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的來歷

2021-07-17 05:34:36 字數 5661 閱讀 4548

1樓:樂觀的蘿蔔泡菜

潑水節,亦稱宋幹節,4月13日——4月16日,已有700年的歷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帶著美好的願望再次出發。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守歲,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潑水節由來簡介: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最快樂的日子。

潑水節,亦稱宋幹節,4月13日——4月16日,已有700年的歷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帶著美好的願望再次出發。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守歲,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潑水節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划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時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之為“麥帕雅晚瑪”,節日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龍舟競渡。

潑水節的活動內容豐富,其它的還有放高升、鬥雞、跳孔雀舞等,人們身著盛裝,喜氣洋洋,場面極為熱鬧。

"桑勘比邁",是傣語,意為傣歷新年。由於傣族群眾在歡度新年佳節時,要舉行別具特色的潑水活動,相互潑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稱這個節日為潑水節。關於傣歷新年(潑水節)的來歷有一個傷感的民間故事,傳說人間的氣候本來由一位名叫捧瑪乍的天神掌管。

他把一年分為旱季、雨季、冷季,為人間規定了農時,讓一位名叫捧瑪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瑪點達拉乍自以為神通廣大,無視天規,為所欲為,亂行風雨,錯放冷熱,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分,苗枯死,人畜遭災。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塊木板做翅膀,飛上天庭找到天神英達提拉訴說人間的災難。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層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時,不慎撞在天門之上,一扇天門倒塌,將他壓死在天庭門口。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開始用計懲處法術高明的捧瑪點達拉乍。他變成一位英俊小夥子,扮裝去找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

七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同時愛上了他。姑娘們從小夥子的嘴裡瞭解到自己的父親降災人間之事以後,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為使人間免除災難,決心大義滅親。

她們想盡辦法探明瞭父親的生死祕訣。在捧瑪點達拉乍酩酊大醉之時,剪下他的一束頭髮,製作一張“弓賽宰”(心絃弓),毅然割下了為非作歹的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抱在懷中,不時輪換,互用清水潑灑沖洗汙穢,洗去遺臭。據說這就是人們在新年期間,相互潑水祝福的來歷。

2樓:黃老師**

每當傣族新年到來時,人們潑水嬉戲。可是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節日呢?傳說故事是這樣的:

相傳在遠古時期,傣族人民原本幸福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但是好日子不長久,這裡突然狂風大作,天上烏雲翻滾,一團黑色的雲霧鑽進了水裡,原來這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大魔王,它長期到處欺壓百姓,現在又到這裡來搗亂了。

村民們冥思苦想**它的辦法,但是這個大魔王法力無邊,火燒不化他,水衝不走他,刀砍不死它。大魔王每逢下午都要到村子毀壞一番,傷害家禽,打傷村民,甚至還把村民們辛辛苦苦一年種的糧食全都糟蹋了。

大魔王非常貪婪,看見美麗的姑娘就要佔為己有,他現在已經有六個妻子了,突然大魔王看見村裡有個非常美麗的姑娘,她的名字叫 婻粽布 ,她比大魔王的那六位妻子還要漂亮百倍,魔王馬上就把婻粽布娶來佔為己有。

大魔王準備喊一些魔臣魔將過來喝酒,它的親朋好友都紛紛趕了過來給大魔王慶祝,大魔王把她叫了過來,喊她給他們倒酒,姑娘順口說了一句:“大魔王上可入天,下可入海,馬上就可以統治三界了!”大魔王聽了對了, 悄悄告訴她說:

其實我也是有弱點的,姑娘問道:“您有什麼弱點呢?”大魔王小聲說:

“別看我法力無邊,其實我的頭髮才是威力所在,只要將我的頭髮勒在脖子上,我就活不成了,你可千萬別告訴別人啊!”

姑娘聽了點點頭,隨後把他和魔臣魔將們灌得大醉,她把大魔王扶到床上,扯下一根頭髮,把它往大魔王脖子上一勒,大魔王的頭立刻掉了下來,它的頭滾落到任何地方,都會立即燃燒起來,火迅速蔓延到了人間, 婻粽布立刻把他的頭抱了起來,火停止了,但一放下,又燃了起來,最後她們七個人把大魔王的頭輪流抱著,火最終熄了,但她們身上沾滿了血跡,她們回到了人間。

人們用清水清洗她們身上的汙漬,因為這一天正是新年,傣族這才有了潑水節。

3樓:直到遇見你天蠍

告訴人們歡迎***的場面,抒發著興奮和歡悅;在***潑水的描寫中,潑灑著激動和幸福。

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裡行間。在文章結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連用三個自然段四個感嘆句,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傣族潑水節(傣歷新年)為傣族重大節日,時間為傣歷六月中旬(公曆四月中旬)。節日期間,傣族男女老幼皆沐浴盛裝,拜佛誦經,並舉行賽龍舟、鬥牛、丟包、潑水祝福等活動。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2023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那是因為敬愛的***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

共和國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敬愛的***。***興致勃勃地換上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銀碗與人

4樓:打下大蝦的大俠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

水!”,鼓鑼之聲響乇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

潑水節期間,傣族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遊戲。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內裝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夥子接不著輸了以後,小夥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潑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划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放高升和孔明燈也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人們在節前就搭好高射架,屆時將自制的土火箭點燃,讓它尖嘯著飛上藍天。高射飛得越高越遠的寨子,人們越覺得光彩、吉祥。

優勝者還將****。入夜,人們又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

此外,放河船、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鬥雞等,也是潑水節期間的活動內容。近幾年來,還增加了民俗考察、經貿洽談等內容。使潑水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采。

潑水節每年在西雙版納州和德巨集州同時舉行。西地均可從昆明乘飛機直達。2023年4月13日,****總理曾參加過西雙版納的潑水節。

從此以後,潑水節的規模越來越大,每年都有數以萬千的中外遊客視為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

潑水節曾經是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距今有700年曆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谷也日益廣泛。

潑水節的傳說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

一天夜裡,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髮,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邪火就蔓延到**。

竹樓被燒燬,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

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到過雲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潑水節,可是潑水節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西雙版納、德巨集的傳說都是由“七公主殺火魔“的故事得來,而位於麗江華坪地區的傣家潑水節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裡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

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裡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乾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

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裡食用。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划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和物資交流。

潑水節一般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畔舉行。當晨曦映紅“黎明之城”的時候,各族群眾便穿著盛裝,從四面八方匯聚這裡。一聲號令,一支支高升騰空而起,直穿雲宵,一艘艘龍舟箭一般,直衝對岸。

此時,千萬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釒芒)鑼、象腳鼓一齊敲響,瀾滄江兩岸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

當潑水剛開始時,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裡的水向對方灑過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們用銅缽、臉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戲追逐,只覺得,迎面的水,背後的水,盡情地潑來,一個個從頭到腳全身溼透,但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一段水的洗禮過後,人們便圍成圓圈,在(釒芒)鑼和象腳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翩翩起舞。

激動時,人們還爆發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痴,通宵達旦。

“丟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專場遊戲。“包”是象徵愛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製作,內裝棉籽,包的四角綴有五彩花穗。丟包時,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將包擲給小夥子,小夥子再擲給姑娘,並藉此傳遞感情。

如此,花包飛來飛去,最後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雙方悄悄退出丟包場,找一個幽靜的地方依肩私語去了。

潑水節上,青年們端水灑潑,猶似銀花怒放。

潑水節的來歷梗概,潑水節的歷史起源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 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車裡 一書中有段記載 元旦之晨,所有貴族平民,皆沐浴更衣,詣佛寺賧佛。婦女輩則各擔水一挑,為佛洗塵,由頂至踵,淋漓盡...

關於潑水節的句子,跟潑水節有關的句子

解答可以寫句子如下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大家在廣場上頓時進入了歡樂的海洋。跟潑水節有關的句子 解答可以寫句子 這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我喜歡這樣過節,傣族潑水節,環境,心情,喜慶的句子。傣族潑水節簡介 潑水節其實為傣族的新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傣曆四月中旬 ...

難忘的潑水節主要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假面 難忘的潑水節 告訴我們的道理 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人。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裡行間。作者在人們歡迎 的場面描寫中,抒發著興奮和歡悅。在 潑水的描寫中,潑灑著激動和幸福 在文章結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連用三個自然段四個感嘆句,表達了人們的激動 幸福和難忘。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