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行為主義的出現,在近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是乙個劃時代的轉折。對行為主義的重要理論,刺激——反應學說,心理學家有著不同的理解與闡釋。人們通過反覆的實驗,刺激——反應的過程逐步地深入,挖掘出更多與它相關的元素,從而使我們更具體的理解了刺激反應的全過程,看到了它的價值。
同時也感到了它的侷限性。
什麼是刺激-反應模式?
2樓:小汐子
沃森的刺激-反應理論(s-rtheory)行為心理學的創始人約翰?沃森約翰?沃森(johnb.
watsonjohnb.watson)建立的刺激一反應原理,指出人類的複雜行為可以被分解為兩部分:刺激,反應。
人的行為是受到刺激的反應。刺激來自兩方面:身體內部的刺激和體外環境的刺激,而反應總是隨著刺激而呈現的。
沃森的刺激-反應理論(s-r theory)[編輯]行為心理學的創始人約翰·沃森(john b.watson)建立的刺激一反應原理,指出人類的複雜行為可以被分解為兩部分:刺激,反應。
人的行為是受到刺激的反應。刺激來自兩方面:身體內部的刺激和體外環境的刺激,而反應總是隨著刺激而呈現的。
[編輯]市場營銷刺激與消費者反應模式內容分析按照這一原理分析,從營銷者角度出發,各個企業的許多市場營銷活動都可以被視作對購買者行為的刺激,如產品、**、銷售地點和場所、各種**方式等。所有這些,我們稱之為市場營銷刺激,是企業有意安排的、對購買者的外部環境刺激。除此之外,購買者還時時受到其他方面的外部刺激,如經濟的、技術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刺激等等。
所有這些刺激,進入了購買者的暗箱後,經過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動,產生了人們看得到的購買者反應:購買還是拒絕接受,或是表現出需要更多的資訊。如購買者一旦已決定購買,其反應便通過其購買決策過程表現在購買者的購買選擇上,包括產品的選擇、廠牌選擇、購物商店選擇、購買時間選擇和購買數量選擇。
心理學中的十大效應
3樓:小魚無海
十大心理效應
是一種心理學,涉及鳥籠邏輯、破窗效應、責任分散效應、帕金森定律、暈輪效應、霍桑效應、習得性無助實驗、證人的記憶、羅森塔爾效應和虛假同感偏差等心理效應。其中,破窗效應告訴我們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被阻止,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乙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責任分散效應告訴我們事情不管是真是ᐜ/p>
4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執子之手顏夕
在管理診斷時發現企業裡有這樣的架構:總裁、執行總裁、常務副總裁。根據我們的職能分析,這裡面的執行總裁基本上是乙個「空著的鳥籠」,只是由於歷史原因一直保留著這個位置,在進行了大的整改後,這個位子空了出來,卻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
最後在我們的建議方案中,我們精簡了整個組織結構,相應地,也扔掉了不少類似的空鳥籠。9.「泡菜效應」的含義是:
同樣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後,將它們分開煮,其味道是不一樣的。根據這個原理可知,人在不同的環境裡,由於長期耳濡目染,其性格、氣質、素質和思維的方式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差別,這正如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應」揭示了壞境對人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泡菜效應」對學校管理的啟示是:學校要重視校園硬環境和軟環境的建設,重視通過良好的環境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校園的硬環境主要是指校容校貌,它由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樓一台等建築物構成;校園的軟環境主要是指正確的**風氣、和諧的人際關係、民主的管理方法、嚴明的校紀校規、獨特的校風校訓等。
校園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具有「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為此,學校要努力讓校園的硬環境整潔、優美、有序,讓校園的軟環境充分體現人文精神,蘊含豐富的教育因素,從而給學生詩情畫意、溫馨怡人的感受,發揮對學生啟迪智慧型、激發靈感、培育志向的作用。10.
破窗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上有個現象叫做」破窗效應」
經驗學派的研究正規化
社會心理學有哪些主要理論流派
5樓:
社會心理學理論目的是描述現象、解釋事實、探求規律、**行為,最終指導人們的社會實踐的。因此提高人類認識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是所有心理學理論的生命力所在。
四個流派:社會學習論、社會交換論、符號互動論、精神分析論。
一、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論:試圖通過學習機制來解釋人們社會行為的形成和變化。社會學習論吸收了行為的主要理論假設,認為先前的學習對現在的行為有決定作用。
(一)簡史:社會學習論起源於行為主義。
**的巴甫洛夫和美國的華生,是行為主義早期的代表。後來霍爾,特別是斯金納發展了行為主義。20世紀50至60年代公尺勒、多拉德等學者用學習的原則研究人的社會行為,後來班杜拉和沃爾特斯提出社會學習論(1963)。
(二)學習的機制:
社會學習論學習過程有三種機制:聯想、強化與模仿。
1、聯想:聯想是經典條件反射。巴甫洛夫鈴唾液分泌實驗。
狗形成鈴聲—食物的聯想。
2、強化:個體為什麼能學會某種行為,或者避免另一種行為?原因是行為後的獎賞與懲罰作為強化物,使某種行為固定下來並反覆出現。獎勵是正強化,懲罰是負強化。
3模仿:人的言語習得過程是通過模仿進行社會學習的典型事例。
(三)觀察學習:觀察學習是班杜拉社會學習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指的是個體通過對他人行為與結果的觀察,獲得新的行為反應模式,或對已有行為模式加以修正.觀察學習包括四個過程:
1、注意過程:2、保持過程:3、動作再現過程:
4、動機過程:動機過程包括外部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
(四)社會學習論的不足
1、認為行為決定於過去的學習經驗,比較忽視當時的情境等細節
2、傾向於將行為歸因於外在的情境,而忽視個體對當時情境的情緒狀態和主觀感受對行為的影響。
3、社會學習論主要關注外在行為的解釋,而忽視內在的心理過程的分析。
二、社會交換論:主張從經濟學的投入與產出關係的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它重點強調:
人們之間的互動是物質與非物質的一種交換。社會交換論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創始人是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
其他代表人物有布勞、埃莫森、蒂博特、凱利。
社會交換論的基本觀點,體現在霍曼斯的五個相互關係的命題:
1、成功命題:個體的某種行為能得到相應的獎賞,就會重複這種行為。2、刺激命題:相同刺激可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為。
3、價值命題:某種行為的結果對個體越有價值,他重複這種行為的可能性越高。4、剝奪滿足命題:個體或群體重複獲得相同獎賞次數越多則該獎賞對個體的價值越小。5、侵犯贊同命題:
社會交換論認為,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
人們在互動中傾向於擴大收益、縮小代價或傾向於擴大滿意度、減少不滿意度。後來布勞發展了社會交換論,認為社會交關係是建立在互惠基礎上的人們自願的活動。
三、符號互動論:
特別重視與強調事物的意義、符號在社會行為中的作用。
符號互動論始於美國學者詹姆斯和公尺德。始於20世紀30年代。
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假設:
1、個體對事物採取的行動是以該事物對他的意義為基礎的。
2、事物的意義源於個體於他人的互動。而不是存在於事物自身中。3、個體在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往往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
四、精神分析論:亦稱深層心理學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論主要概念和觀點
1、意識與潛意識 2、力必多 3、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 4、生本能和死本能 5、人格結構:有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二)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心理學**的目的應該是發展病人的創造性潛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症狀。榮格的「集體潛意識」理論,為理解人類的社會行為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三)新精神分析論的主要觀點
1、霍妮的「文化因素論」:男女之間的心理差別是文化因素論
2、沙利文的人際關係學說:沙利文認為人際關係是人格形成和發展的源泉。
6樓:微言悚聽
行為主義學派
一、刺激—反應理論
最初由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等人所創始與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動物與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後天學習的結果,都是有機體在遇到某種刺激,引起某種行為反應受到強化而構成聯結的結果。
二、模仿論
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公尺勒和道拉德(n.e.miller& j.
dollard,1941)在《社會學習和模仿》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過延伸刺激—反應關係與強化的概念來加以理解。他們認為人類許多社會行為都是通過人際相互影響——模仿而習得,都可以通過一般學習原則的使用來予以說明。
三、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由班杜拉和沃爾特斯(albert bandura& r.h.walters)等人提出與發展起來的,以刺激—反應的觀點為基礎並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擴大**社會環境如何影響人產生某些習得行為的一種理論。
該理論認為人的一切社會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影響下,通過對示範行為的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變的。
四、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ies)是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1958)等採用經濟學概念來解釋社會行為有賴於相互強化而得以持續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1)客觀上存有適合於有機體的規律;(2)人的社會行為除服從這種規律外,還服從社會交換規律;(3)因此也引出了分配公平原則。
認知學派
一、格式塔學派的理論
格式塔學派的理論強調從整體和關係的角度研究心理與行為的理論。早期代表人物有韋特海默(m.wertheimer,1890-1943)、苛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
koffka,1886-1941)等。該學派的理論認為,個人的行為不是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孤立的、簡單的反應,也不是許多反射弧機械的總和,它是通過心理物理場、特別是認知活動的整合而作出的。
二、場論和群體動力學理論
群體動力學基於整體比部分重要的觀點,認為整體作為一種由內在關係組成的系統,其影響力或作用遠大於互不相干的個體。
三、認知相符理論和一致性理論
認知相符理論是闡釋人心理的內部動機狀態對其心理活動和外部行為的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末。它試圖以人的認知活動為出發點,理解隱含在個體的社會心理活動背後的動機狀態。美國心理學家w.
j.麥克蓋爾首先提出的認知相符概念。「一致性理論」是**和**人在接受了對有關事物的新的資訊後會調整原有態度的社會心理學理論。
精神分析學派
一、精神分析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是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創立的。
二、新精神分析中的社會學派別
這是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從精神分析運動中分離出來的乙個心理學流派,開始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論、泛性論和人格結構說,強調文化、社會條件和人際關係等因素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強調家庭環境和童年經驗對人格形成與發展的作用,重視自我整合與調節作用,逐漸形成了新的學派,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h.s.
sullivan,1892-1949)、霍妮(k.horney,1885-1952)、弗羅姆(e.fromm,1900-1980)和埃里克森(e.
erikson,1902-1994)等。
三、人際行為三維理論
這是以人際需要理論為基礎闡述人際關係的形成、取向型別以及群體聚散過程特徵的理論,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舒茨(w.schutz)於2023年提出的。舒茨認為,每乙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符號相互作用學派
一、符號相互作用理論
符號相互作用理論(symbolicinteractionism),也叫符號互動論,是一種通過分析在日常環境中的人們的互動來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理論派別,它主要研究的是人們相互作用發生的方式、機制和規律。社會心理學家公尺德被認為是符號互動論的開創者,除了公尺德之外,托馬斯(w.l.
thomas)、庫利等人也對符號互動論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角色理論
角色理論是關於人的態度與行為怎樣為其在社會中的角色地位及社會角色期望所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是試圖按照人們所處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釋人的行為並揭示其中規律的研究領域。參與這方面研究並有影響的人有莫雷諾(j.l.
moreno,1934)、林頓(r.linton,1936)、紐科姆(t.newcomb,1950)、薩賓(t.
r.sarbin,1954)和戈夫曼等。
三、參照群體理論
參照群體理論是關於人的社會心理態度和行為怎樣受其從屬的或追求的群體參照力所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其代表人物有海曼、紐科姆、謝里夫(m.sherif,1948)、梅頓(r.
k.merton,1957)及凱利(1952)等人
問遼寧師範大學心理學研究生基礎發展應用的複試線和學
心曦若樂 就全國的排名來 復看,心理學制全國第一的是bai北師大,du第二的就是遼師,雖然遼zhi師的整體水平不是dao那麼高,但是單看心理學還是很強勢的,因為導師都很厲害!今年遼師的研究生招生比例在擴大,這個好考,只要你英語過線,專業一般不會抓的!但是怎麼說的公費比例還可以,但是一般比較照顧本校和...
結合你所知道的心理學基礎只是,你怎麼樣評價自己的人生成長歷程
人生成長歷程?這個說來話長了,真要跟你們好好掰扯掰扯了。我小時候呀,吃飯睡覺吃飯 我上學以後呀,吃飯上學睡覺 我 以後呀,吃飯上班睡覺。我最大的成功是什麼呢,讓我想想。哦,我最深刻的成功就是活到現在身上零件乙個沒少。最深刻的挫折嘛就是存款全換成一塊錢的硬幣我一晚上都能數完。成功與挫折之後,就覺的所有...
我想通過學習心理學來增進人際交往的質量以及溝通 討論等技巧
如果是書籍的話,你可以看看 哲人咖啡屋 系列的書籍,但你想提高人際交往的技巧和質量,就不是幾本書能學到的了。你也可以看看 演講與口才 類的書,交際畢竟是在實踐中鍛鍊出來的,還要多交友,培養自己的能力,另外多注意他人說話的技巧,雖不能照搬,卻可以起到一定的啟迪作用。希望對你有幫助吧!朋友 你學這些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