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二程是誰,宋代理學家二程是什麼關係

2022-03-06 15:14:34 字數 4300 閱讀 3363

1樓:liusula知識庫

北宋時期的程顥、程頤都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們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學奠基人,被人們稱為「二程」。「

北宋二程理學文化以北宋「程朱理學」創始人程顥、程頤少年時代在黃陂灄水岸邊魯台山巔築台望魯、仰孔崇儒的演義為楷模,後蔓延滋長於歷世以講求禮儀道德、人倫秩序、尊師重學、創新思辯、綜羅百代和聖賢人格理想等為基本內容與形式規範的新儒學文化。

二程以儒家倫理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緻的思辯哲學,結合社會發展之需要,創立了理學思想體系。它把儒家思想哲理化,把儒家經學義理化,把儒家道德體系化,把儒家學說大眾化。構築起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思想大廈。

經南宋大理學家朱熹完善,世稱「程朱理學」(或稱後孔孟儒學)。「程朱理學」在宋以後的封建社會思想政治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並不僅真正成為中華民族全民的文化,尚對東亞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2樓:

程頤、程顥

兄弟倆 理學的創始人 歷史上把他們和朱熹放在一起就是「程朱理學」

他們倆是理學的創始人 最早提出格物致知

而南宋的朱熹則是理學的集大成者

和程朱理學對應的是陸王心學

程朱理學是客觀唯心

陸王心學是主觀唯心

陸指南宋陸九淵 和朱熹不太對付

王指王陽明 就是王守仁 明朝心學集大成者

如果你是高中生 這些應該有用 如果不是 就看前四個字就行了...

3樓:匿名使用者

二程指;程款顥和程頤兄弟倆人。

宋**學家二程是什麼關係

4樓:矽谷創業快訊

兄弟關係,程灝為兄,程頤為弟。

二程,即程顥和程頤,河南(今河南洛陽)人,他們的學說也稱為「洛學」,與同時代的張載所創的「關學」頗有淵源,二者理學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南宋朱熹正是繼承和發展了他們的學說。

程顥[hào],(公元2023年—2023年),生於宋仁宗明道元年,卒於宋神宗元豐八年。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

程頤[yí],(公元2023年—2023年),生於宋仁宗明道二年,卒於宋徽宗大觀元年。字正叔。學者稱伊川先生。

程顥和弟弟程頤自幼深受家學薰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其父程珦的影響,以反對王安石新法著稱。二人都曾就學於周敦頤,並同為宋明理學的奠基者,被世人稱為「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

5樓:匿名使用者

兄弟關係,程灝為兄,程頤為弟。

程顥(公元2023年——2023年),字伯淳,又稱明道先生;程頤(公元2023年——2023年),字正叔,又稱伊川先生,被世人稱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

6樓:張亞娜

程灝為哥哥,程頤為弟弟

二程的簡介

7樓:

二程,即程顥和程頤,河南人,他們的學說也稱為洛學,與同時代的張載所創的關學頗有淵源,二者理學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南宋朱熹正是繼承和發展了他們的學說。程顥字伯淳,又稱明道先生,官至監察御史裡行,曾參與王安石變法。程頤字正叔,又稱伊川先生,在遊太學時,作《顏子所好何學論》,曾任國子監教授和崇政殿說書等職。

二人都曾就學於周敦頤,並同為宋明理學ᶬ/p>

8樓:霓脦那些

二程,即程顥和程頤,湖北黃陂人,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湖北省紅安縣二程鎮)  ,他們的學說也稱為「洛學」,與同時代的張載所創的「關學」頗有淵源,二者理學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南宋朱熹正是繼承和發展了他們的學說。

他們的理學思想主要見於《遺書》、《文集》和《經說》等,均收入《二程集》中,中華書局2023年出版該書校點本。

程顥字伯淳,又稱明道先生。程頤字正叔,又稱伊川先生,曾任國子監教授和崇政殿說書等職。二人都曾就學於周敦頤,並同為宋明理學的奠基者,世稱二程。

死後葬於洛陽伊川二程墓。

擴充套件資料:

學說二程的學說有「二程學派」、「二程儒學」之稱,在哲學上發揮了孟子至周敦頤的性理學,建立了以「天理」為核心的理學體系。二程在學術上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題是「萬物皆只是乙個天理」,認為陽陰二氣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創生萬物的材料。

從二程開始,「理」或「天理」被作為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使用,亦即被作為世界的本體。二程而且提出人類社會的制度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道德規範,也都是「理」在人間社會的具體表現形態。

二程的人性論,祖述子思孟子學派的性善論,但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深化了,回答了性為什麼至善、為什麼會產生惡的因素等一系列問題。

二程認為,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的區別: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體現,未受任何損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無疵的;後者則氣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氣」的侵蝕,產生弊端,因而具有惡的因素。

著作二程儒學後來由朱熹發揚光大,在明朝成為官學,稱為程朱理學。明代徐必達刊行有《二程全書》。清代涂宗瀛校有《二程全書》。

2023年中華書局出版王孝魚《二程集》校本,包括《遺書》、《外書》、《文集》、《易傳》、《經說》、《粹言》,共計87.5萬字:《遺書》即《河南程氏遺書》,由朱熹編定。

朱熹又編定《外書》12卷,是《遺書》的補編;張栻編《文集》;《易傳》即《程氏易傳》,是程頤註解《周易》的心得;《經說》是程頤註解儒家四書四經(四書五經不含《禮經》)的著作;楊時編有《粹言》2卷。

9樓:匿名使用者

程顥[hào],(公元2023年—2023年),生於宋仁宗明道元年,卒於宋神宗元豐八年。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

中國北宋思想家,理學奠基者。官至監察御史裡行。嘉祐年間舉進士後,任鄠縣及上元縣主簿、晉城令。

有治績,官至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曾參與王安石變法,後因反對新法,被貶至洛陽任京西路提點刑獄。與先後被貶至洛陽的文彥博、呂公著、司馬光等相互聯絡,繼續反對新法。

哲宗即位,司馬光執政,薦程顥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賜諡純公。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從祀孔子廟庭。

程顥早年受父程珦之命,與弟程頤和周敦頤問學,由此立志於孔孟之道,又泛覽諸家。由於他和程頤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他們的學說亦被稱為洛學。

程頤[yí],(公元2023年—2023年),生於宋仁宗明道二年,卒於宋徽宗大觀元年。字正叔。學者稱伊川先生。

中國北宋思想家,理學創立者之一。曾任國子監教授和崇政殿說書等職。。十四五歲時,與兄程顥同學於周敦頤。

在遊太學時,作《顏子所好何學論》,主管太學的胡瑗驚異其才。王安石當政時,未被起用,與兄程顥在洛陽講學。司馬光執政時,被薦為崇政殿說書,與修國子監條規。

在為哲宗侍講期間,敢以天下為己任,議論褒貶,無所顧忌,聲名日高,從遊者日眾。其後,程頤因反對司馬光的新黨執政而被貶,任西京國子監守。不久削職,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制。

程頤在被貶期間,完成著作《周易程氏傳》。徽宗即位,得以赦免,但不久又受排斥,遂隱居龍門,遣散門徒,不久病死於家。至南宋,追諡正公。

二人都曾就學於周敦頤,並同為宋明理學的奠基者,被世人稱為「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

二程的心理學思想較為豐富,在他們的思想體系中的地位也至關重要,因此後世稱為「身心之學」或「心性之學」。他們的最高哲學範疇是「理」,它作為絕對本體而衍生出宇宙萬物;他們的最高心理範疇是「心」,它作為「理」的等同物而產生人的形體:「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

」二程的理學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南宋朱熹正是繼承和發展了他們的學說。他們的心理學思想主要見於《遺書》、《文集》和《經說》等,均收入《二程集》中,中華書局2023年出版該書校點本。

在學風上,兩程提出了「窮經以致用」的主張,突破了漢學不敢獨立思考的墨守成規的治學方法,不失為一大進步。當然,在理學後來被定為屬於支配地位的意識形態以後,就長期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妨礙了知識分子的思想開放,阻礙了自然科學的發展,故其消極面仍然是不可忽視的。

二程之所以能成為曠世大儒,除了與他們自身的淵博學識分不開外,也與他們的人生經歷密不可分。

二程出身於「名門望族」。他們的高祖程羽,是宋太祖趙匡胤手下一員將領,也是趙光義的幕僚之一,以後又做過宋真宗的老師,官至兵部侍郎,死後贈封少卿。曾祖父曾任尚書虞部員外郎,祖父則為吏部尚書。

兩程的父親程珦[xiàng]又以世家的蔭庇,照例做了乙個「郊社齋郎」,得到了晉公升機會,由此起家,連續做了幾十年的**和地方官,官至太中大夫,到了暮年,才因老病退休。

理學朱熹,二程,二程是指誰?

10樓:匿名使用者

程顥(公元2023年——2023年),字伯淳,又稱明道先生;程頤(公元2023年——2023年),字正叔,又稱伊川先生,被世人稱為「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

11樓:匿名使用者

程顥和程頤,北宋人,兩人是兄弟,朱熹正是繼承了他兩的洛學觀點。

史上雅號最多的宋代大文豪是誰,蘇軾是宋代的大文豪和什麼

東方第一文豪蘇軾的雅號最多,但是蘇軾雅號最著名的是以下十個 東坡居士 詩神 詞仙 文海 韓愈為韓潮 文星 蘇仙 兩大詩仙李白蘇軾 坡仙 蘇子 唯一稱為子的作家 大蘇 三蘇 老蘇 大蘇 小蘇 文忠 諡號 蘇軾是宋代的大文豪和什麼 蘇軾是宋代的大文豪和書法家 畫家。蘇軾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

北宋「積貧積弱」的主要含義是,宋代積貧積弱的原因

北宋 積貧積弱 的主要含義是軍隊戰鬥力低下,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積貧積弱 的具體表現 1 冗官,冗兵現象嚴重,財政支出龐大,且每年給遼和西夏大量的銀絹使得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形成 積貧 的局面。2 冗兵造成軍隊素質低下,戰鬥力低下,臨陣多敗,形成了 積弱 的局面。擴充套件資料 造成北宋 積貧積弱 的原因...

宋代「二府三司」是,宋代二府三司制指什麼

三司 東漢稱太尉 大司馬 司徒 司空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 中書 門下為三司。新唐書 百官志 雲 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五代 北宋稱鹽鐵 戶部 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稱 三司使 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之事,元豐後廢。金以戶部之勸農 鹽鐵 度支為三司,貞佑時廢。明代以各省之都指揮使司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合稱三司...