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幾種文字,古代文字有哪些

2021-08-30 23:20:52 字數 5056 閱讀 9225

1樓:自古才子陪佳人

上古時:倉頡--甲骨文

西周時:伯益--大篆[大篆亦有金文(或稱“鐘鼎文”)、籀文之別]秦之後:李斯--小篆

程邈--隸書[“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民間演變--草書[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漢魏後:隸書演變--楷書

蔡邕--八分[楷隸,指東漢中期出現的新體隸書]劉德升--行書

大篆是相對小篆而言的,現在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統稱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戰國時期除秦國之外的六國文字。小篆是秦統一中國之後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其他諸侯國文字,為便於書寫而刪繁就簡、規範統一的,這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初的規範化書體。隸書是繼小篆之後出現的又一代表性書體,它是在小篆的基礎上產生的。

隸書的產生是漢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義不僅在於漢字從此走向了符號化,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漢字的書寫方式和審美趨向,從而為楷書書法藝術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並進而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和繁榮開闢廣闊的天地。

2樓:

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甲骨文

家在字中國古代文字中有哪些寫法

3樓:曉龍修理

家在字中國古代文字中寫法如下圖:

拼音:jiā

部首:宀

筆畫:10

五筆:peu

釋義:1.“家”是“傢伙”、“傢俱”、“傢什”的“家”的繁體字。

2.家庭的住所:回~。這兒就是我的~。我的~在上海。

3.借指部隊或機關中某個成員工作的處所:我找到營部,剛好營長不在~。

4.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農~。漁~。船~。東~。行(háng)~。

5.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畫~。政治~。科學~。藝術~。社會活動~。

6.學術流派:儒~。法~。百~爭鳴。一~之言。

7.指相對各方中的一方:上~。下~。公~。兩~下成和棋。

8.謙辭,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父。~兄。

9.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野”相對):~畜。~禽。~兔。~鴿。~花。

10.姓。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住家

[zhù jiā]

家庭居住(在某處):他在郊區~。

2.家人

[jiā rén]

一家的人:~團聚。

3.家園

[jiā yuán]

家中的庭園,泛指家鄉或家庭:返回~。重建~。

4.專家

[zhuān jiā]

對某一門學問有專門研究的人;擅長某項技術的人。

5.家鄉

[jiā xiāng]

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

古代文字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文字有甲骨文,小篆,隸書,金文,大篆等,介紹如下:

1、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2、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3、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

4、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

5、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型。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稱“鐘鼎文”)與籀文(金文之繁化)。

5樓:牙牙的弟弟

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隸書、楷書等。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

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

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2、金文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的鐘或鼎上的一種文字。金文起於商代,盛行於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字。

因鑄刻於鐘鼎之上,有時也稱為鐘鼎文。據統計,金文約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較甲骨文略多。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流傳書跡多刻於鐘鼎之上,所以大體較甲骨文更能儲存書寫原跡,具有古樸之風格。金文在筆法、結字、章法上都為書法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貢獻。

3、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於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

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宋代鄭樵《石鼓音序》之後“石鼓秦物論”開始盛行。

清末震鈞斷石鼓為秦文公時物,**馬衡斷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斷為秦襄公時物,今人劉星、劉牧則考證石鼓為秦始皇時代作品。

石鼓刻石文字多殘,北宋歐陽修錄時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範氏天一閣藏本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馬薦”鼓已一字無存。原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4、大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型。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稱“鐘鼎文”)與籀文(金文之繁化),而當代漢字學家推算秦朝應尚有甲骨文,所以現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狹義指籀文,遺存石刻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石鼓文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5、隸書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 ,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6、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型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楷書也是一種官名。《新唐書·百官志二》記中書省史館有楷書二十人,寫國史楷書十八人。楷書作為官名也稱作楷書手,掌繕寫之事,在同一機構中並置,因具體分工有所不同。

《通典·職官二十二》記楷書手為流外勳品官。宋代無楷書手之稱,惟稱楷書。

6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古**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午)才被發現,最初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所以又稱甲骨文為“殷墟文字”。

這些文字大多是殷商王朝利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凶時寫刻的卜辭和與占卜有關的記事文字,故又稱為“卜辭”。

甲骨文大部分為契刻,也有少量墨書;有直接契刻的,也有先書後刻的。因大多是契刻的,故又稱“契文”。

甲骨文大部分為殷商遺物,近年在陝西扶風、岐山一帶的周原等地,也發現了一些西周時代的甲骨,稱為“周原甲骨”。

一百多年來,考佔發掘有字的甲骨己累計十多萬片,甲骨文單字共4500字左右,其中經研究考釋,已經釋讀的約有1700字,現在古文字學家還在繼續研究之中。

2、金文

古代鑄或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通常專指商、周、秦、漢時期的銘文。因鍾和鼎是古代的重器,言鐘鼎可以概括其餘的銅器,所以又稱為“鐘鼎文”。凹入的陰文稱“款”,凸出的陽文稱“識”,故又稱為“鐘鼎款識”。

金文略晚於甲骨文,是介於甲骨文與篆文之間出現的書體。

商代的金文遺留下來不多,字型與甲骨文比較相近。人們常將周代的銘文作為金文的代表。周代之後的銘文,字型逐漸過渡到篆書。

3、篆書

“篆書”又稱“篆文”,可分為“大篆”和“小篆”兩類。

“大篆”,是對“小篆”而言的,是秦統一文字之前在秦國通行的字型。許慎所說的“史籀大篆”,是指“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魏晉以下此書全佚。

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

“小篆”是在“史籀大篆”的基礎上形成的。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而形成“文字異形”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個**集權的大帝國。

政治上的高度統一,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大一統,要求文字的統一,於是,“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李斯、趙高、胡毋敬等人是這次統一文字的積極參與和制定者。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

4、隸書

小篆雖然規範,看起來也漂亮,但寫起來並不容易,應用時不能令人滿意。人們對文字這一傳播思想記錄語言的工具的希望,是越方便越好,於是在小篆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新的字型——隸書。

到了漢代, 隸書逐漸成熟,佔據了主要地位,這時由於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隸書已寫得相當美觀,留下了許多名碑,如《 張遷碑》《 石門頌》《 曹全碑》等風格各異的傑作,至今仍是學習隸書的最好範本。

5、楷書

隸書進一步演化而成為 楷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用的字型,它比隸書更豐富而完備。三國時期的 鍾繇是在楷書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貢獻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發展,書法也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一大批擅長寫楷書的名家.像 歐陽詢、 虞世南、 褚遂良、 顏真卿、 柳公權等。

古代漢字的特點和書寫習慣

從漢字的特點和人的生理習慣來看,一個字的筆順自然是從上至下、從左到右方便。如果從右往左橫寫,寫左半部時,毛筆勢必擋住右半字形,不便於安排結構,影響結字的美觀。

而每個漢字的末筆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寫完上一字的末筆緊接著寫下一字的起筆,豎式書寫比橫式書寫更便於筆勢的連貫。

古人以右為尊,漢字書寫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為君,為父母;下為臣,為子女。右為大,左為小,“無出其右”就是沒有超過的意思。

古代漢字大全,古代文字有哪些

第乙個是大明宣德年制 第二個看不清了 還望採納 第二個是康熙,大概吧!首先,中國文字 六大功能 特點 書面形式看,字是平箱式中國文字筆畫框的平面的有序分布,這是中國文字從最明顯的外觀特徵,在構詞音素文字的字母是線性排列的提交。最初的聲音和意義的中國文字之間形成存在的理由 某些字元,尤其是原來有聲音和...

古代生孩子姿勢有哪幾種

隨著預產期一天天的逼近,初次懷孕就面臨生產的你,是不是會比較擔心進產房不知道該怎麼用力,好讓胎兒能夠順利的娩出,甚至擔心害怕自己出糗。一些比較有經驗的前輩媽媽 生小孩像大便一樣,生出來之後好像解了萬年宿便一樣的輕鬆 那麼,到底要擺出怎樣的姿勢才算正確,下面瀋陽九州給大家講一講。1.仰臥位 產婦平躺在...

我國古代佛教建築的主要形式有哪幾種

根據已知的歷史文獻 考古發掘和實物材斜,大體可將流行於我國中土的佛寺劃分為以佛塔為主和以佛教為主的兩大型別。特點 從構造的角度,中國古代寺院建築的特點可以歸納為7項 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創造出獨特的木結構形式,以此為骨架,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築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築風格。保持構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