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了固態硬碟後,電腦經常檢測不到機械硬碟

2021-04-21 11:07:59 字數 3776 閱讀 4559

1樓:仲桂花赤釵

首先,檢測硬碟抄線的問題,因為bai硬碟線的問題很常見,而且du很容易zhi排除,手動操作簡dao單快速。重新換一根硬碟線試試。如果發現檢測到硬碟,問題解決。

其次,換塊硬碟重新上上去,試試能否找到。操作比較簡單,如果發現檢測到硬碟,那麼完畢。

如果光碟機和硬碟都是並口的,那麼可以檢測下跳線,先把光碟機不上看能否檢測到硬碟,如果檢測到,說明是跳線的問題。解決辦法為硬碟跳線和光碟機跳線反覆更換,直到都能找到為止。

還有一種特別情況,為主板曾經做過無盤系統,在cmos設定裡面更改過的,需要根據每個品牌的主機板來進行調節,不過不會調節也沒有關係,告訴大家乙個很簡單的辦法:把主機板電池取下一會再上去就能恢復預設設定了。而在預設設定裡,主機板不可能會遮蔽掉硬碟的。

電腦同時安裝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怎麼區分?

2樓:這個胡椒

首先從外形上,機械硬碟的體積要比固態硬碟大,所以重量也要比固態硬碟重,

其次在售價方面,固態硬碟售價要比機械硬碟貴很多。

目前固態硬碟中最大的容量體積為1.6tb,傳言ibm公司開始測試4tb的高速固態硬碟組了,和機械硬碟相比按tb容量來衡量的話兩者之間相差的比例非常大。

機械硬碟的內部部件要比固態硬碟複雜,內部存在固態硬碟沒有的馬達和風扇,所以在這方面固態硬碟就要比機械硬碟占有很大的優勢了,而固態硬碟要比機械硬碟在工作的時候安靜許多。

功耗方面,固態硬碟也要低於傳統的機械硬碟。

在硬碟重要的讀寫速度方面,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要比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高,一般要高2倍左右的速度讀寫能力,slc只有10萬次的讀寫壽命,成本低廉的mlc,讀寫壽命僅有1萬次,比起傳統硬碟毫無優勢可言。

其晶元的工作溫度範圍很寬,商規產品(0~70℃)工規產品(-40~85℃)。雖然成本較高,但也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儲存器廠商。

廠商只需購買nand儲存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元,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sata-3介面、sas介面、msata介面、pci-e介面、ngff介面、cfast介面和sff-8639介面。

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比較,擁有以下優點:

1. 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2. 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根據相關測試:

兩台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固態硬碟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機械硬碟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由於定址時間與資料儲存位置無關,因此磁碟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

4.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寫入速度極快。

5. 無噪音。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某些高階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因此仍會產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於快閃儲存器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階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7.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衝擊、振動。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膝上型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資料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工作溫度範圍更大。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範圍內工作。

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一些工業級的固態硬碟還可在-40~85攝氏度,甚至更大的溫度範圍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態硬碟比同容量硬碟體積小、重量輕。但這一優勢隨容量增大而逐漸減弱。直至256gb,固態硬碟仍比相同容量的機械硬碟輕。

固態硬碟的缺點

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比較,擁有以下缺點:

1. 成本高。每單位容量**是機械硬碟的5~10倍(基於快閃儲存器),甚至200~300倍(基於dram)。

2. 容量低。目前固態硬碟最大容量遠低於機械硬碟。固態硬碟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長,據稱ibm已測試過4tb的固態硬碟。

3. 由於不像機械硬碟那樣遮蔽於法拉第籠中,固態硬碟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如斷電(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尤甚)、磁場干擾、靜電等。

4. 寫入壽命有限(基於快閃儲存器)。一般快閃儲存器寫入壽命為1萬到10萬次,特製的可達100萬到500萬次,然而整台計算機壽命期內檔案系統的某些部分(如檔案分配表)的寫入次數仍將超過這一極限。

特製的檔案系統或者韌體可以分擔寫入的位置,使固態硬碟的整體壽命達到20年以上。

5. 基於快閃儲存器的固態硬碟在寫入時比機械硬碟慢很多,也更易受到寫入碎片的影響。

6. 資料損壞後難以的恢復。傳統的磁碟或者磁帶儲存方式,如果硬體發生損壞,通過目前的資料恢復技術也許還能挽救一部分資料。

但如果固態硬碟發生損壞,幾乎不可能通過目前的資料恢復技術在失效(尤其是基於dram的)、破碎或者被擊穿的晶元中找回資料。

7. 根據實際測試,使用固態硬碟的膝上型電腦在空閒或低負荷執行下,電池航程短於使用5400rpm的2.5英吋機械硬碟。

8.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在任何時候的能耗都高於機械硬碟,尤其是關閉時仍需供電,否則資料丟失。

9. 據使用者反映,使用低廉的mlc的固態硬碟在windows作業系統下執行比機械硬碟慢。這是由於windows作業系統的檔案系統機制不適於固態硬碟。在linux下無此問題。

3樓:a餘生請多指教

開啟「計算機管copy理bai」視窗,開啟磁碟管理,可du以獲得電腦上所有硬zhi

盤的分割槽配dao置

根據獲得的分割槽配置,確定計算機中顯示的每個碟符分別是哪個硬碟上的分割槽開啟計算機視窗,在相應的碟符上點右鍵,選擇「重新命名」選單,給分割槽更改乙個有字首的名稱。比如c盤是ssd上的第乙個分割槽,f盤是機械硬碟上的第乙個分割槽,那麼就可以將c盤重新命名為類似「ssd1_p1_win7」,f盤重新命名為類似「hdd1_p1_資料」的名稱,字首的第一部分標明硬碟類別和編號,第二部分標明該硬碟上的分割槽編號,第三部分標明分割槽的用途,清晰明了,一看便知。

安裝完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在我的電腦裡面找不到了

4樓:聆聽風的呼吸

一、先進入bios設定,看一下硬碟有沒有識別,如果只有機械盤,則要在ide盤上設定主從硬碟;

二、如果bios中固態硬碟已被發現,但找不到,就是沒有格式化。

按下面提示操作:桌面-我的電腦-右鍵屬性-管理-磁碟管理,找到未分割槽磁碟,格式化,固態盤就看見碟符了。

三、重新安裝系統。作業系統必須安裝在固態硬碟中,才能提公升電腦的速度。

安裝固態硬碟重灌系統後,找不到機械硬碟怎麼辦

5樓:哈哈親愛的

電腦出現這種bai情況,原因比較du多,可以嘗試以下zhi方法解決:

1、電dao腦啟動時是否有檢版測到權硬碟,若沒有檢測到,檢查下bois設定是否有設定好,另外硬碟電源線跟資料線是否有接觸不良。

2、先進入bios設定,看一下硬碟有沒有識別,如果只有機械盤,則要在ide盤上設定主從硬碟。

3、如果bios中固態硬碟已被發現,但找不到,就是沒有格式化。

6樓:匿名使用者

找不到就說明硬碟壞了或者沒格式化,用**桃啟動,查一下

7樓:海之聲深圳

1、bios中是否載入到機械硬碟?

2、我的電腦-管理- 磁碟管理中 是否顯示機械硬碟3、可能是系統未給機械硬碟分配碟符,可手動分配4、可能是系統重灌時誤刪了機械硬碟分割槽

8樓:狄勃計碧蓉

只能是系統裝的有問題。相容性差。再重灌系統就行了。

一定用純淨安裝版的系統安裝,別用ghost的。就沒有這種問題了。

9樓:昔姝功孤雲

終於知道什麼原因了,進pe,把原來機械硬碟的c盤名稱改了,隨便改什麼,反正不是是c

安裝了固態硬碟後如何刪掉以前硬碟裡的系統

方法和來詳細的操作步驟自如下 1 第一步,雙擊以開啟計算機桌面上的 此電腦 圖示,見下圖,轉到下面的步驟。2 第二步,執行完上面的操作之後,以c盤為例,選擇計算機的系統盤,見下圖,轉到下面的步驟。3 第三步,執行完上面的操作之後,右鍵選擇 屬性 選項,見下圖,轉到下面的步驟。4 第四步,執行完上面的...

電腦裝了固態硬碟能不能同時再裝硬碟

您好,如果您的電腦是筆記本的話您可以質詢下您的 商是否支援,支援的話可以的。如果是台式電腦的話是可以的,一般台式電腦但是有預留口的 你可以到售後或者維修電腦的地方看一下哦謝謝!台式電腦主機板都有幾個硬碟介面,可以隨便接。筆記本受空間和介面的影響,有些不用光碟機的可以拆掉裝個托架,再安裝一塊硬碟。您好...

電腦新裝了固態硬碟開機只顯示固態原來的機械硬碟找不到了怎麼弄

考慮一下電源功率不夠吧。換個大功率電源上去就基本解決了。看看機械硬碟的資料線會不會松了?我的電腦原來用的是機械硬碟 後來加裝了一固態硬碟為什麼電腦沒有顯示呢?首先確bai定時bios不認還是du系統不認 開機根據提示按 zhidel或者f2進bios,查詢硬碟選dao項 各廠內家bios選單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