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
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
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描述的乙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
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
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諡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乙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
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乙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敘述的。
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絡,不會在乙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唯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五、詩詞與歌賦
《三國演義》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雖然數量比《紅樓夢》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詩詞是為了表達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則是出現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筆下。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諸葛亮所作。
又如,「曹操奸雄不可當,一時詭計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後人嘆曹操中計誤殺蔡瑁、張允之事。篇頭詞「臨江仙」,氣勢磅礴,讓讀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氣;讀過之後,更有一種意猶未盡、引人入勝的感覺。篇尾詩「古風」,則把三國乙個世紀的興衰成敗、長達66萬字的文字概括成僅300餘字的長篇敘事詩。
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卻像一片押韻的後記一般,帶領讀者重溫三國風雲。其最後幾句,更是引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認識:「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1.「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揭示了《三國演義》中,劉,關,張的特殊關係,請簡述「桃園三結義」這一故事情節。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懷有一腔報國安邦的熱血,他們在涿郡相遇,意氣相投,三人決定結為異姓兄弟,於是他們在張飛庄後的桃園裡結拜,自此之後三人便如親兄弟一般。
2.「怒鞭督郵」第一次表現了張飛的個性特點,張飛為何鞭打督郵,請簡述之。
督郵奉上面的命令來到安喜縣,向劉備索要賄賂,劉備不給,督郵逼迫縣吏誣陷劉備,張飛聞知大怒,衝進縣衙,將督郵拖出,縛於馬樁之上,鞭打督郵。
3.諸侯爭霸戰中,「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開篇一次精彩的戰鬥,請簡述這一故事。
呂布是董卓部下的一員猛將,驍勇無敵,十八路諸侯部下的眾將相繼敗陣,這時張飛衝出陣來,和呂布交鋒,大戰百餘合不分勝負,關羽便前往助陣,兩人夾攻呂布,卻還是無法擊敗呂布,於是劉備出陣,三人圍攻呂布,在三人的圍攻之下,呂布終於敗北。
4.董卓之亂中,王司徒巧使連環計,終使董卓,呂布反目,請簡述「連環計」的具體內容。
王允先答應將美女貂蟬獻給呂布,又將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董卓為了貂蟬而反目成仇,在王允的挑撥之下,呂布終於手刃了董卓。
5.「陶恭祖三讓徐州」使《三國演義》中有名的智謀故事,陶謙為何讓徐州,結局如何,請簡述之。
陶謙因見劉備是仁德之人,決定將徐州讓給劉備,劉備執意不要,於是陶謙讓劉備暫時在小沛屯兵。後來陶謙病危,又要把徐州讓給劉備。陶謙病死以後,劉備終於接管了徐州。
但事實上似乎不像演義那麼簡單:因為曹操當時對於徐州志在必得,這對於陶謙必然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他執意要把徐州讓給劉備,也有這方面的原因。而劉備的推讓,自然也是不願使自己立於險境之中
2樓:kiss另類小子
-《三國演義》
讀後感《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為羅貫中所選編的歷史**,這本**的內容多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間書藝人所編,經羅貫中的整理和編輯後,就成了一本中外聞名的巨著,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書中的情節是以沒落王族劉備為主導,故事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因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於桃園結義,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後約九十年的晉渡江滅吳為終,其中一些情節,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傳戶曉的故事,可見此書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閱讀的念頭。 我認為書中的人物是這部**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漂蕩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數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樑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奸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徵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而三國演義一書,由宋朝開始有書藝人用之作題材,只不過都總是沒有連貫性,不過何以我會言及書藝人?其實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最為所熟悉的都算是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公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奸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為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了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抵是因為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為的英雄為之出頭,張飛才會由溫文儒雅寬大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為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的強權欺壓有多大厭惡。 其實我還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為身為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不過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極力推薦三國演義這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中的著名典故。3-5個。簡要概述一下,100字左右。
3樓:魯步春枋
樂不思蜀
蜀國亡國後,劉禪被俘虜,在魏國受榮華富貴,有一次,司馬昭大擺酒宴,請劉禪和原來蜀漢的大臣參加。宴會中間,還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漢的大臣看了這些歌舞,想起了亡國的痛苦,傷心得差點兒掉下眼淚。
只有劉禪看得十分高興,就像在他自己的宮裡一樣。過了幾天,司馬昭在接見劉禪的時候,問劉禪說:「您還想念蜀地嗎?
」 劉禪樂哈哈地回答說:「這兒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三顧茅廬
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三國演義》中的乙個故事情節,敘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與猛將呂布大戰的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回。但不是史實,因為據史書記載,參與討伐董卓的沒有公孫瓚,也沒有「三英」,因此**中「溫酒斬華雄」以及「三英戰呂布」都是杜撰的。
「三英」指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
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裡有兩個英雄人物,乙個長歌當嘯,豪氣沖天,指點群雄;乙個寄人籬下,一味謙恭,裝孬不折本,他們就是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篇絕世妙文把他們兩人的心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其中有乙個細節是:
操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
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過五關斬六將
劉備軍被曹操擊敗,劉、關、張失散。其中關羽被曹操軍包圍。曹操希望招降關羽,就當事情這樣順理成章的進行時,突然,關羽得到了劉備的訊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後,關羽只能不辭而別。
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藉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隘,立斬曹操六員大將。
三國演義中的戰役概括,三國演義 中的10個戰役概括
官渡之戰 中國東漢建安五年 200 曹操統軍在官渡 今河南中牟境 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逐鹿中原。時袁紹擁有冀 青 幽 並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兗 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紹率精兵10萬南下。在此之前,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已先擊潰與袁紹聯合的劉備...
三國演義最經典的戰役是什麼,關於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三大戰役的概述
要說最經典的戰役只有三場 1 官渡之戰 曹操對陣袁紹,通過這一戰,曹操平定了北方,奪取了中原之地,戰役勝利的突破口應該是曹操燒了袁紹的糧草之地 烏巢 戰役取勝所在,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 曹操比喻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能勝紹,非為天時,抑亦人謀也。2 赤壁之戰 曹操擁兵近八十萬對陣孫劉聯軍,由於曹軍...
三國演義感想左右,三國演義感想30字左右
三國演義 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我大笑,放下書,明白了誰才是真英雄。擴充套件資料 三國演義 全名為 三國志通俗演義 又稱 三國志演義 是元末明初 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 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