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戰役的開端是什麼

2021-08-16 07:37:14 字數 5256 閱讀 5178

1樓:飛鳥桃子

平津戰役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2023年12月5日至2023年1月31日,由**、***和***指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2、第3兵團及地方武裝一部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決戰。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偽“剿匪總司令部”、1個偽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整師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萬餘人的巨大勝利,國共損失比:

13.3:1。

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區。使古都文物完整的儲存下來。平津戰役的勝利,連同遼瀋和淮海戰役的勝利,使國民黨軍的精銳部隊喪失殆盡。

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局面已經基本確定。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第三個戰略性進攻戰役,也是戰略決戰的最後一個大戰役。

中國歷史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朝代

2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時期 歐美人認為當時世界最強國家是的馬其頓人建立的亞歷

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的老師亞里士多德誤導了 讓他打到亞洲海疆的盡頭就可以征服亞洲了 結果他打到印度洋就打道回府了 錯過了和秦國的較量 不過世界的主流想法是亞歷山大要強於秦國 漢代的話 當時世界的中心是羅馬帝國 甚至亞洲第一也被認為是波斯 三國時期其實是很弱的 國家又** 經濟又衰微 軍糧極度緊張 人口已經高度缺乏了 蜀國後期全國人都不超過100萬人 隋朝應該很強的才對 剛結束了200多年** 應該實力很強大啊 但他多次數百萬人出征高麗棒子 都輸的很慘 有次發動了100多萬人分多路進攻 結果完整回來的不到一萬 唐 李世民時期也多次輸給高麗 那應該是朝鮮歷史上軍事最強的時期 高宗時期的唐是要強於太宗時期的 應該是三代積累下來的實力吧 把高麗滅了 武周時期的唐 國土面積是唐代最廣的 李隆基時期的唐經濟是很繁榮的 但軍事卻不見得好 輸給**的吐蕃 和大食(阿拉伯帝國被認為是世界當時的第一帝國) 宋的話 除了在軍事裝備上有較大的突破 其軍事制度的制約(帶兵打仗、練兵操練時分開的 臨時聽軍事調令和分配)造成了他戰鬥力的天生不足 元朝在冷兵器的最後時期站在了世界的頂峰 北到北冰洋 南到越南 還派兵達到了德國 還把歐洲聯軍給擊垮 由於中國處了亞洲大陸的最東端 所以我們從沒像羅馬、馬其頓、阿拉伯等國那樣建立過橫跨歐亞非大陸的帝國 甚至元朝也沒例外 清朝的話只是欺負周圍幾個小的王國而已 如果當時的航海技術就比較成熟了的話 清朝將提前被用火槍利炮 給開啟國門 清朝大戰怕花錢是出了名的 可想他國防上有多羸弱

明初應該是中國最強朝代 特別是成祖父子時期 堅船利炮都有了 世界第一的火槍隊也誕生了 如果不是保守黨和太監礙事 發展下去 中國的海軍就不會在今年舉行什麼慶祝成立60年的雜耍了 如果成祖時期的下西洋不是去炫耀財富 而是武力的話 西太平洋就是我們自己的內海了

3樓:大夢想家

大元帝國時期中國的軍事實力最強,蒙古人能征善戰,元太祖鐵木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傳說元世祖忽必烈曾經打到了歐洲並控制了大部分地區,蒙古鐵騎英勇善戰。

4樓:大蘭天子

一樓頂了o(∩_∩)o~

不同時期經濟發展不同,軍隊實力裝備也就不同,所以我想秦漢當時的實力再強固然不能與元明清比。元朝勢力挺強,但不會堅持,100年都不到就沒落了。明朝也就前期比較強悍,後期要說體現軍事強悍的也就萬曆朝的三大徵。

清朝我死也不會承認的,這個朝代我不想說!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幾個朝代軍事實力很不好比較,畢竟各朝代鼎盛時的軍力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秦早先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職責是防禦犬戎,羌,匈奴。常年征戰使得秦很有一套對付遊牧名族的辦法,秦方陣由弩,7米長槍,5米戈,3點5米矛主成,基本上天下無敵,滅亡是因為主力兵團分別駐紮長城和征討南蠻,只使用奴隸兵鎮壓起義軍。

漢鼎盛時只用2萬騎兵就打得匈奴西遷,滅亡是因為奸臣太多。三國雖然英雄輩出但是不能算強大。隋唐時周邊遊牧名族稱統治者為天可汗。

宋也是奸臣太多。元的騎兵很強大,其他各族都沒有有效的剋制方法。明出現火器列裝的部隊。

清沒什麼出彩的地方,就只是不怕死。

所以最強大的應該是秦。畢竟以後各朝能和秦對抗的只有元和明,而之所以能對抗也是因為科技因素。

6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吧,秦朝的兵器冶煉可是相當發達了,兵器很長但是十分柔韌,不易折,刺殺敵人相當爽了。

7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看看秦始皇兵馬俑就知道秦朝的軍陣就知道有多厲害了.秦朝憑藉這支軍隊橫掃六國,幾乎所向披靡.白起,王剪,蒙恬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傑出的將領.

漢朝,尤其漢武帝時,看看匈奴就知道了,幾乎被漢武帝打的爬不起來,只好遠遁歐洲.衛青,霍去病一生幾乎無一敗

唐朝,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橫掃中亞,但由於安史之亂的影響使中國失去了走想更遠的機會.李靖,李繼(即**中的徐茂公),高仙芝,封常青,郭子儀,李光弼也是中國將領中的佼佼者

8樓:何奈煙花燙紅塵

因該是,明朝永樂時期,鄭和下西洋內陣.

9樓:匿名使用者

元朝。西邊的莫斯科都打到了。 還有如果不是忽必烈的軍隊在海上遇到了風暴,恐怕我們國家今天會有個叫東贏的省份。

10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唐朝時雖然疆域並不是歷史上最大的,但它的影響力最大,現在外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可以看出。

11樓:國產

明初 有火器營!!元朝的也不行

12樓:捭闔齋主人

縱向比較毫無意義

因為每個年代的科技水平不同

非要比的話 那肯定是解放軍最厲害

只要一個連 全副武裝 配裝重** 就可以搞定十萬八萬的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還生存這最強大

14樓:匿名使用者

怎麼說呢秦朝青銅 元朝有地盤 你要這樣問就想是在問貓和狗那個厲害無從比起各有各的長處不能比

15樓:口惡

元朝,打到了今天敘利亞附近

16樓:匿名使用者

元朝時地域空前廣大,當然最強,要是滅了小鬼子就最好了

17樓:昨夜偶夢

應該是秦始皇,那時的青銅劍比現在的核**都厲害

18樓:匿名使用者

是元朝!(在朱元璋沒出生的情況下)

我國曆史軍事名人故事

19樓:我的團長是檸檬

1、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他是中**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

與“謀戰派”孫武、韓信等人齊名。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從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鉅鹿之戰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後與劉邦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兵敗,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烏江邊自刎。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霸王”一詞源自項羽。

2、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為大將軍衛青之甥。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

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3、衛青

衛青,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

系縣吏鄭季與平陽侯府中婢女衛氏的私生子。幼為家奴,飽嘗酸辛,及長,為侯府騎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異父姊衛子夫得幸武帝,始以衛為姓,入宮當差。

不久被武帝升為建章監、侍中,遷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車騎將軍率萬騎出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擊匈奴,進至龍城(今內蒙古東、西烏珠穆沁旗境),斬獲700人,受爵關內侯。

4、班超

班超(32一102),字仲升,東漢名將、外交家。扶風安陵(屬今陝西咸陽)人。班彪子,班固弟。

永平十六年(73年)從竇固擊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派駐鄯善、于闐之使,廢親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鞏固漢在西域的統治。

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闐等國兵大敗姑墨(今新疆阿克蘇一帶)的侵犯,又上疏請兵,欲平定西域。

5、孫臏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后裔。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

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谷子習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後,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因有孫臏之稱。後逃往齊國,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被薦給齊威王。

時威王正圖與魏相爭,為此廣攬賢才,器重孫臏的軍事才能,

任之為軍師。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趙攻魏屬國衛而命龐涓率軍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次年,趙求救於齊,齊出兵8萬救趙。

孫臏以己初至齊國,尚無威望,且防龐涓警覺,僅以軍師身分坐鎮指揮。

20樓:匿名使用者

孫武故事:春秋時候,有一位著名軍事學家名孫

武,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廬。吳王看過之後說:“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

”孫武說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

”孫武也說可以。於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練。 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並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

隊伍站好後,孫武便發問:“你們知道怎樣向前向後和向左向右轉嗎?”眾女兵說:

“知道。”孫武再說:“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後就看我背後。

”眾女兵說:“明白了。”於是孫武使命搬出鐵鉞(古時殺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們申戒。

說完便擊鼓發出向右轉的號令。怎知眾女兵不單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孫武見狀說:

“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應該是將官們的過錯。”於是又將剛才一番話詳盡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再而擊鼓發出向左轉的號令。

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孫武便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

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說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向孫武講情,可是孫武說:

“我既受命為將軍,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自此以後,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後,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複雜的動作都認真操練,再不敢兒戲了。

平津戰役的詳細平津戰役的詳細資料

平津戰役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遼瀋戰役勝利結束後,敵華北 剿總 傅作義集團面臨著東北 華北我軍聯合打擊的威脅,已成驚弓之鳥。由地美 蔣 傅之間的矛盾,華北敵軍是撤是守,是南逃還是西竄,尚舉棋不定。傅作義錯誤地估計我東北野戰軍至少需要三個月以後才能入關作戰,所以未定下立即逃跑的決心,採取了暫守平津,保...

平津戰役紀念館平津戰役背景有哪些

1948年11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戰場上進行的第乙個戰略決戰性戰役遼瀋戰役勝利結束,殲滅國民黨軍東北偽 剿匪 總司令部總司令衛立煌所部47.2萬人,使東北全境獲得解放。由於遼瀋戰役的勝利和其他戰場的勝利,全 事形勢發生了新的轉折。人民解放軍總兵力由戰爭開始時的120餘萬人上公升到300萬人,從...

平津戰役的歷史意義,平津戰役有什麼歷史意義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乙個戰役。東北解放以後,據守張家口 北平 天津 唐山一線的國民黨華北 剿總 傅作義集團50多萬人,面臨東北 華北解放軍的聯合打擊,已成驚弓之鳥。是撤是守,蔣介石 傅作義各有打算。雖然他們的主張不同,但都對自己的力量估計過高,而對我軍的力量估計不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