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標準有哪些

2021-05-27 04:33:14 字數 1841 閱讀 2541

1樓:沉夜孤星

諾貝爾文學獎自稱將獎項授予「在文學領域寫出具有高尚思想傾向的最傑出的著作者」,其中「文學」這一術語將不僅包括純文藝,也包括表現形式和方法生動而又具有文學價值的其它著作。遺囑中規定每年的獎金授予在「前一年」創作的著作,正確的理解應是授予遺囑中所指文化領域的最新成就和雖不是最新的但其重要意義至今不朽的著作。所以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價標準之中,重視的是作品的傳承性和文學價值。

雖然這一獎項是授給作家而非具體的作品,但卻注重作品的傳承性和不朽性。換而言之,即通過具體作品的評價來完成作家價值的評價,而在作品的評價中卻立足於其文學價值和經典意義。

2樓:戰歌

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有哪些標準?張頤武總結要滿足四個核心條件:首先,作家要長時間在國際純文學圈子中耕耘,獲得認可,有相當高的聲譽,如得過某些重要的獎項;其次,作家的寫作時間要長,作品要多,有著長時間的文學積累,因為諾獎偏重於「文學長跑者」;第三,作家要能夠熟練運用複雜的現代主義文學技巧;第四,能微妙地表現複雜的人性。

3樓:汐

對於諾獎,不要過於拔高,不要完全以此做為文學作品優劣的標桿,它的侷限性、政治性、評選標準的不完善等弊端很多;但也不要棄之如敝履,貶得一無是處,它在世界的影響力說明它依然有可取之處。對此也應該辯證看待,不能走向兩個極端。但做為諾獎的評委,不管你個人是什麼喜好,既然號稱是世界性的,那一旦身居其位,就應該肩負世界性責任,具備世界性的思維、視野,盡量客觀、公正。

如果還是以個人喜好做為標準,那是對自己、對諾貝爾獎的不負責。

4樓:王倩

諾貝爾文學獎是按照諾貝爾的遺願設立的,其發獎宗旨也是充分尊重諾貝爾的遺願的。按照諾貝爾的遺願,文學獎應贈給"文學家,他曾在文學園地裡,產生富有理想主義的最傑出的作品。"在遺囑的末尾,諾貝爾還表示:

"我確切地希望,在決定各獎的得獎人時,不顧及得獎人的國籍;只有貢獻最大的人,可獲得獎金,無論他(或她)是不是出生在斯堪地那維亞的國家裡。" 諾貝爾的遺願是非常美好的,然而,如何掌握理想主義則不容易。何為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的內涵中包含著多少道德原則,多少美學藝術原則?在掌握理想原則時是強調它的古典的、永恆性內容還是強調它的現代性內容?這不是像學生在考卷上做出幾句理論答案就可以解決的,它需要文學院在評選中選擇一些與人類理想、人類總體期待、總體希望相合拍的基本視角和標準。

5樓:茅詩翠

獎金創始人諾貝爾在遺囑中的意願,諾貝爾文學獎應授給寫出「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優秀作品」的文學家。但文學評選不可避免帶有主觀性,評委的情趣對評選影響很大。

6樓:吳尊是我的

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的標準一共有5個,第一,要對人類有重大貢獻;第二,作品候選人的標準必須是在前一年有舉世矚目的工作成就;第三,不考慮國籍;第四,必須在文學上有極其出色的貢獻;第五,作品必須趨向於理想主義色彩。獎項與國家無關,是授予得獎者本人的。諾貝爾獎不僅重視純文學作品(詩歌、**、劇本),文學領域其他型別的作品也可以獲獎。

7樓:影子

諾貝爾文學獎的權威性和國際性固然是不可動搖的,但有些現象 卻是難以令人理解的。例如任何熟悉20世紀世界文學發展的人都會問 這樣一些問題:為什麼托爾斯泰、左拉等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作家未 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一些成績並不突出的二流作家卻摘取了諾貝 爾的皇冠?

為什麼喬伊期、普魯斯特等意識流大師未被提名為評獎侯 選人,而在他們之後的意識流**家卻獲獎了呢?要回答這些問題並 不簡單,因為這裡面的複雜因素很多,其中至少有以下幾種:評獎委 員的審美趣味不一,鑑賞力不盡相同;文學風尚的不斷變化,往往致 使昨天備受冷落的作品可能在今天大受推崇;評獎委員本身的個人偏 好及涉獵面所限;,諾貝爾文學獎不同於同,類的其他幾項科學獎,它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因此我們也不應以某個作家是否獲了獎作為判定他的重要性的唯一標準。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為何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是“雙黃蛋”

呆啊凱 在瑞典時間是10月10號的下午一點的時候,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揭曉。在2018年的時候諾貝爾文學獎因為一些原因沒有按時的頒發,所以今年同時揭曉了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所以很多人稱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雙黃蛋。為什麼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會頒發出雙黃蛋呢?這是因為之前出了一件醜聞,...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人都有誰?其作品都有什麼?

截止2018年,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1968年川端康成 yasunari kawabata 雪國 千隻鶴 古都 1994年大江健三郎 kenzabur e 個人的體驗 川端康成 1899 1972 日本文學界 泰斗級 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 家。1968年以 雪國 古都 千隻鶴 三部代表作獲得諾...

諾貝爾文學獎愛麗絲門羅《逃離》沒看懂

第一章我自己理解是講幸福與自由的關係,與克拉克的生 活更類似現實生活,擁有著較為安定的生活節奏,和較少的自由。西爾維亞提供的更像是一種理想化的生活,擁有自由。當卡拉真正擁有了不平常的生活後,才發現擁有著絕對的自由,卻不一定會幸福。所以卡拉最後回歸克拉克身邊,繼續現實的生活。山羊我認為隱喻的是對絕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