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copy就是二十四史,還有一些王朝的實錄如《明實錄》:
《史記》——夏商周秦西漢(截至漢武帝朝)
《漢書》——西漢
《後漢書》——東漢
《三國志》——三國
《晉書》——晉朝十六國
《宋書》——劉宋
《南齊書》——蕭齊
《梁書》——蕭樑
《陳書》——陳朝
《魏書》——北魏東西魏
《北齊書》——北齊
《周書》——北周
《南史》——南朝
《北史》——北朝
《隋書》——隋朝
《舊唐書》、《新唐書》——唐朝
《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十國
《宋史》——宋朝
《遼史》——遼朝
《金史》——金朝
《元史》——元朝
《明史》——明朝
2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朝廷都有專門的史官,專門記錄朝廷上的事件,什麼時候就什麼回話題什麼人說了什答
麼,都要記錄,還有皇帝什麼時候說了什麼話(和皇后后妃調情的話估計不會寫的),什麼時候頒發了什麼檔案,什麼奏摺上批示了什麼內容等等都要記錄的,還有備份。一般情況下皇帝是不能看史官記錄的東西的,也不能管史官如何寫——之所以說一般情況下,是因為也有違規的皇帝,比如李世民就強迫史官改了玄武門之變的內容,後來朱棣也做過類似的勾當——一般來說皇帝不管英明昏庸都不能更改史官的記載,這也是下乙個朝代修史書的重要依據。
再說正史,一般來說都是後乙個朝代編修前乙個王朝的史書,比如《元史》是明朝人編寫的,《明史》是清朝人寫的,這是每乙個新王朝的必修課,也有例外的,如史記,寫了西漢的歷史,但當時西漢還沒亡。
3樓:開封祥符
對!其他朝代也有正史,就是二十四史。
有關清朝正史的書
4樓:匿名使用者
《清史稿》、《清實錄》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是《清史稿》;然後是《清實錄》;參考孟心史先生的《清史十六講》,如果覺得太枯燥了可以讀一**灣高陽先生的《清朝的皇帝》,個人覺得要比閻崇年寫的好。(另外,高陽還寫了一本《明朝的皇帝》)
6樓:
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
7樓:紀·展顏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
8樓:篤霞輝齋宕
清史稿開放分類:
清朝、書籍、史書、二十五史之
一、史稿
清史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202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2023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是由中華**初年特設的清史館編修的,以館長趙爾巽任主編,繆荃孫、柯劭忞等為總纂,另設纂修、協修、提調、校勘等職。參加編寫工作的先後有一百多人。《清史稿》於2023年開始編纂,2023年編成初稿,2023年修訂一次,2023年秋大致完稿,前後歷時十四年。
對於這樣一部有清一代的正史,「本應詳審修正,以冀減少疵纇」但「以時事之艱虞,學說之龐雜」,尤其因主編趙爾巽「年齒之遲暮,再多慎重,恐不及待」。於是就委託袁金鎧經辦發刊和校刻事宜。於2023年刊印,2023年發行。
9樓:亓鴻熙賞嫣
清史稿正說清朝三百年
林濤著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正說清朝十二帝
閻崇年著
中華書局
正說清朝十二妃
博爾濟吉特氏著
金城出版社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葉赫那拉.根正著
金城出版社
清朝的正史方面的書籍
10樓:匿名使用者
《清史稿》,《清實錄》,《清稗類鈔》,《清宮秘檔》
現代的有
1.細說各朝系列之---《細說清朝》黎東方2.《正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
3.《正說清朝三百年》---林濤
建議你先在網上尋找一下,然後再找其他途徑。
11樓:天外飛冰箱
清史稿開放分類: 清朝、書籍、史書、二十五史之
一、史稿
清史稿 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202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2023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是由中華**初年特設的清史館編修的,以館長趙爾巽任主編,繆荃孫、柯劭忞等為總纂,另設纂修、協修、提調、校勘等職。參加編寫工作的先後有一百多人。《清史稿》於2023年開始編纂,2023年編成初稿,2023年修訂一次,2023年秋大致完稿,前後歷時十四年。
對於這樣一部有清一代的正史,「本應詳審修正,以冀減少疵纇」但「以時事之艱虞,學說之龐雜」,尤其因主編趙爾巽「年齒之遲暮,再多慎重,恐不及待」。於是就委託袁金鎧經辦發刊和校刻事宜。於2023年刊印,2023年發行。
12樓:匿名使用者
清史稿正說清朝三百年 林濤著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正說清朝十二帝 閻崇年著 中華書局
正說清朝十二妃 博爾濟吉特氏著 金城出版社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葉赫那拉.根正著 金城出版社
清史稿是怎麼編纂成的,為什麼說清史稿不是清朝正史?
13樓:核曜
清史稿的編者是滿清人,而按照滿清的規定,稿子要先由國家審定後再發布,而且清史稿錯誤極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極多,內容不全面,文章水平也參差不齊 。
14樓:南柯貓
都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基本上各朝的正式都不是按照實際歷史來編寫的,都會美化當朝皇帝和政策,所以很多野史的參考價值更大。
15樓:百年孤獨
由於《清史稿》是眾人編纂而成,編寫時彼此缺少照應,更因時局動盪,版倉促成書,未經主編總閱審定權便「隨修隨刻,不復有整理之暇」,過於粗陋。因此,體例不一,繁簡失當,史實之中也有不少錯誤。
清朝正史為何稱「清史稿」而非「清史」?
16樓:王玉王李
原因:1,與二十四史不同,《清史稿》是滿清遺老編的書,而非後來人編的,所以不能算正史
2,《清史稿》編者史滿清人,按照滿清編《明史》的習慣,先作出乙個稿,再由國家審定後當正史發布,但中華**沒有審核通過。
3,《清史稿》由於史稿,所以錯誤百出,自相矛盾前後不一的地方非常多,雖然篇幅大,但內容卻不全面,文章水平也參差不齊。其史料價值非常低。
4,《清史稿》為滿清避諱,詆毀明朝,詆毀抗清義士,詆毀革命,因此沒有北中華**審查通過。
清史稿施琅傳翻譯,清史稿 施世綸傳的翻譯
沒找到這篇文章。能給出原文嗎?施世綸是康熙年間的人物。施世綸 1659年一1722年 字文賢,號潯江,福建晉江縣衙口鄉 現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 人,祖籍河南固始,後被編入清朝八旗漢軍鑲黃旗。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朝著名的清官。施世綸因父蔭於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 出任江蘇泰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