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哥是路過的小鷹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附:推敲的**
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但他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覺得第二句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推」應換成「敲」.可他又覺著「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
嘴裡就邊推敲邊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毛驢闖進了大官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儀仗隊裡.
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
「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乙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乙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讚.
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2樓:
一天,賈島在京城長安,騎著毛驢在街上行走,隨口吟成一首詩,其中兩句是:
「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想把「推」字改為「敲」字,但一時不知哪個字好。於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覆做著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街上行人看到賈島這種神情,感到十分驚訝。
韓愈看到,十分生氣地對賈島說:「你騎驢子怎麼低著頭,也不朝前面看看?」
賈島一驚,慌忙下驢,向韓愈賠禮,並將自己剛才驢上所得詩句,因斟酌「推」「敲」二字,專心思考,不及迴避的情形講了一遍。
韓愈聽後,轉怒為喜,深思片刻後便說:「敲字好!在萬物入睡、沉靜得沒有一點聲息的時候,敲門聲更是顯得夜深人靜。」
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
「推敲」一詞是根據唐朝詩人賈島錘煉詩句的故事引申出來的,意為反覆琢磨。
3樓:
唐朝詩人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下列詩句各出自哪一首詩?請寫出詩名和作者。 1.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  ...
4樓:青兒
1.題李凝幽居 賈島
2.望廬山瀑布 李白
3.詠柳 賀知章
4.渭城曲 王維
5.長安春望 盧綸
烏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
5樓:香小六
出自唐代詩人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6樓:快樂的時錦程
題李凝幽居,唐,賈島
7樓:匿名使用者
《題李凝幽居》是唐代詩人賈島的作品。此詩雖只是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卻因詩人出神入化的語言,而變得別具韻致。詩人以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等尋常景物,以及閒居、敲門、過橋、暫去等尋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
全詩語言質樸簡練,而又韻味醇厚,充分體現了賈島「清真僻苦」的詩風。其中「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歷來膾炙人口。
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推敲」一詞也**於此:
有一次,詩人賈島有一次騎著跛驢去拜訪朋友李凝,一路上搜尋詩句,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
閒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反覆吟誦了幾遍,又想將「推」改為「敲」,他猶豫不決,於是在驢背上做推敲的姿勢,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驚訝。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時候,跛驢衝撞了時任長安最高長官的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車騎。
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
「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乙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乙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讚。
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白話譯文
幽居之處少有鄰居,一條草徑伸進荒園。
夜晚池塘邊上,小鳥棲樹;月光之下,老僧敲門。
歸途中走過小橋,田野色彩斑斕。白雲飄飛,山石如在移動。
暫時離開此地,不久就將歸來,相約共同歸隱,到期絕不失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聯著稱。全詩只是抒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
首聯「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詩人用很經濟的手法,描寫了這一幽居的周圍環境: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不治的小園;近旁,亦無人家居住。淡淡兩筆,十分概括地寫了乙個「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隱士身分。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廣為傳誦的名句。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詩人當然不可能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
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於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或許即指作者)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噪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來刻畫環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
倘用「推」字,當然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頸聯「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是寫回歸路上所見。過橋是色彩斑斕的原野;晚風輕拂,雲腳飄移,彷彿山石在移動。「石」是不會「移」的,詩人用反說,別具神韻。
這一切,又都籠罩著一層潔白如銀的月色,更顯出環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尾聯」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表明詩人不負歸隱的約定。前三聯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後一聯點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閒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閒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然而詩人偏於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5]
名家點評
《鑑誡錄》:(賈島)忽一日於驢上吟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於驢上作「推」字手勢,又作「敲」字手勢……俄為宦者推屍驢,擁至尹前,島方覺悟。
顧問,欲責之,島具對……韓(愈)立馬良久,思之,謂島曰:「作『敲』字佳矣。」遂與島並轡語笑,同入府署,共論詩道,數日不厭。
《瀛奎律髓》:此詩不待贅說。「敲」「推」二字待昌黎而後定,開萬古詩人之迷。學者必如此用力,何止「吟安乙個字,捻斷數莖須」耶?
《唐詩品汇》:劉雲:「敲」意妙絕,「下」意更好。結義又老成。
《批點唐音》:此篇典重,亦少優游,可入中唐,韓公眼力不差。於此見古人之心不遺片言,又見其沉思苦索,非徒誑俗而已也。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雲:浪仙詩閑靜自是本色,以有意無意求之,此較厚重耳。
《詩藪》:如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雖幽奇,氣格故不如「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也。
《唐詩鏡》:三四苦時呆,絕少生韻,酷似老衲興味。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次聯幽然事,偶然意。
唐汝詢雲:「僧敲」句因退之而傳,終不若第三聯幽活。起聯見李凝獨往沉冥。
中聯詠幽情幽景,妙。結言己戀戀有同隱之志。
《薑齋詩話》:「僧敲月下門」,只是妄想揣摩,如他人之說夢,縱令形容酷似,何似毫髮關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
若即景會心,則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何勞擬議哉!
《唐三體詩評》:五六亦百煉苦吟而得。直是深山寫幽趣,乃覺應接不暇。島棲,月上,起「去」字;五六徘徊不捨,起「來」字。將他人順敘語倒轉說。
《圍爐詩話》:「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寫得幽居出。
《唐律消夏錄》:上半首從荒園一路到門,情景逼真。「暫去」兩字照應「月下」句,亦妙。可惜五六呆寫閒景,若將「幽期」二字先寫出意思來,便是合作。
《網師園唐詩箋》:刻畫盡致(「鳥宿」四句下)。
《歷代詩發》:膾炙人口久矣,讀之光彩如新。
《瀛奎律髓彙評》:馮班:「池邊樹」,「邊」,集作「中」,較勝;《詩人玉屑》引此亦作「中」。
「池中樹」,樹影在池中也。後人不解,改作「邊」字,通句少力。紀昀:
馮氏以「池邊」作「池中」,言樹影在池中,若改作「邊」字,通句少力。不知此十字正以自然,故入妙。不應下句如此自然,上句如此迂曲。
「分」字、「動」字,著力煉出。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二句本佳,亦不在「推敲」一重公案。(「鳥宿」二句下)。[6]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出自哪位詩人,名字叫什麼?
8樓:浪無軒
出自《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文言字義:
李凝:賈島的友人,生平不詳。幽居:
幽靜雅緻的居處。鄰並:一起居住的鄰居。
野色:原野上的景色。移石動雲根:
山頂雲腳騰挪飄移,彷彿山石在移動。雲根:古人認為雲生在山石上,石為雲根。
幽期:幽雅的約定。不負言:
不違背約定。
原詩意:
本詩抒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語言質樸,流暢自然,表達了詩人悠閒自得的情趣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附近沒有人家為鄰,一切是那麼閒適寧靜,一條長滿青草的小路,通向了龐雜荒蕪的庭院。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月光皎潔,萬籟俱寂,鳥兒棲息在池邊的樹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來訪,敲響了這座庭院的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沒想到主人不在,往回走的路上,過了橋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風光秀麗的原野景色,夜風輕拂,天上的雲隨風飄移,彷彿山石在移動。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我這只是暫時回去,過一段時間再來,共同歸隱的約定,我是不會失言的。
寓意: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推敲」兩字還有這樣的故事:
一天,賈島騎在驢上,忽然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擬用「推」字,又思改為「敲」字,在驢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勢,不覺一頭撞到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隨即被人押至韓愈面前。賈島便將做詩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說了,韓愈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立馬思之良久,對賈島說:「作『敲』字佳矣。
」這樣,兩人竟做起朋友來。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難道詩人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嗎?
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於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噪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來刻畫環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
倘用「推」字,當然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頸聯。是寫回歸路上所見。
過橋是色彩斑斕的原野;晚風輕拂,雲腳飄移,彷彿山石在移動。「石」是不會「移」的,詩人用反說,別具神韻。這一切,又都籠罩著一層潔白如銀的月色,更顯出環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後兩句是說,我暫時離去,不久當重來,不負共同歸隱的約期。前三聯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後一聯點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閒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閒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然而詩人偏於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