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節」由來及習俗,「拗九節」由來及習俗

2022-01-29 21:39:42 字數 1370 閱讀 9682

1樓:懂娛樂的辰辰

「拗九節」**於「目連救母」的傳說。據傳,古時候有一叫目連的,其母生前悍惡,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

後來,他想了乙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公尺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

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麼?」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髒,不敢吃。

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還是二十九歲,都是目連的母親落難的年月,於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認為「九」是厄難的歲月,所以,凡逢「九」歲數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兒,也要給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習俗:拗九粥

煮「拗九粥」有講究,要經過多道工序,需要備齊糯公尺、紅棗、葡萄乾、桂圓幹、蓮子、花生、紅糖板等材料。這樣煮的粥色、香、營養一應俱全。

一碗拗九粥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子女捧給父母的一片孝心;送給鄰居、送給需要關愛的陌生人,它的溫暖在傳遞、放大,讓人們從粥的芳香中品味到濃濃親情,感受到真情實意。

2樓: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拗九節」又稱「後九節」、「孝九節」和「送窮節」。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公尺、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

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歲數逢九,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稱「暗九」),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傳統觀念中,「九」是不好過的。

「拗九節」**於「目連救母」的傳說。據傳,古時候有一叫目連的,其母生前悍惡,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乙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公尺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

「這是什麼?」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

」(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髒,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後九」,所以這粥便叫「後九粥」。

以後又以粥的顏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還是二十九歲,都是目連的母親落難的年月,於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認為「九」是厄難的歲月,所以,凡逢「九」歲數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兒,也要給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拗九節的來歷比如是怎樣得來的,拗九節的來歷300字 比如是怎樣得來的

拗九節 於 目連救母 的傳說。據傳,古時候有一叫目連的,其母生前悍惡,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乙個辦法,用荸薺 花生 紅棗 桂圓 紅糖等原料與糯公尺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 這...

清明節的由來及習俗是什麼,清明節的來歷與習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 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蹴鞠 ...

清明節的由來及習俗,清明節的來歷及習俗六十字。

我國最早的太陽曆以及 國禮 春官 明確記敘了 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 的天文歷的最基本常數。農耕社會以後,勞動人民發現日 月 年構成了曆法的三要素,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已基本形成了24節氣。24節氣綜合了天文學和氣象學等方面的知識,編排了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