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春秋爭霸,戰國七雄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021-04-30 12:53:21 字數 4796 閱讀 3977

1樓:匿名使用者

根本原因是周王室衰微  平王東遷以後,周室漸漸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師,害死幽王,申侯擁立平王,使平王有弒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諸侯間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互相攻伐,最後平王東遷,使周室只有一小塊小地盤,周王室因而衰微,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於邊境問題與鄭國爭執,周桓王率軍討伐鄭國,鄭莊公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說明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儲存著天下共主的名義罷了。鄭莊公帶兵東征西討,小霸中原。

2樓:

從春秋到戰國,歷時三百餘年,其中社會格局的變化是比較緩慢的。究其原因,一是從周朝的衰落到戰國七雄的形成,社會變革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不像後來的朝代更替只要複製貼上即可,二是畢竟當時的生產力不行,不是說想幹什麼就能立即實施,但凡有所動作都需積聚數年數十年的財力物力。這樣的現狀造成社會局面變化比較緩慢,在乙個較長的時間裡,國內國外問題就會雙雙凸現出來,各個諸侯國既要面對對外戰爭的問題,也要解決內部矛盾。

這是根本

從現象上來說,戰國七雄局面出現的原因:周朝分封制導致各個諸侯國有能力脫離組織自成一派,這是基礎(當然,其他的制度也可能造成這樣的局面,應該是說當時的社會現狀能夠實現一定區域的內部聯合);內部制度的不完善,由奴隸制轉變成封建制是個過程,家奴、士大夫階級的存在影響了政權的不穩定,就出現了三家分晉之類的現象;經濟文化對國家戰略的支撐···

問題提的很大,不系統的整理很難自圓其說(可能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當然很多人喜好這口)。歷史有它的偶然性,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只是其中一種可能性,但由統一到**再到整合確實乙個不變的規律。 全程手打真心傷不起

3樓:是守約嗎

戰國時期,各國競相改革,社會急劇變化

春秋爭霸到戰國七雄,我國的歷史發展呈現出怎樣的趨勢?

4樓:匿名使用者

b吧春秋戰國歷史發展的三種趨勢

一是從**走向統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這三條主線,互相促進,互相影響

⑴由**走向統一。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大國兼併小國,諸侯數目逐漸減少;戰國時,較大的諸侯國只剩下齊楚等七國,七國繼續進行兼併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人民渴望統一。秦國經商鞅變法逐漸富強,秦王贏政經過大規模兼併戰爭,於西元前221年統一全國。

②由奴隸制瓦解到封建制確立。春秋時期,由於鐵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魯國首先採取按畝收稅的方法,承認土地私有。一些貴族將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轉化為地主,奴隸轉化為農民,井田制瓦解,意味著奴隸制的瓦解。

戰國時期,在新興地主階級推動下,各諸侯國經過100多年的變法,廢除了舊制度,封建制度最終確立。

③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王朝同周邊地區各少數民族的關係都有了發展,在前代的基礎上,在頻繁的戰爭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快,經濟文化聯絡加強。這些為後來秦朝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礎,成為我國民族融合的重要歷史時期。

5樓:靈之雪翼

我覺得應該是c,我有這題的標準答案

春秋爭霸的背景

6樓:黛結

戰國七雄

戰國處於西元前475年到西元前221年間,是中國歷史上乙個動盪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接連不斷,社會呈現天下大亂的形勢。這期間,北起長城,南達長江流域,先後出現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

這七個大國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一面在本國實行變法改革以圖強,一面相互混戰,侵伐小國,互相兼併,戰爭愈演愈烈,歷史上稱這七個大國為「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的254年,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是魏國獨佔中原。西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實行變法,較早地實行了社會改革,使魏國成為最先強盛的國家。西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將龐涓率兵進攻趙國。

魏軍橫衝直闖,如入無人之境,很快逼近趙都邯鄲。在這形勢危急的情況下,趙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齊國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帥,出兵救趙。

孫臏說:要想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勸解兩個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參加進去打。派兵解圍,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採取避實擊虛的策略,造成敵人的後顧之憂。

田忌接受孫臏的意見,領兵殺向魏國都城大樑。龐涓聽說大樑吃緊,領兵回救,星夜趕路。孫臏、田忌將齊軍埋伏在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靜等魏軍前來決戰。

魏軍長途行軍,疲於奔命,人困馬乏。雙方一經交戰,魏軍全線崩潰,齊軍獲得全勝。這就是以「圍魏救趙」的戰法著名於世的「桂陵之戰」。

事隔不久,魏國聯合南韓打敗齊國,挽回了敗局。魏國在中原又成為第一強國。西元前342年,魏國進攻南韓。

南韓向齊國求救。齊國仍派田忌、孫臏率軍解救南韓。孫臏採取退兵減灶、誘敵深入的戰術。

齊軍佯敗後退,第一天留下了10萬人做飯的鍋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人的鍋灶,第三天減少到3萬人的鍋灶。龐涓以為齊軍逃亡嚴重,窮追不捨。這時,孫臏在馬陵設下埋伏,等龐涓帶兵追到馬陵,孫臏一聲令下,齊軍金鼓齊鳴,萬箭齊發,大敗魏軍,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

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此後,魏惠王和齊威王會盟徐州,雙方妥協,均分東方的霸權地位。

後來,魏國逐漸衰弱,齊國和秦國成為東西對峙的兩個霸主,進入了齊、秦爭強時期。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一躍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這時,東方的齊國與秦國旗鼓相當,雙方在不斷兼併周圍弱國、擴大勢力範圍的同時,又進行著所謂「合縱」、「連橫」的外交鬥爭。「合縱」就是指弱國聯合起來,阻止強國進行兼併。「連橫」就是強國迫使弱國幫助它進行兼併。

實際上「合縱」和「連橫」都是爭取暫時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進一步兼併土地,擴張領土。

齊、秦鬥爭的焦點在於爭取楚國。楚國的國力開始很弱。

戰國初期,楚悼王任用吳起為令尹,實行變法,國勢富強,一舉打敗了魏國並出兵伐秦。西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吳起的新法被廢除,楚國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懷王在位時,秦國派張儀入楚鼓吹「連橫」,勸楚絕齊從秦,並口頭許願,以歸還楚國商於(在今河南淅川縣西南)600裡地方為代價。

楚懷王信以為真,就和齊國斷交。當楚國派人向秦國討取土地,秦相張儀狡猾地說:「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沒聽說是六百里。

」楚懷王十分惱火,發兵攻秦。結果吃了敗仗,楚兵被殺800人,楚將屈匄被俘,漢中地方被案國占去。楚懷王又調動所有兵力與秦軍戰於藍田。

魏國乘楚國空虛,襲擊楚國。齊國卻不支援楚國。楚國吃了大虧,從此一蹶不振。

這時,秦齊鬥爭趨於白熱化。西元前298年,齊、韓、魏、趙、中山等五國聯軍攻入函谷關。秦國被迫退還奪去韓、魏的一些地方,五國才退了兵。

齊國成為關東各國的盟主。西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稱西帝,尊齊愍王為東帝,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拉攏齊國,破壞了關東的「合縱」聯盟。

西元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一時威勢很盛,引起各國的不安。秦國聯合了燕、楚、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於西元前284年,在濟西(今山東聊城南)大敗齊軍。燕國自昭王即位後,招納賢能,任用樂毅為將,決心報齊國入侵之仇。

這時,趁勢攻下齊的國都臨淄,連下七十餘城,併入燕國版圖。後來,齊將田單利用燕國內部矛盾,驅逐燕軍,收復了失地。然而,齊國已經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秦國在「合縱」鬥爭中削弱了齊國,開始向東方大發展。

西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率軍攻破楚國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遷國都於陳(河南淮陽),秦國奪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遷都到壽春。楚國更加削弱了。

西元前260年,秦將白起率軍進攻南韓的上黨郡,郡守投降趙國。趙國派著名大將廉頗率大軍鎮守長平(山西高平),築壘堅守,以逸待勞,與秦軍相持三年,不分勝負。秦國丞相范雎派人到趙國行施「反間計」,散布廉頗壞話。

趙王信以為真,就派那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的趙括替換廉頗。趙括驕傲輕敵,一到前線,下令傾巢出擊。秦將白起採取了誘敵深入、迂迴包抄的戰術,迫使趙軍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作戰。

在一次突圍中,趙括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40萬大軍被俘,白起把他們全部活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秦軍乘勝前進,包圍了趙都邯鄲。趙向魏求救,魏派晉鄙率兵救趙。因怕秦軍,半路上逗留觀望。

西元前257年,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盜出魏王的虎符,假傳軍令,挑選八萬精兵援救趙國。同時,楚國援軍趕到,聯合打敗秦軍,解除邯鄲之圍。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歷史事件。

秦國雖然暫受挫敗,但實力雄厚,六國沒有乙個能單獨抗秦。秦國統一六國的形勢完全成熟了。

從西元前231年開始,秦國開始統一全國的戰爭,至西元前221年,消滅了其他六國,統一了中國。從此,中國由乙個諸侯割據稱雄的封建國家轉變為乙個**主義的**集權的封建國家。

齊國為臨淄。楚國為郢。燕國為薊。南韓為宛。趙國為邯鄲。魏國為大樑。秦國為咸陽。

楚的都城——宛(今河南南陽)戰國七雄之一

*魏(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戰國七雄之一

*趙(都城在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戰國七雄之一

*韓都城在今河南禹縣,後遷至今河南新鄭)戰國七雄之一

七國稱雄指戰國時期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並存及互相兼併的一段歷史。

戰國處於西元前475年到西元前221年間,是中國歷史上乙個動盪時期。廣大奴隸和平民起義風起雲湧,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接連不斷,社會呈現天下大亂的形勢。這期間,北起長城,南達長江流域,先後出現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國。

他們侵伐小國,互相兼併,戰爭愈演愈烈,歷史上稱這七個大國為「戰國七雄」。

秦始皇,是姓趙的後裔,始姓趙,名鄭

那應該叫做趙政

史記說的

齊威王,名田因齊,西元前356年,父田齊桓公去世後即位, 至西元前319年,在位37年。

楚莊王(?-公無前591年),又稱荊莊王,熊氏,名旅(一作呂,侶),春秋時楚國最有作為的國君。郢都(江陵紀南城)人,楚穆王之子,西元前614年繼位,在位23年。

戰國時的燕國,皇帝是姬噲

南韓皇帝是韓昭侯

趙國皇帝是趙敬侯

魏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初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至魏惠王時遷都大樑(今河南開封),故又稱梁國。西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攻魏,。決河溝灌大樑城,虜魏王假,滅魏

春秋爭霸到戰國七雄,我國的歷史發展呈現出怎樣的趨勢

b吧春秋戰國歷史發展的三種趨勢 一是從 走向統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這三條主線,互相促進,互相影響 由 走向統一。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大國兼併小國,諸侯數目逐漸減少 戰國時,較大的諸侯國只剩下齊楚等七國,七國繼續進行兼併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人民渴望統一。...

春秋五霸 戰國七雄分別是誰

關於春秋五霸的問題,原創者孟子並未說明五霸具體是說哪五人,因此後人諸多猜測,單就戰國及漢代至少已有四種不同的排列 墨子 荀子稱齊桓 晉文 楚莊 吳闔閭 越勾踐為五霸 左傳 史記 應劭 趙岐以齊桓 晉文 秦穆 宋襄 楚莊為五霸 白虎通義 以齊桓 晉文 秦穆 楚莊 吳闔閭為五霸 漢書 顏師古注引江以齊桓...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分別是誰呢,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分別是誰

粘學民巴陣 戰國七雄是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 在歷史上,對 春秋五霸 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說 五霸 是指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但是在歷史上宋襄公並沒有成為真正的霸主另一說 五霸 是指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方濟各殺勿略 春秋五霸 齊桓公 晉文公 秦穆公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