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封建王朝,大多只有300年左右壽命

2022-02-21 23:51:08 字數 5244 閱讀 9681

1樓:小蘭說的那些事

我國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有非常多的封建王朝,看著這些王朝興衰,我們發現乙個封建王朝大概只有300年左右的壽命,這種歷史規律背後有它深層次的意義。我認為封建王朝這種興亡規律,一是因為每個王朝實現強盛之後,人口增長太快超過了農耕社會可以承載的能力,於是要通過戰亂實現人口的減少;二是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

農耕社會生產力有限,只能養活有限的人口。每次朝代更迭都會發生一系列的戰爭,這些戰爭就會造成大量的減員。因此,每個朝代剛開始的時候,統治者都會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農民負擔,恢復經濟。

等到修養了一段時間後,王朝會出現乙個盛世,這個時候會迎來人口的高速增長。然而,人口增長了,但是社會生產力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那麼糧食就會**不足,一些人淪落為流民,成為威脅王朝安全的隱患。

社會矛盾隨著王朝的興衰不斷激化。階級問題是整個王朝自始至終都會面臨的難題,總是有一些門閥大戶不斷兼併農民的土地。在王朝建立的初期,門閥勢力相對較弱,農民也有自己的土地,這日子還過得下去。

然而,到了一定的時間,社會上就會出現馬太效應,門閥越來越強,農民越來越弱,到最後農民的土地被門閥兼併。失去土地的農民要麼等死,要麼起來造反,所以幾乎每個王朝的晚期都會出現農民起義,然後在戰爭中滅掉舊朝,興起新朝。

總之,封建王朝更迭的背後,有其深層次的原因,我們在研究王朝興替的時候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2樓:文化養生課堂

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造成封建王朝大多只有300年左右的壽命:

1、人口增長緣故

縱觀那麼封建王朝從最開始的時候面臨戰爭無所畏懼,不惜一切打勝場,那個時候不僅能百姓很貧窮,國家因為打仗也沒有多少錢,在經歷了戰爭勝利後,開始了休養生息的階段,很多皇帝只要不亂收稅費,就可以輕易獲得乙個好名聲,經過調整進入了修整階段,從而到了鼎盛的階段。此時乙個朝代應該明白盛極必衰的道理,然後再次迴圈到初始模式,周而復始就會讓乙個封建王朝活到差不多300歲的壽命。

2、經濟發展矛盾

乙個封建王朝從衰敗到盛世,再從盛世到衰敗,其中經濟因素佔據了極大的影響因素,作為現代人的我們都明白錢的重要性,更何況是在資源短缺的古代,錢的價值就更重要了,加上朝代的發展,有頭腦的人都成為了有錢人,造成**控制逃亡者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形成了社會不穩定的現象,如此長久的發展很容易造成王朝的崩潰,引起而陷入衰敗的危機。此時人們就會希望以新代舊,重新發展希望能夠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3、階級鬥爭矛盾

雖然上面有這麼多原因造成封建王朝只有300年的壽命,但歸根結底都可以歸結為階級鬥爭矛盾引起的,但最後受苦的都是百姓,尤其是在封建王朝當中,階級鬥爭非常明顯,如果不是還有科舉制度,很多普通百姓一輩子都只能種地,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此時就可能產生流民,從而引起以上的問題,導致後面的結果。

總結來講,封建王朝的命運是乙個週期,不可能有永久的王朝。戰爭是社會結構的改造,土地和財富在結束戰爭、國家統一和土地合併的過程中被重新分配。上層變得更富,下層變得更窮,社會紛爭惡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戰爭再次開始。

3樓:彩筆蕪城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中國所有的大統一王朝,基本上國運都在300年左右,像秦朝、隋朝這種較為短命的王朝,實際上是繼任王朝的奠基者,漢承秦制、唐承隋制,兩晉和元朝是特殊情況,暫且不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妙的規律呢?這就是封建王朝的弊端所致。

1、人口增長

我們縱觀所有封建王朝,除了幾個特殊的朝代以外,都會發現乙個規律,剛剛建國的時候,往往是一段亂世的結束,剛剛經歷了戰火,國家和百姓都窮,百廢待興,皇帝施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只要不亂搞,就能博得個「xx之治」的美名,像漢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都是這樣來的。

經過修養的國家,百姓生活好了,就會進入鼎盛,還是以漢唐距離,漢武帝是漢朝國力最為鼎盛的時期、唐朝則是經歷了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以及武則天的通知後,在玄宗朝進入盛唐。

盛極必衰,為什麼呢?

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土地和糧食產量是一定的,但人口是猛增的,這裡我也懶得去查資料了,反正大致上是亂世死掉一大部分人,然後亂世結束,進入新王朝,經過休養,人口開始猛增,糧食不夠人吃了,老百姓吃不飽飯,國家經過興盛之後,各種么蛾子就顯現出來,然後農民起義,亡國了,所以中國古代歷史基本上是這樣迴圈的:

亂世→統一→興盛→滅亡→亂世→統一……

那麼,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現在社會是解決了,但是封建時代是沒辦法解決的,你說人口多,糧食跟不上,老百姓吃不上飯,歸根結底,其實都是階級矛盾。

2、階級矛盾

道理還是一樣,亂世之後,國家重歸統一,百廢待興,人民開始休養生息。經過一段時間休養之後,市場運作起來經濟就復甦了,日子就好過了。

但是,范仲淹說得好:「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因為古代社會講背景、講門閥,特別是東晉士族興起之後,階級就固化了,唐朝李世民作人口普查的時候,李姓都排不到第一,可見當時社會的階級固化有多嚴重,要不是有科舉制度,普通老百姓永遠沒有出頭之日,而科舉制度真正意義上被完善,還要等到宋朝。

級固化的社會是怎樣的呢?兼併土地是必然要走的路,本來老百姓還有一畝三分地,但是隨著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老百姓最後的土地都守不住了,辛苦種了一年的糧還養不起家,於是產生了大量流民,同時市場經濟也開始凋敝,社會就開始動盪了。

當乙個王朝走到這一步,基本上就該壽終正寢了,但往往會站出來乙個厲害的皇帝,強制干預市場經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調控,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土地兼併,老百姓也不是閒著沒事愛造反的,能過下去就過下去,於是國家有了復甦的氣象,這一般被稱為中興。

但是改革歷來是乙個難題,因為必然會動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豪門貴族都是國家上級階層,這一階層的矛盾一旦發生,就不可控了,改革失敗,土地兼併沒有改善,反而變本加厲,市場崩潰,流民四起,餓殍遍地,戰亂就開始了,政權也就滅亡了。

4樓:小白自我

封建王朝的王位漢代(西元前202-220年):西漢210年,東漢195年;金朝(266-420):兩晉共有155年的國運,東晉以自己的力量開啟了動盪的時代,這是後來的故事;唐朝(618-907):

享受國家289年;宋朝(960-1279):兩宋共國319年;元代(1271-1368):共98年;明朝(1368-1644):

共276年;清朝(1636-1912):共276年。

可見,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中國各大統一王朝基本上都在民族運動中進行了300多年。秦朝、隋朝這樣乙個相對短暫的王朝,實際上是後世王朝的奠基人。漢代繼承秦制,唐朝繼承隋制,金元兩朝是特殊情況,暫且不說。

縱觀所有封建王朝,除了幾個特殊的朝代,我們都會發現乙個規律。這個國家剛成立時,往往是混亂時期的結束。戰爭剛結束,國家和人民都很窮,都在等待繁榮。

皇帝實行輕勞輕稅、休養生息的國策。只要他不搞砸,就可以贏得「貞觀治」的美譽,就像漢代的文景之治,這就是唐代貞觀的治法。經過國家的耕耘,人民的生活很好,會進入巔峰,或者說漢唐之間的距離,漢武帝是漢代最強大的時期,唐朝是經歷了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通知,在玄宗進入了唐朝的巔峰。

中國古代是乙個農業社會,有一定的土地和糧食產量,但人口增長迅速。我懶得在這裡查資料。不管怎樣,很多人在混亂中喪生。

然後混亂結束,進入了新的王朝。經過休養,人口開始急劇增加。食物不夠人們吃,人們吃不飽。

國家繁榮昌盛後,各種各樣的么半群出現,農民起義亡國,中國古代歷史基本上處於乙個混沌→統一→繁榮→消亡→混沌→統一的迴圈中

那麼,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現在社會已經解決了,但是封建時代解決不了。你說人口多,糧食跟不上,老百姓吃不上。歸根結底,都是階級矛盾。

5樓:井妍說事

這個是沒有規律可言的,一般封建王朝都是世襲制,可能傳到後面昏君掌朝治理得不好,就會被推翻掉了。

6樓:肇慶

第一封建統治之下,肯定就有反抗的出現。第二就是軍事問題,古代只有在打仗時候才徵兵。

7樓:做最好的

因為在古代,總是存在著階級動盪,從而引起社會矛盾加劇。

8樓:小小呂子博

一般都會盛極必衰的,再加上一些朝代的管理制度不行人們肯定會造反呀!

9樓:

最主要的就是人口的增長: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土地和糧食產量是一定的,但人口是猛增的,這裡我也懶得去查資料了,反正大致上是亂世死掉一大部分人,然後亂世結束,進入新王朝,經過休養,人口開始猛增,糧食不夠人吃了。

10樓:下雪的憧憬

因為不適合當時社會的需要了,很容易被百姓推翻的。

11樓:愛生氣的貓

因為在古代一直在做惡性迴圈,先是戰爭,然後統一,再興盛,最後接著滅亡,周而復始。

12樓:哀傷的水瓶座

因為統治者並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而且那時候軍事也存在問題。

封建王朝壽命一般不超過300年,為何奴隸制的周朝存在了800年?

13樓:軟體教程寶典

奴隸制社會的人們思想單純,意思覺悟不高。對生活和文化的要求很低,簡單的說就是比動物稍微高階一點,他們沒有權利的慾望,只是單純的為了食物而去生活,因此比較好統治。

而封建王朝,客觀來說當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開端,中國封建社會的起始和結束的時間。但是目前乙個比較重大的學術問題.由於在學術界還沒有比較統一的意見,所以說法比較混亂,也有人認為是從西元前475年,即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開始這個說法更被廣大學術界認識所認同。

封建王朝時期人們對文化,經濟,社會地位和權利的慾望越來越高,導致底層人們的不滿,如果國家統治的不當很容易發生戰爭,繼而推翻舊王朝,產生新王朝。

封建社會即分封制,著名的夏商周就是分封制,「夏傳子,家天下」。尤其是西周時期,周武王滅商以後,周天子分封天下,那時諸侯小國林立,乙個面積幾平方公里的小城邦,其統治者被周天子分封為君主,以「國」自居,這個時期的曾經社會形態被奇怪地稱為「奴隸社會」。此時還沒有所謂的國家的存在。

大家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你就會發現乙個規律的存在:國家剛剛從戰亂中建國的時候,往往在建國後幾十年的時間國力達到興盛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在建國100年左右進入鼎盛時期,然後,盛極而衰,突然間從頂峰往下落直到國家就滅亡,歷史學家稱這一規律為「一亂一治,興衰交替」。正如三國演義所說的一樣「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也是封建王朝普遍存在的現象。

中國封建王朝為什麼大部分對海面控制權不是很看重

因為海上的資源很匱乏,不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對海面的控制權不是很看重。因為以前並沒有意識到海上的資源那麼豐富,所以才沒有很重視,以前的裝置陳舊,不重視也是很正常的。古代的時候,君主通常都比較看重農業,覺得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從而忽視了對海面的控制權。古代的生活資料 的拓展,商貿市場的拓展,人文精...

犬舍家庭繁殖狗場,為什麼生存下來的大多只有狗場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在國外的正規犬舍中,幼犬的 是穩定的。國內犬只的 差異以及家養 犬舍 狗場的區別。外國犬舍的 外國的犬舍有著自己的血統框架,每乙隻幼犬有著怎樣的品相,怎樣的結構,怎樣的性格。繁殖者的心裡都是有個大致的了解的,甚至可以從乙隻幼犬的身上,看的出他長大之後的影子。國外也有一些售犬的相關規...

為什麼王朝的末代皇帝大多數都是昏庸的

o 啊!朋友喲 你這問題問得很籠統 我不認為末代皇帝就是昏庸內無能得容 我也不認為昏庸無 能的就是末代皇帝 有乙個人我可以舉例來反駁你的論斷 大明王朝的崇禎皇帝,即明思宗朱由校,他即位之後勵精圖治,先是殺了大太監魏忠賢,廢除了宦官專權制度,一舉消滅了明朝幾百年的最大得政治弊端,以清新的政治形象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