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乜絹
(舉例)1:50的比例尺比1:100的比例尺大。
比例尺大小看比例的比值。
比值大的比例尺大,比值小的比例尺小。
擴充套件資料:
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來講,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可用於圖上測量。
小比例尺地圖,內容概括性強,不宜於進行圖上測量。
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
1、數字式(又名數字比例尺),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線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並註明地圖上1厘公尺所代表的實際距離。
3、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公尺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公尺,如:圖上1厘公尺相當於地面距離500公尺,或五萬分之一。
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必須化單位。
在繪製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比例尺公式: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
(1公里=1千公尺=1×1000公尺=1×100000厘公尺)
單位換算:圖上用厘公尺,實地用千公尺,厘公尺換千公尺,去五個零;千公尺換厘公尺,在千的基礎上再加兩個零。
比例尺的分類:
放大尺:
放大比例尺和地圖比例尺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放大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放大的倍數。如:原長度為1cm的零件,畫在圖紙上為10cm,則這幅圖的比例尺為10:1。
放大比例尺的分母(後項)通常為1。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內容也越詳細,精度越高。(注:此為放大比例尺,所以分母(後項)通常為1)
縮小尺:
縮小比例尺的分子(前項)通常為1。如:1:100(1/100)
擴大比例比號(後項)通常為1。如100:1(100/1)
計算方法:
如果將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麼原比例×n。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到1/n;那麼原比例×1/n。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1/n;那麼原比例×(1-1/n)。
比例尺縮放後,原面積之比會變為縮放倍數的平方。
2樓:
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縮尺。
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
(1)數字式,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圖上1厘公尺代表實地距離500千公尺,可寫成:1∶50 000 000,或寫成1/50 000 000,或寫成:
五千萬分之一。
(2)線段式,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並註明地圖上1厘公尺所代表的實地距離。
(3)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公尺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千公尺,如圖上1厘公尺相當於地面距離10千公尺。
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
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圖上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根據兩地的實地距離和比例尺,可計算兩地的圖上距離;根據兩地的圖上距離和實地距離,可以計算比例尺。
根據地圖的用途,所表示地區範圍的大小、圖幅的大小和表示內容的詳略等不同情況,製圖選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圖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於二十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大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介於二十萬分之一至一百萬分之一之間的地圖,稱為中比例尺地圖;比例尺小於一百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小比例尺地圖。
在同樣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範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範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地理課本和中學生使用的地圖冊中的地圖,多數屬於小比例尺地圖。
地圖比例尺 scale on map
地圖上的線段長度與實地相應線段長度之比。它表示地圖圖形的縮小程度,又稱縮尺。如1∶10萬,即圖上1厘公尺長度相當於實地1000公尺。
嚴格講,只有在表示小範圍的大比例尺地圖上,由於不考慮地球的曲率,全圖比例尺才是一致的。通常繪注在地圖上的比例尺稱為主比例尺。在地圖上,只有某些線或點符合主比例尺。
比例尺與地圖內容的詳細程度和精度有關。一般講,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可用於圖上測量。小比例尺地圖,內容概括性強,不宜於進行圖上測量。
比例尺: 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的縮小程度.是"圖上距離/實際距離"的比值.
比例尺越大,即圖上距離代表的實際距離越長.能夠反映的事物就越詳細,
比例尺縮放的計算:
將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xn
將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x(n+1)
將原比例尺縮小到1/n;原比例x1/n
將原比例尺縮小1/n;原比例x(1-1/n)
比例尺縮放後,原面積之比變為縮放倍數的平方.
3樓:小小孩
比例尺究竟是大是小,就看比例尺的比例數大小!
比如說:這張地圖是1/2的,那一張是1/3的你看,1/2>1/3所以前者比例尺大,反之相對成立。
這是個竅門~很好用的。例如一平方公里面積的居民地,在1∶5萬地形圖上為四平方厘公尺,可以表示出居民地的輪廓和細貌;在1∶10萬圖上為一平方厘公尺,有些細貌就表示不出來了;在1∶20萬圖上,只有0。25平方厘公尺,僅能表示出乙個小點。
這就說明,當地圖幅面大小一樣時,對不同比例尺來說,表示的實地範圍是不同的。比例尺大,所包括的實地範圍就小,反之,比例尺小,所包括的實地範圍就大。
由於正常人的眼睛只能分辨出圖上大於0。1公釐的距離,圖上0。1公釐的長度,在不同比例尺地圖上的實地距離是不一樣的,如1∶5萬圖為五公尺,1∶10萬圖為十公尺,1∶20萬圖為二十公尺,1∶50萬圖為五十公尺。
由此可見,比例尺越大,圖上量測的精度越高。表示的地形情況就越詳細。反之,比例尺越小,圖上量測的精度越低,表示的地形情況就越簡略。
4樓:匿名使用者
地圖比例尺的大小可通過比較比例尺比值的大小來確定。比例尺都是以1:******的形式來表示的,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較大則比例尺較小,如果分母較小則比例尺較大小。
比如,比例尺1:100就比1:1000大。
例:a比例尺1:1000的地圖,你用尺量1公分就是1公里b比例尺1:100000的地圖,你用尺量1公分就是100公里因為1公里小於100公里,所以a比例尺大於b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的比較
5樓:乜絹
(舉例)1:50的比例尺比1:100的比例尺大。
比例尺大小看比例的比值。
比值大的比例尺大,比值小的比例尺小。
擴充套件資料:
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來講,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可用於圖上測量。
小比例尺地圖,內容概括性強,不宜於進行圖上測量。
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
1、數字式(又名數字比例尺),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線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並註明地圖上1厘公尺所代表的實際距離。
3、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公尺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公尺,如:圖上1厘公尺相當於地面距離500公尺,或五萬分之一。
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必須化單位。
在繪製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比例尺公式: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
(1公里=1千公尺=1×1000公尺=1×100000厘公尺)
單位換算:圖上用厘公尺,實地用千公尺,厘公尺換千公尺,去五個零;千公尺換厘公尺,在千的基礎上再加兩個零。
比例尺的分類:
放大尺:
放大比例尺和地圖比例尺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放大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放大的倍數。如:原長度為1cm的零件,畫在圖紙上為10cm,則這幅圖的比例尺為10:1。
放大比例尺的分母(後項)通常為1。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內容也越詳細,精度越高。(注:此為放大比例尺,所以分母(後項)通常為1)
縮小尺:
縮小比例尺的分子(前項)通常為1。如:1:100(1/100)
擴大比例比號(後項)通常為1。如100:1(100/1)
計算方法:
如果將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麼原比例×n。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到1/n;那麼原比例×1/n。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1/n;那麼原比例×(1-1/n)。
比例尺縮放後,原面積之比會變為縮放倍數的平方。
6樓:韓羲胡音景
地圖比例尺的大小可通過比較比例尺比值的大小來確定。比例尺都是以1:******的形式來表示的,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較大則比例尺較小,如果分母較小則比例尺較大小。
比如,比例尺1:100就比1:1000大。
7樓:通
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較大則比例尺較小,如果分母較小則比例尺較大小。
8樓:匿名使用者
比例尺分擴大比例尺和縮小比例尺。比號前的數字表示圖上距離,比號後的表示實際距離。比例尺大小比較也就是比較分數值的大小,把比例尺自成分數。
擴大比例尺的形式是***:1,比號前面的數字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如100:1〈1000:
1,這裡分別表示圖上100cm代表實際長度是1cm、圖上1000cm代表實際距離1cm,主要用於一些精細儀器把圖放大。
縮小比例尺的形式是1:***,比號後的數值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如1:100000〉1:1000000,分別表示圖上1cm代表實際距離1km、10km,最長見的就是地圖。
比例尺的種類
9樓:angela韓雪倩
1.數字比例尺
數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為1的分數形式表示。設圖上某一直線的長度為d,地面上相應線段的水平長度為d,則圖的比例尺為
式中m為比例尺分母。當圖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長度10m(即1000cm)時尺就是。
2.圖示比例尺
為了用圖方便,以及減弱由於圖紙伸縮而引起的誤差,在繪製地形圖時,常在圖上繪 制圖示比例尺。
1: 1000的圖示比例尺,繪製時先在圖上繪兩條平行線,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線段,稱為比例尺的基本單位,—般為2cm;將左端的一段基本單位又分成十等分,每等分的長度相當於實地2m。而每一基本單位所代表的實地長度為2cm×1000=20m。
擴充套件資料:
比例尺公式: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
(1公里=1千公尺=1×1000公尺=1×100000厘公尺)
單位換算:圖上用厘公尺,實地用千公尺,厘公尺換千公尺,去五個零;千公尺換厘公尺,在千的基礎上再加兩個零。
計算方法:
如果將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麼原比例×n。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到1/n;那麼原比例×1/n。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1/n;那麼原比例×(1-1/n)。
比例尺縮放後,原面積之比會變為縮放倍數的平方。
在以紙質為信,忽載體的地圖上,地圖內容的選取.概括程度、資料精度等都與比例尺密切相關,而在計算機生成的螢幕地圖上,比例尺主要表明地圖資料的精度。螢幕上比例尺的變化,並不影響上述內容涉及的地圖本身比例尺的特徵。
比例尺大小如何判斷,比例尺大小如何判斷?1 100大還是1 10000大?
地圖比例尺的大小可通過比較比例尺比值的大小來確定。比例尺都是以1 的形式來表示的,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較大則比例尺較小,如果分母較小則比例尺較大小。比如,比例尺1 100就比1 1000大。當然有關係大於1 200000的是大比例尺小於1 1000000的是小比例尺 比例尺究竟是大是小,就看比例尺的比例...
比例尺精度的計算比例尺精度的計算
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縮尺。用公式表示為 比例尺 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確定測圖比例尺的主要因素是在圖上需要表示的最小地物有多大 點的平面位置或兩點距離要精確到什麼程度,為此就需要知道比例尺精度,通常人眼能分辨的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是0.1mm,因此,把地形圖上0.1mm所能代...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有幾種表示方式?
假面 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主要有數字式 線段式和文字式 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線段式 1 數字式 又名數字比例尺 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 1 50,000,000,或1 50,000,000。2 線段式 又名比例尺 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並註明地圖上1釐米所代表的實際距離。3 文字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