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面朝大海路途
中秋的主要習俗有: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63364
一、賞月(玩月)
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民間月下踏歌,月下歌舞、月下
二、盪鞦韆,喝酒
月下男男或**結伴出走,又叫「踏月(採月,濱江採月)」在月下踏歌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祿《清嘉錄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見玉魷生《海陬冶遊錄》)。「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喝酒在月下吟詩
三、賞桂
桂樹下賞月,吟詩,喝酒
四、拜月
婦女拜月。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拜月亭》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
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拜月全家拜還是只有婦女拜。《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
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
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于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五、拜月老:求愛情,求偶,愛情如月滿
六、吉祥物兔爺(兔君)
在老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有拜兔爺的習慣。兔形玩具,穿人的衣服。或用泥,或用面做。
《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
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謂之兔兒爺。」
七、焚香:焚以桂花香。婦女用桂花油,桂花香粉
八、團圓節:夫妻和美。祭祖祭祀。何家團圓飯,賞月
九、月宮符
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十、拜新月
唐代流行每當新月初生,婦女們便在深夜拜禱,希望自己青春永存,韶華常駐。「此只能婦女拜,團扇,又叫月扇
十一、中秋互贈銅鏡
既然中秋節也是銅鏡的節日,銅鏡之上出現中秋題材的月神形象紋飾也就變得十分流行,其中最重要的形象是蟾蜍、玉兔和嫦娥。
中秋節的燈謎有哪些
2樓:霽雨若初
1、謎面:去掉一半多 (打一節日),謎底:除夕,解析:「多」的一半是「夕」,「去掉」同「除」。
2、謎面:一月八日到上苑 (打一節日),謎底:臘八,解析:「苑」字的上半部分是「艹」,「艹」組合「月八日」便是「臘八」。
3、謎面:冰棍雪糕莫貪吃 (打一節日名),謎底:寒食節,解析:謎底別解為「寒冷的食物應該節制少吃」。
4、謎面:第一夜 (打一節日),謎底:元宵,解析:「元」字義為第一。
5、謎面:唐宋元……** (打一節日),謎底:清明節,解析:「唐、宋、元、明、清、** 」節省去「清、明」兩朝。
3樓:匿名使用者
謎面:明星取勝靠什麼 (打三字節日名)
謎底:重陽節
解析:「明星」二字要成為「勝」字,必須刪節兩個「日」字。
謎面:三十出頭的男人 (打二字節日)
謎底:端陽
解析:「三十」稱「而立」之年,「而立」與「出」字的頭部(山)組合成「端」字;「陽」別指男性。
謎面:六一晚會 (打一節日)
謎底:七夕
解析:「六」加「一」是「七」,「夕」泛指晚上。
謎面:日月共存 (打二字節日)
謎底:臘八
解析:「臘八」二字由「日月共」三字構成。
謎面:百裡挑一 (打一節日)
謎底:重九
解析:「重九」即重陽節九月初九,別解為「九九」。
謎面:湖中隱約晴方現 (打一節日)
謎底:清明
解析:「湖」字中間的「古」隱去了,餘下「 氵月」;然後「晴」字顯現出來。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4樓:大愚若智
中秋節的習俗有:走月、祭月、賞月、乞月照月、觀潮、吃月餅、燒斗香、燃燈、猜謎、玩兔爺、玩花燈、舞火龍、聽香、偷月亮菜、燃寶塔燈、拋帕招親、竊瓜祈子、飲桂花酒、偷菜求郎、吃田螺、賞桂花等。
走月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
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
祭月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古時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有著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祭月賞月,託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
賞月:賞月的風俗**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
文字記載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乞月照月: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於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
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
觀潮: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吃月餅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
月餅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2] [8]
燒斗香:江蘇中秋夜要燒斗香。香鬥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鬥的風俗。 [9]
燃燈:燃燈以助月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繫於竹竿之上,瓦簷上、露台上等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猜謎: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
玩兔爺:玩兔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
「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冑,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隻大耳朵,亦莊亦諧。
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遊戲有餘。
玩花燈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
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嘆。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
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紮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
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布置燈會,紮製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彩,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乙份舊時燈彩的純樸之美。
聽香:聽香是古代流傳在臺地區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卜事情的吉凶。
例如卜佔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偷月亮菜: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乙個如意郎君。台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項習俗。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裡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燃寶塔燈
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同。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
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乙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
拋帕招親:在我國福建一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一般是於廣場中搭一彩臺,布置成月宮景狀,設玉兔、桂樹等。
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將一些繡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去,如有人接到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伙在交還手帕時,若「嫦娥」喜歡,則可交友往來,情投意合者便可喜結良緣。
竊瓜祈子:在湖南的衡陽「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豐履原之家,娶婦數年不育者,則親友舉行送瓜,先數日,於菜園中竊冬瓜乙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面目,衣服裹於其上若人形。
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長者置冬瓜於床,以被覆之,門中念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受瓜者設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
婦得瓜後,即剖食之。俗傳此事最驗雲。」在衡陽,凡是村里結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只要人緣好,村里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
飲桂花酒: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偷菜求郎:在台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光,往別人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後便預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
因此台灣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之諺語。
吃田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後經查,螺肉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
可見此說法言之有理。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
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賞桂花: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佳節的一種美的享受。
中秋節的民族習俗,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習俗一 賞月。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 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習俗二 吃月餅。洛中記聞 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
中秋節習俗,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 中就記載有 秋暮夕月 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 西瓜 蘋果 李子 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 玩月頗為盛行。在...
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還有哪些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 中就記載有 秋暮夕月 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 西瓜 蘋果 李子 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 玩月頗為盛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