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sea小幻
原文醉翁亭記 北宋 歐陽修
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環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zhāo)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yǔ)僂(lǚ)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餚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gōng)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夫”字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讀作(fú,第二聲),但由於現代人讀慣了,因此(fū,第一聲)也不能算錯。
譯文粟潤湘篆書《醉翁亭記》環繞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個山峰,樹林和山谷特別秀麗。遠遠望去,那草木繁茂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琅琊山。沿山路行走六七裡,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出的,是釀泉。
山勢迴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四角向上翹起,像飛鳥翅膀一樣的亭子高踞於水泉之上,這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是誰?是山裡的智仙和尚。
給它命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的。太守同賓客來到這裡飲酒,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取個別號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酒中。
像那太陽出來的時候,樹林裡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顯得昏暗,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幻不定之時,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水位低落時,水底的石頭裸露出來,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早晨進山遊玩,到傍晚才回來,一年四季的風景不一樣,人們的樂趣也就沒有窮盡。
至於背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是滁州人在遊玩。來到溪邊釣魚,溪水深的地方魚兒肥;用釀泉的泉水釀酒,泉水香甜而酒清冽;山中的野味野菜各種各樣在面前擺著,這是太守舉行酒宴。宴飲酣暢的樂趣,不在於**(助興),投壺的投中,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互動錯雜,或起或坐,大聲叫嚷的,是賓客們盡情地歡樂。
一個臉色蒼老,滿頭白髮,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陽落到山頂,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在後面,樹林枝葉茂密成蔭,鳥雀到處鳴叫,這是遊人離去鳥雀就歡樂了,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懂得人的樂趣;遊人只知道跟著太守一同遊玩為快樂,卻不知道太守因他們的快樂而快樂。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酒醒後又能用文章來記述這件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
是廬陵的歐陽修。
[編輯本段]字詞句分析
難字生字
1. 滁 chú
2. 琅琊 láng yá
3. 霏 fēi
4. 穴 xué
5. 傴僂 yǔ lǚ
6. 蔌 sù
7 弈 yì
8. 輒 zhé
9.觥gōng
10.暝 míng
11壑hè
12晦huì
13陰翳yì
詞語解釋:
1. 環滁:環繞著滁州城。滁州在安徽省東部。環:環繞。
2. 皆:全、都。
3. 林:樹林。
4. 壑:山谷。 尤:格外。
5. 蔚然:茂盛的樣子。
6. 深秀:幽深秀麗。
7. 山:名詞作狀語,沿山路。
8. 行:走。
9. 峰迴路**山勢迴環,路也跟著拐彎。
10. 回:迴環,曲折環繞。
11.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12. 臨:坐落。
13. 作:建造。
14. 名:名詞用作動詞,命名。
15. 謂:命名(太守自謂也。);為,是(太守謂誰?)。
16. 輒:就。
17. 號:取別號。
18. 曰:稱為。
19. 意:情趣。
20. 乎:相當於“於”,介詞。
21. 得:領會。
22. 寓:寄託。
23. 若:像。
24. 夫:那。
(若夫:文言文裡承接上文而引出裡一層意思時常用,近乎“要說那。。。”、“像那。。。”)
25. 而:就,表順承的連詞。
26. 林霏:樹林裡的霧氣。霏:霧氣。
27. 開:散開。
28. 雲歸:煙雲聚攏。
29. 巖穴:山谷。
30. 暝:昏暗。
31. 晦:陰暗。
32. 朝:早晨。
33. 暮:傍晚。
34. 芳:香花。
35. 發:盛開。
36. 佳:美好的。
37. 秀:草木茂盛 (標準)
38. 繁:濃郁的。
39. 高:高爽。
40. 窮:窮盡。.
41. 負:揹著。
行:走路。
42. 休:休息。
43. 應:應答。
44. 傴僂提攜:傴僂:駝背,這裡指代老年人。 提攜:攙扶,帶領,這裡指代小孩子。傴僂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這裡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45. 臨:來到
46. 漁:捕魚,名詞作動詞。
47. 釀泉:用釀泉,名詞作狀語。
48. 為:制。
49. 洌:清澈。
50. 山餚:野味。
51. 野蔌:野菜。蔌,蔬菜。
52.雜然:交錯的樣子。
53.前:在前面。
54. 陳:擺開,擺放。
55. 酣:盡興地喝酒。
56. 非絲非竹:不在於**。 絲:絃樂器。竹:管樂器。(絲竹,泛指**。)
57. .射:這裡指宴飲時的一種遊戲,即以箭投壺中,以能否投進決勝負,叫做投壺。也有可能是猜謎,古時亦叫射覆。
58.弈:下棋。
59.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互動錯雜。
60.觥:酒杯。
61. 籌:酒籌,宴會上行令或遊戲時飲酒計數用的籤子。
62.蒼顏:臉色蒼老。
63. 頹然:醉醺醺的樣子,形容醉態,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
64. 乎:相當於“於”。
65. 從:跟隨。
66.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
67. 翳:遮蓋。
68. 鳴聲上下:意思是到處是鳥叫聲。
69. 上下:樹的上部和下部。
70.樂其樂:第一個樂,以...為樂。第二個樂,感到快樂的事情。
71.醉:喝醉
72.樂:歡樂
73. 述:記述。
74.謂:為,是。
75.廬陵:廬陵郡,就是吉州。現在江西省吉安市。
76.諸:那些。
77.望:遠望。
78.故:所以。
79.在乎:在於。
80.歸:聚攏。
81.去:離開去.。
82.而(雲歸而巖穴暝):便
83.已而(已而夕陽在山):不久
一詞多義
樂: ① 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第一個樂)以……為樂 :(第二個樂)樂趣
② 山水之樂: 樂趣
③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 快樂
歸: ①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回去
② 雲歸而巖穴暝: 聚攏
謂:①太守自謂也:命名
②太守謂誰?:是
也:①環滁皆山也:表陳述
②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
③在乎山水之間也:語氣助詞,無實義
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麗
②佳木秀而繁陰:繁榮滋長
臨:①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高居,坐落在高處
②臨溪而漁:來到
而:①而年又最高:表並列,並且
②日出而林霏開:表承接,然後
③朝而往:表修飾,不譯
④溪深而魚肥:表遞進,而且
⑤而不知人之樂:錶轉折,然而
賞析:1.全文圍繞一個“樂”字,表現了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心情。
2.全文第一段由滁州寫到琅琊山,再寫琅琊山的泉,最後寫到了泉邊的醉翁亭。由遠及近,層層遞進。
描寫形象,富有動感。並解釋了“醉翁”的由來,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做鋪墊。
3.第二段寫了山間景色朝暮的變化,四季景色的變化,作者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安靜,和平。
4.第三段突出了一個“樂”字,渲染出一幅恬靜的畫面——滁人遊山之樂於太守宴遊之樂。
5.第四段,曲終人散,宴後也有樂。體現了作者與自然界,與人之間的和諧,含蓄地點明瞭自己的思想感情。
詞類活用
(1)名之者誰(名:名詞作動詞,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3) 山行六七裡(山: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4)雜然而前陳者(前:方位名詞作狀語,在前面)
(5) 翼然臨於泉上。(翼:名詞作形容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6)自號曰醉翁也(號:名詞活用作動詞,稱呼)
古今異義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義:情趣。
今義:意思或願望。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
頹然乎其間者
古義:醉醺醺的樣子
今義:頹廢的樣子
野芳發而幽香
古義:香花
今義:芳香
名句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文章分析
整體把握
特殊句式:貫穿文章的一個句式:……者,……也(共21個),…而…(共25個)。
應譯為:……是……。
這是文言文的判斷句式。
中心思想:全文以“樂”字為線索,層層深入,通過對滁州優美風景的描寫,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樂民所樂的曠達情懷,抒發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憂愁的複雜感情。
各段段意:第一段:交代醉翁亭的自然環境及得名的緣由
第二段:早晚的景象變化和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三段:滁人的遊山之樂和太守的宴遊之樂
第四段:作者日暮醉歸,在議論中含蓄點明自己寄情山水和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理解背誦:1、滁州的地理環境:環滁皆山也。
2、自問自答道出醉翁亭的來歷: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3、醉翁雅號的由來: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醉翁也。
4、全文的核心命意,為寫景抒情定下感情基調: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5、將遊玩觀賞的樂趣融於宴飲之中或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
7、四時之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8、醉翁的自畫像: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9、醉罷晚歸: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文章成語
【觥籌交錯】 酒器和酒籌互動錯雜。形容宴飲盡歡。
【峰迴路轉】 亦作「山迴路轉」。①謂山勢曲折,道路隨之迂迴。②今常以喻事情經歷曲折後,出現新的轉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後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也比喻別有用心。
【風霜高潔】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指天氣高爽霜色潔白,秋高氣爽。
【水落石出】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本謂水位下降後石頭顯露出來。後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顯露。
【前呼後應】: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後面的人在應答。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
【往來不絕】:來來往往而不停絕,絡繹不絕
醉翁亭記讀後感,醉翁亭記歐陽修的收穫
歐陽修是我國北宋時的著名散文家和詩人,提到他,總忘不了他的 醉翁亭記 他通過對優美的自然環境的描寫與和樂的社會風氣的描寫,含蓄委婉地表現了貶官之後的特殊心境。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寫,人事的敘述,情感的抒發,而這三者又都生動地表現了歐陽修當時的特殊情懷。隨著文章中對景物的描寫,我們看到了乙個閒適快活...
醉翁亭記中描寫春夏景色的語句,醉翁亭記中寫春夏秋冬美景的句子是
醉翁亭記中描寫春夏景色的語句是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翻譯 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醉翁亭記 作於宋仁宗慶歷五年 1045年 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雖然政治...
《醉翁亭記》是誰寫的,醉翁亭記的作者簡介
醉翁亭記 是宋代文學家 政治家歐陽修的一篇散文。醉翁亭記 作於宋仁宗慶歷五年 1045年 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曆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 右正言知制誥 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被貶官的原因是由於他一向支援韓琦 范仲淹 富弼 呂夷簡等人參與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運動,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