代古琴等

7 名師/品牌效應  斫琴名家和彈琴名師影響等

8 音色                 或醇厚或明亮,或深邃或輕柔,相對之間,各有所感

9 手感                 演奏風格、手法、個體差異等因素,略有差異

如果不是傳世古琴, 拋卻音色和手感的因素,總的來說稀世老料,名師親手手工斫制,純生漆兩年以上製作週期,配以高階配件如高階絲弦等,再經彈琴名家彈奏試手認可其音色和手感的琴,是為名貴,動輒數十萬計。

相反,普通新材,低檔化學漆,幾個月成琴,幾千甚至幾百元。網路銷售的都往這頭靠。真正習琴的人不會在網上買高階琴。

6樓:良月苦獨病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製琴家採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

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公尺之間。

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公尺,肩寬25厘公尺,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製琴的主要風格。宋人製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製琴材料。

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

宋代是唐以後製琴史上的乙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製琴,即所謂「官琴」。元代製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

其宗室製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 「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

帶有琴字的字詩句有哪些帶有琴字的五個字詩句有哪些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王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03561維 竹里館 霜乾寒如玉,風枝響似琴。憨山德清 詠竹五首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 皋鶴驚秋律,琴烏怨夜啼。羊士諤 酬彭州蕭使君秋中言懷 失古劍亦折,失古琴...

琴怎麼組詞,琴字怎麼組詞

鋼琴,琴聲,琴鍵,琴瑟不調 琴字怎麼組詞?琴字怎麼組詞?鋼琴 豎琴 琴師 琴鍵 風琴 月琴 口琴 墜琴 操琴 揚琴 琴書 古琴 琴瑟 提琴 木琴 胡琴 柳琴 琴軫 炕琴 伯琴 琴字有幾個讀音,組詞可以組哪些 琴怎麼組詞 一 琴字的組詞有鋼琴 豎琴 琴師 琴鍵 口琴 墜琴 風琴 提琴 月琴 揚琴 操琴...

「翔」字的來歷,祥字的來歷是什麼呢?

xi ng 漢字筆劃 12 偏旁部首 羽 書寫筆順 捺撇橫橫橫撇折捺橫折捺橫 五筆輸入 udng 86版 ung 98版 現代漢字解釋 1 實 詳細而確實。2 盤旋地飛而不扇動翅膀 滑 翱 文言文解釋 1 形聲。從羽,羊聲。本義 翅膀平直不動盤旋地飛 2 同本義 circle in the ai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