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馬仙念大悲咒的作用和好處還有心經

2021-04-24 13:10:49 字數 5291 閱讀 7563

1樓:aaa**王

大悲咒的功德利益,1、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 2、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 3、不墮三惡道。

4、能生諸佛國。 5、得無量三昧辯才。 6、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

7、若諸女人厭賤女身欲成男子身,誦持大悲陀羅尼章句,若不轉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覺,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8、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 (1)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

(2)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只物、汙淨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 (3)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 9、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種惡死也。

其惡死者: (1)不令其飢餓困苦死。 (2)不為枷禁杖楚死。

(3)不為怨家仇對死。 (4)不為軍陣相殺死。 (5)不為豺狼惡獸殘害死。

(6)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 (7)不為水火焚漂死。 (8)不為毒藥所中死。

(9)不為蠱毒害死。 (10)不為狂亂失念死。 (11)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

(12)不為惡人厭魅死。 (13)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 (14)不為惡病纏身死。

(15)不為非分自害死。 10、誦持大悲神咒者,得十五種善生者: (1)所生之處常逢善王。

(2)常生善國。 (3)常值好時。 (4)常逢善友。

(5)身根常得具足。 (6)道心純熟。 (7)不犯禁戒。

(8)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9)資具財食常得豐足。 (10)恆得他人恭敬扶接。

(11)所有財寶無他劫奪。 (12)意欲所求皆悉稱遂。 (13)龍天善神恆常擁衛。

(14)所生之處見佛聞法。 (15)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2樓:匿名使用者

不管是誰,念大悲咒和《心經》都有很多好處,作為出馬仙,和鬼神打交道多,因為感官更敏感,所以好處就顯得更明顯。修持大悲咒連線的是以觀音菩薩為代表的的無量佛菩薩的能量,修持利益是說不完的,簡單說,長期修持可以滅罪增福,消災免難,治病強身,求願等。還可以降魔,我在夢中很多次用大悲咒降魔,效果立竿見影。

《心經》是用來指導修行的,可以說是修佛法的心法,成佛的心法,可以用來指導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心態。這兩個法門可以配合修持,且都和觀音菩薩關聯,能得到觀音菩薩加持。作為出馬仙,持戒和道德很重要,修這兩個法門可以給你的職業生涯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保障大小由你修行程度而定)。

祝您吉祥如意!

每天念大悲咒心經有用嗎 40

3樓:世間法多浮雲

真正用心念,用心做,肯定有用。若是念後一直懷疑有沒有用,或是只念而無行動。那就真沒用,因為你不懂為什麼要唸!善哉

4樓:如來海雲

第一,不要疑惑,佛是實語者,不妄語者,信為公德之母,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第二,不要放棄,很多事情不是咱們看得見的,福報也不一定就是有錢在身。

第三,不要著相,金剛經雲: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同理要不住色念經,不住聲香味觸法念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所有相故,福德無邊無量。

5樓:天狼王

心無所累,讀經能讓你恬靜。

心中有惡,讀經能讓你歸善。

已有罪過,讀經也無法讓你的罪得到抵消,萬事萬物皆有因果,做下因,畏懼果,而讀經,佛不能讓你不墮因果,但能讓你平靜的接受因果的來臨。然後從頭開始。

6樓:匿名使用者

因人而異吧。對我說作用有一些,是我學佛的引導吧,可能我念得較少我每天念2、3遍吧,若有人說我,我還是會上火,也還會嫉妒不平,做事也不順,心裡也很煩躁,不清淨,一點火就炸,時常還做噩夢,大概念有一年了吧,不知是積累的多了還是最近我又聽唸金剛經,菩提本無樹的歌,最近才好了,心才慢慢清淨了些,不嫉妒了,說我,是為我好的,我也能冷靜聽了,以前不管誰說我什麼,我都會難過,聽不進去。現在噩夢少很多。

最近看了阿彌陀佛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還是覺得金剛經適合我,我聽得進去,不會懷疑和疑惑,晚上聽著也不會做噩夢感覺很好。阿彌陀佛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總讓我覺得有些疑惑,正如裡面說的不可思議。

7樓:匿名使用者

念經的作用,就是收心,排出妄想,心無雜念,身心健康,利於修行。阿彌陀佛,僅供參考。

8樓:芝蘭幽靜

信則有用,不信就無用

9樓:hi_給我勇氣

恩,什麼都不想的去聽去念,最有效。

10樓:綠寶石洋行

《地藏經》和《心經》建議不要太陽下山後念,你道行和德行都很高要超度所有孤魂野鬼並且不會被干擾除外。

11樓:匿名使用者

有 至少可以陶冶身心

大悲咒和心經有什麼區別

12樓:未妨惆悵

二者出處不同,內容不同。

1、出處區別。

《大悲咒》出自「伽梵達摩」所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全名為《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按照內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廣、中、略三種不同的版本。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漢傳佛教通行版為玄奘譯。這部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勝,就相當於釋迦牟尼佛的心臟一樣,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2、內容區別。

現今通行的「伽梵達摩」84句《大悲咒》,其經本以《大正藏》的底本為依據,是乙個變化差異較大的晚期增改本,並非「伽梵達摩」譯本的原始面貌。除此類藏經外,還有一些很重要且更準確的可參考文獻。如與譯經年代較接近的敦煌抄本、房山石經,以及與漢譯本多有一致的**大藏經等。

《大悲咒》在漢傳佛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自唐代翻譯《大悲心陀羅尼經》之後,《大悲咒》即廣為弘傳,並被納入漢地叢林功課。

而心經則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語,即是出自本經。

般若,智慧型也。波羅蜜,到彼岸也。多,定也。

經,徑也。言此經乃定心之徑路也。此經以單法為名。

實相為體。觀照為宗。度苦為用。

大乘為教相。此五者。經中所說之旨也。

單法者。即般若波羅蜜多也。實相者。

即諸法空相也。觀照者。即照見五蘊皆空妄也。

度苦者。即度一切業報苦厄也。大乘者。

即菩薩所行甚深般若也。

13樓:阿西寶唄

兩者區別:

一部是咒語。一部是經書,稱為經。

《大悲咒》保平安,《般若心經》除煩惱。

六祖慧能對清淨心的概述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拓展資料:

《大悲咒》出自「伽梵達摩」所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全名為《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按照內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廣、中、略三種不同的版本。

現今通行的「伽梵達摩」84句《大悲咒》,其經本以《大正藏》的底本為依據,是乙個變化差異較大的晚期增改本,並非「伽梵達摩」譯本的原始面貌。

除此類藏經外,還有一些很重要且更準確的可參考文獻。如與譯經年代較接近的敦煌抄本、房山石經,以及與漢譯本多有一致的**大藏經等。

《大悲咒》在漢傳佛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自唐代翻譯《大悲心陀羅尼經》之後,《大悲咒》即廣為弘傳,並被納入漢地叢林功課。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載:《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為利樂一切眾生而宣說,其利益功德廣如大海而嘆莫能盡;

無論是消障除難、得善遂願,還是究竟的覺證解脫,《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議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廣為利樂。

因而有不在少數的佛門四眾,寄於虔心持誦《大悲咒》以自利利他、護持佛法。

14樓:匿名使用者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

漢傳佛教

通行版為玄奘譯。這部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勝,

就相當於釋迦牟尼佛的心臟一樣,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心(梵hrdaya ),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經系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語,即是出自本經。

般若,智慧型也。波羅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經,徑也。言此經乃定心之徑路也。此經

以單法為名。實相為體。觀照為宗。

度苦為用。大乘為教相。此五者。

經中所說之旨也。單法者。即般若波羅蜜多也。

實相者。即諸法空相也。觀照者。

即照見五蘊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業報苦厄也。

大乘者。即菩薩所行甚深般若也。

六祖慧能對清淨心的概述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大悲咒》出自「伽梵達摩」所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全名為《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按照內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廣、中、略三種不同的版本。現今通行的「伽梵達摩」84句《大悲咒》,其經本以《大正藏》的底本為依據,是乙個變化差異較大的晚期增改本,並非「伽梵達摩」譯本的原始面貌。

除此類藏經外,還有一些很重要且更準確的可參考文獻。如與譯經年代較接近的敦煌抄本、房山石經,以及與漢譯本多有一致的**大藏經等。

《大悲咒》在漢傳佛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自唐代翻譯《大悲心陀羅尼經》之後,《大悲咒》即廣為弘傳,並被納入漢地叢林功課。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載: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為利樂一切眾生而宣說,其利益功德廣如大海而嘆莫能盡;無論是消障除難、得善遂願,還是究竟的覺證解脫,《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議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廣為利樂。因而有不在少數的佛門四眾,寄於虔心持誦《大悲咒》以自利利他、護持佛法。

兩者區別:一部是經書,稱為經。一部是咒語。

大悲咒的疑問,大悲咒的疑問

學佛是在成就你的法身.但沒辦法修補你的肉身的 這世間的科學 醫學內.等,基本上都無法完整容的修補肉身的殘缺了,更何況只是用嘴巴念一念咒語?佛法不是魔術 更不是夭術,如果咒語念一念就能將肉身的殘缺修補的話,你不覺得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嗎?也不符合因果定律呀 過去佛陀時代,他的10大 之 的阿那律,因為貪睡...

佛教大悲咒,佛教大悲咒的好處

大悲咒的主要作用不是超度。念大悲咒得十大利益 1 能得安樂,2 除一切病,3 延年益壽,4 常得富饒,5 滅一切惡業重罪,6 永離障難,7 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8 遠離一切諸怖畏,9 成就一切諸善根,10 臨命終時,任何佛土,隨願得生。超度誦咒者,隨緣超度有緣眾生。令眾生的福慧超越現狀變得更好,度有...

大悲咒的咒語到底是哪個版本,大悲咒有幾種版本藏傳佛教用哪個版本

您聽的不是唐密的 大悲咒 而是藏密的 十一面觀音根本咒 您參考一下回 白瑪若拙佛教文化系列站點答 大悲咒 的連線 大悲咒每一句都是 來一位佛 源菩薩的名字,所以念大悲咒有很大的功德力,如果你長的版本背不了,這個 的版本也是可以的,一樣的,只是這個是藏音的,比較短,不管是什麼咒語,其實在於心,如果以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