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算得上是乙個大政治家,但很多時候,他的作為又跟最無恥的政客差不多。
李斯的才學、手腕,都是歷史上第一流的,他的沒有好下場,也在歷史上有其特別的代表性
他是當時最有名的政治哲學家荀子的高徒,也算是在當代大師那裡拿到了政治哲學博士學位,但最後卻敗於乙個宦官之手。作為乙個外國人,不遠千里,來到秦國,他奮鬥達到了人生所能達到的最高地位。如果秦始皇因為統一六國而被稱為「千古一帝」的話,李斯被稱為「千古一相」也毫無愧色。
秦始皇對他基本是言聽計從。就君臣際遇和取得的成就來說,可算得國史第一。功高而未震主,秦始皇直到死都沒有懷疑過他,對他的信任可以說是無以復加了。
李斯對少主還有擁立之功,但二世皇帝居然會懷疑他謀反,最後居然相信他謀反,少主繼位一年,擁立的功臣就身敗族夷,也是史上罕見
歷史上的李斯是怎樣的乙個人呢?
李斯是怎樣的乙個人
2樓:匿名使用者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
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根據《太平廣記》引《蒙恬筆經》記載,是楚國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他年輕的時候,曾在郡裡當小吏,看到辦公處附近廁所裡的老鼠在吃髒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後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公尺,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
於是李斯就慨然嘆息道:「乙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於是李斯就跟荀子學習帝王治理天下的學問。學業完成之後,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國國勢都已衰弱,沒有為它們建功立業的希望,就想西行到秦國去。在臨行之前,向荀子辭行說:
「我聽說乙個人若遇到機會,千萬不可鬆懈錯過。如今各諸侯國都爭取時機,遊說之士掌握實權。現在秦王想吞併各國,稱帝治理天下,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動家和遊說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負的好時機。
地位卑賤,而不想著去求取功名富貴,就如同禽獸一般,只等看到現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長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強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卑賤,最大悲哀莫過於貧窮。長期處於卑賤的地位和貧困的環境之中,卻還要非難社會、厭惡功名利祿,標謗自己與世無爭,這不是士子的本願。
所以我就要到西方去遊說秦王了。」
到秦國之後,正趕上秦莊襄王去世,李斯就請求充當秦相國文信侯呂不韋的舍人;呂不韋很賞識他,任命他為郎官。這樣就使得李斯有遊說的機會,他對秦王說:「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時機,而成大功業的人就在於他能利用機會並能下狠心。
從前秦穆公雖稱霸天下,但最終沒有東進吞併山東六國,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在於諸侯的人數還多,周朝的德望也沒有衰落,因此五霸交替興起,相繼推尊周朝。自從秦孝公以來,周朝卑弱衰微,諸侯之間互相兼併,函谷關以東地區化為六國,秦國乘勝奴役諸侯已經六代。
現如今諸侯服從秦國就如同郡縣服從朝廷一樣。以秦國的強大,大王的賢明,就象掃除灶上的灰塵一樣,足以掃平諸侯,成就帝業,使天下統一,這是萬世難逢的乙個最好時機。倘若現在懈怠而不抓緊此事的話,等到諸侯再強盛起來,又訂立合縱的盟約,雖然有黃帝一樣的賢明,也不能吞併它們了。
」秦始皇就任命李斯為長史,聽從了他的計謀,暗中派遣謀士帶著金玉珍寶去各國遊說。對各國著名人物能收買的,就多送禮物加以收買;不能收買的,就用利劍把他們殺掉。這些都是離間諸侯國君臣關係的計策,接著,秦王就派良將隨後攻打。
秦王任命李斯為客卿。
恰在此時南韓人鄭國以修築渠道為名,來到秦國做間諜,不久被發覺。秦國的王族和大臣們都對秦王說:「從各諸侯國來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為他們的國君遊說,以離間秦國而已,請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驅逐。
」李斯也在計畫好的要驅逐的客卿之列。於是李斯就上書說:
聽說**們議論要驅逐客卿,我私下認為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招攬賢才,從西戎找到由余,從東邊楚國的苑地得到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了蹇(jiǎn,減)叔,從晉國招來了丕豹、公孫友。這五個人都不生在秦國,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併了二十多個國家,也就得以在西戎稱霸。
秦孝公採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興盛,國家因此富足強大,百姓們願意為國家效力,其它國家也誠心歸順,擊敗了楚國、魏國的軍隊,功取了千里土地,至今政治安定,國家強盛。秦惠王用張儀的計策,功取了三川地區,向西又吞併了巴、蜀,向北占領了上郡,向南攻占了漢中,囊括九夷,控制鄢、郢,在東面佔據了險要的成皋,割取了肥沃的土地,並進一步瓦解了六國的合縱聯盟,使他們面向西方,奉事秦國,功業一直延續到今天。秦昭王得範睢(suī,尿),廢黜穰侯,驅逐華陽君,使公室強大,杜絕了私門權貴的勢力,像蠶吃桑葉一般,逐漸吞併諸侯的土地,終於使秦國奠定了統一天下大業的基礎。
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了別國客卿的力量。由此看來,客卿有哪一點對不起秦國呢?假使這四位君主拒絕客卿而不接受他們,疏遠士人而不重用,這就使秦國既無富足之實,又無強大之名。
現在皇上您羅致崑山的美玉,得到隨侯之珠、和氏之璧,掛著明月珠,佩著太阿劍,駕著纖離馬,豎著翠鳳旗,擺著靈鼉鼓。以上這些寶物,並沒有一樣是秦國出產的,但陛下您非常喜愛它們,這是為什麼呢?若是一定要秦國所產然後才使用的話,那麼夜光之璧就不能用來裝飾朝廷,犀角象牙製品就不能為您所賞玩,鄭國、衛國的美女也不能列於您的後宮之中,
你怎麼看李斯這個人?
李斯是什麼人?
3樓:北京創典文化
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參與制訂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因其政治主張的實施對我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我國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4樓:植羲席嘉悅
他是乙個法學家,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就是用的他的思想,也是秦朝殺戮太多的根源
請問李斯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5樓:永夜
《史記》:太史公曰:李斯以閭閻歷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以輔始皇,卒成帝業,斯為三公,可謂尊用矣。
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
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
《史記索隱》:鼠在所居,人固擇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陽,人臣極位。一夫誑惑,變易神器。國喪身誅,本同末異。
***: 孟夫子一派主張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對秦始皇。李斯是擁護秦始皇的,屬於荀子一派,主張先法後王。
李斯的文學和文字的造藝令後人景仰。他的文章論證嚴密、氣勢貫通,洋洋灑灑,如江河奔流,魯迅先生曾稱讚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則有殊勳。
」他的書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稱為書法筆祖。
《史記》中的李斯是個什麼樣的人
6樓:匿名使用者
讀《史記》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先挑了幾個認識的讀讀,還是覺得列傳的確比較好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李斯列傳》。
可以說李斯的一生承載的是秦帝國的興衰,他在嬴政時期為秦立下過汗馬功勞,力諫阻止「逐客」,使秦國人才不斷、盡早滅了六國統一天下。完成了統一大業之後,李斯在平定四方的少數民族中李斯也出了不少力,又力主依法治國,所謂「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為了維護君主的權威,除了明確法度,「焚書坑儒」的構想也是他提出的。
李斯的前半生雖說有功有過,不過總的來說算是出於對秦始皇和秦帝國的絕對忠誠了。
秦始皇一死,李斯犯下了乙個絕對致命的錯誤——擁立胡亥,設計扶蘇、蒙恬。雖然他不情不願的感嘆道「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不過終於還是他貪圖祿位的心戰勝了他的忠誠。
之後他看著秦帝國走向衰敗,法令被用得滿目全非,他不得不忙碌於彌補他所犯的錯誤。不過密謀這種事從來就很玄,要麼會結成忠實的同盟共進退,相互信任依賴,像二世和趙高,要麼使人心存芥蒂,恨不得殺人滅口,像二世和李斯,再加上趙高的一「忽悠」,李斯的下場不言而喻。《史記》上的記載,李斯下獄後更多的是罵二世的昏庸無道,上書為自己辯護,不知道他有沒有過後悔和自責。
李斯的下場可以說是自作自受,秦國還有一位「自作自受」的是商鞅。很巧,都是為秦做出過傑出貢獻的,都是秦國人自己容不下他們了,都是死在自己力推的嚴刑峻法下的。但說到商鞅時多少為他因不畏權勢而埋下禍根惋惜讚嘆,而說到李斯卻略帶嘲諷了
忍不住還要發點牢騷,還看了幾篇本紀,不如列傳精彩,甚至有點失望。《秦始皇本紀》裡竟然出現大量《過秦論》的內容,不知道是誰抄誰^-^。《呂太后本紀》看完之後感覺呂先是殘忍的殺害戚姬母子,後來又和幾個趙王過不去,掌權之後就大封諸呂,其他的什麼都沒幹的樣子。
歷史上認為李斯是乙個什麼樣的人?
7樓:蘭博故事
少為郡吏,曾從荀卿學。戰國末年入秦國,初為秦相呂不韋舍人,被任命為郎。旋任長史,拜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時,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採納。又為秦並六國謀劃,建議先攻取南韓,再逐一消滅各諸侯國,完成統一大業。
8樓:中地數媒
李斯,生年不詳,死於西元前208年,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他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出謀獻策,為秦帝國的建立和中國的大統一立下了功勞。但他為人品德不正,追名逐利,見利忘義,秦始皇死後,為趙高所收買,助秦二世胡亥為非作歹,最後禍及自身,被趙高陷害而死。
不管李斯一生的功過如何,他都稱得上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謀略家。
趙高是怎樣說服李斯的,趙高是如何對李斯進行關於參與到篡改遺詔中去勸說的?
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 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臣請為子與丞相謀之。高乃謂丞相斯曰 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將何如?斯曰 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曰 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與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
于謙是怎樣人,于謙是怎樣乙個人?
于謙,字廷益,錢塘人。生七歲,有僧奇之曰 他日救時宰相也。舉永樂十九年進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對,音吐鴻暢,帝為傾聽。顧佐為都御史,待寮屬甚嚴,獨下謙,以為才勝己也。扈蹕樂安,高煦出降,帝命謙口數其罪。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高煦伏地戰慄,稱萬死。帝大悅。師還,賞賚與諸大臣等。出按江西,雪冤囚數百。疏...
康熙是怎樣人,康熙是怎樣一個人?
小升 康熙祖籍陝西人。父輩族群與女真人通婚,迫於內地漢人傳統習俗,禁止漢族與少數民族及其他族群通婚。在面臨多重壓力下,康熙父輩族群不得學習女真族語言 蒙古語 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甚至把自己原有姓氏改為 愛新覺羅 渺小人類,告訴你們些許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