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陸陸通暢
很多人都迷信高倍望遠鏡 ,其實並不是高倍望遠鏡就是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望遠鏡的倍數越高就意味著所能看見的視場越小。說得簡單點,就是倍數越高,你看到的範圍越小。
高倍數帶來的是增加放大的效果,但是卻損失了視野的大小。我們比較熟悉的一些軍用的望遠鏡一般都是5-8倍的。原因就是在於觀察地形需要乙個開闊的視野,而高倍數的望遠鏡不利於地形的觀測。
我來介紹一下常規的倍數用途:
1. 5-6倍 軍用,戶外運動
2. 7倍 遠洋航海
3. 8倍 體育賽事,觀景旅遊
4. 10倍 觀鳥,觀景,通用倍率
5. 12倍以上 專業行業
或者你可以直接去望遠鏡門店實際體驗一下。上海閔行莘莊和浦東源深好像都有門店可以體驗。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只是乙個叫法,就像多少歲叫兒童,多少歲成年人一樣。你想選10倍關鍵是看你的用途和感覺,看看月亮,十倍可以看,但我用二十倍的我覺得還大點都可以。
3樓:無聊兵
8倍以上的望遠鏡手持就不穩了,倍數越高,就越晃。而且倍數越高,看到的地方就越小,有時候就就會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麼地方了。
所以一般建議望遠鏡不要超過8倍。或者超過8倍的望遠鏡配乙個三角架。
高倍望遠鏡的最大倍數是多少
4樓:hao大森
天文望遠鏡的倍數可以達到200倍
望遠鏡是一種 利用 透鏡或反射鏡以及其他光學器件觀測遙遠物體的光學儀器。利用通過透鏡的 光線折射或光線被 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並會聚成像,再經過乙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又稱「 千里鏡」。
望遠鏡的第乙個作用是放大遠處物體的張角,使人眼能看清 角距更小的細節。望遠鏡第二個作用是把物鏡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徑(最大8公釐)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觀測者能看到原來看不到的暗弱 物體。
2023年,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利伯希偶然發現用兩塊鏡片可以看清遠處的 景物,受此啟發,他製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望遠鏡。
經過400多年的發展,望遠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觀測的距離也越來越遠。2023年義大利佛羅倫斯人 伽利略·伽利雷發明了40倍雙鏡望遠鏡,這是第一部投入科學應用的實用望遠鏡。
5樓:省內流量沒用
雙筒望遠鏡一般在2-50倍 ,帶支架的也可以達到50以上單筒支架固定望遠鏡20-150倍普通天文望遠鏡90-1000倍專業天文望遠鏡一般都在千倍以上攜行軍用望遠鏡的情況:一般來說,普通手持型望遠鏡倍數不宜超過10倍,因為手握望遠鏡時會輕微的抖動,通過望遠鏡觀測時,會相應把這種抖動放大,倍數越高抖動就放得越大,乙個劇烈抖動的物體,人眼是沒有辦法看清楚的。這也是軍用望遠鏡放大倍數一般只有 6 \ 7 \ 8 倍的原因。
即使是放在三腳架上觀測的望遠鏡,倍數也是有限制的,因為大氣受地面建築和其它因素的影響,密度並不是均勻的,當遠處的被觀測物的反射(或透射,發射)的光線穿過這些密度不均勻的大氣時,會發生輕微的折射,造成影象模糊。而且望遠鏡倍數越高,這種模糊越明顯。一般來說,在低海拔城市中,望遠鏡的倍數以不超過40倍為宜。
另外放大倍數大,則實際視場小。這樣,就不利於發現和尋找目標,對於經常變換目標的觀測尤其不利。即便是找好了目標,三腳架稍有晃動就容易丟失目標。
對於沒有自動跟蹤裝置的,要經常手動調節才能使目標保持在視野之內。 另外提高倍數,還必須相應要求提高物鏡的口徑,來保證成像有足夠的亮度,沒有亮度的成像人眼是看不清楚的。這樣一來,望遠鏡的體積重量以及**都會急劇公升高。
所以,不應該片面的追求倍數。
6樓:忠聚是
美國lbt望遠鏡放大10000倍
望遠鏡倍數越高越好嗎?
7樓:
不是的。望遠鏡的放大倍數要適中才好,主要有如下限制:
1、放大倍數太大,不宜穩定。
雙筒望遠鏡一般用手持,超過10倍左右晃動厲害,不利於觀察,眼睛容易疲勞,甚至引起噁心。固定望遠鏡倍數太大也會因為風吹草動引起震動。對於自己,12倍為手持極限,而且觀察時最好肘部有依託,身體或望遠鏡依附某些固定物體。
2、放大倍數大,則實際視野相應減少。
一般來講,倍數越大,可同時觀察的區域就越小。這不僅僅是因為目鏡的原因,即便目鏡在焦距變化時能夠保持視在視角不變(例如60度),也會因觀察區域的減小使得視野與放大倍數成反比變小。
這樣,就不利於發現和尋找目標,對於經常變換目標的觀察觀測尤其不利。即便是找好了目標,架子稍有晃動就容易失去目標。對於沒有自動跟蹤裝置的,要經常手動調節才能使目標保持在視野範圍之內。
3、在相同物鏡口徑的情況下,倍數越大,亮度成平方反比越低。
例如口徑50mm,7倍時亮度(指數)為50,10倍為25、15倍為11、25倍為4,而物體的亮度的減小會直接影響人眼的觀察效果(人眼的分辨能力、色彩能力均隨著亮度的減小而變得越來越差)。
一般來講,白天亮度小於5、夜間亮度小於20時,觀察暗弱物體就很難。大口徑的望遠鏡在這一點上就具備優勢,例如,口徑300mm的反射鏡,放大50倍時,亮度仍為36(非常亮)。另外,觀察太陽系亮天體時,由於亮度高,基本不受此限制。
4、大倍數的取得一般通過短焦距的目鏡來進行的。
目鏡焦距短,會造成鏡目距離(即出瞳距離)小、視在角度小等遺憾,造成觀察不舒服、不適合戴眼鏡者等問題。
5、大氣本身等觀測條件的不理想也限制了最高的放大率。
大氣有個寧靜度,好者可以達到1角秒以下,儘管這樣,對於人眼最好1角分的分辨能力,放大倍數超過100就會受影響,例如看月面會產生「蒸汽」上公升的抖動效果,角度越低現象越嚴重。如果觀察時大氣寧靜度很好,就可以相應選擇更高一點的放大倍數。
8樓:匿名使用者
望遠鏡倍數怎麼看?望遠鏡都有其倍數,這也是大家在選購望遠鏡的乙個參考標準,可對於一些初級愛好者來說,對於望遠鏡的選擇是一塌糊塗,甚至對於望遠鏡的倍數怎麼看都不知道,下面,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望遠鏡倍數怎麼看。
望遠鏡的倍數是=物鏡焦距/目鏡焦距。
關於倍數,許多人都認為是越高越好,但事實並非如此:一台望遠鏡的合理倍數是與觀測方式和口徑大小決定的。相對來說,口徑大的,倍數可以適當高些;固定觀測的,倍數可以比手持觀測的高些。
我建議,如果選手持觀測的雙筒望遠鏡,7―10倍(標準倍數)也就足夠用了,12倍也可以,最好不要超過16倍。否則,倍數越高,則出瞳徑越小,視場越小,光線越暗,尤其是高倍帶來的抖動也大大增加,使觀測的景物無法穩定下來。當然,高倍的望遠鏡也有優點,它的放大倍數高,可以將景物拉的更近,更適合遠景和天文觀測。
如果哪位朋友有興趣,不妨買一台16倍或者20倍(口徑在50mm―60mm)的雙筒望遠鏡,配上一台三腳架,會取得很好的觀測效果。至於望遠鏡的口徑,一般可根據需要,在30-50mm之間選擇。因為口徑越大,視場和亮度也越大;但是體積和重量也大大增加,不僅攜帶不便,而且**增長幅度也不小。
至於出瞳徑,建議不要小於3mm。這樣既能保證倍數,又能比較實用。
一些產品有這樣的缺點,就是倍數和口徑標註不明。按理來說,正規的產品標號都應該是a×c或者a-b×c的形式,a、b表示倍數,c表示口徑。而一些產品不知是什麼原因,標註的資料很難讓人理解。
例如:日本櫻花10-90×80雙筒變倍型,它的標準倍數絕對不是10倍到90倍。而80代表什麼呢,是口徑嗎?
也不是,它的實際口徑是60mm。
一台50mm口徑的望遠鏡,標準倍數不應該超過20倍,否則不僅視場小、視野暗,抖動也極大,將很難觀測。
受西方的影響,我國也推出了變倍型雙筒望遠鏡。這類望遠鏡變倍範圍大,用途較多,可以根據觀測目標的不同(包括環境亮度、觀測距離等條件)而隨意調節倍數。但是,它的光學效能上不如單倍型望遠鏡優異,視場相對較小,色差比較嚴重。
低倍時效能還好,倍數越高亮度越低,清晰度越差,同時光軸的偏移也會令觀測者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9樓:好人好壞摸摸人
回答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片刻,我這邊馬上回覆您~個人使用的小型手持式望遠鏡不宜使用過大倍率,一般以3~12倍為宜,倍數過大時,成像清晰度就會變差,同時抖動嚴重,超過12倍的望遠鏡一般使用三角架等方式加以固定。
望遠鏡的第乙個作用是放大遠處物體的張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細節。望遠鏡第二個作用是把物鏡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徑(最大8公釐)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觀測者能看到原來看不到的暗弱物體。2023年,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利伯希偶然發現用兩塊鏡片可以看清遠處的景物,受此啟發,他製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望遠鏡。
2023年義大利佛羅倫斯人伽利略·伽利雷發明了40倍雙鏡望遠鏡,這是第一部投入科學應用的實用望遠鏡。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的話,麻煩給個贊哦~更多2條
10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不是越高越好,= = 看你這問題,對望遠鏡很不熟悉吧?
丟給你一段知識,你自己看看吧
等你看完這些基本的,倍數,種類,一些誤區,都大概有數了,再說。看你這問題,對這些的了解都沒入門呢。。
11樓:匿名使用者
分你要幹什麼,我望遠鏡也是二十倍的其實也看不了太遠
12樓:會計伴我一生
不一定望遠鏡倍數越高越好。第一,根據望遠鏡出瞳直徑的解釋,是應該選擇出瞳直徑大些的,但不是越大越好,因為我們日常使用望遠鏡大都在白天,這時人眼的瞳孔很小只有2-3公釐,如果使用出瞳直徑大於4公釐以上的望遠鏡會導致光線不被人體吸收而浪費,因此不是倍數越高越好,一般選擇出瞳直徑在3公釐的望遠鏡就可以了。第二,一架望遠鏡的合理倍率要與望遠鏡的口徑和觀測方式相關,口徑越大,倍數自然要高些,但是倍率越高,穩定性也就越差,而且觀測的視角範圍也會越小越不清晰,所以要選擇倍率,口徑與觀測相當的合適的望遠鏡才是最好最適用的。
我個人覺得7-10倍是比較合適的,最好不要超過12倍。
望遠鏡的倍數怎麼看
13樓:小夏在深圳
固定倍率的望遠鏡的表示方法:倍率x物鏡口徑(直徑,mm),比如7x35表示該種望遠鏡的倍率為7倍,物鏡口徑35公釐;10 x 50表示該種望遠鏡的倍率為10倍,物鏡口徑為50公釐。
望遠鏡的倍率是指一架望遠鏡的倍率是指望遠鏡拉近物體的能力,如使用一具7倍的望遠鏡來觀察物體,觀察到的700公尺遠的物體的效果和肉眼觀察到的100公尺遠的物體的效果是相似的。
出瞳直徑出瞳直徑這個引數非常重要,但卻往往被人忽視。實際上出瞳直徑照相機鏡頭的最大光圈,它決定望遠鏡像場的明亮程度。
擴充套件資料
望遠鏡的物鏡口徑用公釐數字來表示,放大倍數是乙個數字。如一具望遠鏡標有10*50的字樣,表示它的物鏡口徑為50公釐,放大倍數是10。
買望遠鏡的乙個誤區是認為倍數越大越好,其實不然,倍數越大,望遠鏡的視場越小,尋找目標,再則手持望遠鏡時,倍數越大,手臂和身體晃動的影響也越大。
口徑越大,望遠鏡的光學效能越好,但望遠鏡的**和重量也直線上公升。口徑3 0公釐以下稱為小口徑,30公釐到50公釐稱為中口徑,50公釐以上為大口徑。
想買雙筒望遠鏡看星星,選多少倍的好不看什麼細節,就
各有優點。都可以看見不少的深空天體,看星星很不錯 10 50的因為倍數大,抖動會厲害一點,弄個三腳架比較好。7 50可以直接手持看星。簡單的看看就7 50夠了。7 50的雙筒是個不錯的型號 將軍840或1050 買雙筒望遠鏡看星星。看土星環就別指望的,看月球環形山要求太低了。天文觀測公認效果最佳版的...
天文望遠鏡為什麼可以看到百億年前的宇宙
那是光傳播過來了。光速走了幾百億年才到我們望遠鏡,才到我們眼球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宇宙,是過去的宇宙了,現在宇宙發生什麼,我們不會馬上看到的,畢竟光速傳播是有距離的,需要時間的。宇宙形成於一百三十億年前,那為什麼望遠鏡能看到三百 根據宇宙大 理論,我們的宇宙誕生至今大概有130億年了,宇宙從誕生的那一...
我們用天文望遠鏡看100光年的天體,為什麼也是100萬年前
100光年的距離即光要走100年,那看到的光自然是100年前發出的啦!我們平時看到的物體也不是同時刻的物體,不過那段時間小的可以忽略! 這叫時間光錐。我們看到的天體都是若干年前的圖象。距離是多少光年,看到的就是多少年前的。而天體的距離遠近不一,所以我們看到的天空不是同一時刻的天空,有意思吧?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